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婚后出格 第53章 是他?

《婚后出格》第53章 是他?

作者:琴香香 字数:923 书籍:婚后出格

  若东吴趁机攻犯,则公子错失大矣!你若进去见主公,必惹主公生气,加重病情,你罪大也。快返回江夏去吧。”

  刘琦心性懦弱,又毫无主见,一听便无可奈何,只好在内堂门外,大哭一场,然后便上马返回江夏去了。

  刘表在病榻上,盼刘琦到来,但直等了半夜,仍不见刘琦进来。他心知必是蔡族中人作梗,但他此时连起床亦不可能,身边连一个亲随也没有,一切均已被蔡夫人姐弟二人控制,他还有什么办法?到第二天五更时分,刘表又急又痛,大叫三声“我死不瞑目。”便就此逝去了。

  刘表刚逝,蔡瑁便一手操纵,立蔡夫人的亲子刘琮为荆州新主。蔡氏族人,分统荆州军权,荆州实际上便落人蔡族人之后了。

  不久曹操大军已逼近荆州,蔡瑁、张允二将,竟力主将荆州献给曹操,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荆州刘表旧臣虽有人反对,但立刻被蔡瑁杀了,其余尚有谁敢抗拒?于是蔡瑁即令刘琮写了降书,派人送到进抵宛城的曹操。曹操自然喜出望外,答应只要刘琮投降,便封他为荆州牧。

  不料蔡瑁派出的送降书人宋忠,在回来的途中,被关公截获,得知荆州已生惊变,连忙将宋忠提去见刘备。

  刘备获悉一切,不由又惊又恨,但又无可奈何,孔明道:“如今唯有抢先一步,率兵攻入襄阳,取占荆州,主公为荆州之主。”

  刘备犹豫道:“但刘表已立遗嘱,令刘琦为荆州新主,我于此时捉其子而夺其地,天下人必认刘备乃忘恩负义之徒了!我怎可为之?”

  孔明不由微叹口气,心想:荆州先前不趁刘表意动时占取,便已失先机,此时曹操大军压境,取之已无益,的确会令人误会,则便失人和了!他心中有点烦躁,不由道:“但若曹军攻到,却如何是好?”

  刘备长叹一声道:“事已至此,悔之已晚,不如放弃新野,退入樊城坚守吧。”

  孔明正沉吟间,探子人报,说曹操大军,以许诸为先锋,曹洪、曹仁统率十万兵力,已逼近新野前沿阵地博望坡了!

  刘备不由大惊,忙道:“既新野难守,不如立刻撤退城中,军民到樊城坚守吧。”

  张飞一听,大急道:“兵马撤退容易,但若带上城中民众。

  行动迟缓,只怕未到樊城去,半路便被曹军追到了,不如抛开城中民众,迅速退入樊城去。”

  刘备道:“新野百姓,随我多年,我怎可一朝抛弃?若如此,我必大失天下民心矣。”

  孔明一听,不由暗暗点头,心想:“刘备所虑,虽有迂腐之失,但他目下处境,唯一可争取而自重的,便只有人和之优势而已,的确不能失去。否则若荆州兵败,刘备便难于天下立足了!看来唯今之计,只能暂时的不以胜负为意,以争取天下民心的依附为先。”

  孔明主意已决,他不再犹豫,决然说道:“新野的确宜弃不宜守,但也不能轻易放弃,须于新野重挫曹军的锐气,以利于我军从容而退。新野城中的百姓也不宜抛弃不顾,宜让其随我撤退为上策。此举唯有甚大风险,甚至招致我军的重大损失,但最终却能赢得天下民心的归附,为日后的创业进取大计奠定基矗因此我的安排,其中的难处,众将均须体会,不可执着于暂时的胜负,而须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孔明于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意详尽论析他定计所据的战略大策,以便激励诸将奋战决心。

  张飞自新野一役后,对孔明己倾心拜服,他一旦向谁拜服,便必誓死忠心跟随,决无反悔,因此他刚才虽情急之下,主张抛下新野百姓,以便轻身撤退,但听孔明这一番论述,却不由又真心信服。孔明话音刚落,他便高声叫道:“先生不必多说了!张飞誓依先生之计行事便是。”

  关公此时亦含笑点头道:“先生不必犹豫,但有安排差遗,我等皆莫敢不从。”

  孔明欣然一笑,他深知情势危急,已不容他稍有犹豫迟缓,便决然的下令,派人到城中张贴文告,向城中百姓晓谕道:“无分男女老幼,但愿意跟随刘玄德退的,即于今日下午动身出发,不得自误。”又派孙干往汉水河边调拨部分船只,供城中百姓逃难撤退所用,再派人将城中各官吏家属,由糜竺护送,先行赴樊城。

  孔明对关公道:“云长率一千兵马,到白河上游埋伏,须带备布袋,内装沙土,先堵截白河之水;待明日三更后,但听下游人喊马嘶,便取起布袋,放水向下游淹去;同时顺势杀将下来,接应下游之军。”

  关公领令,毫不迟疑,疾步而出,率一千兵马,依计先赴白河上游去了。

  孔明又道:“翼德带一千兵马,于白河博陵渡口埋伏,此处水势最缓,曹军被淹,必由此而上岸,即可乘势杀敌,不得有误。”

  张飞见孔明重用他,心中十分高兴,他向孔明大叫:“先生放心!翼德必将曹军杀个鬼哭神号。”说罢即疾步冲出,率兵去了。

  孔明又对赵子龙道:“子龙引军三千,分作四队,自率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余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预先于城中屋宇上面,埋藏硫硝等易燃之物,曹军入城,必占据民房休歇,且明日黄昏之后,必有大风刮起。待大风起时,便令西、南。

  北三门伏兵,射火箭入城。待城中火势炽旺,便于城外呐喊助威,曹军必心虚胆怯,仓皇逃奔,你亲守之东门可留一条通道,待曹军由东门逃出,便于东门外随后追杀,不可恋战,天明即立刻收军,与关、张二人会合,撤往樊城!子龙,你明白其中的要旨么?”孔明未了,忽地问了一句。

  赵子龙深知,这是义兄特地向他傅授用兵之法了,他微一沉吟,即含笑道:“子龙明白,此乃军师火烧新野之计也。”

  赵子龙说罢,即转身疾出,到城中布置指挥埋伏,准备施行孔明火烧新野的计策。

  孔明又令糜芳、刘封两将,带二千军马,一半持红旗,一半持青旗,于新野城外鹊尾坡屯驻,但见曹军追到,红旗军在左,青旗军在右,一齐走动;曹军必生疑心,不敢追来;二人但见城中火起,便可追杀败兵,然后即往白河上游接应,糜芳。

  刘封二人,亦领令去了。

  孔明分调布置妥当,即向刘备道:“主公可与我到城外鹊尾山腰守候,阻缓曹军入城的时间,亦令其心烦意乱,以利赵子龙施计。”

  刘备见孔明只留下他的师妹雕雪在身边,随行的兵力亦仅得五百,不由有点担心,对孔明道:“先生乃军中栋梁,却只留五百兵力,更无大将守护,万一有失则我军亡矣。”

  孔明一听,从容一笑,并未答话。他身旁的雕雪不由格格笑道:“刘将军放心吧!我师哥他若非为保存新野百姓生命,及为刘将军的创业大计,他孤身一人啊!就算曹军百万,又能耐他何也。”

  刘备并不知道,孔明身负天机门的天机无为绝顶神功,就连他惊为神将的赵子龙,亦曾仰赖孔明施展神功救助呢!

  他因此一听雕雪所言,还以为雕雪是女娃儿的心性,说笑而已,但又自知兵力薄弱,为挫曹军,为保百姓,孔明亦只能如此不顾自身安危布置了。

  刘备不再多说,与孔明、雕雪一道,随后撤出新野,登上城郊北面的鹊尾山腰,密切监视城中及城北的动静。

  此时,曹仁、曹洪所率的十万大军,已逼近新野前沿阵地。前面十里,便是鹊尾山,依山而进,便可直捣新野,根本再无险可守了。

  前面的三千先锋精骑,由曹操的虎将许褚率领,一路向鹊尾山风驰电掣奔来。到中午时分,已杀到鹊尾坡前。

  在鹊尾坡奉令埋伏的糜芳、刘封二将,即令二千兵马,各打青红旗,招展挥舞,其状十分诡异。

  许初因知夏侯惇吃过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大亏,他虽然勇猛,亦不敢大意,连忙下令道:“不得再进!前面必有伏兵。”

  许褚领三千精骑,停驻下来,他自己单人匹马,驰回前军大营,向前军主将曹仁禀报。

  曹仁心思比许褚细密,他微一思忖,即判断道:“敌军只旗而不见兵,乃疑兵之计也。谅无埋伏,许将军可速进新野,我当随后接应。”

  许褚便驰返鹊尾坡,领兵杀了进来,他驰抵林下,发觉持青红旗的敌军已不见了。这般阻缓一下,天色已近黄昏日西斜了。

  许褚心中又急又怒,他正欲领兵再迸新野,忽听鹊尾山上,有人大吹大擂,响彻四野。他抬头一望,只见山顶红旗遍布,红旗簇拥中,又有两把青罗伞,下面二人,正是刘备、孔明,二人正对坐饮酒,简直不将许褚放在眼中似的。

  许褚不由大怒,令兵追上山来,山上打下木石,死伤不少,前进不得,许褚只好退下山来。

  此时天色已晚,四野开始黑沉下来。曹仁的前军三万,已推进到鹊尾坡了。曹仁见天已黑沉,便令许褚先行直扑新野,就近扎营歇息。许褚领令而去。曹洪随后亦驰上前军,与曹仁一道,率前军五万向新野疾进。

  曹仁曹洪率军进抵新野城下,十分顺利,毫无阻滞。近前一看,只见新野四座城门洞开,曹军一拥而入,城中竟空无一人。

  曹洪对曹仁道:“此必刘备、诸葛亮势孤计穷,荆州又已向我投降,刘备无兵可用,只好带着百姓逃窜去了!且他带着众多百姓平民,行动必定迟缓,我军大可先在城中作营,歇息一晚,明日再追上去可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