当前位置 首页 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 第346章 优势在我

  你若是忠于大宋,有志报国的话,不必投奔江南,在这里为大汗做事,也一样为国尽力。”

  李思南道:“爹爹,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李希浩怫然不悦,“哼”了一声道:“你刚和我见面,就要教训起老子来了。”李思南道:“孩儿不敢,但请爹爹想想,蒙古灭金之后,他肯不肯让大宋苟安江南?依我看来,他和大宋联盟,正是各个击破之计!”

  李希浩道,“那只是你的推测而已。”

  李思南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爹爹,你若不及早当机立断,待到蒙古和大宋一成敌国,那时你、你……”

  李希浩道:“我怎样?”

  李思南咬了咬牙,说道:“那时你就要成为人所唾弃的卖国求荣之辈了!”

  李思南是拼着受父亲的发怒说出这句话的,哪知这句话说出之后,李希浩的怒色倒缓和了些,只见他颓然坐下,面上一阵青一阵红,最后变为苍白。

  李思南只道父亲已给他说动,殊不知李希浩心里想的却是,“这小子倔强得很!只用父亲的威严只怕是压不了他了,得改用软功才成。”

  于是李希浩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孩儿,你说的话也未尝没有道理,不过兹事体大,咱们还得从长计议才好。你的武功学得怎么样?我老了,将来若要逃走,还得依靠你呢。”

  李思南道:“说来惭愧,家传的武功孩儿因为没人教导,一直没有练过。不过,幸亏另得名师,学了一些少林的武功。孩儿正想向爹爹禀告,这位恩师——”

  李希浩急不及待,抢着问道:“你的师父是谁?”心里暗暗欢喜:“幸亏他没有学过家传的功夫,否则他要我教,我可是教不出来。”

  李思南道:“好教爹爹欢喜,孩儿的恩师是谷大侠。六岁那年,恩师找上门来收我为徒的。这都是全靠爹爹的福荫。”

  李希浩道:“哪位谷大侠?何以说是靠了我的福荫?”

  李思南道:“恩师尊号平阳,谷平阳谷大侠,爹爹你还记得么?”

  李希浩茫然道:“谷平阳,他是什么人?”

  李思南怔了一怔,说道:“谷恩师是爹爹的好朋友,爹爹怎么忘记了?谷恩师就是因为听得爹爹的不幸消息,特地来探望我们的。”

  李希浩拍了一拍脑袋,说道:“我依稀想起来了,少年时候,我是有过一位姓谷的朋友。唉,锋嫡余生,经过了二十年的流离之苦,以前的事恍如隔世,什么都记不得了。”

  李思南心里一酸,想道:“二十年的俘虏生涯,的确是不容易忍受的。如果换了我,只怕会要发疯了。不过,受了这么多苦楚,应该更恨敌人才对。却不知爹爹是怎么个想法的?”

  李思南接下去说道:“恩师也是很想念爹爹,希望爹爹能檄回

  李希浩说道:“你见过木华黎和赤老温两人的武功了,是么?你自问能够胜得过他们吗?”

  李思南道:“赤老温孩儿或者可以对付得了,木华黎的武功实是远远在孩儿之上。”

  李希浩道:“大汗手下有十二金刚,木华黎仅排名第三,第一第二那两个人更是厉害!你连木华黎也胜不了,怎能逃走?”

  李思南道:“俗语说死里逃生,孩儿是甘愿舍了性命保护爹爹重归故士的,只不知爹爹……”

  李希浩道:“我何尝不想回去,不过不是像你这样鲁莽,逃不出去,舍了性命也是枉然。我倒另有一个主意,只是要你忍耐。”

  李思南道:“孩儿年轻识浅,请爹爹教导。”心里暗暗欢喜:“只要爹爹愿意想办法,那就好了!”

  李希浩喝了一口浓茶,缓缓说道:“据我所知,不出三个月,大汗就要出兵伐金。我也可能随军出征。在战场上逃跑的机会多得多,而且是在咱们汉人的地方,跑了出去也有人照应。不比这里,逃出和林,还要进戈壁,行路的艰难那是不必说了,一路上还得在蒙古人的眼睛监视之下。”

  李思南听父亲说得有理,心里很是欢喜,答道:“爹爹计虑周详,这几个月的功夫孩儿当然是可以忍耐的。”

  李希浩道:“好,那么咱们今晚就谈到这里吧,你连日奔波,也该早些睡了。明天我带你去谒见大汗。”

  李思南道:“成吉思汗要见我么?若是可免就免了吧。”

  李希浩道:“你是木华黎和赤老温带回来的,大汗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他今天还问起我呢。”

  李思南皱了皱眉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只好和爹爹去了。”

  李希浩也皱了皱眉头,说道:“我可得提醒你,你心里不愿意也不能露出不愿意的样子来。你要知道,你还必须取得大汗的信任,以后才能够有机会逃跑,你懂不懂?”

  李思南霍然一惊,说道:“爹爹教训得是。孩儿理会。”

  李希浩道:“好,那么你去睡吧。明天我再把应该注意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你。”当下把一个卫士叫来,带李思南到外帐的一间卧房。原来李希浩在蒙古已经讨了姬妾,暂时不愿意让儿子知道。

  李思南虽然疲倦,但翻来覆去的却是睡不着觉。他本来以为要历尽艰难才找得着父亲的,想不到这样容易就见着了。但在这样的境遇下父子相逢,却又未免太过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黑暗中似乎现出了八个大字:“为虎作怅,必取你命!”这是孟少刚在沙漠上给他的留言。李思南光明磊落,自问决不至于“为虎作怅”,因此他倒不是害怕孟少刚取他性命,而是从孟少刚留书示警的这件事情,不由得他不想深了一层。

  “孟大侠曾想杀我以除‘后患’,临走又留下这样的八个大字。依此看来,只怕爹爹还不是被迫做官的呢,很可能他已经是助纣为虐,做过一些坏事的了。要不然孟大侠不会如此恨他。这‘为虎作怅’四字,一方面固然是警告我,一方面恐怕也是指我的爹爹。”

  想至此处,李思南甚感痛心,不由得又想起了母亲所曾告诉他的许多有关父亲的事情。

  李思南心里想道:“妈常提醒我,叫我切不可忘记了爹爹给我命名之意。她说爹爹虽然是隐居务农,但仍是壮心未已,时怀复国之思的。他不但和抗金的志士秘密往还,而且还曾经进行过一项工作,要注释一部兵书,献给一位义军首领,可惜书未编成,注释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他就给蒙古鞑子掳去了。”

  原来李思南的先祖乃是北宋名将韩世忠的部下,他曾把韩世忠的行军用兵之道记录下来,其中包括有每次战役的经过,韩世忠临阵的部署,口授的兵法,平时练兵的法子,等等。但这些记载都是零散的,未曾编成一本有系统的兵书。这些零篇断简,传到了他父亲李希浩的手里,李希浩才发下宏愿,要继承先人遗志,编纂成书,并加注释、演绎阐扬。

  李思南想起了这件事情,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心道:“真想不到一个人会变得这样厉害,却不知爹爹还记得这件事吗?”

  原来这部未完成的兵书,李思南已经带来,只因父子初会,要说的事太多,未有时间谈到这件事情。“且待明天回来之后,我再问一向他。”李思南心想。

  李思南又想起他母亲曾经告诉他,爹爹是一个十分正直,甘于淡泊的人,本来爹爹是将门之后,若果有心富贵,尽可出仕金廷,但他却甘愿务农为生,日子实在过不去,就兼教蒙馆,宁可挨苦,也不愿贪图富贵,可见他志趣的一斑。“谁知爹爹不愿做金虏的官,如今却做了蒙古的官。难道当真是千古艰难唯一死,以致像爹爹这样的人,也会在蒙古鞑子的淫威之下变节了。”

  李思南独自嗟叹了一会,心里想道:“好在爹爹迷途未远,如今已是听从我的规劝,愿弃官而逃。他在蒙古二十年,熟悉蒙古内情,若果重归故国,将来大宋抵抗蒙古侵略之时,他这样的人材就正用得着了。只要他今后尽忠报国,即使他做过一些坏事,也足可以将功赎罪。”李思南只有从好处着想,自宽自解,心中安慰了许多。

  李思南正自胡思乱想,忽听得似有轻微的声息,悉悉索索,似是有人拉开他的篷帐。李思南吃了一惊,跳起来正想喝问,只听得那个人已在说道:“噤声,我不是来害你的。我有要紧的事和你说!”声音极小,但却听得清清楚楚,显然那人具有“传音入密”的功夫。

  李思南惊疑不定,一时之间不知是声张的好,还是先听听这人说些什么的好。就在此时,猛听得一声喝道:“捉刺客!”帐中的卫士已经发现那人的踪迹了。

  那人刚刚拉开帐幕,便听得卫土的呐喊,行藏败露,当然是不能进去和李思南偷会的了。但他艺高胆大,还是趁着卫士将到未到的这一瞬间,掏出一团东西,把手一扬,掷入帐幕,这才退出。

  李思南听风辨器,知道不是锋利的暗器,便即把手一扬,接了过来,落入掌心,一捏之下,已知是一团纸团。

  李思南惊疑不定,先不打开来看,藏好纸团,跑出去看,只见那人已上了篷顶,两个卫士亦已追了上去,和他开始交手了。

  李希浩所住的这座帐幕占有十几间房子之广,篷顶平坦,在上面交手,如同平地。不过,这帐幕虽然是牛皮做的,较布匹坚韧,能够截重,但有三个大人在上面追逐,帐篷并不倒塌,则这三个人的轻功也就可想而知了。

  李思南提一口气,跟着也跳上去。只见剑影刀光,耀眼生辉。李思南不由得暗暗吃了一惊,不但那蒙面的“刺客”剑法高强,远远在他之上,那两个卫士的武功亦非泛泛,至少也不在他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