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湖夜雨十年灯 江湖夜雨十年灯 第193节

《江湖夜雨十年灯》江湖夜雨十年灯 第193节

作者:关心则乱 字数:3564 书籍:江湖夜雨十年灯

  但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够重赏故乡景色,如今只有在这昆明聊解乡思了。”

  龙成斌见他欢喜昆明,必里十分高兴,笑道:“是不错吧,那么咱们可以在这里多玩几天了。”两人绕城一匝,先饱览了一遍昆明景色,然后才到市中心找了一间最大的客店住下。

  第二天龙成斌替他拟下行程,上午游大观园,下午游西山。这两处地方是昆明风景的精华所在;大观园是宋代就已经有了的名园,最初的主人是谁,已不可考,不知什么时间开始,辟为公园,任人游览。经过千百年的经营,的确是昆明一处风景绝佳之地。一进园门,便觉一路花香,红酣紫醉。园中有个大湖,名为“翠湖”,两岸垂杨,翠拂行人,人从杨柳丛中穿过,俨如置身于层翠幔之中。两边又有莲叶田田,荷香沁脾。陈石星这几个月来饱经忧患,几曾得过一日如此心情闲道,从千层翠幔之中踏过湖滨,便觉人似忘忧鸥鸳,好像重回七星岩下,面对漓江。

  园中有个大观楼,楼高百尺,登楼一望,但见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远处蟹屿螺州,俨若风鬓雾鬓。陈石星心醉神驰,遥看滇池归帆点点,想起漓江景色,在晴波潋滟中的片片渔舟,和这滇池景色不是正好相似。乡思一起,不觉悲从中来,难以断绝。人倚栏杆,俯瞰滇池,茫然若梦。

  忽见两名大汉走上楼来,冷笑一声,四只眼睛,都在盯着龙成斌。

  正是:

  少年不识人心险,疑阵安排待上钩。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正文 第六回 秘笈几番招鬼魅 瑶琴叠责谒宗师

  龙成斌正在念楼上的楹联,忽听得那两个汉子在旁边插科打诨,一个说道:“我最怕听书呆子的念书声,大哥,你给我唱一段京戏,解解闷好不好?”另一个汉子道:“好!”于是擘开喉咙,大声唱道:“一马离了西凉界,……”声音刺耳异常,震得陈石星耳鼓嗡嗡作响。陈石星不禁心头一凛:“这两个粗汉武功的底子倒似乎很不错呢!”龙成斌似乎有点害怕这两个汉子无事生非,忙道:“咱们到别处玩吧。”

  两个下了大观楼,只听得那两个汉子戏也不唱了,却在上面哈哈大笑,好像是因为赶走了他们,十分得意。陈石星道:“碰上这样两个俗人,真是大煞风景!”龙成斌笑道:“天下多的就是这种俗人,也气恼不了这许多,咱们到西山玩吧。”

  走出城来,天方过午,万里无云,是一个大好的晴天。陈石星胸怀舒畅,把刚才的气恼忘了,尽情观赏山景。心里想道:“昆明西山的景色,也不在桂林普陀山之下,只可惜少了一个七星岩。不过这里的‘龙门’之险之奇,普陀山却也没有。”

  昆明西山,果然名不虚传,越上山势越奇越险。一到“龙门”,更是令人惊心骇目。原来那“龙门”是从山上凿出来的,从下望上,峭壁千丈,上面的庙宇,竟似凌空而建,下面是苍茫无际的滇池。拾级而上,山风振衣,如登仙境。据说滇池中的鲤鱼,要是能够跳过“龙门”,就可以化身为龙。

  “龙门”两边,刻有一副对联,“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陈石星读过对联,下望滇池遥想漓江,悠然神往。

  龙成斌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你看这短短十四个字的对联,非但写尽眼前景物,还有不尽的韵味供人驰思呢。”陈石星细细咀嚼“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两句话,半晌说道:“大哥说得不错。我不懂做文章,依我看来,做文章的道理,和弹琴的道理,甚至和武学的道理恐怕都是一样。‘功力’之外,还要加上‘妙悟’。”

  龙成斌点了点头,说道:“我不懂武功,做文章的道理和弹琴的道理恐怕的确有可以相通之处,触景生情,情发乎辞,乃成妙文。弹琴也必须具有至性至情,在情景交融之下,心与琴合,方成绝唱,是故嵇康与好友刑场诀别,乃有广陵散从今绝矣之叹,伯牙与钟子期相遇,方能奏出高山流水之音。假如换了第二个地方,对着第二个人,也就未必弹奏得出这样好的琴曲了。”

  陈石星听他谈起“广陵散”的故事,想起爷爷临终之际,自己方才学会弹奏整阕的“广陵散”,便即拿来和爷爷诀别。不由得触起了心底的创伤,默然不语。龙成斌道:“小兄弟,你在想些什么?”陈石星道:“没什么,我在咀嚼大哥说的这番道理。”龙成斌笑道:“都是我不好,咱们本是来游山玩水的,我却大发议论,把你也弄得变成书呆子了。来,来,来,我带你去看龙门的一处名胜。”

  龙门沿崖凿成石廊,有的地方,仅容一人侧身穿过,下临无地,俯瞰滇地,当真令人惊心动魄。陈石星道:“幸亏是有善长仁翁凿出回廊筑有栏杆,否则一个失足,那就是粉身碎骨了。”

  走上龙门高处,只见有个魁星的石雕,是用整块石头刻出来的,只有手里的笔却是木头。龙成斌道:“雕刻魁星石像这个人,是远在石廊未曾开凿之前上来的。”陈石星诧道:“他为什么要冒险上来刻这石像?”

  龙成斌道:“龙门也是他凿出来的,在他死之后,后人才补凿石廊。”陈石星道:“那就更难得了。”龙成斌道:“开凿龙门的是个少年,有个哀艳绝伦的故事。你看这题记。”

  陈石星读罢题记,叹道:“天下竟有这样痴情的人。”原来“题记”记的是个古代传说,据说有个少年,因为失掉了他的意中人,心无寄托,便独自跑到西山上凿刻龙门,想为西山留下一个胜迹,纪念他的情人。刻到最后的魁星像时,没有合适的石头刻魁星的笔。这少年一生致力的工作,就差这一点点不能完成。伤心到了极点,竟从龙门跃下,丧身滇池。

  龙成斌道:“小兄弟,你年纪还小,不懂男女之情。虽然这是传说,不知真假,但我相信这种痴情的人,古代有,现代也有。所以我倒是宁可信其为真。”笑得颇有几分凄凉的意味。

  陈石星稚气的问道:“何以你这么相信?”

  龙成斌道:“我是将心比心。假如有一个令我倾倒的女子,要是我得不到她,我也会学这个少年。”

  陈石星道:“为朋友两胁插刀,我想我也能够。但我不会这样傻去自尽。”龙成斌笑道:“所以我说你不懂男女之情。”

  两人从“龙门”高处下来,走了一会,龙成斌似乎有点疲倦。倚栏杆休息。下眺滇池,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忽地说道:“小师父,我有几天没有跟你学琴了,你读过诗经中‘蒹葭’这首诗么?”

  陈石星道:“别客气,叫我小兄弟好了。读过的,怎么样?”

  龙成斌道:“古琴的曲谱,有许多取材诗经,不知有没这首?”

  陈石星道:“或许是有的,不过我不知道:“

  龙成斌道:“我曾为蒹葭此诗作曲,不知是否合律,想请你指教。”陈石星道:“指教不敢当。不过好在这里没有人,你弹来给我听听,咱们切磋切磋。”

  龙成斌借了陈石星那张古琴,叮叮咚咚的就弹起来。“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有人以为是不得志于朝廷的怨臣之辞,其实是首情歌。诗中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即蒹葭)上露水还不曾干,诗人来寻找他的“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好像藏身州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及。诗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徊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成白话诗就是: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水流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

  顺着水流去找她,像在四边不着水中央。”

  曲调缠绵排恻,陈石星虽然年小,不解男女之情,听入耳中,也是不禁有荡气回肠之感。

  琴声戛然而止,龙成斌推琴起立,说道:“小兄弟,请你指教?”陈石星赞道:“弹得好极了。”龙成斌笑道:“小师父,你怎么和我客气起来啦?”陈石星正容说道:“不是客气,我这是由衷之言。假如我弹这曲的话,音律方面,或许比你严谨,但一定没有你弹得这样感人。龙大哥是不是有一个令你心中倾慕的女子,但却还不敢告诉她?”龙成斌苦笑道:“你怎么知道?”

  陈石星笑道:“情发乎辞,曲表心声,这是你刚才说过的话。”

  龙成斌黯然说道:“你猜得不错。我自知配不上那位姑娘,所以一直不敢向她表露。”陈石星道:“龙大哥,像你这佯人材,天下最美丽的姑娘都配得上,何须如此自谦?”龙成斌道:“小兄弟,你不知道,这位姑娘喜欢武艺好的人,做文章我或许还懂一些,说到武功,我可是一窍不通了。小兄弟,你可以帮我的忙吗?”

  陈石星道:“这个忙我怎么帮得上?”

  龙成斌道:“你可以教我呀!”

  陈石星模仿他的口气笑道:“说到弹琴,我或许勉强还可以充作行家,说到武功,我这点微末之技,怎能为人之师?”

  龙成斌道:“你的本领在我的眼中,已经是好得很了。”

  陈石星笑道:“那是因为你不多接触武林中人的缘故。比起真正有本领的人,我可还差得远呢!”

  龙成斌道:“那么你可不可以给我举荐一位明师?”

  陈石星心中一动:“莫非他是试探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