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局杖杀王叔,续命大明一万年! 第一百零五章:危机!

  “启禀陛下,本月初九建奴大举进攻高阳,高阳知县雷觉民弃城而逃。原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蓟辽督师孙承宗率高阳军民守城,十二日城破后壮烈殉国……”

  就在卢象升被崇祯逼着率断粮大军往真定追击建奴之时,一个重大噩耗也是传到了京师,退休在家的帝师孙承宗战死了!

  “什么,孙……孙督师殉国了……”

  紫禁城内,得知孙承宗战死殉国的消息,崇祯第一次没有为一座城池的陷落而愤怒,而是一屁股跌回了御座之上。

  没办法,孙承宗不单是其兄长天启的老师,更是构筑了关宁锦防线、组建了关宁军的牛人。赵率教、满桂、祖大寿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他慧眼识珠提拔起来的?

  可以说,没有孙承宗,就不会有后来的宁远大捷、不会有如今的关宁军。建奴更不会像如今这样只能隔几年绕道劫掠大明,而是随时会从关宁方向长驱直入,想来就来!

  但如今,这么一个对大明功绩照彰的重臣,却是因为官军的无能而壮烈殉国了,又怎能不让他心痛。

  “陛下,除孙督师一六岁曾孙及其母,全家五子、六孙、八侄子孙辈及三十余妇孺尽皆在抗击建奴之战中壮烈殉国!”

  就在崇祯还在为孙承宗的壮烈殉国而心痛不已之时,孙家几乎满门殉国的忠烈壮举也是再一次传入了他耳中。

  “传旨骆养性,命锦衣卫即刻缉拿雷觉民及其满门入京!”

  当听到孙承宗满门只剩下一六岁幼童,心痛之下,崇祯当即便把这个责任算到了弃城而逃的雷觉民身上,准备拿他满门来祭奠为国损躯的孙家满门。

  “陛下,雷觉民弃城而逃自然是罪该万死。不过臣以为,卢象升坐看建奴攻城而不救亦有重责!”

  “陛下,卢象升顿兵不战,以致纵敌长驱;畏敌不前,以致丧师失地、重臣殉难……”

  就在崇祯下令锦衣卫缉拿雷觉民满门的话音刚落之际,仿佛闻到了血腥味的食人鱼一般,一众多清流言官此时却是纷纷蹦了出来大肆弹劾攻击起了卢象升,甚至都没有丝毫念及对方与他们一样也同属东林党。

  当然,这些纯粹只是为了弹劾而弹劾的家伙,自然更不会去管进攻高阳的建奴,其实却是高起潜这一路所负责追击的建奴左翼军、且建奴进攻高阳时,卢象升正在庆都与岳托的右翼军激战的事实。

  “陛下,如今京畿多处州县失守,臣愿亲往军中督察军情,为君分忧!”

  就在这一片弹劾声中,还没等崇祯开口,刚刚上任没多久、正想着怎么给自己刷存在感的内阁首辅刘宇亮顿时不由得眼前一亮,赶紧顺势站了来秀了一把。

  “卢象升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而毫无救济,向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着将其革职听勘,由刘宇亮代其总督天下来援兵马!”

  不得不说,这些纯粹就是为斗而生的清流言官们那是把崇祯的性子摸了个透。

  这不,在他们的群起弹劾下,不久前崇祯在建极殿平台召对卢象升时的君臣相得,此刻已是荡然无存,再无信任可言。

  不仅如此,盛怒之下的崇祯更是丝毫不念旧情,当即便下令将其革职查办,转而让刘宇亮这个首辅去代替他。

  只不过,他这盛怒之下所做出的凉薄决定卢象升知道了会是个什么反应暂时无人知道,但刚刚蹦出来刷存在感的刘宇亮却是被吓了一大跳。

  “呃,陛下,臣虽有为君分忧之心,奈何……奈何却是不谙兵事……”

  见崇祯居然下令让自己去代替卢象升统兵剿虏,只是想出来刷一波皇帝好感的刘宇亮,心中大惧之下顿时赶紧连连推辞起来。

  开玩笑,自家人知自家事,让他耍耍嘴皮子倒是可以,让他统兵剿虏,开啥玩笑呢!

  “陛下,卢象升虽有剿虏失误之处,然其剿虏倒也还算尽力。且临阵换将,实为兵家大忌……”

  不只是极力推辞的刘宇亮自己,听到崇祯这个决定,杨嗣昌也是同样被吓了一大跳,赶紧站了出来劝阻。

  没办法,虽然因为先前的战和之事、因为此次剿虏是主动出击还是以守代攻的方略上有冲突,但对于卢象升的领军本事他还是十分清楚的。

  “哼,传朕旨意,卢象升剿虏不力深负朕望,着褫夺其兵部尚书衔,以兵部侍郎衔督师宣大、山西诸路兵马,戴罪立功!”

  自己宠臣的面子不能不给,被杨嗣昌这么一劝,虽然余怒未消,但总算是清醒过来点儿的崇祯倒也收回了刚刚的成命,只是把卢象升的兵部尚书头衔给降了一级,继续留任听用。

  ……

  “启禀陛下,宣大部陈新甲急报,山阴知县张奇蕴报称,奴夷前哨经获鹿、井陉,苗头系奔固关,出山西而去……”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崇祯因为孙承宗的殉国而牵怒于卢象升时,之前接任卢象升出任宣在总督的陈新甲,刻却是又送来了建奴右路军准备进犯山西的紧急奏报。

  “什么,建奴又朝山西去了?”

  看着陈新甲发来的奏报,刚刚才将孙传庭经山西调往了真定的崇祯顿时忍不住一阵头疼。特喵的建奴刚刚把北直隶祸祸了一通,这要是再让其流窜到了山西……

  “陛下,如今山西兵力空虚,臣以为不如让大同巡抚叶廷桂、山西巡抚宋贤率各自所带抚标营回防山西!”

  正当崇祯还在为建奴意图染指山西而头疼之时,略一思索后,杨嗣随即却是做出了再次分兵的建议。

  “呃,山西、大同抚标营不过四千人马,这兵力却是有些单薄了。他卢象升不是说军中粮草短缺吗,那好,再让他分宣大督标营一半人马与陈新甲……”

  然而,在听完杨嗣晶的建议,略一思索后,崇祯却是做出了让卢象升将手中督标再分一半人马给陈新甲方的带回山西的安排。

  至此,继崇祯的信任危机之后,不算留驻保定的蓟镇、保镇兵马,手中可战之兵已经只有两万出头的卢象升,更是迎来了兵力不足的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