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崛起1993 第三十六章 好马配烂鞍

《崛起1993》第三十六章 好马配烂鞍

作者:帝汤 字数:2620 书籍:崛起1993

  好马配了一副烂鞍。

  这是所有人对这辆摩托车的直观印象,本来车子挺漂亮,但那些暗红色的塑料壳子却怎么看都有些不和谐,充斥着一股子粗制滥造的味道,凭白拉低了档次。

  审美这个东西,大多数人还是相同的。

  外在美观,好与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来。

  张振国问:“这些塑料壳子怎么看着不是太好?”

  林河如实汇报:“我给采购科反应过这个问题。”

  黄伟没来,但分管采购的李副厂长脸却有点黑。

  这扯犊子玩意,怎么感觉是在告黑状。

  张振国就看向李副厂长:“怎么回事?”

  李副厂长连忙解释:“主要还是成本原因。”

  张振国很不悦,大嗓门开喷:“这也是理由吗?一堆塑料壳能值几个钱,这么好的车子弄一堆劣质塑料壳,这跟给汗血宝马配上一副烂鞍有什么区别?”

  大伙纷纷点头赞同,这个比喻很形象。

  张厂长还是很有文化的……

  林河却很惊讶,三国演议还没播出呢,老张竟然知道汗血宝马。

  李副厂长苦着个脸,没有再分辨。

  熟悉的人都知道厂长的尿性,让他骂两句就完事了。

  再找客观理由,分分钟让你下不来台。

  瞥了一眼林河,李副厂长也给他记了一笔。

  林河才不在乎,大灯仪表马达外壳全部装完后,用马达启动了一下,强劲的马达声中发动机顺利启动,大家精神又一振,逾发觉的逼格满满的。

  这年头好多摩托车启动还是用脚踏杆。

  不用脚蹬,手指头按一下就能打着火。

  怎么看都觉的高端且上档次。

  相比之下,用脚蹬打火就显的太没档次了。

  大家议论纷纷,都有种见证历史的荣耀感,林河将摩托车推出试验车间准备试车,先请示张厂长:“第一次试车谁先来,厂长要不要亲自试车?”

  张振国挺心动,最后还是摆摆手:“算了,我就不出这个风头了。”

  林河又问其他领导:“各位领导要不要试一下?”

  领导们挺心动,厂子生产的第一辆摩托车,第一个试车也是一份荣耀。

  可领导当久了,就习惯端着。

  虽然心动,可厂长都拒绝了,大家也只能向厂长看齐。

  “要不我来吧!”

  见领导们纷纷拒绝,有人忍不住了。

  是试验车间一位技术员,也是个摩托车爱好者。

  “那你来!”

  林河本来想亲自试,但考虑到好多年没骑过这玩意儿,而且第一台实验车型,谁也不知道有什么问题,还是别出这种风头的好,就让给了其他人。

  技术员很振奋,麻利的跨上摩托车。

  打火、拉离合挂档一气呵成。

  看样子应该骑过摩托车,不然不可能这么熟悉。

  突突声中,摩托车一溜烟跑了出去。

  领导们都没走,站在马路边上兴致勃勃地张望。

  苏小美也跑过来看热闹,躲在后面探头探脑的。

  张厂长一扭头,就瞧见了自家闺女。

  但装作不认识,面无表情的转过头。

  试车的技术员骑着摩托车顺着厂区中路跑到了最上面的熔炼分厂,然后调头回来,把车停下后还亢奋的脸充血,想在领导们面前表现的稳重点,却怎么也忍不住。

  “太棒了!”

  技术员兴奋道:“比嘉陵白菜有劲!”

  几个技术员再顾不得厂领导在旁边,纷纷七嘴八舌。

  “这不废话嘛!”

  “150cc,排量就比嘉陵白菜大。”

  “就是声音不好听!”

  张振国问了句:“有什么问题?”

  试车的技术员懵了一下,只顾着兴奋了,还没留意这个。

  一时答不上来,不免惶恐了起来。

  林河解围:“一次两次估计发现不了问题,得多试几次才能发现不足。”

  张振国难得地赞同:“那就多试几次,有问题及时改进!”

  领导们都纷纷点头,是这个道理。

  几个会骑摩托车的技术员和工人轮翻试驾了一次,最后林河也亲自试驾了下,厂领导们总算不用再端着了,两位骑过摩托车的厂领导也试驾了一番,纷纷称赞。

  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领导们先撤了,林河还得安排后续试车工作。

  第一台实验车,照猫画虎画出来的东西,肯定有好多没发现的问题。

  这就要在试车的过程中一一发现并解决,过程可能会比较长,尽可能在批量生产前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一一解决,在完善产品的同时,顺便培养技工人才。

  ……

  行政大楼。

  李副厂长回到办公室后,就将黄伟叫了上来。

  “领导有什么指示?”

  黄伟一脸轻松,进来就坐在旁边。

  李副厂长问道:“那些塑料壳子质量不行,要买好的。”

  黄伟顿时就苦了脸:“不是我不想买好的,给的采购成本您也知道,就给一块钱,却让我买两块钱的东西,就算把我的工资全部贴进去也不够啊!”

  李副厂长皱眉:“张厂长不满意,你给我叫苦也没用!”

  黄伟说道:“好的也有,但成本肯定会超。”

  李副厂长揉揉额头:“成本的事以后再说,先保住质量吧!”

  黄伟说好,心里却骂娘!

  ……

  下午,林河把何为民领到了车间。

  看到崭新的摩托车,也不免亢奋。

  亲自试了一下,就更振奋了。

  车是好车,可就是……

  何为民道:“这些塑料壳子也太难看了。”

  “实验品就这样了!”

  林河一边听音,一边道:“正式量产肯定不能用这些劣质品,电门锁也不行,看那要是丑的跟普通门锁钥匙一样的,组建供应链不是件容易的事!”

  何为民道:“全被采购吃回扣了。”

  林河嗯了一声:“所以我准备找个机会给厂长建议,搞一次公开招投标,把供应商的人都叫过来,来一次公开招标,哪家的东西质量好、价格低就用哪家的。”

  “公开招投标?”

  何为民挺好奇,显然对这个词很陌生。

  林河随口解释:“就是货比三家的意思,比如提供塑料件的,把那些厂子都叫来,组织一帮人现场看哪家生产的东西质量好,价格还低,就用哪家的!”

  何为民立刻就懂了,一激灵:“这法子挺好,但采购科的人能愿意?”

  “他们愿意不愿意并不重要!”

  林河笑道:“大势之下,只要厂长愿意就行,他们算个屁!”

  何为民道:“真要是这样搞,对我们也有好处!”

  “当然!”

  林河一心为公:“产品质量上去,成本可控,自然会有竞争力,厂子有利润空间,出厂价格自然不会定的太高,对咱们这些经销商自然是比较有利的。”

  何为民点着头,道:“那老李是不是也有机会?”

  “机会当然有!”

  林河说道:“关键还要看他生产的东西行不行。”

  何为民连忙道:“老李准备听你的再投点钱换几件好一点的设备,不过那个设备改造和生产工艺有点麻烦,老李从附近厂子找了几个技术员都搞不定,你能不能给帮个忙。”

  林河也不推脱:“那明天咱过去看一下!”

  次日,两人去了趟李老板厂子。

  林河现场指导,对现有的工具进行升级改造。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还要购买一些必要的物资,他只是说了个大概,给李老板和几个工人讲了讲具体要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忙了一天回来已经晚上了。

  实验车很快就出了问题。

  先是行驶过程中老是往前猛蹿。

  检查发现是气门的原因,这是调校问题,比较考验技术。

  原原本本复制出的东西,但实际依旧与理论存在着差距。

  林河使劲浑身解数,也没能调校好。

  最后一个修过拖拉机的工人试了试,竟然调校好了。

  林河立马把人要了过来,准备大力培养。

  然后,油门又不正常了!

  检查了好几遍,才确定是油泵问题。

  换了一个再试,又好了。

  这玩意采购的,厂子没法生产。

  林河把问题报上去,要求设备科严把备件的质量关。

  设备科今年事情多,先是科长被厂长拿来杀鸡儆猴,又出了内外勾结损害厂子利益的腌臜事,新科长如履薄冰,工作相当配合,接到反馈就立马落实下去。

  不像采购科的大爷,天老大地老二爷排老三。

  除了去财务结款时装一下孙子,其他部门根本不放眼里。

  整车路试,问题接二连三出现。

  只能一个一个解决,有问题总比没有问题好,现在发现问题还可以及时解决,要是等量产后卖出去才出现,乐子可就大了,零部件质量问题还好说,要是匹配问题就麻烦了。

  林河抽空去了几趟李老板的小作坊,指导技术改造。

  到不是他急公好义,主要还是为自己的钱袋子着想!

  厂子和经销的利益相同,他当然要上心。

  这天,财务科组织资金分析会!

  林河接到通知,去财务科参会。

  到了财务,才发现被通知参会的不止技术科。

  采购、设备科、工程科也有人参会。

  来的全是科长,副手一个没有。

  财务的会,没有哪个科长敢不重视。

  财务科长于平坐在主位,脸色凝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