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七零,美又飒知青从撕渣开始 第60章 她是最适合我的人

《重生七零,美又飒知青从撕渣开始》第60章 她是最适合我的人

作者:蓝青栀 字数:1797 书籍:重生七零,美又飒知青从撕渣开始

  “公社领导之前有向县里提议在红星公社建一所学校,今天上午去公社开会,黎书记透了个风声,这事已经进入审批阶段了,应该很快能通过。五个大队都想将学校建到各自的地盘,你也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东江大队没有任何优势,想看看你这边能不能帮点忙?”

  韩峥对建学校是支持的,问他:“你想将学校建到哪个位置?”

  “去南竹大队和浮桥的三岔路口。”

  赵学林早想好了,这个位置很好,除了东江大队的孩子,南竹和对岸两个大队的学生过来上学都不远,唯一远点的是南湾大队,将来最大的阻力也是来自于南湾大队。

  “这个位置没有问题。”

  韩老爷子开了口,不过他有顾虑担心:“每到春天下雨涨水时,河面上的浮桥很不安全,河对岸两个大队的家长不会放心孩子过浮桥来上学。若不把桥的问题给解决了,他们估计宁愿孩子走远路去隔壁公社的学校,也不会让他们来这边冒险念书。”

  “县里在这里投建一个学校已非常勉强,让他们再出资建桥,基本没有可能。”赵学林很肯定的说着。

  韩峥想了想,说着:“若东江大队和对面两个生产队发展新的经济产业,能带动县里的经济,就有可能。”

  赵学林很是无奈:“我们若是有产业,这些年也不用被南湾南竹两个大队联合奚落欺负了,这建学校的事,也轮不到他们指手画脚算计了。”

  “学林,你之前不是说要筹建碾米厂吗?”韩老爷子问了句。

  “是,我是打算弄个碾米加工场,也去机械厂考察过了,可一套设备下来价格太高了,大队账面上的资金连买个小的碾米机都不够。”赵学林是有苦说不出。

  “先不用新的,二手的也可以。”韩峥提建议。

  “阳县机械厂二手的碾米机全被市里收走了,剩下的是一堆破铜烂铁零件,我之前也考虑过组装,请个师傅组装一套。可机械厂的师傅狮子大开口,一套组装下来要两百块劳务费,还说很多零件不齐全,得他经手去采购配置,摆明了就是还要从中赚一笔钱。这些就算了,最恶心的还是他瞧不起人的嘴脸,老吴当时跟我一起去的,当场就被他气得发脾气走人了。”

  “你若决定弄碾米厂的话,明天我跟你去看看,组装费就不用队里出钱了,其他的你懂的。”韩峥给他抛了个眼神。

  赵学林:“...我懂。”

  脖子移动,看向对面的韩老爷子,笑嘻嘻道:“韩爷爷,您知不知道他这株老铁树要开花了?”

  韩老爷子笑了,向他打听:“那个女同志怎么样?”

  “靖县人,18岁,高中毕业,长得很漂亮。”赵学林将后面三个字咬的很重,还补充了一句:“长得跟仙女一样,我反正没见过比她更漂亮的女同志了。”

  韩老爷子可不认为孙子看人只看脸,这位女同志应该还有其他出挑的地方,又问:“对方什么家庭情况?”

  “这个我不清楚。”赵学林没打听过。

  他不清楚,韩峥清楚,主动告知:“她跟孤儿没什么两样,爷奶都去世了,妈妈也去世了,她爸是个罄竹难书的人渣,她这次下乡是被她继母坑来的。她还有个舅舅,舅舅原是海市的律师,现在全家都被下放在川省劳动改造,为不连累她,登报跟她断绝关系了。”

  “能培养出律师,肯定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啊。”

  韩老爷子最喜欢有知识文化的人,他是在战场上用命搏出来的军功,文化程度有限,老婆子比他念书多一点,却也称不上文化人。

  家里两个儿子虽然都在部队工作,可学历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只有女儿是医科大学毕业,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也是他最以为傲的后辈。

  尽管现在政局特殊,文化人大都遭了难,可他依旧叮嘱孙辈们多念书,希望他们在挑选对象时,也尽量选择文化程度高的配偶。

  “她爷爷和妈妈在世时都是大夫,爷爷是靖县当地有名的神医,很有名望地位。”韩峥多介绍了句。

  赵学林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你全打听清楚了?”

  “我在来这里之前,特意去了趟靖县,有个领导受了重伤,带着他过去求花楹爷爷留下的珍贵伤药,顺便打听了一点她家的情况。”韩峥想着打听来的消息,内心控制不住的心疼云花楹。

  见他说到那个女同志时,眼神都跟平时不一样,韩老爷子确定他是真动心了,“峥子,你确定了?”

  “确定。”

  韩峥是个目标性很强的人,一旦心里有了想法与决定,前方有千难万险也不会放弃,深邃墨瞳里闪烁着光芒:“爷爷,她是个很有人格魅力与气质的人,头脑特别聪明,也很果敢有魄力。我觉得她跟我是同一类人,尽管认识时间不长,却肯定我们性格脾气相投,我觉得她是最适合我的人。”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韩老爷子相信孙子的眼光,不过男女感情之事,也要看女同志的意愿,“你既然看上了对方,好好表现吧。若她对你有好感有想法,到时候一定要跟我说。若她对你没有好感,爷爷觉得也不要强求,强扭的瓜不甜。”

  “爷爷,我知道的。”韩峥点头。

  赵学林见他是认真的,笑了笑:“这次来的三个女知青还不错,比其他知青刚来时表现好很多,三个都是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高。”

  说到这里,他心头又有了想法,看向韩峥时笑容加深了,“帮帮忙,把学校的事定下来,到时候学校里肯定要招老师,她们都是刚毕业的高中生,老师名额十拿九稳。”

  他不说,韩峥也想到了,“明天先去把碾米厂搞下来。”

  “行。”

  他虽没给准话,但赵学林相信有他出马,学校建在东江大队的可能性很高。

  有公社学校,有碾米厂,回头再想法子将桥建好,东江大队也不会再那么被动,不用每次去开会都得看别人脸色,也不用听王有文和刘大柱各种吹嘘嘚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