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 第348章 无耻至极

  以前隐居深山腹地,真正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许正道,确实觉得很悠闲跟逍遥。但内心深处,他总觉得跟这世界格格不入,无法真正融入其中。

  从山里搬来康民村,虽然是为红尘炼心。但许正道渐渐感觉到,想真正历练心境,唯有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准确的说,是融入到群体中去,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玄修的身份,等于跟普通人自我区分开来。领悟到这一点,许正道才会建议钟家养猪,并为此提供资金甚至技术支持。

  后期等真正稳定下来,他甚至考虑找个单位挂靠一下,找份相对悠闲点的工作。那样的话,也许能真正体会到红尘炼心的意义,还有‘隐于市’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得知钟建国借钱,打算在村里办个养猪场,村支书孙大壮多少有些意外。可面对登门的钟家父子还有许正道,他还是想不明白,养猪场为何要挂靠在村里。

  面对孙大壮的不解,许正道也很直接道:“孙叔,挂靠在村里,才能避免将来有人眼红举报。要是养猪场挂靠村集体,那上面也不会多说什么,甚至乐见其成。

  相信你也听说,眼下国家实施的改开政策,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虽然我相信,这项政策一定会坚持不懈的推行下去,而且国家扶持力度也会不断扩大。

  但前期的话,行事谨慎一点终归不是坏事。任何事情,想要成功推行下去,总会遇到一些阻力。若猪场挂靠村集体,那上面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那村里有什么风险吗?”

  “能有什么风险?要是建国养猪亏本了,他肯定不会让村里赔钱。甚至他猪养好了,将来上面急需猪肉时,他也能以村集体的名义,供应一些养大养肥的猪。

  还有猪场建的那个沼气池,眼下西南跟南方一些农村,已经很常见。只要建造的好,后期有充足的原料补充,这沼气池便是天然的肥料池,能提供农田所需的肥料。

  化肥有多难买,相信孙叔心里最清楚。要是咱村不买化肥,最后种出的粮食产量,比其它用化肥的村子都高,那上面肯定会认为,咱村地种的好,你管理的好。

  还有就是,我有个出身很富贵的朋友,私下告诉过我。分田到户的政策,不出意外春节前便会有确切消息。就钟家的青壮劳动力而言,村里分的地够他一家种吗?”

  此话一出,孙大壮立刻来了精神道:“阿正,这事可不能开玩笑,你朋友真这样说?”

  “嗯!但这事,你心里有数就行,千万不能传出去。真要走漏消息,到时我可不会认帐。你要信的过我,那你就提前做好准备。这种事,也是早晚的事。”

  “这倒是实话!继续这样吃大锅饭,怕是要不了几年,咱村人心也要散了。”

  打从报纸上登出,有村子实施‘分田到户’政策后,同样多的田,同样干活的人,粮食产量却比往年高出许多。由此可见,集体工分制度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原本一些干活勤快的人,看到其它磨洋工偷懒的人,拿的工分跟他们一样。对比之下,谁还愿意卖力干活呢?

  明明一天就能干完的活,偏偏要拖个两三天。可包田到户后,那些喜欢磨洋工偷懒的人,立刻明白继续这样懒怠下去,他们将来肯定要饿肚子。

  以前给集体干活,不管干多干少,该给的工分一个不能少。现在轮到给自己干活,真要偷懒的话,那饿死也活该。不想饿肚子,除了努力干活,还能怎么办呢?

  类似这种情况,不光康民村存在,很多还在实施工分制的村子都存在。或许正是知道这种情况,再不改变的话,农村只会越来越贫穷。

  可如今农村人口最多,粮食产量对国家而言,更是至关重要的稳定基础。正是出于这方面考虑,第一个改变工分制实施包田到户的村子,才会让政府觉得可以看看再说。

  当偷偷实行包田到户政策的村子,首年粮食产量便实现大丰收,很多人立刻明白,不是地里种不出粮食,而是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所以农村才会这么穷。

  很多时候,一年种出来的粮食,交完公粮后,分配给村民的粮食,根本无法支撑他们的日常所需。以至很多村子,一年到头都在申请救济粮勉强度日。

  做为康民村的村支书,孙大壮对这种现状,自然也是心存不满。面对村民抱怨,一年忙到头连饭都吃不饱,他心里也着急,却找不到改变现状的办法。

  可让他跟其它村支书一样,偷摸着把村集体的田分了,那他肯定不敢的!

  得到村支书许可,并谈妥一年给村里多少挂靠费后,钟家父子也长松一口气,随即便开始采购材料,聘请砖瓦匠给自家建猪舍,还有专业施工队建造沼气池。

  村里一些干活勤快的青壮劳动力,也被钟家请来帮忙。虽然给的工钱不高,但供两餐饭外加还有工钱可拿。这种好事,那个年富力强的村民会拒绝呢?

  等刘大能来村里,看到正在建设中的猪舍,看过图纸后的他,也很直接道:“阿正兄弟,这图纸能不能给我一份?到时候,我让我岳父也建这样的猪舍。”

  “没问题!但建造一个这样的猪舍外加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一千块。伱先想想,你那岳父舍不舍得?要是不舍得的话,到时就让修个小一点的。”

  “一千块吗?这钱挤一挤,应该能挤出来。修这样一个猪舍,每年能养不少猪吧?”

  “按存栏一百头猪设计的!养的好,一年至少能养出一百头能卖的大肥猪。”

  听完许正道的设计初衷,刘大能心里默默盘算一番,要是一年能养出百头大肥猪,那收入至少上万。剔除建设成本跟开支,至少还能赚几千块。

  别说几千块,那怕一年能赚一千块,对岳父一家而言,那也是破天荒的收入。虽然他是收猪的猪贩子,但结交的能人也不少,养猪这事也能帮衬岳父一下。

  只要养的猪别犯病,平时岳父一家勤快点,最多辛苦一两年,岳父家的情况就能大大改善。到时候,他岳父一家想必都会感激他这个毛脚女婿。

  重要的是,多认识几个这样的养殖户,他往后还用的着那么辛苦,满乡下乱转还偷偷摸摸的收猪吗?有了稳定的收货渠道,或许他将来真可以当肉类批发商。

  把收上来的猪,宰了直接供给在市场卖肉的贩子。那怕一斤肉赚几分钱,一年下来怕是也能赚不少。而且风险比摆摊卖肉小不说,关键还不用起早摸黑那样辛苦。

  想到这些,刘大能越发觉得,抱紧许正道这位小老弟的大腿,发家致富也会变得很轻松。他这个昔日鸽子市的‘猪肉刘’,未来说不定有机会成为财大气粗的‘刘总’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