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第101章 大明太上老君之鞭

《快上船,反清复明啦》第101章 大明太上老君之鞭

作者:五十缺一 字数:1852 书籍: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战后,清军屯驻在新西伯利亚休整。

  这里有开辟的农田,地里还有大量的土豆尚未挖掘。

  多善建议在这里休整两个月,多存储一些土豆泥制品,为两个月的远征做准备。

  同时,将投降的沙俄士兵与贝加尔旅合并,重组为大清混成旅1旅。

  多善对军制重新做出了调整。

  主要是禁卫师炮兵旅的优化。

  在两次作战中,多善发现炮兵旅过于臃肿了。

  或者说是火炮型号不统一,口径差距极大,给后勤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在作战中,炮兵旅的炮击虽然无人能挡,但是在调度上极为缓慢。

  每每在清军攻入敌阵后,后方的炮兵由于制式众多,转运复杂,前线多次请求火炮支援都难以实现。

  如果火炮的制式和口径能够统一,炮兵军官有信心进行步炮协同,让清军的攻势更加猛烈。

  所以,禁卫师炮兵旅在调整后,保留了32门80毫米轻型野战炮、16门110毫米口径的红衣大炮和4门130毫米口径的红衣大炮。

  鬼知道为什么同属于红衣大炮,却有两种口径。

  不过相比于其他千奇百怪的火炮,这两种红衣大炮算得上是量产型,制式统一易于使用。

  而且,红衣大炮还属于超重炮(32磅炮为94毫米口径,已经是超重炮了),火力强悍。

  甚至,对付欧洲普遍的几十公分厚的城墙轻而易举。

  要知道,欧洲的城堡看上去美好,实际上城墙太薄了,没有宽大的砖泥结构吸收动能。

  例如,君士坦丁堡的外城墙虽然高12米,但是仅仅只有4米厚。

  这种厚度的城墙,历史上是被乌尔班巨炮砸开的。

  虽然红衣大炮口径远小于乌尔班大炮,但是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内部没有三合土填充,无法吸收削弱炮弹的动能,多打几炮也能打垮。

  因此,禁卫师炮兵旅并没有因为大量火炮被剔除,从而导致战斗力下滑。

  反而因为指挥便捷,统一调度,在炮战中可以更快的形成火力压制。

  至于移出禁卫师炮兵旅的火炮,大部分加强到混成旅,作为混成旅的炮兵团。

  最后,多善从少量的小口径炮中,选择了一些轻便的,加入龙骑兵旅的战斗序列。

  龙骑兵旅虽然是骑马赶路,到点射击,适时冲锋的兵种。

  但是,多善想要尝试一次新战术,利用龙骑兵携带一定数量的小口径轻炮,在作战中快速机动到敌军侧后进行炮击。

  这样的战术灵感来自于骆驼炮,但是比骆驼炮的机动能力更强。

  想必会有不错的效果。

  多善不知道的是,这种战术在历史上几年后的第三次反法战争中,拿破仑的炮兵首次在战场上尝试机动炮兵断敌人后路,并且取得了相当好的战绩。

  ……

  800里加急!

  不对,是8000里加急!

  新西伯利亚的战事,被沙俄骑士们日夜兼程送往欧陆。

  骑士们在各处驿站更换马匹,或者对一些东欧平原的牧民强征好马,马歇人不歇的将消息传向各地。

  上帝之鞭又来了!

  或者说,大明太上老君之鞭之大清分鞭,向沙俄抽下来了。

  从新西伯利亚一直向西,沿途各国惶恐不安。

  尤其是与准噶尔接壤的各个斯坦和汗国,更是吓得尿都出来了。

  鲁特罗斯东征大清失败,残军退回准噶尔。

  军队打了败仗,准噶尔汗国这个好不容易再次整和起来的国家,陷入到风雨飘摇之中。

  为了稳定人心,鲁特罗斯急需要一场胜利,需要残酷的掠夺来弥补准噶尔汗国的损失。

  大清打不过,现在大明收复北平,就更打不过了。

  不得已,鲁特罗斯将目光看向了西域诸国,看向了西方欧罗巴。

  打不过大清,打不过大明,我还打不了你?

  大明太上老君之鞭之准噶尔分鞭(还没上岸),开始将调转枪口,打进了昔日邻居的国土。

  不打不要紧,一打,鲁特罗斯发现,对面怎么这么菜?

  鲁特罗斯有8000人的龙骑兵,这个规模在此时的星球上都是罕见的。

  更不用说,西域各国所处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纵马驰骋。

  不仅仅是大清和准噶尔。

  在中南半岛,在缅甸。

  白莲教国的农民起义军正在暴揍孟云的缅甸军,双方在咒水展开大战。

  虽然张正漠的农民军武器很差,很多人都拿的锄头。

  但是奈何缅甸军更烂。

  这里的烂并不是指缅甸军武器差。

  相反,缅甸是有大英帝国的殖民者的,双方贸易了这么多年,缅甸军的火器装备率也不低。

  孟云直属的火枪队就有2000人以上。

  再加上缅甸各地勤王大军总计26万,打白莲教国的9万大军,那可以说是优势在我了。

  可问题就出在白莲教身上。

  农民起义军武备也许会差,但是白莲教与大清在川地周旋了好些年了,有大量的老兵。

  况且,缅甸多山,树林茂密。

  在川地躲猫猫躲了好几年的农民起义军,进了缅甸就像回家一样。

  张正漠、姚之富、徐天德等人各领一支主力,散在咒水周边的山林。

  姚之富送给张正漠的十六字真言发挥到极致。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9万人的大军,硬生生发挥了90万大军的作用。

  缅甸人只感觉到处有敌人,到处都是主力,到处都有战败的消息。

  张正漠在初期,规避缅甸人主力,专找小股敌人痛打。

  农民军也在数百场小战中,缴获了大量武器,锄头换长刀。

  在中期,张正漠几次集中了主力,在局部战场吞掉了几支勤王部队。

  农民军也长刀换火枪。

  到了咒水决战,白莲教国的军队,已经火枪换炮了。

  姚之富东拼西凑建立了一支300人的龙骑兵部队,在敌后战场成建制的缴获了缅甸人的火炮运输部队。

  这些从大英帝国孟加拉殖民地买来的大小60门火炮,刚进入咒水战区,就被白莲教国接收了。

  双方形势逆转,攻守易形了。

  大明太上老君之鞭白莲教分鞭,作为武备最差的鞭子,依然在坚持贯彻大明皇帝的意志。

  一鞭子把缅甸抽成头部以下截肢了。

  孟云的剩余的20万大军,在咒水南岸被张正漠的8万人包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