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143章准备抗生素

  “我父子守了两代,没想到,兄弟们……都是因它而死……”

  “拿着它!这些东西都归你了。”

  大当家说完这句话,就气绝身亡了。

  小石头仰天长嚎一声,仿佛要把胸中那股憋闷之气全都吼出来,仿佛是在向上苍倾诉自己的悲怮,泪如雨下。

  牛德业终于在付出了七百士兵性命的情况下,攻占了平顶山。

  这还要多亏了山上的猎人抵抗的准备不足,他们似乎并没有准备什么防御工事,比如滚木擂石之类,如果有的话,再给牛德业一千人也攻不上来,这座山实在是太险了。

  从栈道到山顶,这一路上遍布着士兵和猎户的尸体,脚下踩着的全是粘腻的血浆。

  牛德业阴沉着脸,环视了一圈山顶。

  此时山谷中的大火不但没有熄灭的迹象,反而越烧越旺,而且随着大火的灼烧,改变了气流的温度,开始刮起了风。

  山火开始向着四周的山谷蔓延。

  牛德业一脚踢开石屋的门,士兵们丢了一根火把进去,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些腊肉菜干,狐皮鹿角,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呸!晦气!”

  德业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先清理出几间来安歇!”

  这一夜惊魂,到现在天已经快要亮了,牛德业死里逃生,但一千士兵已经折损了大半,只剩下二三百士兵,还有些人身上带伤。

  牛德业忍着腥膻的味道,和衣躺在木床上,沉沉睡去。

  潘县令也是一夜未眠。

  因为山火已经蔓延到了其他山头,现在清河县通往山谷的路已经进不去了,到处都是弥漫着的烟雾,地上还有未燃尽的木炭冒着袅袅青烟。

  潘县令急于知道昨夜的战果,可现然没有人能告诉他,最终是牛德业活了下来,还是那群猎户活了下来。

  赵承虽然关注这场山火,可目前他更加关注的是张大顺的恢复情况。

  从他把张大顺救回来后已经两天一夜了,张大顺虽然还是没有清醒过来,但是呼吸还算平稳,只是浑身发烫,应该是发烧了。

  赵承知道这是炎症反应,没有消炎药的话,就只能靠张大顺用免疫力硬扛了。

  郑玉诚说道:“看现在这种情况,张老哥这条命,应该是已经救回来了,不如我去请谢大夫,退烧药他还是能开的吧?”

  赵承也希望张大顺尽快脱离危险,但是现在张大顺仍然处于昏迷之中,没有恢复自我意识,换句话说,仍然没有脱离危险。

  一旦情况恶化,可能还需要使用赵承的办法来治,到那时这位谢大夫的开的药到底是吃还是不吃,都是一个问题。

  赵承想了想说道:“张老现在情况仍然很危险,他的吞咽功能似乎还没有恢复。”

  “如果谢大夫有办法能喂药,那就再好不过了。”

  现在张大顺的吞咽功能的确很关键,头部受损之后,卧床几十天都是短的,起居需要照顾尚在其次,饮食保障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不能恢复吞咽功能,赵承只能想办法进行鼻饲了。

  两家离得并不远,没多长时间郑玉诚就带着谢大夫回到了大顺斋。

  回春堂的谢大夫对于张大顺印象很深,一听说是被砸破了头的那个老者,居然还没有死,也感到十分惊奇。

  后来听说是赵承打开了张大顺的脑袋,缝合了血管,更是连连赞叹华佗再世,说什么都要来看一看。

  一进门见到赵承,谢大夫就深施一礼,说道:“请恕在下失礼,那日并非是我不肯救人,实在是医术浅薄,不敢妄加施治。”

  “今天听闻病人已经被救活了,而且是传说中的刀斧开颅,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小兄弟,请受在下一礼,圣手面前,不敢自称神医,今天在下就是来学习的,还请不吝指教!”

  赵承对于这些东西倒是没有敝帚自珍的意思,如果谢大夫愿意了解这些知识,教他一些,也算是推动了医学发展。

  “谢大夫客气了,还请大夫先看看病人的情况,最好能让他吃些东西。”

  谢大夫不敢端架子,急忙来到病床前,检查了张大顺的身体状况,又切了一会脉搏,翻开张大顺的眼皮看了看,这才对赵承和郑玉诚说道。

  “按在下所学的医书所载,病人的这种情况,是魂魄未归神府,所以六感不清,意识不明,要让他能吃东西,就需要施以针石。”

  “不过……”

  谢大夫欲言又止。

  郑玉诚急道:“谢大夫不必有顾虑,但讲无妨。”

  谢大夫说道:“在下会以热布巾辅以银针,对病人的面部进行热敷和针灸,全过程大概需要三天。”

  “不知道这个治疗的过程,会不会影响这位公子对病人的特殊治疗。”

  赵承连忙说道:“无妨无妨,请谢医生尽管施治好了,不会影响我什么。”

  谢大夫听他这么说,就不再客气,打开医箱拿出银针盒子,开始针灸。

  赵承也没闲着,他知道手术之后的感染问题是难以避免的,而感染肯定会引发炎症。

  如果能制作出少量的抗生素,对于张大顺的病情恢复,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他也知道,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工艺,想要制造出足够量而且足够安全的抗生素,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青霉素了,这种由生长在水果外表的真菌所产生的毒素,可以有效清除几十种细菌,最著名的就是葡萄球菌。

  而葡萄球菌又是导致人体发热的主要细菌之一,如果制出青霉素的话,无疑可以有效的让张大顺退烧。

  在唐朝时,就已经有人在利用青霉素消炎治病了。

  没错,相传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以此来帮助伤口愈合。

  不能说华夏人发明了青霉素,只能说那时的人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但无疑是华夏人最早发现了青霉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