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总裁的傲世高手 第402章 乱看!不怕被打死?

《女总裁的傲世高手》第402章 乱看!不怕被打死?

作者:落叶秋风 字数:1860 书籍:女总裁的傲世高手

  说起来。

  《答董山》一诗已经被请入秦国文庙,李玄的才名已经在传播。

  现在他又做出《春晓》、《秋词》两首长虹诗,论品级也足够刊登到《文道》,只需要时间,李玄完全可以积累才名来晋升文位。

  在才子文位,读书人积累的‘名’越多,晋升之后便越厉害。

  读书人以诗文沟通天地,只有文气是不够的,也需要名气,这样才能得天地的认可。

  这名也有好坏之分。

  有些读书人,人间正道不走,偏偏写诡文乱谈,妖言惑众,由此得来的便是恶名,这种人往往都是只重自身,此类读书人,很多都是和妖蛮交易,为人族不耻。

  秦国是人族强国之一,国运昌隆,李长风谋反,自然引来国运反噬,李玄也因此受到牵连,他想积累足够的名气难度远比旁人要大。

  同样的,一旦晋升才子文位,他也会比任何人都强。

  只不过,秋闱在即,只剩下数月时间,李玄必须让自己在秋闱之前积累道足够的名气晋升才子。

  他之前参加科举不过,除了犯迷糊之外,本身文位无法坚持到秋闱结束也是最主要的问题。

  他没有时间去慢慢积累名气。

  通俗小说,最容易在民间流传,大秦人口以亿计,读书人才有多少?不足万分之一,单靠诗来在读书人中积累名气对现在的李玄来说速度太慢了。

  “书行?”

  方运若有所思道:“我倒是忘了这一茬,你现在的情况,在书院教诗积累名气的速度确实慢了。”

  “说到书行,我秦朝当以致远、育才、长远以及官办的大秦书行为首。”

  “这其中,大秦书行主要是官方渠道,以经义策论为主,你要写通俗小说的话,我建议你去致远书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四大书行名气大,对发表的文章的要求也高,审核极严。”

  “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逆种文人发表文章祸乱人心,另一方面也是保证他们的口碑。”

  逆种文人,就是以恶名晋升的读书人。

  大秦言不禁言论,文风自由,读书人聚会,直言朝政、评判君臣的情况司空见惯,只要不直白的发表我要背叛人族诸如此类的文章,并不会以言定罪。

  君不见,在天元之变发生后,对此事内情不知道的读书人写了多少文章批判,就连屈灵均屈大儒也因李长风之死,怒写文章,将陛下和董相骂的狗血淋头。

  就这,董相见到屈灵均照样行弟子礼,陛下对他也以礼相待。

  直到官方将案件公布,民间的骂声才逐渐散去,但也有不少读书人借此谈到党争问题,对董相提出政策不满。

  “致远书行吗?”

  李玄心中了然,他将《春晓》、《秋词》两诗署名过后,便交给方运。

  未恢复之前,方运在书院中就对他颇有照顾,两首长虹诗稿并不足以表达李玄的谢意。

  毕竟在此之前,整个书院也唯有方运愿意收下李玄。

  ……

  “选什么通俗小说好呢?”

  李玄也和杨迥谈过,知道如今市场上流行的小说风向。

  除了鬼怪怪谈小说外,以人族和妖蛮、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在市场上也是经久不衰。

  自周之后,人族经过千年混乱,到如今的七雄争霸,妖蛮始终都是大患。

  “战争题材的小说……”

  摸着下巴,李玄翻阅出现在脑海中的前世今生关联的书籍。

  他沉吟良久,选中一篇。

  “就是它了。”

  李玄目光灼灼。

  “天元之变,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从前身记忆中,李长风一心为国,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他都是有口皆碑,不像是谋逆作乱之人。”

  旁观者清。

  李玄这段时间将前世的记忆不断梳理,就是想从中查出关于天元之变的端倪。

  ‘李玄’是李长风的嫡长子,天元之变之前,他对此事毫不知情,这在这个世界是非常不合理的。

  常言道,上阵父子兵,李长风既然要谋反,成了,那他当皇帝,李玄是太子,这种大事不可能对李玄隐瞒。

  要是说担心泄露消息,可当李长风被缉拿,从他母亲的反应来看,显然她对此事也有参与。

  要知道,李玄母亲是大秦长公主,要说母子之间谁更值得信任,显然是亲儿子吧?

  遭遇大难,‘李玄’整个人都浑浑噩噩,根本就无暇再去考虑这些,李玄穿越而来,以外人的角度来看,很容易就发现不对劲。

  再加上屈灵均几位大儒的态度来推测,李长风谋逆之案,说不定真的是像民间传的那样,他是因为党争缘故,被董相陷害。

  这就有意思了。

  事情的真相李玄必须得调查清楚。

  如果一直背负着逆臣之子的名头,他这辈子最多只到大儒,成圣无任何机会。

  除非大秦亡了,国运逸散。

  “这个世界里,不管是功名还是文名,在冥冥之中都会对人产生影响。”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如果我所写的小说映射的是真的,那么随着我文位提升,小说传播,对董相的影响会非常大,借此我便能接近真相。”

  “虽然危险,但也不得不做。”

  “笔可成刮骨钢刀,文亦是穿肠毒药。”

  李玄在心中计较得失。

  倘若一直背负逆臣之子的名声,李玄想成圣只有两条路。

  第一,自己继续造反,完成老爹未完成的大业,开创新的王朝,得天地气运认可,那秦朝反贼的名自然就压不住他。

  王朝更替,这在天地看来是运转规则。

  第二,背叛人族。

  嘿,我连人都不当了,区区反贼又算得了什么?

  这两个哪一个都不是李玄想做的。

  大秦国富民强,在七国之中,百姓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兴亡都是百姓之苦,李玄虽然不是什么高尚的人,但也不愿因为自己一己之私而牵连亿万人。

  当然,其中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造大秦的反,基本不会成功。

  别看民间对李长风谋逆之事持有怀疑态度,那是因为李长风没有大举兴兵就被发现了,谋逆之事无从说起。

  要是他真的举兵造反,大秦百姓不会支持他的。

  秦奋六世余烈,到当今陛下是七世,每一任国主都勤政爱民,兢兢业业,大秦才能从不起眼的小国跻身七雄之一。

  大家好吃的好,穿的暖,睡得稳,脑子有问题才会想着改朝换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