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大明做暴君 第一百一十一章 步兵操典

《重生大明做暴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步兵操典

作者:荣耀剑客 字数:1790 书籍:重生大明做暴君

  “京营在过去滋生吃空饷、喝兵血的积弊陋习,有较大一部分原因跟各级统兵将校,麾下统辖的兵额参差不齐有关。”

  在袁可立疑虑之际,朱由校骑马前行,讲出他为何要在三大营组建起新军的原因,“朕就不说中低层将校了,单说朝廷委派的总兵,就现下在大明各地吧,有的能统辖数万之多,有的则统辖万余众,甚至有些只有数千众。”

  “的确,存在这样一种现状,是为了避免拥兵自重的威胁,但是在朕看来,纯粹为了堵而去堵,那最后影响到的只会是我大明军队。”

  “因为建制没有从根上去一统,那么就必然会造成混淆的局面,这也就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陛下英明!!”

  引起共鸣的熊廷弼,不假思索的出言赞同道,曾经赴任辽东的他,就深深的感受到大明军制崩坏的危害!

  尽管熊廷弼也不清楚天子提到的镇、协两级规模,但是在听完天子讲的这些,熊廷弼就清楚一点,如果大明所辖的军队,能够实现全面的建制一统,那么像喝兵血吃空饷等陋习将没有空子可钻!

  “按着朕的整体设想,接下来要在三大营组建的新军,镇一级所辖兵额为12512人,此为甲种镇序列。”

  “除了下辖两个甲种协以外,还将直辖一批整建制的营校,这些营校按步、骑、炮、工、辎等兵种组建,作为绝对的中军力量!”

  “朕当初将内廷所辖兵仗局、工部所辖军器局合并新设为军备局,就是要先为京营量产新式火器,各种精良的军械,眼下的时间在朕看来太紧迫了,所以要两条腿走路,朕负责解决这些军队所需,卿家要在京营整饬好各部,与此同时还要操练好新军才行。”

  “除了甲种镇序列外,朕还设有乙种镇序列,上述两类序列皆属常备军,区别就在于混编的兵种不同,规模不同,这样能够应对大明复杂的军政需求。”

  “该省省该花花,像一些地域固然重要,但是无法支撑大规模军队驻扎,用规模较小的精锐屯驻,成效反倒要比前者要强太多……”

  随着朱由校讲一些新军设想,讲给伴驾随行的熊廷弼、袁可立二人,熊袁二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这样标新立异的新军军制,无疑跟大明现有军职很切合,诸如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游击将军、千总、把总等各级将校,到底要统辖多少兵额,那都有了极其清晰的划分,要么甲种序列,要么乙种序列,今后朝廷拨发对应钱粮时,就严格按着对应序列拨发,谁要是敢在其中上下其手,一旦闹出什么大的动静,朝廷今后追查起来会很清晰,根本就没有太多能扯皮的地方!

  “天子这是在跟他们聊什么啊?为何某看熊廷弼他们情绪有些激动啊?”

  “不清楚啊!”

  “不会是跟我等有关吧?”

  在赶赴五军营中军的途中,被鸾卫隔绝在外围的在职勋贵及京营将校,透过层层护卫看到御前,天子跟熊廷弼他们聊着什么,可他们却丝毫都听不到,这让一些人的心底难免焦虑起来。

  只是这些人不知道的,在他们彼此间交头接耳之际,拱卫御前的整支队伍之中,有一些人在暗中观察着。

  朱由校愿意信任熊廷弼,不代表就会信任其他人。

  整饬京营这等大事,甚至在整饬期间还将探索些新的东西,朱由校绝不允许任何人,胆敢去破坏他的设想!

  军队不是谁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地方。

  想要缔造一支支百战强军,前提是先竖立起军规军纪,唯有将此点做好,所有人都遵循军规军纪,那么才能拥有相应的底蕴。

  “既然朕将新军的设想都讲明了,那在检校五军营中军所部前,顺带将《步兵操典》对卿家说说吧。”

  御驾抵达中军点将台之际,朱由校翻身下马,手里拿着马鞭,朝点将台走去时,对熊廷弼说道:“这个《步兵操典》也是朕针对新军编纂的,这其中朕参考了戚继光编撰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以及俞大猷所著《续武经总要》等各类兵书。”

  嗯?

  熊廷弼、袁可立流露出疑惑的神情。

  天子著兵书?

  这是要是传出去的话,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要知道现下的大明,文贵武贱的风气极强,对于文官群体而言,在政治层面限制武将群体,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哪怕历朝的文官群体之中,彼此间存在极为凸显的斗争与博弈,可是一旦涉及到关键事宜,那他们是会暂时搁置争议,先将不好的苗头剔除掉才行。

  这就是为何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军队曾经多次出现起伏的根源,因为昔日掌着军权的勋贵群体,逐步被文官群体给架空了,勋贵群体成了吉祥物,而勋贵与武将间的联系,没有了授爵这一连接,也硬生生的被隔绝开了。

  其实军队想要保持战力,就必须要遵守军功授赏的机制,这是不断进行新老交替的根本所在。

  如果旧有的势力堕落了,那还有新兴的势力顶替,哪怕前者是世袭的,也是能有各种办法淘汰的。

  可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不具备这种能力了,这也导致大明军队失去了魂!

  “朕编纂的《步兵操典》啊,明确细化有纲领、总则、训练课目和方法等,目的只有一个,让新军可以走向正规,走向职业,朕要钦定大明军队的正源!”

  在二人疑惑之下,朱由校表情严肃道:“想要将新军真正操练出来,就必须要从源头上去抓,要强军纪,明军规,除此之外还要叫各个兵种之间,对应的战略战术,衍生的对应学科等,都以具体文字明确下来,唯有将这些事情都扎实做好,那样才能让新军成型,此乃革新军队积弊的关键所在!”

  朱由校做事向来就一个准则,要么干脆就别做,要做就必须做到极致,这样才是做事的态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