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配!C位!神颜顶流又飒又媚 第149章 这次不许再把我给甩了

《女配!C位!神颜顶流又飒又媚》第149章 这次不许再把我给甩了

作者:月野山狐 字数:1589 书籍:女配!C位!神颜顶流又飒又媚

  堂堂大干宰相专人邀请,自然不是因为平安乐善好施,而是要把魏立人的事情影响消除到最小。

  李严不是道德先生,在谈学术之前,首先是一名权倾朝野的巨擘,便是武温侯也要被他当面斥责,礼部尚书姬常月也要被他赶走。

  魏立人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公开了讲就是文官集团对于武力的介入,将自身的影响力投入到武官派系之中。

  在这样关键的斗争时刻,任何把柄都不能落在敌人手上,因此李严的动作比任何人都要快,当平安进京以后,便邀请到了相府,把一切的姿态都做足了。

  如果平安喜欢名声,那宰相自会虚怀若谷,让你扬名立万,互相成就,演出一曲老前辈提携后进的美好故事,传出去以后,立刻轰动京城。

  如果平安需要正义,那么李严会告诉他关于文官的正义,不能让武夫当国,那会是天下大乱。

  如果平安需要利益,那么天心学院对他敞开大门,帮助他成为这一次科举的大赢家,因为考官是他们的人。

  但千算万算,李严万万没有料到,这位新晋的大干举人,竟然信奉理学,难道他不知道如今的朝廷是心学当道吗?

  大干皇帝为了推行文风,在这二十年里考官年年都是心学派系的人,武温侯这位理学大家,虽然名声不小,但从来没有机会主考过科举,理学只在民间有影响力,在官方面前顶多能做举人,进士除非你自身过硬,否则难如登天,强如武温侯的理学大家也只能当探花,休想奢望状元。

  读书人都是聪明的,也是最现实的,上你的学院不是为了听真理,而是为了当官。

  没有官做,谁听你的学说?

  心学的考官绝不会录取有理学倾向的考生,对他们进行赶尽杀绝,满门抄斩的政策,要么改换门庭,要么别想做官。

  如果不是地方世家还出了一些理学考官,若不是还有武温侯强撑着理学的脸面,恐怕大干早就没有理学存在的土壤。

  所以李严没有料到平安会在自己面前,说出他唯物的论调,这分明是给自己的科举考试判处死刑!

  不,他认为自己强到可以改变规则,就是心学主考官,也不敢罢黜他的文章。

  好一个傲慢之徒,老夫倒要看看你有几分真才实学。

  “圣人出,皇河清,这皇河为何而清?为民意而清,为圣人而清,这是自古的道理。”

  皇河乃大干南方的命脉,灌溉十州之土地,但泥沙极多,河水呈黄,又因上古圣皇盘的赐名,故名为皇河,历代读书人都以皇河清代表天下大治。

  “我等心学之人,为何要教化万民,便是要让民意酿成,海晏河清,重现上古皇朝之治。”

  “心诚则意达,世间再无难事,何用礼教束缚人心?”

  李严侃侃而谈,便是依云,柔然公主都暗自点头,认为极有道理,更不要说李知行,连忙拿起书卷,连忙记载。

  “李严先生此言谬矣。”平安精通地球历史,也精通大干的历史,这样的辩论难不倒他。

  “要让皇河清,需熟知水性,后筑堤坝,再掏泥沙,与圣人无关。”

  “无论出不出圣人,皇河便在那里。”

  果然是死硬派的理学传人,这股万物之理与心无关的调调,李严不知在多少理学大家那里听到了,武温侯洪玄机便是其中之一,都是奸邪小人。

  洪玄机鼓吹理学,主张人性本恶,要用礼教束缚人心,打磨意志,方可成就完人,真人,善人。

  但他的学说最危险的就是这点,如果人性本恶,那么君王的一切作为都是合理的,因为根本不用担心民意反噬,只要他能够运用好理,便能够镇压住造反,那江山自然永固。

  而李严鼓吹心学,主张人性本善,要用认知和教化,恢复本性的善,让心意通达,从而圣人降世,改变世界。

  在这一套理论下君王也要受到道德的制约,不可肆意妄为,以免遭到天谴。

  除开唯物与唯心,何者为第一性这样的学术问题外,两人的政治目标也是完全的死敌。

  “平安先生大错特错,心诚则意达,此等壮举,史书记载不绝于笔。”

  “上古之时,有神农氏尝百草,为民寻药,身中百毒,百姓听闻,祷告上天,有麒麟出,献秘宝,至此百毒解,黎庶兴。”

  “此非圣人之心而达天听乎。”

  李严同样手法老道,辩论要讲案例,既然平安说治理皇河与圣人无关,那他就举出种种圣人改变世间的例子。

  学术要讲证据,要讲案例。

  读史书就是为了找证据,讲案例。

  普通人听到这里,举不出例子就会被他成功辩驳。

  但平安是谁,当年在年轻的时候,就与各路学术高手论战,这种辩论是完全的小场面。

  “上古之事,谁知真假?自古以来伪书不绝,岂是真凭实据?”平安直接指出,你的例子含金量存疑,不能作为例子。

  “史家之笔,碧血丹心,岂容他人质疑!”李严闻之色变,这等直接指责史书不可信的话,实在超出了他的预料,不管是心学也好,理学也好,大家辩论的时候都是去找上古圣人的话填充门面,所以打架的时候双方的弹药都很充足,左一个圣人,又一个贤达。

  可像平安这样直接拆家,那简直就是邪魔外道啊。

  他不是理学传人,他比理学传人还可恨!

  “若民意真是天意。”

  “不知何等天意,降下大雪,导致青州数万百姓冻毙于房屋之中。”

  上古之事,大家都可以胡扯,但现在平安举出来的例子,却是现实刚刚发生的案例,论证据性要远高于上古圣皇。

  毕竟上古圣皇是什么样的,大家都没有见过,但是现实发生的事情,百姓心知肚明。

  李严的学术类似天人感应学说,乃是地球汉朝董仲舒的理论,虽然李严还没有把他发展到用来控制君王的程度,但内核是相似的,弱点自然也是一模一样的。

  既然你说民意是天意,天意是民意,那天地之间发生了大灾,是为了什么?

  老百姓渴望自己死掉?

  依云与柔然公主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不愧是少主,就连大干的宰相也没有办法说过他。

  这位男孩,也许真能像他所说的那样,帮助柔然战胜云蒙。

  两位少女思想各异,而宰相李严的脸色变得一阵铁青,他当然知道要怎么给这套理论打补丁。

  自然是朝廷上有奸臣或者昏君。

  因为奸臣当道或者君主失德,于是上天降下了惩罚,出现了大雪。

  这也是儒家用来控制君王的手段之一,用上天来惩罚来恐吓君王,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但是其他人可以这样打补丁,唯独李严不行。

  因为他是当朝宰相,执政将近二十年,权倾朝野的巨擘,他说朝廷上有奸臣或者君主失德,那不是在骂自己吗?

  “荒唐!”

  “云蒙兴兵势,不兴仁德,兵主凶杀,以武横行,故天意降大雪,惩罚凶兵……”

  李知行不愧是天心学院的杰出弟子,看到老师身份问题不能回答,连忙上来,一个锅直接扣在军队头上。

  “那南州的水灾,恒州的蝗灾,都是兵势凶险喽。”平安笑了笑,这李知行虽然聪慧,懂得甩锅出去,却忘了这套理论问题的根本点。

  天人感应学说会在历史上破产,其根本原因,你没法让老天爷听命于你,想下雪就下雪,想下雨就下雨,于是奸臣当道,君主失德才导致上天惩罚的理论,如果遇到了灾害频发的年代,完全没有办法进行解释。

  大干虽然是盛世,但自然灾害绝对不少,随便拉出一个都能暴打李知行,让他哑口无言。

  “民意混沌,则天意无形,民意清澈,便上听于天!”

  李严借着弟子争取而来的宝贵时间,连忙给自家的理论打上了补丁。

  说是民意没有被开启,所以天意自然也就随便乱放,只有等到民意清澈了,那天意也就随之而动。

  “宰相大人,不知何时民意清澈,如果得知民意清澈?”平安一阵好笑,没想到李严在这个时候,还能给理论加上流氓补丁。

  因为这说穿了很流氓,就是自己掌握解释权。

  民意何时清澈,他说了算。

  这次的天意能不能代表民意,也是他说了算。

  李严学术造诣自然极高,见了平安的笑容,自然知道他在讥讽自己耍流氓,但天心学院发展至今,岂能因为一个鬼仙的质疑而前功尽弃。

  这个补丁虽然流氓,却能够让他掌握相应的解释权,只要解释权在手,他也不怕被平安用具体例子来推翻《心学》理论。

  李知行总算松了一口气,方才他差点走火入魔,平安用实际存在的例子,就像是一门门大炮轰击着他心灵的城墙,让他难以自拔,差点去相信理学的理论,因为理学对于灾难的解释并不像心学这样复杂。

  “自是奸臣阻扰,让民意不得伸张,唯有除邪魔,正清风,天意与民意方可相通。”李严渐渐回过了神来,将方才的想法进一步地拓宽了。

  “敢问宰相大人,是哪位奸臣得罪了上天,让天意降下惩罚。”平安继续问道

  “这就不是一个学子应该知道的事情了。”李严不再维持慈祥的老人模样,像极了大干的普通官员,那刻在骨子里面的官威又回来了。

  “身为学子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务实文章,才能与国有益。”

  一旦官员在辩论上落了下风,最常见的手段便是以势压人,没想到这大干著名的贤相也不能免俗,他倒也不甚介意,毕竟从今天开始,双方的政治路线就成为了死敌,一旦有机会落井下石,天心学院绝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宰相大人说的是,平安受教了。”

  平安喝了口茶,起身,准备告辞,而依云与柔然公主两人连忙跟着起来,要向外走去。

  “若是你改了主意,愿意潜修心学,老夫愿意把你当做入室弟子,同李神光那般。”李严终究还是心软了一下,哪怕他认定平安是鬼仙转世,这样的本领才能成为学术上的后继者,若是对方放弃唯物的想法,转向唯心,他也愿意接纳。

  这是大干宰相的气度和器量,除非认定是死敌,否则他也有容人之量。

  那李神光是天心学院的后继者,若是李严辞官归隐后,他便是心学的领导人,这次的筹码开得比什么都大。

  但两人明白,道理上的争辩是不能用利益来衡量的。

  “宰相大人的爱才之心,我已知晓。”

  “今日能与大人畅谈,实乃三生有幸。”

  “可惜已经太迟了。”

  太迟了?李严心中猛地一跳,他明明已经派人在武温侯府监视,并无发现卢元龙的踪迹,何为太迟?

  不好!

  李严猛地站起来,像是一头被激怒的苍龙,宰相的威严显露无疑,依云和柔然公主一瞬间,甚至手脚都有些不利索。

  “那魏立人的事情,我便不相瞒。”

  “自从进了玉京以来,我也深知李大人的官声,名声,便让卢元龙去了李府,拜见李神光大人。”

  “身为御史大夫的他,想必会秉公办理。”

  你!

  李严的手在颤抖,他没想到平安会如此地恶毒,哪怕他交给洪玄机,这位当朝宰相也能做好准备,可他偏偏让卢元龙去找李神光的告状。

  好恶毒的手段!

  “圣人之言向来不错,我今天倒要看看李大人是否真的学会了圣人之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