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第181章 挖墙脚的来了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第181章 挖墙脚的来了

作者:凌烟阁阁老 字数:2261 书籍: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疯狂的麦克斯4》,嗯,王维姑且将这部电影称为《疯狂的麦克斯4》吧。

  这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故事,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铁娘们儿带着几个大美妞从一群末日匪徒手中逃生。

  故事背景的设定是在核战之后,大地成为一片焦土,水成为了战略物资,谁控制了水源,谁就控制了一切。

  待了解到导演卢乐,是一个从澳洲归国的女导演,而故事灵感来源于一本没什么名气的澳洲漫画时,王维就彻底明白那熟悉感是怎么来的了。

  卢乐这个导演挺有眼光,她在剧本里直言不讳,这电影的卖点就是炸裂、暴力、荒凉、壮美的视觉体验。

  为了达到想要的美学效果,她计划全程沙漠实景拍摄,特效除极少部分CG制作,90%将是现实特效——大到一辆卡车小到一个零件,都要拍出一种充满工业时代的粗糙真实感。

  这下好了,这样一部硬核电影,成功地挑起了沈贞仪这位“机械族”的兴趣,俩“机械族”一拍即合,准备“搞机”。

  当然,这是个大型项目,光是特技演员就需要大概上百号人,投资自然也小不到哪里去,也难怪看中这部电影的国内一家电影公司,对于沈贞仪带资入局简直是求之不得了。

  王维也认为它有投资价值,尤其是,敦煌新成立的特效工作室——飞天特效,可以揽下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业务。

  ……

  飞天特效工作室就在敦煌本部的下面一层楼,也单独占据了整整一层楼。

  当王维走进工作室,就像进了一个恐怖博物馆,桌上摆着断足断臂,墙边放着丧尸,柜子里堆着头颅……看上去既惊悚,又好玩。

  这是工作室为《生化危机》组建的特效团队,除了电脑CG设计师,包括特效化妆师、雕塑家、画家和机械特效技术人员等各种工作人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20人。

  他们已经分析了剧本和分镜头脚本,把需要做特效的部分筛选了出来。

  现在是一边制作模型,一边和导演何文颖确认最终需要的拍摄效果,譬如——是否是特写镜头?摄影机是如何运动的,需要多大的景别……

  “我们希望找到了实体特效和CG结合的最佳点。如果拍出具有真实感的影片,而不是那种满满CG或者电子游戏类的风格,我想观众会更加认同这个故事。”

  给王维做介绍的,是一个戴着一副细边框眼镜,举止稳重的中年男人。

  他名为高栋材,是飞天工作室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生化危机》的特效总监。

  说起来,他是国内最早开发电影CG特效技术的一员,还自己成立了一个特效工作室。

  奈何随着各大制片厂纷纷组建自己的特效部门,他的工作室一直都接不到什么大活儿,只能靠一些小型制作团队的特效小活维持生存。

  到了今年,他彻底意识到,如果不在影视圈抱上一根粗腿,特效工作室是没法玩了。

  所以对于敦煌的收购,他并无太多抗拒。

  当然,敦煌许诺给他未来的股权和分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他虽然是开发CG特效出身,但并不认为CG特效就是电影特效的全部,而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使用不同特效制作技巧。

  这一点倒是和王维不谋而合。

  王维就点点头道:“如果没有意外,工作室很快会来一单大活儿,其中大部分就是实体特效,工作室现有的人手可能不够用了。”

  高栋材闻言笑逐颜开:“人手不是问题。国内有许多小规模的提供特效解决方案的工作室,我们可以收购一些,也可以把一些人手挖过来,只要有大活儿。”

  有大单活才好啊!

  说实话,在特效工作室,最能理解“电影是烧钱的艺术”这句话的真谛。

  类似大型工作战这样的昂贵设备就不用说了,只看人工——现在的特效师价钱可都不便宜,普通特效师年薪十万元,高级特效师年薪至少十五万,像他这样的特效总监,年薪没有超过三十万,提都不要提。

  以飞天工作室现在的规模,一年下来工资就需要近2000万,没有源源不断的大活儿,你养得起吗?

  王维从不担心没活给工作室,只担心他们的实力:“已经收购了好几家小工作室,现在团队整合得怎么样了?别把单接了,最后干活却拉跨了。”

  高栋材只差没拍着胸膛保证:“整合不费事儿,我挑的都是绝对的实干派,他们眼里只有技术,没什么心思整其他么蛾子。”

  王维一路考察下来,倒也认可这话。

  高栋材本人就是技术派加实干派,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不为自己设限,日常就想像什么事情或效果如何能在现实的镜头前面呈现。

  这使得工作室里充满了奇思妙想。

  譬如《生化危机》里的丧尸犬,因为同时使用实拍和CG结合的方式,所以两边都非常开放:有人直接做了一个丧尸犬的动物模型,然后让人去扮演,不过,最终发现这不是最好的结果,还是要以CG制作为主。

  这种当场创造特效场景的做法,在工作室时时可见。当然,不可能是在工作室里弄出“大爆炸”这样的特效场景,而更多是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特效,例如风、烟雾、雨等等。

  工作室为此还购入或自制了各式各样的道具,比如造风机,从可以制造微风的小型造风机,到可以吹出像是龙卷风等级强风的造风机都有。

  钱是砸了不少,但这是必需的,王维只希望砸钱尽量砸得更有效率。

  “等到动画工作室搬过来,你们还可以加强技术上的联合开发。”

  确定脱离微博科技的动画工作室,准备搬到飞天工作室的下面一层楼,同样是单独占据一层楼。

  股权的归属并没有影响搬迁,现在已经有一批办公设备、图像处理设备进驻楼下并安装调试,离正式开工也不远了。

  高栋材一口应下:“就算你不说,我也是要去加强合作的。《玩具总动员》非常棒,背后离不开优秀的动画师和优秀的制作工具,这些也是我们工作室需要的。”

  王维闻言满意点头。

  他相信,无论是动画工作室,还是特效工作室,只要经过几个大项目的锻炼,就能把品牌立起来了。

  然而——

  俗话说,挖人墙角者,人恒挖之。

  就在他谋划着要多挖一些人手,扩充特效工作室时,动画工作室的负责人顾希季脸色难看地前来告诉他一个坏消息——

  “我们被挖墙脚了!”

  “怎么回事?”王维微微蹙额。

  “动画工作室的归属不是有变动吗?有一些员工就离职了,我本来也没太在意,终究,多几个人还是少几个人影响都不大。”顾希季有些懊恼道。

  “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离职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我这才发现不对劲。”他语气急促道,“没等我找到原因,得,罪魁祸首自己冒出来了——联亚娱乐的人找上我,希望我重新跳槽回去。”

  顾希季都忍不住暗骂老东家不干人事——《玩具总动员》都还没下映呢,就把黑手伸过来了。

  要是早有这种敏锐,他还需要跳槽到敦煌吗?

  现在他在敦煌有人欣赏,有资源支持,呵,他们反倒看得起我了!

  顾希季本人不想换东家,但不代表其他人不想,这次他确实是疏忽了。

  却没想到,王维的第一反应不是责怪他,也不是骂联亚娱乐,而是两眼放光——

  “联亚娱乐要进军3D动画了?那原来的动画师会被裁掉不少吧,快把他们挖过来!”

  ……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