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没人比我更懂穿越! 0514 燎原

  祭炼之法,他不是没有。

  算筹就是先天相术的配套法器,祭炼方法就是这门法术所凝聚出来的道纹,还随着法术的境界而完善,是一套完善的传承法术。

  他什么也不缺。

  当然。

  祭炼法器,是需要法力的。

  没有法力,总不能将命搭进去。

  可惜,他们这一脉缺失了根本修行之道,自身并没有法力去发挥这套法器的威力。

  真的能将这一套祭炼起来,这些算筹每一根都有不同的作用,犹如兵符一样,用起来犹如行军打仗一般。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想到这里,杨墨就有些惋惜。

  谋求根本法的事情,要尽快落实下去。

  空有屠龙之术,却没有力量使用,看着都让人揪心。

  历代传承弟子,除了他师父,一个个都活不过六十岁,基本都是半途夭折。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这套法器。

  如此强大的东西,放在谁面前都会经受不住诱惑,但如果忍不住拿命去祭炼,就踏入了作死的大门。

  杨墨自己也对此非常上心,虽然没有拿命去祭炼,但每天回来之后,将算筹供奉坛前这件事可从来没有断过。

  这样祭炼法器用的是潜移默化之功,但收效甚微。

  即便是这样,杨墨也早晚三炷香供奉一番,就是期待算筹能增强一点威力。

  祭炼之法,杨墨不知道琢磨了多少遍,好在每次要祭炼的时候,都忍住了。

  现在能忍住,不代表以后能忍住,以后会不会跟历代弟子一样,也拿着命去祭炼,杨墨一点也不敢保证。

  唯一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他师父,按照他师父的话说,十四岁入门,修炼两个甲子,从没有动过祭炼之心。

  杨墨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师父告诉他,没有什么难的,就是记着要听师父的话,只有听了师父的话,以后才会越来越好,如果不听师父的话,就是修炼上一辈子也不得成功。

  杨墨对此不以为意,历代先师再传授道法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叮嘱过这件事情,但你见哪个听话了。

  师父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都早夭,而我活到了一百多岁的原因。

  还得意的说道,这分明就是祖师的考验,就是考验你是否心诚,只有心诚了,才会通过考验,祖师爷见了才会传授根本道法。

  杨墨仔细一想,好像也是这么一回事。

  顿时对师父佩服起来。

  不说别的,就单凭心诚这一点,就不是很多人能够比得了的。

  杨墨不禁对那个传说中不知道埋哪里的祖师爷羡慕起来,竟然能收一个如此心诚的弟子,将他的话记了很多年,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执行。

  杨墨看着面前的竹青山,不禁有些期待起来。

  骨相如此,跟他师父有很多相似之处,不知道人品是否跟他师父一样,也能将一些规矩记牢记一辈子。

  看向竹青山的面色也缓和了一些,温和的说道:“祭炼法器,是要等到入门之后,证明你足够优秀,还要通过历代祖师的考验,得到同意之后,才会成为真传,只有修炼了根本法,自身有了法力才能进一步祭炼,如果没有法力,强行祭炼隋然会增强威力,但对自身没有好处,这点希望你记住。”

  “先生,学生记住了,定将此事铭记于心,不敢有忘。”

  竹青山神色诚恳的说道,目光中没有一丝杂念。

  杨墨看的不禁一愣,这分明就是跟他师父一般的眼神,就一个诚字。

  又想到竹青山倔驴的性格,似乎还真能做到。

  杨墨心中有了一个决定,如果以后他的能够经受住此等诱惑的话,不论如何,都要想办法为他寻来一门修行之法。

  不至于跟他师父一样,修炼了很多年,最后的修为还不如一些大派的弟子,只堪堪达到培神阶段。

  杨墨看着一本正经的竹青山,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记住就行了,不要搞得这么正式。”

  接着道:“坛前之事就是这些,记得早晚上香,供奉法器。

  至于其他的,也没有什么,负责院子里的日常就行,想必你也能做到。”

  “这么长时间想来你也饿了,先去做饭,什么事情也没又吃饭重要。”

  杨墨说着摆了摆手,就离开了。

  留下竹青山一人,没有说话,眼神中的坚定,表明了他的态度。

  杨墨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竹青山忙完法坛的事情,就开始整理厨房,烧水做饭。

  竹青竹见此,也主动拿起工具收拾卫生,杨墨劝了一下,见他执意要做,只能由他去了。

  不过杨墨还是告诉小姑娘,如果能够负责院子里的卫生,可以免去房租。

  小姑娘当即高兴的表示感谢。

  杨墨对此也只是笑笑。

  对于收房租这事,其实也是为了考验竹青山,至于房租,又能有几个钱。

  通过刚才的观察,竹青山的人品已经观察的差不多了,精通相术的他,基本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后面的事,也就是查缺补漏,看看有没有什么大问题。

  半个时辰后,竹青山的饭就做好了。

  将饭端到桌子上之后,来请杨墨。

  杨墨自然不客气,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主位上,然后招呼两人坐下。

  两人虽然很饿,但因为杨墨在这里,都不敢放开了吃,杨墨心知肚明,就随便吃了点东西,起身对着两人说道。

  “我吃饱了,你们继续吃,吃完记得将收拾了。”

  “好的先生。”竹青山赶紧起身说道。

  杨墨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就背着手在院子里转了起来。

  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杨墨的态度生冷,小姑娘朱青竹没感觉到什么,因为杨墨自始至终对她都是和善的。

  对于竹青山的态度就没那么和善了,目前为止,依旧保持自己的威严。

  随意的打量着现在的院子,有了两人加入,原本空荡荡的院子有了一些人气,不像以前,怎么看都有些空荡荡的。

  院子设置了风水阵法,虽然听起来高大上,是天星风水术,是对应天上星辰排列而成,上应天星,下接地脉,中理人事。

  三才聚集,浑天如一。

  就是没有法术的缘故,风水阵基之物,都是一般的灵物,没有经过任何祭炼,只凭借这本能运转,只能算是一个不错的风水之地。

  这样的风水格局,作用一般。

  放在普通人家里,以后肯定会六畜兴旺,家宅安宁。

  放在一个修行之人身上,显得有些寒酸了。

  九叔不擅长阵法,但也在义庄布置了一个格局,他有法坛做为阵眼,将整个义庄贯穿起来。

  风水阵稍微弱一点,也有法坛当阵眼,效果非同一般。

  在里面修道会快上几分,等闲妖邪不敢进犯。

  这就是有法力,有传承讳字的好处,杨墨对此也只是无奈。

  自语道:“以后我修炼出法力,一定要将院子里的所有阵基全部炼制一遍,再将法坛重新打造一番,阵法完善,也算有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不至于跟别人斗法,打不过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

  “这一切,还要等到这件事结束,九叔传授我根本修炼之法才行。”

  杨墨暗暗想着。

  “当当当。”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杨墨的思索,顿时一阵皱眉,喊道:“谁啊。”

  “是我,开门。”

  文才的大嗓门在门外响起,杨墨也就过去打开了门,就见到文才那一张少年老成的脸。

  见杨墨开门,就将脑袋伸了进来,好奇的在院子里看。

  看到竹家兄妹的时候,忽然问道:“他们两个是谁?你招的童工?”

  “你才招的童工。”

  杨墨笑骂一声,解释道:“这两人是兄妹,他们都是来任家镇的灾民,其中年长的那个跟我们法脉有些缘分,所以就带了回来。”

  “哦,这件事我知道,就这几天的时间,任家镇周边涌入了大量的难民,听说是从从太白山一代过来了。”文才恍然说道。

  接着感叹一句:“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乱了,看来以后我们又有的忙了。”

  杨墨点头道:“确实,到时候死的人多了,找你们超度安葬的可不少。”

  “超度安葬?”文才一愣,接着摇头道:“我想你是误会了,这些都是失去了家乡受了灾,离开了土地的流民,一天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怎么可能还能花钱找人安葬。

  有家人的,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就行了,没有家人的,要不就是抛尸荒野,要不就是各个镇子出钱将他们埋到乱葬岗。”

  “那你说的忙是什么意思?”杨墨顿时打起了精神,心道难道这里面还有我不知道的事情不成?

  文才回忆道:“我记得上次受灾,还是十几年前了,那时候我还没有拜我师父为师,当时我们一起逃荒的人,经常莫名其妙的消失,本来都以为是去了别的地方,或者是死在了路上。

  但后来才发现,这些人全变成了僵尸,晚上的时候,混入人群中,胡乱的咬人。”

  “那次要不是我师父出现,我就没了,我现在的病根,也是那时候被吓得。”

  文才说话之间,神色中带着心有余悸。

  杨墨顿时明白了过来,说道:“你的意思是有难民出现,就会有邪道之人混在其中,拿人来炼尸?”

  文才点了点头道:“真实情况,比这个还严重,不但有拿人炼尸的,还有抽取生魂的,有收集血液来血祭的。

  这些人离开了家乡,各地唯恐避之不及,也就没有人在意他们的死活,难民所过之处,也就成了邪修的天堂。”

  “我们修道之人,都会沿途查看一番,即便是不能救助他们,也会看着保护他们不要让邪修害了。”

  杨墨稍微一想,也觉得如此,就感慨道:“有道门存在,也是天下之福,此举功德无量。”

  “话虽如此,但要解决目前这些问题,人手还是严重不足。”文才神色有些凝重的说道。

  见文才如此,杨墨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没想到文才还有这种慈悲之心。

  就问道:“不会吧,我看这里九叔镇压,你们两虽然修为不高,但解决一些小事也足够了。

  别的派我不知道,就说茅山派,下辖区域,每一个地方都派了弟子过去,这些人一起出手,解决这点隐患还不是手到擒来?”

  “那只是你看到的,你知道我们茅山要负责多少地方吗?”文才摇了摇头,不等杨墨回到,就接着说道:“我们茅山派要负责的地方足足两个省那么大,整个茅山所有弟子加起来也就三五百,这点人根本顾不过来,最多就是负责镇压一些阴气煞气聚集之地。”

  “至于其他地方,虽然有些地方有民间法传人负责,但很多地方连个处理的人都没有,就我师父,看似道场在任家镇,但任家镇周边四五个镇若是发生了大事情,也要去处理的。”

  杨墨听得顿时皱了皱眉,说道:“我记得历代典籍中记载,茅山弟子少说也有几千人,怎么到你这里就这么点人了。”

  文才看了一眼杨墨道:“你说的那是几十年前,几时年前的确有很多弟子,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才剩下这么一点人。”

  杨墨心中一动,也想起来一个传授,问道:“可是几十年前的九州浩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