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嫡女重生,嫁疯批都督夺你江山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文轩

《嫡女重生,嫁疯批都督夺你江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文轩

作者:刀背 字数:4469 书籍:嫡女重生,嫁疯批都督夺你江山

  此时,江逾白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看着沈知意。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和警惕,仿佛在质问她与盛夫人的对话中到底有多少真心与假意。

  沈知意与他对视了一眼,心中有些忐忑。她知道自己必须要解释清楚,否则江逾白可能会对她产生误解。

  “江公子,你怎么了?”沈知意轻声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她在试探你,我担心......”

  江逾白欲言又止,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

  沈知意心中明了,她知道江逾白担心自己被盛夫人利用。她轻轻地笑了笑,用柔和的语气安慰道:“公子,你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江逾白听后,眼中的担忧之色稍微缓解了一些。他深知沈知意是个聪明且独立的女子,不会被轻易左右。但他仍然不放心,继续叮嘱道:“你要小心行事,不要轻易相信他人。”

  “盛夫人给你介绍的那几个公子,品行不行,家世也抵不上沈府,你......”

  沈知意微笑着打断他:“公子,你放心吧。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我自有分寸。”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坚定和温暖,“我会保护好自己,也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

  江逾白看着她明亮的眼睛,心中的忧虑慢慢散去。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江逾白轻叹一声,无奈而又宠溺地看着她,“你要记得,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需要,我都会在你身边。”

  沈知意心中一暖,感动之情油然而生。她轻轻地点点头,没有说话。

  沈府

  血啼递给江逾白一封书信,“翰林书院的周老先生说,沈小姐找他要了一个人,现在正在府上。”

  来的时候递给她一件周老的信物,血啼不敢拦。

  江逾白微微皱眉,没有立刻打开信件,而是淡淡地问:“是什么人?”

  血啼低声回答:“据说是沈小姐从翰林书院请来的教书先生,姓李。”

  听到“教书先生”四个字,江逾白的眉头皱得更深。

  沉默了片刻,江逾白打开信件,周老的字迹映入眼帘。信中详细描述了沈知意请李先生来府上的经过,以及李先生的背景和才华。江逾白读完信,心中五味杂陈。

  “周老还说了什么?”江逾白收起信件,语气有些冷淡。

  血啼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周老说,这位李先生虽然才华横溢,但身上有旧伤,需要好好调养。”

  沈知意记起自己之前找过周老说请一位先生为妹妹传授学业,可藏书阁走水后,翰林书院上下忙碌,应该是抽不开身才对。

  “这位先生受了点伤,来沈府教书应该轻松一些。”

  “我知道了。”江逾白淡淡地说,“你下去吧。”

  血啼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沈知意看向江逾白,“师父,我过去看看。”

  两人默然无语地走了一段路,江逾白的脸色依旧冷峻,沈知意则低头默默地跟在他身边。

  李先生正坐在椅子上,脸色略显苍白,手里拿着书,看到沈小姐进来,他起身行礼,

  “李先生,不必多礼。”沈知意温和地说,“听说你受了伤,我来看看你。”

  李先生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多谢沈小姐关心,我已经没事了。”

  “周老先生之前给晚辈提过沈小姐想找人教令妹识文断字,我应下了,只是身子有些不适,还得在府上熬几副中药,那味道有些冲了。”

  沈知意听到这话,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敬意。

  她微微一笑,温言道:“李先生,身体要紧,还是先养好伤再教不迟。”

  李先生摇摇头,坚决地说:“这是我的承诺,我必须履行。”

  沈知意沉默片刻,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请李先生安排个时间。”

  “多谢沈小姐。”李先生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江逾白独自站在书房中,目光复杂地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翰林书院在藏书阁走水受伤的教书先生,这位先生名叫李文轩,身材修长,眉清目秀,只是脸色略显苍白,显然是身上的伤还没好彻底。

  “师父,我怀疑他是周生衍派过来的底细,虽然没有证据,但我敢肯定此人不简单。”

  一切都发生得太过巧合,她和哥哥刚把沈家兵书放在藏书阁,藏书阁就着火,偏偏在前不久藏书阁又来了这么一位教书先生。

  “究竟是我想多了,还是这一切都是周生衍的阴谋?”沈知意越想越觉得心烦意乱。

  “我会派人监视他,你放心府上都是我的人,他不敢轻举妄动。”

  沈知意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那就拜托你了。”

  她知道江逾白的能力和人脉,有他出手,李文轩的一切都会被查得一清二楚。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江逾白的调查结果。

  江逾白看着她离开似乎想说些什么又将话咽了回去,最后看着她离开。

  等她走后,衔青从屏风后出来,“督主何不将公主和沈将军遇险的事情告诉她?”

  江逾白沉吟了片刻,才缓缓开口:“现在还不是时候。”

  “督主为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让沈知意欠我们一个人情,以后也好行事。”衔青不解。

  江逾白摇了摇头:“我的私心太大,难以捉摸。如果我当时提出这个条件,她就算不会直接拒绝,也会想方设法偿还这个人情,到时候就更难控制了。”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周生衍已经对沈家兵书起了心思,这个李文轩又十分可疑。沈知意身边多一个人手,也能多一分保障。我要去找找李文轩的底细,看看他到底是什么人。”

  “是。”衔青应道,又问:“那公主那边?”

  “让锦阁的人全程保护,绝不能让她受伤。”

  眼下公主的送亲队伍遭遇埋伏,将军和公主暂时下落不明,江逾白派动当地最近的暗卫出动,一定要把人平安带回来。

  安排完公主的安全问题,江逾白并没有立即休息,而是坐在书桌前,打开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沈府的各个重要位置。

  他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沈清婉还是待在沈府的藏书阁内,沈知意给了她一把钥匙,她手中紧握着一把钥匙,那是沈知意给她的,听灼云说大姐姐还专门为她在翰林书院请来了一位教书先生。

  沈清婉依然安静地待在沈府的藏书阁内,周围弥漫着墨香和纸张的气息。

  “大姐姐这番好意,我可万不敢辜负。”

  沈知意为她考虑得如此周到,甚至为她请来了翰林书院的教书先生,这其中的用心良苦,沈清婉又怎能不知?

  不久,那位教书先生走进了藏书阁。他看到沈清婉,微微一笑,向她行礼问好。沈清婉也礼貌地回礼,心中不禁感叹这位先生的气质儒雅。

  “想必你就是沈清婉小姐吧。”教书先生微笑着向她问好。

  教书先生摆摆手,表示不必客气,“姑娘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我定当竭尽全力,为你答疑解惑。”

  沈清婉看着眼前的教书先生,他是大姐姐专门为她请来的,这位教书先生面容和善,眼中带着睿智,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江逾白和沈知意站在阁楼上,正如他们所料,那位李先生当真是冲着沈家的藏书阁去的,看来周生衍还没有放弃沈家兵书。

  “我担心他会对四妹妹......”

  江逾白派人查看过他的底细,他根本不会武功,周生衍担心事情暴露,干脆找了个不会武功的教书先生,可他千算万算还是没算到他们已经发现了。

  “我派人查过他的底细,他叫李文轩,原本是天枢的儒士,因为才华出众,被周生衍看中,抓来东陵为他办事。”江逾白向沈知意解释道。

  沈知意微微皱眉,她心中虽然有些担忧,但她更明白,此时此刻他们必须冷静应对。“我们不能让周生衍的计划得逞,必须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江逾白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会派人保护沈清婉,确保她的安全。”

  “皇后娘娘已经拿到了凤令,她出身宋家,当年的宋太傅的二女,如今朝中有不少大臣推崇七皇子为储君。”

  “等到公主嫁给六皇子,谢瑜有天枢作为后盾,这储君之位便稳了。”

  沈知意面露忧色,公主和亲根本就是一场死局,以周生衍的手段,绝不会让公主活着回来,好在公主身份尊贵,嫁过去天枢的人不敢动她。

  雾山

  山路崎岖又遇上大雾,公主送亲的队伍走在路上,公主的轿子被抬着走在中间,而沈知筠骑着高头大马在队伍的最前面。

  突然,沈知筠的马像是感觉到了什么,前蹄高扬,发出一声嘶鸣。他心中一紧,立刻命令队伍停下。就在此时,乌泱泱冲出来一大批人,他们的面容在雾中模糊不清,但眼中的凶光却是如此明显。

  公主的侍卫们立刻拔出刀剑,形成一道防线保护着轿子。而沈知筠则冷静地下达命令:“保护好公主,其他的人跟我一起迎敌。”一时间,喊杀声、刀剑相撞声在雾山中回荡。

  战斗持续了很久,敌人似乎源源不断。但沈知筠带领的侍卫们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坚守着防线,不退一步。

  而在这激烈的战斗中,大雾仿佛也感受到了人们的紧张和恐惧,变得更加浓厚。

  公主的轿子停在了路边,侍女们小心翼翼地将她扶了出来。永安公主身着华服,面容美丽,只是此时脸色略显苍白。

  她站在路边,看着前方浓雾中的敌人,心中不禁有些惊慌。

  突然,一名敌人冲破了防线,直奔永安公主而来。他的刀锋在雾中闪烁着寒光,令人胆寒。眼看敌人即将得手,沈知筠猛地一拉缰绳,挡在了公主的面前。

  他手中的长剑瞬间刺向敌人,将其击退。

  “保护公主!”沈知筠大喊道。侍卫们迅速将永安公主围在中间,而沈知筠则再次与敌人激战起来。

  战斗愈发激烈,而永安公主身边的侍卫也不断有人倒下。沈知筠的左臂被划了一刀,鲜血染红了衣袖。他咬紧牙关,奋力砍杀着敌人。

  此时,雾山中的喊杀声渐渐远去,敌人似乎也开始撤退。沈知筠见状,知道是撤退的时机了。

  他高举长剑,大喊道:“撤退!”随后,他一把拉住永安公主的手,跳上马背,朝着山路的方向疾驰而去。

  两人骑着马在山路上飞快地奔驰着,身后是滚滚浓雾和逐渐远去的喊杀声。沈知筠紧紧地护着永安公主,不时回头张望,以确保没有敌人追来。

  终于,在奔驰了许久之后,他们来到了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沈知筠下马扶着永安公主坐下,自己则靠在树下喘着粗气。

  沈知筠的伤口还在不断地流血,殷红的鲜血从衣袖中渗出,与山间的露水混为一体。永安公主看着,心中一紧,急忙从自己的华服上撕下一块布,为他包扎起来。

  “公主,这可使不得。”沈知筠想要拒绝,但永安公主已经小心翼翼地为他包扎好了伤口。

  此时,天色渐暗,乌云压顶,山雨欲来。两人决定寻找一处避雨的地方。远处隐约可见一座破败的庙宇,虽已残破不堪,但足以为他们遮风挡雨。

  他们快马加鞭赶到破庙前,拴好马匹,便急忙进入庙中。庙内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尘封的佛像和残破的供桌。

  “公主,委屈你了。”沈知筠看着简陋的环境,心中有些愧疚。

  那座破庙已经荒废了许久,屋顶漏着雨,四周弥漫着潮湿和腐朽的气息。

  “这有何妨。”永安公主淡淡一笑,“比起生死大事,这些都不重要。”

  两人找了个相对干燥的地方坐下,听着外面的雨声渐渐变大。沈知筠担心地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知道这场雨不会很快停歇。

  破庙中微弱的灯光照在永安公主身上,那身华丽的嫁衣显得尤为醒目。沈知筠眉头微皱,他清楚这样的显眼会给两人带来麻烦。

  “公主,您的嫁衣太过惹眼,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换上麻布粗衣。”沈知筠从包袱中拿出一件粗布衣裳,递给公主。

  永安公主看到那件粗布衣裳,脸上露出些许局促。

  她从小生活锦衣玉食,从未穿过这样的衣裳。然而,她明白此时的处境,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那件粗衣。

  “多谢。”公主轻声说道,心中五味杂陈。她小心翼翼地穿上粗衣,虽然有些不适应这种粗糙的材质,但至少让她感到一丝安心。

  沈知筠站在一旁,目光中带着一丝歉意。他知道这样的安排对于公主来说有些委屈,但他别无选择。

  “公主,您受委屈了。”沈知筠低声道,“我会写信向陛下禀明一切。”

  永安公主轻轻摇了摇头,表示不介意。她嘴角微翘,露出一丝苦笑:“其实,如果有选择,我希望我只是个寻常人家的女子。”

  她的声音轻柔而真挚,如同微风拂过湖面,带起一丝涟漪。沈知筠一愣,没想到她会这样说。他看着公主,只见她眼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寻常人家的女子,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公主继续说道,“不必为权势所困,不必为责任所累。”

  沈知筠默然。他明白公主内心的苦楚,“是末将无能。”

  “怎能怪你,沈将军若是和天枢打,受苦的是我东陵的百姓,更何况东陵江南遭逢水患,今年收成欠佳,已经有无数难民死亡,我嫁去天枢,他们答应给我朝援助。”

  “都是我的命罢了。”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外面的雨依旧下个不停,破庙内的灯光摇曳着,映照着两人沉思的面容。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沈知筠和永安公主便离开了破庙,朝着附近的镇上出发。雨后的山路泥泞湿滑,但他们顾不得这些,只想尽快找到军队,与队伍取得联系。

  在行进的途中,他们遇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难民。这些难民们面黄肌瘦,步履蹒跚,显然是经历了长时间的饥饿与疲惫。公主见到这般情景,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同情。

  “沈将军,请给我一块干粮。”公主对沈知筠说道。她从自己的包裹中拿出一块干粮,递给了一个看上去最为虚弱的难民。

  然而,她的善举却引发了一阵骚动。其他的难民见状,纷纷围了过来,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公主被吓坏了,一时间不知所措。

  沈知筠见状,立刻挡在公主面前,试图保护她。但难民们蜂拥而上,场面一片混乱。沈知筠紧紧护着公主,努力抵抗着他们的攻击。

  最终,在经过一番努力后,沈知筠带着公主逃离了那群难民。他们一路狂奔,直到远离了那群人,才停下来喘口气。

  “对不起,是我太鲁莽了。”公主羞愧地说道,“没想到会引发这样的骚乱。”

  沈知筠摇了摇头,安慰道:“公主不必自责。”

  她深深吸了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慌乱,“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沈知筠沉默片刻,目光坚定地看着公主,“公主,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您的身份特殊,不能有任何闪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