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人之下:我练出鬼背,玩坏夏禾 第79章 索然无味的对决,下一场,张灵玉对张鸿飞!

《一人之下:我练出鬼背,玩坏夏禾》第79章 索然无味的对决,下一场,张灵玉对张鸿飞!

  大年初一,大人孩子们都出去拜年。

  跟往年不同,从前小孩子们跑出去拜年,都是要磕头才能讨得红包,今年磕头已经不新鲜了,大人们会说:“来,背一段《千字文》听听。”

  在学堂读书的孩子们会背,没入学的孩子们,从入学的孩子们那里学会几段,也能背。

  到处都是朗朗背诵声,以及大人们的欢笑声,还有孩童们放炮仗的声音。

  陈宝音穿着厚厚的棉袄,套着手筒,跟着娘和嫂子们去拜年。给爷爷奶奶拜年,给大伯、大伯母拜年,然后是村里近支的长辈们。

  陈宝音挨了许多夸,都说她好,模样好,心眼好,性子好,学问好。两个嫂子也挨了许多夸,说她们今年长进了,出力气了,没白出力,越过越好了,好样儿的。

  杜金花是没人夸的,都为她高兴:“你把一家子拉扯起来了,以后有你的好日子呢。”

  陈有福和两个儿子也去拜年,男人们在一块儿就吹牛皮,陈有福平时木讷,这时也吹得没高没低的:“那是,我两个儿子能干,你知道我们家一天进项多少不?有——”

  话没说完,被陈二郎呼了一巴掌,高声道:“我们一天能赚十两银子!”

  这下没人看陈有福了,都笑着道:“你这也吹太过了。”

  “就是,做啥买卖,能一天挣十两?”

  “那一个月岂不是……百两?”

  “一年能千两嘞!”

  “赵财主家都没你家富裕。”

  “这么赚钱,你们咋还住着土胚房?”

  陈二郎似是急了,说道:“明年!明年我们一定住上青砖房!”

  大家就笑:“行,咱们等着。”

  顾亭远和顾舒容也在拜年。

  他们跟村里人大部分都熟悉了,先去拜访了村正,然后是比较照顾自家的几户人家。比如担心他们没菜吃,给他们送菜的。有事没事,帮着挑水的。

  村里的孩子们也来拜年,顾亭远都好好招待了,给他们发压岁钱,拿瓜子糖果吃。

  他给得不多,只有两文,但很讲究,都是用红纸包着,讨个喜庆。孩子们很喜欢他,还有人来了一趟又一趟。

  “不许去!”杜金花要求家里的孩子们,“听到了不?”

  孩子们只好点头:“听到了。”

  但他们不去,也能得到压岁钱,因为顾亭远和顾舒容来家里拜年了。

  “给大伯大娘拜年了。”两人都没空手,拎着肉,拎着鱼,还有鸡蛋、糕点等,恭恭敬敬地进了门。

  “先生!过年好!”兰兰和金来大声道。

  顾亭远回礼,温和一笑:“过年好。”

  从袖子里拿出红包,递给两人。

  两个孩子看了大人一眼,没见阻止,立刻喜笑颜开地接了:“多谢先生。”

  然后看向顾舒容,大声道:“顾姨,过年好!”

  顾舒容温柔一笑,并不在意孩子们的小心机,也拿出红包:“过年好。”

  兰兰和金来领了两份红包,高兴极了,撒腿就跑,藏红包去了。

  顾亭远和顾舒容在屋里说话,顾亭远视线转动,发现宝音也在,顿时激动的,眼神都不知道往哪放。

  陈宝音瞥他一眼,甩手出去了。

  顾舒容笑了笑,跟了出去。

  “顾姐姐。”陈宝音来到自己屋里,在床边坐下,招呼顾舒容。

  今儿就不怕什么了,顾舒容打趣道:“阿远瞧见你,眼睛都不知道往哪看了。”

  陈宝音一板脸:“顾姐姐,你再说这个,我就不理你了。”

  顾舒容掩口直笑,说道:“好,好,不说了。”反正说过了,适度才好,“村子里可真热闹呀,我听着一直有人放炮仗。”

  她昨晚跟弟弟守岁,没睡多久,印象中总有人放炮仗,一会儿放两个,一会儿放两个。

  “你们以前在镇上不热闹吗?”陈宝音就问。

  顾舒容答道:“也热闹的。”说起这个,她叹了口气,“明儿我跟阿远要进城,去城里拜年。”

  之前的老邻居们要走动,王员外家要走动,她干爹干娘那边也得走动。只不知,那人今年捎信回来没有?还是,真的像王老太太猜测的,他其实早没了?

  她心里思忖着,陈宝音也在说着:“我们明儿去外公外婆家,也不在家呢。”

  顾舒容便问:“杜家在哪儿?咱们周围似乎没有姓杜的村落。”

  陈宝音答道:“有些远,隔着七八个村子呢。”

  “那是有些远。”顾舒容道,“不过你们有骡车,也还好。”

  陈宝音道:“嗯,我们女眷坐车,我爹我哥他们走着。”

  说了会儿话,外头响起顾亭远告辞的声音,顾舒容便起身出去了:“改日到我那坐坐,我们姐妹说会儿话。”

  陈宝音应道:“好。”

  顾舒容却不放开她,反拉起她的手,往门外走。陈宝音轻轻挣了一下,没挣开,就跟着出去了。

  站在门口,就见顾亭远站在院子里,朝她看过来,满眼的喜色。她心里一羞,抿紧嘴唇,狠狠瞪过去。谁知,顾亭远眼中亮色更甚,看着还想走过来似的。

  顾亭远到底没敢走过来,只是眼含笑意,对她轻轻点头。然后,跟着顾舒容一起告辞离开。

  这人。陈宝音抿着唇,心里有点羞,又有点高兴。

  慢慢的,她对他也有些喜欢起来。他就像山野里的一株兰花,清雅幽丽,与别个不同。她想,假如他中了举人后,仍来提亲,并且之前允诺的收个陈氏子弟进门仍然作数,她……就应了他!

  “宝丫儿?宝丫儿?”孙五娘走过来,扯扯她,“叫你几声了,想啥呢?”

  杜金花也走过来,一巴掌拍她肩膀上,压低声音道:“人都走没影儿了,还看!脸皮还要不要了?”

  陈宝音被拆穿,面上挂不住,又不肯服输,嘴硬道:“我就看!咋了?看他还要钱啊?”

  “什么混账话!”气得杜金花打她。

  啪啪啪,全是巴掌拍在棉袄上的声音,陈宝音不痛不痒地道:“娘,我穿的新衣,上面没灰,不用拍了。”

  好么,这一下点着火了,眼看婆婆神色不妙,钱碧荷立马拉过她:“娘,外面冷,咱进屋说话。”

  硬是把人拉进屋了,末了嗔陈宝音一眼,叫她别这么嚣张。

  “二郎不气我了,又来了这个!”杜金花气得不行,“老娘上辈子做了啥好事,摊上这么个讨债的!”

  大过年的,她就算生气,连“作孽”的话都不敢说。

  钱碧荷便道:“咱宝丫儿可孝顺呢,满村的老太太,谁有您的红包厚?”

  这倒是。杜金花想到闺女给她封的六百六十六枚铜钱,忍不住绽开笑颜:“她是怕我打她呢!”

  “哪儿呀,宝丫儿那是孝顺。”钱碧荷道。

  可不?包多了,杜金花不收还要生气。六百六十六文钱,对现在的陈家来说,不算特别大的数额,又吉利讨喜,杜金花满意到心窝窝里。

  她不再提刚才的事,啥气都消了,说道:“去把她喊进来,外面冷。”

  “哎!”钱碧荷道。

  大年初二,杜金花带着一家子回杜家拜年。

  往年都是琳琅,如今换了宝音,少不得解释一下。但杜金花不想多提,大过年的,她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也不想给宝丫儿找不痛快,于是简单说了一句“跟人抱错了”,就没再说了。

  大年初,钱碧荷和孙五娘回娘家。这一下,家里的人就少了,只有陈有福、杜金花和陈宝音个人。

  饭菜都是现成的,年前蒸的馒头,包的包子,炸的丸子,能吃到初六呢。陈宝音下厨,过了猪油,用白菜粉条和丸子做了一锅汤。

  “宝丫儿,你还有这手艺?”杜金花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这是闺女做的!

  她一直以为,宝丫儿啥都不会!毕竟,她连洗衣裳都不会!若非亲眼看着,她都不能相信!

  陈宝音狡黠一笑:“我会的啊。”

  女红,她不大会。厨艺,她可是会一手,毕竟她馋啊!从小就好吃,也很好奇这么好吃的东西是如何做出来的,更想亲手做了孝敬侯夫人,于是练出一手厨艺。

  “之前没有我显摆的地方。”陈宝音道,“不是我不想孝敬你啊,杜老太太,大过年的,咱不兴误会的。”

  杜金花没好气地看她一眼:“谁误会你。”

  高高兴兴的,把饭吃了。

  闺女会做饭,她喜出望外,吃完一抹嘴道:“以后不许做了。”

  “咋?”陈宝音看向她。

  杜金花恨铁不成钢地道:“你会做,都要你做!懂不懂?看你二嫂,天生的有福人,跟着学着点儿!”

  作为婆婆,杜金花很看不惯老二媳妇。但作为亲娘,杜金花得说,她也想让闺女这样。以后嫁给顾亭远,啥也不干,就让顾亭远干。他不是能耐吗?会做饭,会缝补的,让他干!

  若他忙,那就请仆人,反正别让宝丫儿沾手。不用洗衣做饭,啥都不操心,才是有福的人呢!

  陈宝音笑笑,没跟亲娘争论,爽快点头:“我都听娘的!”

  不干活的人就得操心,要么既干活又操心,不然大权在何处呢?什么都不做,那是废物,是没权力的。“别让人知道宝丫儿会做饭,听到了不?”杜金花扭头吩咐老头子。

  陈有福其实很不赞同,女人家,不就要相夫教子?宝丫儿会做,那就让她做呗!但老妻如此,他怕被打,于是耷拉下眼皮,应道:“听到了。”

  但杜金花去洗碗的时候,他还是悄悄对闺女说:“别听你娘的,你啥都不做,会被夫家嫌弃的。”

  陈宝音跟陈有福其实不太熟,这个爹很闷,不爱说话,也不爱开玩笑,家里人多事也多,她就没跟他熟起来。但毕竟是亲爹,她刚来的时候,床上铺的草垫子还是他亲手割又亲手编的。

  “咋?”她笑道,“爹怕我被休回来?”

  陈有福一瞪眼:“谁敢休你?老子跟他没完!”

  被休的女儿家,那名声还能听吗?

  紧接着他道:“所以你勤快些,别让人有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