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军阀:从西北边陲崛起,横扫列强 第480章 郭有才的计划 铲除104师军官

《军阀:从西北边陲崛起,横扫列强》第480章 郭有才的计划 铲除104师军官

  “各位也早点回家吧。”他还是提醒道。

  众人见他这样,心里呸了一声,觉得他肯定是想要自己送粮食出去。

  既然粮食不能送去上海发财,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有了新的主意。

  “那就把平城的粮食价格再翻一番。”

  于是越来越多的流言吹进了平城的大街小巷,带起了一阵阵恐慌。

  “雨太大了,粮食运不进来,现在全部都烂在城外了。”

  “可不是,就算是雨停了,那些没有烂的粮食估计也发霉烂了。”

  “这两天粮点不是一直在说运输队要来了吗,从良平那边走。”也有人还保持着理智。

  “怎么可能,从那边走,要翻过七八座山,狗儿山那边那么窄的山路,这么大的雨,还要背粮食,能过来吗?”

  “别听她们的,我有可靠消息,粮食全都烂在城外了,运输队也是人,他们都回家了,大家还是快去米行那里抢一点粮食吧,去晚了估计就没有了。”

  “你们知道的太少了,就算是这一次桥没事也没用,粮站早就没有粮了,面粉厂提前得到了消息了,要他们改变加工方式,制造九二米,八一面,以后我们再也买不到精白米,精白面了,现在形势也是越来越难了,大家还是多去买一些米回来,现在贵是贵了一些,好歹还能买到。”

  这样的流言一出来,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猖狂的粮食涨价,城里的酒精厂,织布厂,酿酒厂都停工了。

  振兴机械厂自然也没有人来了,他们闹了两天,最后确定剩下的这个少东家什么也拿不出来,最后只能砸了振兴机械厂的招牌,愤愤离开了。

  几乎整个平城都默认,这个机械厂要倒闭了。

  年英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可是眼下这个大环境,工会,银行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解决城市的粮食问题更重要。

  她自己也走投无路了。

  这天晚上,年英给芙蓉城的机械厂发了电报,她想把平安介绍给了他们,她现在留着平安,也是耽搁人家。

  芙蓉城机械厂的同学关切地问道:“那你们现在准备怎么办?”

  “我不知道。”不只是她,城里的人都陷入了恐慌,几年前的饥荒的阴影又一次笼罩在城市上空。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此刻的大环境压垮了她,她一个人站在机械厂外面的大街上,看着街上匆匆忙忙的人们,她开始思考,父亲是不是猜到了此刻,所以提前跑了。

  头顶出现了一把黑色的伞。

  年英转过头,平安斜背着挎包,举着伞站在她身后,她依旧平静温和,开口道:“我有事想跟你商量。”

  “你说。”

  “东街米铺李老板和一群能人志士在筹备广播站,想要找你借两台柴油发电机。”

  “现在?”年英有些不可思议。

  “对,现在。”平安看懂了她的疑惑,说道:“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就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外面雨越下越大,根据气象那边的消息,接下来半个月都是雨天。

  年英不抱希望了,现在这个情况,城里不乱起来就算是好事,工厂是没有救了,那她干脆也去做点准确的事情。

  “我也去帮忙吧,总比现在什么都不做好。”

  “唐妈,听她们说,城里现在乱得很。”黄春花凑到了胡寡妇身边,小声说道。

  她之前都是叫胡寡妇胡婶,到了这个运输粮食的队伍后,发现大家都是叫唐妈,她也跟着一起叫唐妈了。

  她们现在在同林镇休息,同林镇的同志们给她们端了热水,又端了热腾腾的蒸红薯,自然也说了城里现在的情况。

  胡寡妇这段时间听国家政策听得多了,她也懂了很多,说道:“等粮食进了城,粮食价格就会降下来,大家知道有粮食了,就不会慌了。”

  黄春花点了点头,说道:“也是这个道理,吃饱了就不慌了。”

  她们说话的时候,同林镇的同志们已经开始下一趟运输了,她们排着队,带着这些从雨兰镇过来的粮食,送去下一个小镇。

  在那里,会有同志接过这个任务,再送去香金镇。

  胡寡妇几个人躺在那里,一开始的汗流雨下,累了以后几人坐在一边,同林镇的同志又给大家拿了一簸箕香喷喷的玉米馍过来。

  “这是乡亲们送来的,这个玉米还是咱们国家要推的新种玉米,那个棒子可大了。”

  黄春花看着她们,愣住了。

  等到大家走了,黄春花凑到了胡寡妇身边,小声说道:“她们怎么还给我们拿吃的?”

  尽管她们搬运粮食……可……这些粮食都是送去城里,也不是留在这里,这些人跟她们无亲无故的,怎么还要送她们吃的?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景。

  胡寡妇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咬了一口热腾腾的玉米馍,只觉得心里也跟着一起暖和了起来。

  “她们人好。”胡寡妇说道 。

  现在好像所有人都不一样了,他们刚进同林镇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些乡亲们,他们的目光那样的亲切,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一般。

  “是啊,现在的人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运东西的时候大家都不认识,可是一见面就觉得都是一家人,说不出来的亲密。”

  胡寡妇知道,黄春花说的是这次运输的事情,一路上大家相互照顾,生怕谁落了队。

  “以往也是这么累,可是今天真的不一样。我从来没有这么累,还这么开心过。”黄春花躺在稻草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咬了一口玉米馍。

  胡寡妇点了点头,她心里也觉得说不出来的快活,她不明白这种感情是怎么来的,可她隐隐约约的觉得,这种感情来源于李振花曾经说过的伟大的事业。

  黄春花完全闲不住,又凑了过来,小声说道:“你看了她们这边的玉米棒子没?”

  她一边说一边比划:“足足这么大,说是什么金皇后品种,是国家发下来的,在他们这里试种,听他们说明年就给我们镇也发种子,他们今年收成的时候,收了好多玉米。”

  “我们明年肯定也能这样,现在这个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这种好日子。”

  胡寡妇抬起头,看着这个年轻姑娘,一瞬间这个姑娘在她眼里好像换了一个人,以往大家都好像是埋着头在做一些痛苦的事情,身体在颤抖,忍受着那种痛苦,每一刻都是难熬的,而此刻,她眼神那么亮,整个人身上洋溢着是孩童才会有的那种幸福和快乐。

  这个样子是多么的熟悉。

  胡寡妇想起了曾经的晒谷坝,想起了那些知识青年,他们背着谷子弯着腰,他们看上去那么高兴。

  胡寡妇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她握着黄春花的手,心里有无数温和的话想跟她说,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她只能像母亲那样温和地说道:“玉米馍干,你再喝点汤。”

  黄春花喝了一碗汤,外面似乎有什么动静。

  黄春花赶紧出去。

  原来是外面的晒谷坝有人在用推车推粮食,推车陷入泥坑里了,怎么都推不出来。

  黄春花挺起了胸膛,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干活,这种气氛让她豪气冲天:“我来吧!”

  胡寡妇走出来的时候,黄春花正跟一群不认识的人嘿哟嘿哟的推推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黄春花这个年轻姑娘和她以前遇到的姑娘不一样,和李振花不一样,和她女儿也不一样。

  她很喜欢这个年轻姑娘。

  城里的情况越来越不乐观了,各种牛鬼马蛇都出来了,晚上甚至有特务□□/枪。

  李老板店里的米已经清空了,他自己都没有留下多少米。

  “谢谢你们的柴油发电机。”李老板对年英说道:“等到我们这边办起来,到时候给你们机械厂打广告。”

  年英对于这个话没有抱太大希望,而是道:“你们还需要人吗?我们两个人也想来帮忙。”

  “那敢情好,我们就是缺人。”李老板也知道机械厂的事情,又说道,“你们也别着急,我听说城外的运输队已经在想办法把粮食送进来了,等到粮食到了,你们机械厂的转机也就到了。”

  城外,大家来来回回地搬运,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

  35万斤粮食,包括了玉米,小麦,谷子。

  雨兰镇的众人只靠人力,全部送到了同林镇,接下来就靠同林镇了。

  终于把所有的危险粮都送完了。

  胡寡妇和其他人一样,累得瘫在同林镇的大厅里,她的全身都在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嘴角不住的上扬。

  “同志们辛苦了!”

  “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等一下,正好大家都在这里,拍个照做纪念。”有个年轻姑娘走了进来,说道:“纪念大家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胡寡妇看到了以后,本能地想要往后退把前面的位置让出来给年轻人,在她看来,这种事情应该是她们年轻人的事情,却立马被人拉住了,被推到了前面。

  “唐妈别不好意思啊,拍个照。”

  大家站成了两排,胡寡妇站在第一排人群中,左右都是年轻人,她也学着她们的样子,露出了笑容。

  黄春花则是新奇地看着这一切,心里涌上了一种骄傲的情绪。

  另一边,同林镇的负责人走了过来:“张霆同志,是这样的,收到了上面的通知,我们需要几个雨兰镇粮仓的同志去香金镇做对接。”

  张霆是雨兰镇的主任。

  大家运了五天粮食,此刻腰酸背痛,但大家依旧在举手:“我去。”

  “只用去两个人,我去,再选一个人就行。”主任说道:“肩膀受了伤,脚磨破皮的就不要去。”

  胡寡妇也举了手:“我去吧。”

  “我女儿在城里,我和大家一起去送粮食,也能去看看她。”胡寡妇补充道。

  黄春花立马举 了手:“我也是。”

  主任:“已经有两个人了,够了,你这两天也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我不需要休息,我男人以为我去香金镇了,所以我一定要去见世面,要不然回去我男人又要笑话我。”

  “那你也去!”主任乐呵呵地说道,甚是好说话。

  香金镇不愧是比较富有的小镇,粮仓比他们的粮仓整整大了三倍。

  不仅如此,他们的粮仓里面还有专门的运输线,不用像他们那个小粮仓那样全靠人工搬运。

  最后,胡寡妇和主任站在火力烘干塔前,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黄春花不太懂这些,可是她依旧非常兴奋:“这里比我们那里好太多了,我看到了汽车了!也不知道那是怎么做的,怎么就自己就能跑了。”

  “要是我们也能有这个该多好。”主任说道。

  胡寡妇也点了点头,她左右看了看:“也不知道这个是怎么做的,咱们也建一个吧。”

  香金镇的粮仓负责人正在监管烘干塔里面的情况,看到他们两个人,不断地夸道:“还好你们厉害,这些粮食再送来晚一点肯定都坏了,你们到这边来签个字。”

  于是主任带着胡寡妇对雨兰镇送过来的粮食进行对接,从早上忙到了晚上,对接才完全结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