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八零村姑翻身,军官老公顶不住了 第312章 扬短避长

  陆卫城赶到江月华住的地方,见小楼里漆黑一片,还以为江月华是睡下了,就拿着江月华之前给他的备用钥匙开门进去。

  等上了楼,就发现卧室的门都是大敞着,屋里空空荡荡的,根本就没人。

  他蹙蹙眉,不知道江月华和翁小玲都去哪儿了。

  难道是在店里?

  陆卫城知道江月华的新店应该装修的差不多了,估计就是在最近开业,他算着时间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完,这才请了假过来。

  却不想扑了个空。

  陆卫城往楼下走去,正打算去店里找找看,就听大门外面传来一阵稀稀索索的声音。

  *

  与此同时,江月华已经带着翁小玲和赵大姐回了店里。

  店里还和江月华走之前一模一样,半点没变过,炉子上还煮着热乎乎的鸡汤。

  “你们俩坐了这么长时间的火车,肯定又累又饿,快,坐下来,一人喝上一碗解解乏。”

  赵大姐说着,给两人盛鸡汤,还关切的看着翁小玲,见她喝了一口,就问道:“怎么样?好喝不?”

  “好喝,谢谢赵姨。”

  翁小玲乖巧的点点头。

  赵大姐闻言顿时笑开:“这孩子真懂事儿,快喝吧。”

  她说完,看向江月华:“最近店里的生意还不错,每天的流水进账我都让芳芳教我做了记录,等你歇歇,明天我把账本拿过来给你看看。”

  以前江月华在的时候,店里每天的收入江月华都心里有数。

  现在江月华去省城开分店,人不在这边,店里每天的进账她不知道,赵大姐就让自己闺女教自己怎么记账,把每天的进账都记录下来,这样方便给江月华交代。

  虽然江月华走之前并没有这样要求过,但是赵大姐觉得,江月华信任自己,自己就不能辜负江月华的信任。

  有关于银钱方面的,还是要记录清楚。

  总不能人家信任自己,自己就可以不把店里的账目当回事了。

  “没事儿的大姐,你心里有数就行,我相信你。”

  江月华既然敢把店交给赵大姐来管,自然是相信她的为人。

  赵大姐却摇摇头:“妹子,你信任我,那我就更应该做好,不能出了纰漏,不然怎么能对得起你的信任呢?”

  “再说了,你这生意可是要长长久久的做下去的,要是我不记账,不正规,你离的又远,年底盘账的时候,那岂不是两眼一抹黑?”

  若是放在从前,赵大姐可能说不出这么一番话来。

  但是她跟在江月华身边这么长时间,两人一起干了这么久了,赵大姐也学到不少东西。

  江月华听到这话,欣慰的笑了笑:“行,那就有劳赵大姐多费心了。”

  翁小玲毕竟年纪小,身体吃不消,喝完鸡汤人就困的眼睛睁不开了。

  赵大姐带着她去自己那屋,和王芳一起睡,她则是和江月华睡一张炕上,正好也说说江月华不在的这段时间,江县这边发生的事情。

  她把大大小小的事情,事无巨细的给江月华说了一遍,江月华心里也大概有数了。

  “那串串香那边的生意最近怎么样?”

  香满园这边的,赵大姐都已经仔细的说过了,串串香那边,江月华还没见到刘桂花,自然也就不知道那边经营的怎么样了?

  “好,都好着呢,现在天气开始冷了,那边的生意比香满园这边要好很多,加上味道好,多的是回头客。”

  这都是江月华之前打下的好头。

  “那就行。”

  听到这话,江月华也就放心了。

  她离开这段时间,最挂心的还是两个店的生意,虽然说她信得过赵大姐和刘桂花,但毕竟她们二人从前没有直接挑过大梁,江月华难免还是会有些担心。

  现在见她们俩都能熟练的上手,她也就没什么好操心的了。

  “对了,串串香火起来,我看有人眼红串串香的生意,也照样开了个一样的店,开业当天还学着你从前那样,搞什么打折,结果也就当天热闹些,后来啊,根本没生意。”

  赵大姐说着,啧了两声,还故作玄虚的问江月华:“你猜猜那人是谁?”

  听她这么说,江月华觉得这人自己肯定认识,不然赵大姐不能这么问。

  但至于是谁呢?

  她一时间有些想不出来,便问道:“是谁啊?”

  “是从前国营食堂的大厨,刘福生。”

  江月华:“…………”

  确实是认识,但也确实是没有想到。

  “他怎么想起来开串串香了?他那手艺,就是开家小饭馆也不至于没有生意啊?”

  刘福生的手艺江月华从前也尝过,能在国营食堂干那么久,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但是串串香这样的模式,江月华可以算得上江县的第一家了。

  从外面看着是挺容易的,只需要串一些串串,放在锅里煮好了,调点碗料就可以了。

  但其实,精华都在汤底呢。

  各种味道不同的汤底,都是江月华自己的配方秘密炒制出来的。

  没有这些配方,其他的人就算是开了同样的店,做出来的味道和江月华这边也是天差地别的。

  刘福生就是低估了串串香的难度,瞧着简单,觉得这钱赚的容易,大家就是图个新奇,这才也跟着开了一家。

  结果,他那汤底和江月华店里的根本没法儿比。

  虽然碗料这些可以复制,但是汤底没办法复制,味道自然差距不小了。

  开业当天人们图便宜图新鲜,会进去尝尝,但是一尝,发现味道根本和串串香的没办法比,以后自然就不会去了。

  “谁知道他怎么想的呢,我听说好像是和他弟一起开的吧,开业这么些天,也没见赚几个大子儿,倒是把前期投进去的钱赔了不少。”

  赵大姐说这话的时候,忍不住啧了几声。

  就刘福生那样的手艺,若是开正常的小饭馆,卖炒菜什么的,未必就不能赚钱。

  结果没成想,人家不奔着自己的长处去,反而要挑战新途径,这不,直接摔跟头了。

  赵大姐和江月华感慨几句,又问道翁小玲,听江月华说完翁小玲的身世,赵大姐心中也是忍不住感慨同情:“这孩子太可怜了,小小年纪就遭遇了这样的事……”

  她说着,忍不住叹了口气:“当年知青下乡,以为一辈子都回不去城里,不少人在乡下成婚,后来回城的政策出来,多少人抛妻弃子,抛夫弃子的,说起来也实在是可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