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生:我在医院捡属性 第三百二十章 李宏巍教授的大格局

《医生:我在医院捡属性》第三百二十章 李宏巍教授的大格局

作者:最爱吃炸土豆 字数:3622 书籍:医生:我在医院捡属性

  下午三点。

  脑外科刘子昂办公室。

  坐在刘子昂办公室的沙发上,赵恒喝着手工现磨的咖啡,终于是感觉放松了一些。

  之所以来脑外科,是这边有个会诊,也是关于脑肿瘤纳米治疗的,会诊完,赵恒来到刘子昂的办公室,也算是放松一下。

  看着赵恒放松的样子,刘子昂不禁笑了笑,对赵恒说道:“这一次你的压力挺大的吧,毕竟是首富的儿子。”

  “我哪次压力不大。

  ”

  听到这话,赵恒不禁白了刘子昂一眼说道。

  说实话,他也不是刻意给自己找压力,但东方医院毕竟是全国最顶尖的医院,在这里,遇到疑难杂症的几率,比其他医院要大的多。

  “这倒是,你现在快成了专职救火队员了。”

  刘子昂笑了笑说道。

  赵恒手中接诊的疑难杂症患者,可能有些医生,一辈子都不一定会遇到一个,但是现在却全都给赵恒赶上了,这说不上是运气好还是不好。

  “趁着年轻,能多折腾一点就多折腾一点吧,我怕等我年纪大一些,生活太好了,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冲劲了。”

  赵恒缓缓说道,他知道,以他现在这样的水平,还有这事业,只要三到五年,他就能达到绝大部分医生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成就,到那个时候,财富地位自然是接踵而至。

  到那个时候,能不能保持现在这样的初心和冲劲,还真的就不好说了。

  “那是到底是想折腾出个什么来?”

  听到赵恒难得的说了这样的话,刘子昂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

  他一直都认为,赵恒这样难得一见的天才,心中一定是有自己的远大志向的。

  “最起码得拿个诺奖吧。”

  赵恒想了一下说道。

  有外挂系统在身,这辈子连个诺奖都拿不到,还比不上地球原生的土着人,那他就真的是太过失败了。

  所以,他一直都在努力保持自己的进取心,不然安逸的生活,磨平自己的雄心壮志。

  “嚯!你这个目标可真够小的。”

  刘子昂不禁笑了笑打趣说道。

  如果是别人,在他面前这样口出狂言,他早就把这个人请出去了,但如果说这话的人是赵恒的话,刘子昂却莫名的觉得,赵恒有很大的可能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诺奖,一直是我国科学家的痛,这不仅仅是一个奖项,这是代表了世界最强的科研水平,最重要的,这个奖,是全世界都承认的。

  “目前我的水平,距离这个诺奖还是有些距离的,还需要努力。”

  赵恒很实在的说道。

  其实,这段时间,他已经感觉到了瓶颈,也可以说是系统的局限性。

  那就是,就算是失去融合了东方医院所有医生的技能和经验,他的水平可以说达到了国内医生能达到的巅峰,但这样的水平,仍然不足以解决现在医学界面对的重大难关问题。

  艾滋、癌症,还有一些基因病,这些都是未解决的世纪难题。

  所以,赵恒想要在这个国内巅峰水平上再做提高的话,那只有向外寻找突破了。

  试想一下,要是他能拾取和融合几十个医学生理诺奖大老身上的全部经验和技能,就相当于他在生物和医学科研这方面,真正的站到了世界的巅峰,超越了所有的医学和生物学家。

  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一一着手,来攻克这些世纪难题了!

  当然了,这还只是赵恒目前的一个设想,现在来说,他还是必须要先完成麻醉助手这个医学软件,才能实现起码的财富自由。

  “那你可有得努力了。”

  刘子昂虽然承认赵恒的水平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就是因为他知道赵恒的水平达到了这样高的程度,才知道登上高峰以后,要再向上攀登和进步,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总归是有个努力的方向。”

  赵恒笑了笑说道,他不得不庆幸的一点,那就是他选择了医学这个专业,要是他选择其他的专业,说不定这个系统就会是培养其他职业的。

  换源app】

  相比之下,治病救人,还是赵恒心中最理想的职业。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对医生这个职业很失望,但如果能做到像赵恒这样,能治好这多的疑难杂症,而且还能实现财务自由的话,相信很多人也会愿意选择当医生的。

  而且,就算是现在,医生这个行业如此的艰难,但还是有很多人仍然在坚持的。

  “你要真把首富的儿子治好了,那以后找你看病,可能真得排队了。”

  刘子昂又说道。

  虽然在东方医院这种全国顶级的医院,而且作为脑外科的手术大拿,刘子昂看过的达官显贵也不少,但首富这种级别的,还真是没有。

  说来也是奇怪,越是脑外科,心外科这些领域,但凡是大老或者家人生病,都会选择去国外看病。

  甚至有那种五毛文章,说什么在国内多少年没治好,去了国外,一下就治好,国外的医院怎么好,医生怎么好,费用也没有想象中贵之类的。

  写这种文章的人,看看孙欣欣,看看马晓晨,就知道了,国外也不是什么天堂,国外的医院里也并不都是神医。

  而且,尤其看病人数和体量的问题,绝大多数国外医生,临床经验,是绝对比不上我国医生的。

  “我又没有三头六臂,就算是二十四小时看病,那才能看几个?”

  赵恒叹了口气说道。

  我国十四亿人,患者的数量,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他将自己的水平提高到世界第一,没日没夜的看病,那才能看几个人?

  要想惠及更多的人,那就得研究更多人都能用上的治疗手段。

  像纳米治疗这样的高科技,虽然说效果非常的好,但能治疗的人,实在是太有限了。

  “你也知道自己不是三头六臂那?我看你就是太逼迫自己了,其实可以慢慢来的。”

  刘子昂说道。

  他不知道赵恒为什么把自己逼迫的这么厉害,好像有什么在后面赶着他一样的。

  学医和当医生,是一辈子的事情,赵恒才25岁,这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才刚刚开始自己的事业,所以,完全可以慢慢来的。

  “就是经常会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毕竟事业没有尽头,但生命是有长度的。”

  赵恒缓缓说道。

  在有限的时间内,他还是想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至少来说,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些影响。

  虽说这个世界好不好,和医学技术的提高,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赵恒还是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拥有他现在这样的医学技术水平,财富地位那都是唾手可得,所以他想要追求一些更加难得的东西。

  “想法是好的,不过生活工作还是要调节好。不过你这么年轻,我就不劝你了。”

  刘子昂本来想要劝一下,但一想到赵恒今年才25岁,还有足够的的时间给他折腾呢。

  两人又聊了一会,赵恒从刘子昂办公室出来,回到病区,赵恒和李洋、刘梦交待了一下,从医院出来。

  下午四点。

  赵恒来到了燕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李宏巍教授的实验室。

  此时的实验室,正在进行一项很关键的实验,赵恒在一旁看了快四十分钟,实验结束以后,李宏巍教授才来到赵恒身边。

  “小赵,你可是给我找了一个很大的工程啊。”

  李宏巍看了看赵恒,笑了笑打趣他说道。

  就在早上,校长专门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说了,上面交待下来了任务,让他尽量在完成国家级实验的基础上,研究sirna胶束这种纳米材料。

  而且,校长也是将事情原委给他讲清楚了。

  “教授,打土豪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

  面对李宏巍的打趣,赵恒笑了笑说道。

  这话他要是在外面说,传出去了,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在李宏巍教授面前,赵恒也是不隐瞒自己的真实看法。

  马建腾虽然是首富,但是他做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对不上他这个身份地位。

  所以,打土豪这种说法,也没错。

  赵恒这种看法,也是上层普遍的看法,所以马建腾这几年才会这么的低调。

  “小赵,你这话传出去了,可是会惹大麻烦的。”

  李宏巍微笑说道。

  他知道赵恒为什么把研发sirna胶束这个事情揽给他,就是因为之前他跟赵恒说过研发资金紧缺的问题,赵恒是记在心上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自然是要把握住了。

  “在教授面前,我也没有什么不可说的。相比之下,与其将那些钱用在某些方面,不如用在教授的实验室,还能研究出一些造福人类的科研成果。”

  赵恒一点也不客气的说道。

  “病例资料我已经看过了,说实话,梅奥那边,可能对这个患者,根本就没有重视。不然的话,以梅奥的科研实力,联系几个医学和生理诺奖获得者,研发出sirna胶束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宏巍教授并没有纠结赵恒说的话,年轻嘛,有点自己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他说起了马建腾儿子马晓晨的病情。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既然我能发现sirna胶束这种纳米材料载体,那么梅奥那边不可能没有发现。之所以那边不提,估计是不想弄这么个麻烦不讨好的事情。”

  赵恒点点头,李宏巍教授和他的判断基本上是一样的。

  虽然在国内是首富,但在漂亮国的人看来,还真的不算什么,梅奥那边估计也只是将马晓晨看做一个普通有钱人的患者。

  这件事情,颇有点那种人家不管你,你才来找我的感觉。

  不过赵恒作为一个医生,该有的专业素养还是有的,至少在马建腾夫妻面前,他什么都没说,只是说了专业治疗上的事情。

  “本来我估计研发sirna胶束至少需要两个月,但如果有小赵你的全力帮助的,那么这个时间可以缩短到一个月。”

  李宏巍缓缓说道,虽然不知道赵恒的水平为什么会提升的这么快,但现在李宏巍已经是将赵恒看做是和他同等的生物科学家。

  正是有希望将研发sirna胶束的时间缩短为一个月,李宏巍才应下了这件事情。

  不然的话,要是两个月才能研究出来sirna胶束,马建腾的儿子马晓晨,能不能撑到两个月,都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之前在治疗褔氏虫感染患者的时候,碳纳米管携带药物的效果还是很好的,虽然没有sirna胶束这么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但比起其他的治疗手段,还能拖延一些时间的。”

  赵恒说道。

  “小赵,你知道么,就在我答应了研发sirna胶束以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就接到了风投,是一个没听说过的生物科技公司,而这个风投的资金,第一期起步就是十亿,这真是大手笔啊。”

  李宏巍有些感叹的说道,研究纳米治疗和细胞命运调控这么多年,他从导师手中接过这些项目研究,一直到现在,他获得的所有研究资金,加起来还不到一个亿。

  但是现在,第一期起步就是十亿的投资,真是让他太感叹了。

  他研究的项目,再怎么说,也是国家重点的生物科技,就算在世界范围内,那也算是前沿了,但这些年,他获得的资金支持,甚至不到国外同行的十分之一。

  “这只能说,有些行业挣的钱,真的可以说是大风刮来的,而且还是十二级台风。”

  赵恒说道。

  想一想,他研发出麻醉助手这么个软件,费心费力的搞临床数据库,每一年的收益,那也不会超过千万。

  但是有些人只是演演戏,77天收入就达到1.6亿,日收入为208万,一年劳逸结合,收入为6.4亿。

  以这样来计算,赵恒一年的收入,只是这些人一个星期的收入。

  “好了,小赵,我们就不要感叹这些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将国内的生物治疗再上一个台阶,我相信,历史是能留下我们的名字的。”

  李宏巍教授很有格局的说道。

  作为世界顶尖的生物科学家,名声财富什么的,早就不是他追求甚至是在意的东西了。

  他所想的,是怎么让国内的生物科技,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