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启禀摄政王,王妃又见鬼了 第97章 嫔妃们的嘲讽

《启禀摄政王,王妃又见鬼了》第97章 嫔妃们的嘲讽

作者:腊月初五 字数:2667 书籍:启禀摄政王,王妃又见鬼了

  *

  隆禧手里拿着点心, 愣愣的坐在椅子上,看着执手相看泪眼的兄长和伯父,脑海中一群草泥马奔腾而过。

  苍天啊, 大地啊,他是在做梦吗?

  这是他哥?这是他大爷?

  搞笑的吧?

  隆小禧目光呆滞,好一会儿才找回身体的掌控权,搓搓胳膊抖掉身上的鸡皮疙瘩,然后轻手轻脚退出去。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这种丢人的场面不能看, 否则等里面那俩人反应过来他就完蛋了。

  他们家三哥不是喜欢哭鼻子的人,现在眼泪汪汪和安亲王回忆往昔肯定有其他目的。

  他又不傻, 他们家汗阿玛在世时推行的政策和他们兄弟几个没有关系,大规模的圈地是顺治初年的事情, 他哥还没出生, 能回忆起来那时候的事情才是见鬼了。

  知兄莫若弟,他哥比他有主意, 这会儿和安王伯对着哭肯定有理由, 没准儿等他们哭完,安亲王也成了反对圈地的一份子。

  他的用处只是把安王伯带进宫,后续事情由哥哥亲自接手, 他懂。

  七阿哥蹑手蹑脚离开书房, 摇头晃脑感叹个不停。

  剩下的事情和他没关系,他不管了,他要找地方吃饭,如果还有其他事情就等他吃饱了再说。

  过一会儿就是晚饭的时间,以他哥的为人, 待会儿十有八九要留安王伯一起吃饭,到时候他在那儿肯定被挤兑,不如不去凑热闹。

  慈宁宫里,太后正陪着太皇太后说话,看到隆禧小宝贝儿回来当即露出笑容,“隆禧今天怎么回来那么早?”

  隆小禧给玛嬷和额娘请安,然后坐到他们旁边“恶人先告状”,“隆禧今天先去柔嘉姐姐府上转了一圈,然后和柔嘉姐姐一起去安王府,没想到安王伯太小气,明明饭菜都做好了就是不让吃,于是就回来早了。”

  太皇太后乐呵呵的把小家伙揽到怀里,“你怎么招惹他了?”

  “没有招惹,隆禧那么乖,怎么会主动招惹人?” 小阿哥哼了一声,揉揉肚子转移话题,“隆禧饿啦,隆禧要吃饭。”

  他只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干饭人,别的事情和他没有关系,想了解就去找二哥三哥,乖巧老实的隆禧什么都不知道。

  太皇太后让苏麻喇姑准备晚饭,笑眯眯捏捏小家伙的脸,没有问他去安亲王府干什么,只让他说说柔嘉公主和额附这些天怎么样。

  说起这些隆禧就不饿了,他能口若悬河说上三天三夜。

  柔嘉姐姐和姐夫小两口甜甜蜜蜜,放任王伯在旁边欺负他,是可忍孰不可忍,下次再去姐姐府上一定得找个伴儿,不能他一个人吃狗粮,太过分了。

  小家伙煞有其事的抱怨着,没一会儿,常宁蹦蹦跳跳从外面进来,看到弟弟在叭叭眼睛一亮,连忙找个位置坐下一起听。

  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了?

  快说出来让他高兴高兴。

  隆禧朝亲爱的哥哥露出笑脸,“讲完啦~该吃饭啦~隆禧不干啦~”

  常宁把人拽回来,“讲完啦可以再讲一遍,哥不介意听第二遍的。”

  “我不,我要先吃饭。”隆禧做了个鬼脸就是不说,好在小家伙还惦记着他们的兄弟情,坐到饭桌上之前拉着他们家五哥说了几句悄悄话,“三哥今天不会过来了,咱们今天早点睡,明天去武英殿看热闹。”

  常宁唯恐天下不乱,“什么热闹?”

  “先吃饭,吃饭再和你说,把今天下午的事情全告诉你。”隆禧等长辈们落座吃饭,这回不是故意不说,是他真的饿了,再不吃点东西垫垫他就要饿晕过去了。

  两位太后笑的一个比一个慈祥,催着孩子们赶紧吃饭。

  太后才二十多岁,但是已经当了好几年的太后,宫里没人给她找不痛快,这几年心态越发平和,相处起来不像年轻的额娘,更像和蔼可亲的祖母。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再过不久就要过年,太皇太后和太后这些天讨论的都是福全出宫开府的事情。

  皇帝准备正月里下册封亲王的诏书,也就是说,福全过完年就得搬出紫禁城去王府住。虽然她们早就知道这个时间点,但是随着正月越来越近,心里还是越来越舍不得。

  隆禧和常宁不一样,他们俩对哥哥要搬进王府一事兴奋多于不舍。反正王府离紫禁城不远,二哥可以经常回来给祖母和额娘们请安。

  再说了,二哥走了,宫里还有可可爱爱的隆小禧和讨人喜欢的常小宁丫。

  兄弟俩哄起长辈来得心应手,吃着饭也不耽误他们撒娇。

  吃饱喝足之后,隆禧揉揉肚子懒洋洋不想动弹。如果现在在慈宁宫的有他们家二哥,他就可以耍赖让二哥背他回阿哥所,可惜今天二哥没来。

  太皇太后看他困了,给他把斗篷系好,又给常宁加了顶厚厚的兔毛帽子,然后才让他们回阿哥所歇着。

  隆禧打了个哈欠,伸伸胳膊伸伸腿打起精神,挥挥手跟额娘祖母告别,这才和亲亲五哥一起离开慈宁宫。

  他今天下午跑了三个地方,鳌中堂那里和柔嘉姐姐那里可以略过,重点是他在安亲王府和安亲王对峙的威风场面。

  那叫一个史无前例,五哥没去真的亏了。

  他隆小禧,当今皇帝康熙爷的亲弟弟,安亲王岳乐的小侄子,今天下午那叫一个不怕死。

  安王伯刚和鳌中堂打了一架的事情已经传遍京城,他今天特意观察了一下,两个人脸上都有伤,但是伤的都不重,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下次见面估计还能打起来。

  意外就是,在他的搅和之下,两个人不光不会打起来,还可能会握手言和。

  就问厉不厉害!

  日落西山,风中带了些冷意,两个小阿哥快步回到阿哥所,跺跺脚脱了外袍,然后围着火炉继续说。

  三哥在武英殿和安王伯对着哭,不知道会哭到什么时候,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以他们家三哥的本事,安王伯肯定会倒戈到他们这一边。

  常宁茫然的眨眨眼,“等等,我有点不明白,安王伯之前和三哥过不去了吗?”

  隆禧愣了一下,然后试探着问道,“二哥三哥昨天讲了那么多,五哥没听懂吗?”

  “二哥三哥不是只说了圈地的事情吗,和安王伯有什么关系?”常宁很懵,他昨天听的很认真,也没听漏什么,为什么他们好像听的不是同一件事?

  隆禧也很懵,“安王伯和鳌拜打架,鳌拜想要清算违令圈地的人,违令圈地的都是旗下将士,给旗下将士撑腰的除了满洲大姓就是宗室王亲,安王伯掌管宗人府,事情肯定和他有关系啊。”

  常宁挠挠头,“这么复杂的吗?”

  隆禧扯扯嘴角,“很复杂吗?”

  常宁:……

  隆禧:……

  兄弟俩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一个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一个怀疑自己是不是表现的太聪明。

  可是,这两天二哥三哥也没说他们俩不对劲啊。

  到底是谁的问题啊?

  常宁蔫儿了吧唧的唉声叹气,“一定是我太笨了,二哥三哥不忍心明说,所以才没说出来。”

  隆禧托着脸迟疑的说道,“也可能是我太聪明了,五哥一点都不笨,明明很聪明,只是弟弟我聪明的过了头,所以才会这样。就像校场那边的谙达总是说五哥厉害一样,我们这叫、叫术业有专攻。”

  “有道理耶。”常宁用同款姿势坐在地上,感觉这个解释的确比他自己想的好接受。

  是弟弟太聪明,不是他笨。

  五阿哥找到心里安慰很快支棱起来,戳戳弟弟的脸问道,“术业有专攻是什么意思?熊师傅又教你新的东西了?”

  隆禧:……

  “我收回刚才的话,其实我也不算太聪明。”

  常宁从地上站起来,举起胳膊捏捏拳头,摆出一个强壮的姿势恶狠狠说道,“隆小禧!再给你一次说话的机会!”

  隆禧麻溜儿的爬起来,二话不说往外跑,“五哥就是不太聪明嘛。”

  阿哥所一如既往的吵吵闹闹,宫人已经习惯这样,哪天这边太安静了他们反而担心阿哥们是不是吵架了。

  武英殿的燃起烛火,安亲王直到宫门下钥才离开皇宫,走的时候眼眶红红,知道的知道他在书房里和少年皇帝抱头痛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的眼睛是被人打成这样的。

  他脸上的伤已经那么多,眼睛再出点问题也看不出来。

  康熙擦擦眼泪,躺在床上拿热毛巾敷眼睛。要不是今天亲眼看到,他都想不到安王伯那么能哭。

  也是,他们家汗阿玛当年重用汉臣,满洲勋贵全都站在他的对立面,偏偏他们家汗阿玛是个不服输的性子,在多尔衮的压抑下过了那么多年,掌权之后就是吃再多苦也不认输。

  安王伯和他们汗阿玛感情好,在所有人都不认可他们家汗阿玛的执政策略时,是安王伯站出来鼎力支持,俩人的感情比寻常人家的亲兄弟还要好。

  他们兄弟几个将来万一有个好歹,留在人世的估计就是安王伯这个反应。

  算了,下次再有事要安亲王来办他注意点,尽量不提他们家汗阿玛。

  虽然提起汗阿玛后让安王伯干什么他都不会拒绝,但是让一个平日里威严凶悍的亲王哭成小孩儿这种事情他真的承受不来。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他承认安王伯哭的更大声,下次再有这种事情一定让他们家隆禧来。

  他和王伯刚开始对着哭的时候太专心,没注意那臭小子什么时候走的,等他想找场外援助的时候人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只能他自己继续陪着安王伯怀念他们家汗阿玛。

  唉,多少年没这么哭过了,比出门打猎还累。

  康熙幽幽叹了口气,抬眼看看外面的天色,决定明天再找俩弟弟好好谈谈。

  尤其是隆禧,他们兄弟四个就他们俩嘴皮子利索,等安亲王那边安排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朝会还需要他们七阿哥帮忙。

  圈地令禁止那么多年,旗下将士偷偷摸摸继续圈地的不在少数,怎么彻底杜绝圈地得朝中大臣们商量出对策他才好下令,不然说出去的话也没人听。

  大过年的不好让旗下人家太紧张,新一版的禁止圈地令年后再下达,他们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讨论,不着急。

  希望鳌拜不要关键时刻反悔,不然他真的可能想杀人。

  对于皇帝陛下的担心,七阿哥表示,他会努力做通鳌中堂的思想工作,只要皇帝这边没有差池,他们鳌中堂绝对不会掉链子。

  中途反悔不是他们鳌中堂能干出来的事情,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绝无中途反悔的可能。

  鳌拜本来发愁的是从顺治二年的禁止圈地令开始查还是从顺治四年的禁止圈地令开始查,现在皇帝的意思是不往前追究太多,他高兴还来不及,不会在这个时候拖后腿。

  想想顺治初年是什么情况就知道了,当时还是多尔衮摄政,正是他鳌拜人生最灰暗的时刻,小命儿都好几次没保住,瓜尔佳氏受他牵连,家里的兄弟日子都不好过,每天想的都是保住性命,哪儿有心思特意去圈地?

  顺治初年的鳌拜是个小可怜,康熙初年的鳌拜才是大家伙儿都熟悉的大魔王,不管从顺治二年开始算还是从顺治四年开始算,他这些年圈占的土地都得全部还回去。

  皇帝不往前追究那么多,谁家圈的过分了才会处罚,重心放在之后再违令圈地会如何处置上,这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承认瓜尔佳氏这些年圈的地有点多,他也愿意约束族中子弟不让他们再胡作非为,朝廷给的处罚他认,他还能配合皇帝演一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圈地圈的过分的不只瓜尔佳氏一族,宗室王亲还有其他满洲大姓一个都跑不了,他这个大权在握的辅政大臣都老老实实交罚金、归还朝廷划出来的土地、挨板子了,其他人还想怎么样?

  他鳌拜奋斗了大半辈子才混成朝中最嚣张的官儿,亲王的架子也不能比他大,谁给接下来的事情使绊子他跟谁急。

  交的罚金还回去的土地都会由户部登记造册,现在已经不像入关之初时有那么多流民,再放出去的田产也不会太多,他们这回交上去的基本上都会成为公家的东西。

  这几年把该整理好的田产整理好,该登记的房产登记上,过些年他们小阿哥出宫开府,内务府给他们家小阿哥分家产的时候可选范围就更大。

  好东西得给他们小阿哥,谁都别想抢。

  为了他们小阿哥今后能安安稳稳过好日子,只能委屈八旗大户出点血了。

  作者有话要说:鳌拜:凶残.jp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