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三百二十章 畅想未来

《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第三百二十章 畅想未来

作者:西北老顽童 字数:1858 书籍: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去蛇口学习的赵婷终于回来,一番云雨,二人躺在床上聊天。

  “国成,其他女人为了容貌老去苦恼,我却是为了容貌停留苦恼。是不是很矫情”。

  “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扰?”

  “其实也没有什么,这次去蛇口,因为容貌太过年轻,在公司内部总感觉别扭”。

  “没事,时间会改变一切,只要能力足,慢慢大家就不会在意你的容貌了”。

  “南方的思想确实开放,也更有闯劲,开发区一天一个样,待在那里,人也变得更有激情”。

  “你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你还别说,除了龙华,其他企业规模都不太大,而且都以代工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我发现一个问题,他们都喜欢圈地”。

  “知道他们为什么纷纷投资内地吗?”

  “为什么呀?”

  “第一批投资者大部分是香江的企业主,还有部分脚盆鸡的企业。而且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对人工成本、物业、材料等费用非常敏感。

  香江和脚盆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上成本上升明显,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所以当前的华夏满足了他们这些企业的一切要求,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利润,他们就可以收获丰厚的收益”。

  “那我们不是吃亏了?”

  “不能这样说,我们华夏现在需要这些投资,一是促进就业,而二是积累资本和经验。可谓是双赢”。

  “伱这一说,还真是这样,现在工业区的条件和生活质量确实要比内地要强。只是他们太可恶,只投资压榨工人血汗的企业”。

  “资本是逐利的,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将来会越来越好。

  现在世界产业在不断地转移,西方发达国家现在处于兼具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

  那些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造船、炼化行业基本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将来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这些都会经历。

  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然后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再然后一定会发展兼具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

  国家要发展,资本要赚钱,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但是我想华夏很快会渡过这些难关,将来能和其他国家平起平坐”。

  “真想看到那一天”。

  “放心,你一定会看到,而且会很快。只要你一直青春永驻,到时你还能继续叱咤风云”。

  “我们蛇口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强,而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高。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投入巨资搞实验室?把钱投入到扩大生产上,不是发展的更快更好吗?”

  “龙华发展的再好,也是一家企业,对国家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有整体发展起来,国家才会真正强大。而实验室就是打基础。

  半导体技术决定未来,如果我们不发展,所有的软硬件都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即使我们在上面建设再好的。如果有一天,别人不让用了,我们会怎么样?

  那就如沙滩上的城堡,一场风雨,什么也不会留下”。

  “这就是你一直坚持半导体研究的原因吗?”

  “半导体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我们能力有限,能做多少做多少。但是各行各业都需要半导体,所以我就盯准半导体了。

  我们虽然力量小,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超越所有”。

  “老公,有你真好”。

  接下来2个月主要是等配件,所以李国成乘着时间充裕,先是到蛇口检查了一下各个业务口的业绩,和每个责任人进行了面对面沟通。

  了解每一个人的工作思路,未来3年内的规划,重要指标的落实情况。

  比较开心的是,大部分领导都很合格,部分能力差一点的,态度非常积极,从数据上就能看出了,他们都非常努力。

  这让李国成非常欣慰,看来关于人才的定义,主要领导的落实情况优秀。

  离开蛇口前专门拜访了元一前辈。

  老人更显精瘦,65岁的他仍然精神奕奕,老远就伸出了双手,一脸真诚的笑容。

  现在元老出任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长。

  公司就这蛇口港湾大道2号,二人也没有在公司里交流。元老带着李国成来到工业区中心处一家新开的港式茶餐厅。

  叫了几个小点心,一壶茶,二人就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面地面着聊天。

  “李先生,想想当初,如果没有您的捐赠,工业区三通一平的都无法开展。再看看现在,工业区的土地全部开发完成。

  现在大大小小企业共有38.86W个,其中一半是龙华科技的配套企业。

  最让我佩服的是,也让大家看重的就是你们企业的人才输出。据我和那些离职人沟通,发现龙华不仅仅不设置离职障碍,反而鼓励大家走出去。

  你们成熟的管理经验,优秀的规章制度,让工业区广大企业快速成长,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出口大户,产品质量得到客户的肯定。

  这些,都与龙华科技分不开,引进贵公司,是我这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事情”。

  “元老,您太客气了,我也是看到了蛇口的发展潜力才投资这里的”。

  “李先生,我有个不情之请”,老人略微有点局促。

  “您说”,李国成尽量放轻语气道。

  “现在蛇口这里的龙华一切都好,唯一欠缺的就是半导体器件,您能否在国内建设一个公司,专门生产高端芯片”。

  说完后,老人一脸希冀地看着李国成。

  李国成微微一笑,“元老,半导体生产线建立很容易,但是我为什么一直把他放到香江?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就是规模效应,只有订单规模上去了,半导体的成本才会降低,也就有了更多的钱投入到技术革新。

  您也知道,半导体技术的研究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大量人力的投入。

  香江将来我希望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半导体代工企业。

  而香江特殊的地理、历史地位,使得龙华更容易实现这个目标。

  等将来香江回归,也就不分内地和香江了”。

  老人认真听完,低头思索了一会,“您说的对,是我孟浪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