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第253章 自由轮

《快上船,反清复明啦》第253章 自由轮

作者:五十缺一 字数:1869 书籍: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崇明造船厂。

  办公室内,老张放下手中的茶杯来到桌子前,他伸出手在收音机上拍了两下。

  收音机发出了“沙沙”的声音,然后恢复了正常。

  “本报讯,陈登上将抵达洛杉矶,我大明、藩属国和殖民地军队联合出击,将南美最大的暴恐组织围歼在普莱诺。下面是详细的报道……”

  老张坐回椅子上,重新端起茶杯闭目养神。

  这时一个老头拎着安全帽进来。

  “老张该你上工了,新来的那批土著还不熟练,可不能让他们去焊接钢板,到时候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故来。”

  老头往藤椅上一躺,伸手调节了收音机,调节到球赛的频道上。

  “晓得啦,我看你天天听球赛,也不关心关心国内外大事。”

  “他们打仗关我大明什么事?你就安心吧,我们大明在核心区内,整个太平洋都是我们的内海,这么远的距离他们怎么打进来嘛~

  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金陵队的比赛,只要我投他们输,就能赢点钱,快乐的很!”

  老张放下茶杯,拿起柜子中的安全帽戴上,瞥了一眼同事走了出去。

  造船厂内热火朝天,100多个船台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每一个船台上都是忙碌的身影。

  随着战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各国拿着技术开始建造属于自己的战列舰。

  采矿、伐木、化工……等一系列的工厂迎来了热潮,大量的岗位满足了国民的工作需求。

  连带着商业活动也更加频繁了。

  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社会的产能开始向军工倾斜,虽然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更多的需求,但是这并不能长久。

  各国高层都明白,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各国发了疯似的扩张产能制造武器,储备物资,他们趁着这几年短暂的和平期尽可能的从大明带回先进的技术。

  一些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例如大型龙门吊、大型舰用蒸汽机等成了炙手可热的产品。

  而大明也在做着自己的准备。

  南美洲正在建设,来自非洲的土著与南美洲的原住民在这里挥洒汗水,为“白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明境内各家造船厂也接到了无数的订单,十二生肖级战列舰正在加速建造,三十六天罡级航母也开始了动工。

  海航的战机在旅顺装配,陆航的飞机在崇明岛组装。

  老张穿过繁杂的水泥道路,在视察了一圈堆料场上的钢板后进入干船坞。

  这里正在建造自由轮。

  自由轮由工部设计建造,它不需要什么尖端的技术,只是其标准的设计可以在不同的工厂生产出零件,并在船厂进行组装。

  整个自由轮主要由铁皮船壳和燃油机组成,结构简单,建造速度快。

  但是相应的,其设计寿命只有不足十年。

  按照工部的设计标准,一艘自由轮自重7000吨,航速11节,航程12000海里,可以直接围绕星球跑半个周长。

  也就是说,自由轮的航程可以满足一次加油全世界投送的目标,是一艘非常经济实惠的运输船。

  为了让自由轮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工部设计了一款高平两用的高射炮,可以对付接近的船只或潜艇。

  随着技术的扩散,第一个使用潜艇的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崩溃了,但是其鹦鹉螺号的战绩也引起了各国的注意。

  这种造价便宜,并且能潜在水下发动偷袭的饿狼,显然符合欧洲各国海军的需求。

  对于这种可能的敌人,大明也要严加防范。

  按照自由轮的载货量,它一次可装载250辆各式车辆,弹药1000吨,各式武器500吨,给养1000吨。

  相当于为一个旅提供一次基础的装备补给。

  如果单独为某一类补给运输呢,以自由轮的巨大空间和载货量,如果是运输步枪子弹,能达到惊人的2亿发。

  如果是运输轻型车辆,能达到惊人的3000辆。

  如果是工部的新产品坦克,那也能一次性运输400辆。

  大明想要进行全球的统一战争,需要的物资是海量的。

  比如能够为士兵提供运力的载具必不可少。

  以大明一个师3.2万人为标准,需要轻型载具5000多辆。

  如果这个师为装甲师,还需要额外配备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

  当军队远征海外,为一个师的作战部队提供补给,至少需要6艘自由轮提供运力。

  为了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持续性,远征海外的一个师需要20多艘自由轮不间断的往返装运。

  所以对于战争人们常说,外行看战略,内行看后勤。

  就以大明军队的后勤需求来计算,一个常备师在外作战,20艘自由轮也刚刚满足最低标准。

  在后世,美利坚为了在1941年至1945年之间,18个船坞共计建造了2751艘自由轮。

  这些自由轮往返大洋,为同盟军抵抗德意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这个世界,大明即将发动的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统一之战,所需要的自由轮数量只会更多。

  在朱再明决心发动战争的那一刻起,大将军府就向各地造船厂下了近6000多艘的自由轮订单。

  崇明造船厂虽然无法拿下主力战舰的建造订单,但是对于自由轮势在必得。

  一百多个船台也让崇明造船厂成功的拿下3000艘的订单。

  相比于后世二战时期的美利坚合众国,此刻的大明也许还达不到模块化制造自由轮的能力。

  但是大明也有自己的优势。

  巨大的人口和神秘的太上老君就是大明的底气。

  老张进入船台监督工人焊接钢板,一艘自由轮在以肉眼可见的进度被建造起来,一百多个船台以平均每天8艘的速度开始了下饺子模式。

  工人们在建造自由轮的期间,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模块化建造技术。

  当工部统计的数据送到朱再明的桌面上时,一个名字出现在朱再明的脑海。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后世美利坚第一次使用模块化建造的一级航空航母。

  朱再明考虑到三十六天罡级航母会是大明的主力航母,十二生肖级战列舰为其护航可能并不够用,护航航母的建造也被提上日程。

  该级航母被命名为七十二地煞级护航航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