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印加帝国的覆灭 第四十四章.印加婚俗

《印加帝国的覆灭》第四十四章.印加婚俗

作者:纪实 字数:3106 书籍:印加帝国的覆灭

  黄金帝国的覆灭(长篇小说)(上卷)《血色夕阳》张宝同

  在基多王宫广场中央耸立着一根高大的石柱,利用日影来测定时间。为了确立一年的冬至和春分的日期,基多城的东面和西面建有四座很高的圆塔。因为印加的年历为一年12个月,每月30日。以10天为一星期,每月3星期。每年加5日,每4年再加 1日。而一年的岁首就是冬至这一天。冬至对印加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每年6 月24 日,当南半球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至时,太阳便运行到了距离赤道最远的位置上,安第斯山区由此进入了严酷的冬季。在这片平均海拔超过3000 米的高原上,大地万物一旦离开了太阳的光明和温暖便将难以维系生命。而古老的印加传统更相信,一旦离开太阳神呵护,人的世界将失落在无限黑暗的宇宙中。基于这种对黑暗的恐惧和对光明的向往,古代印加人在每年的冬至日都要举行盛大隆重的太阳祭庆典以感谢太阳神因蒂在过去一年中为大地赏赐的光明与温暖,也祈求太阳神在来年继续保佑印加帝国人丁兴旺、百战百胜。

  但因基多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四季享受着均匀而充沛的阳光,气温匀在25摄氏度左右,湿度较大。所以,这里的冬至依然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本来太阳祭是每年在京都库斯科举行,在印加大祭司的主持下,印加王、印加王后与满朝文武届时悉数参加。作为印加帝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普通百姓在平日里不可进入帝都,只有在太阳祭这一天方能踏上这片圣土。因此每年太阳祭举行时,库斯科的中心广场上都会聚集数十万人之多。太阳祭是印加帝国时代最为隆重的宗教祭奠和世俗欢宴。但先王瓦伊纳·卡帕克大帝多年来一直居住在基多城里,所以,基多城也开始在每年冬至这一天举行太阳祭,并形成了一种习惯和习俗。

  太阳祭是在太阳神庙里举行。印加人的太阳神庙被称为科里坎查,意思是黄金花园。印加人在里面修建了他们信奉的五种天象神庙,有太阳神庙、月亮神庙、星星神庙、雷电神庙和彩虹神庙。这些神庙建在库斯科王宫大殿的附近。但是,先王瓦伊纳·卡帕克大帝为了在基多举行太阳祭,也在基多建造了太阳神庙。只是基多的太阳神庙没有库斯科的太阳神庙那样地宏伟高大和富丽堂皇。因为库斯科的太阳神庙里面完全是用黄金铺地,金箔贴壁,里面摆着以黄金作为底座的印加各代先王的木乃伊。它的月亮神庙里则摆着各代王后的木乃伊。

  而基多的太阳神庙是一栋白色的房屋,用平面石板砌成,用料精美,光滑如镜。顶蓬却铺着非常整齐的垛草。白房的旁边有一个古堡式的塔楼。这个神庙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它的豪华程度上都明显地逊色于库斯科神庙。它的大殿里虽然没有先王和先母的木乃伊,但却有他们的纯金塑像。

  神庙正门坐南朝北,除去正门,还有几道小门,供神庙神职人员出入。无论正门还是小门全都包有门形的金箔。神庙外墙的上面,有一黄金边饰,系用一块很宽的金板制成,形如王冠,围着整个神庙。

  主祭坛坐西朝东,木质殿顶很高,便于空气流通,因为印加人不会砌瓦,所以外面用茅草覆盖。神殿的四面墙壁,从上到下都覆以金箔金片。在主神位上,供奉着太阳神像,神像用一块双层金箔制成,厚于覆盖墙壁的金箔。神像是一张圆形面庞,与其光芒和火焰浑成一体,与现在画家所绘毫无二致。

  基多城的太阳神庙则在王宫与富贵街相隔一公里的繁华街道的街口处。神庙的前面是一片宽阔的广场,不到祭拜和重大的节日,是不允许平民百姓进入,但每到重大的节日或是庆典,广场上就会聚集很多的人,点起篝火,载歌载舞,彻夜狂欢。神庙大门两侧各耸立着一个男人**的石雕,那石雕高大而挺拔,直冲云天,象征印加人子孙万代人丁茂盛。而在广场边上则是宽阔的王室行军大道。

  这是1528年的冬至,在前一天下午,就有许多人来到了太阳神庙的广场上。他们脱下鞋袜,打着赤脚,进到广场。只要他们进到广场,就等于进到了必须赤足的地界。因为从神庙大门两百步的地方,有一条界线,这条界线在东南西三边也有。到了这条界线就必须脱掉鞋袜。

  进到广场的人们在广场上燃起着一堆堆的篝火,围着篝火吹着号,奏着乐,唱歌跳舞,彻夜不停。还有许多人在深夜中走在通往基多的大道小路上,他们手上举起的火把在山间荒野中闪动,他们的歌声和狂欢惊动了沿途村落的人们,所以,不停地有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朝着基多城进发。他们来到太阳神庙前的广场上后,便在广场上点起篝火,围在一起载歌载舞,彻夜狂欢。

  天不亮就有数万名穿着五颜六色的不同省分和族群的男男女女从基多附近的城镇和乡下赶到了太阳神庙前的广场上。他们在广场上,广场边或是在行军大道上,便开始唱歌跳舞,有时是一个族群的人在表演着自己部落的歌舞,接着,便有其他族群的人加入进来,最后,整个广场上和道路上的数万人开始唱起同一支歌,跳着同一种舞。

  这天是印加人最重要的太阳祭之日,也是基多大王阿塔瓦尔帕和安娜·雅玛公主的结婚庆典之日。

  阿塔瓦尔帕王子想尽早登基为王,而登基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要和安娜·雅玛公主结婚。安娜·雅玛公主灵秀貌美,高贵典雅,被印加人称之为“智慧女神”。这种女子注定是要成为印加大王的可雅,即正妻。因为这也是印加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作为非纯正印加血统所生的阿塔瓦尔帕王子要想成为大王,并被基多人民所拥戴,就必须要娶安娜·雅玛公主为妻。

  按印加人的婚姻习俗,每个人都必须要结婚,特别是在上层社会,一夫多妻制是受人敬重的,只有那些得到印加帝国宠爱的人才能够实行一夫多妻制。在印加人的传统观念和王室家族的婚俗中,十分讲究同亲兄弟与亲姊妹结亲联姻,以保证血统的纯正和财产不落入外人之手。而且印加王法规定国王的继承权只能赋予国王与姐妹结婚生育的男性,而国王与其他嫔妃生育的男孩没有继承权。许多王公贵族的家庭也以此作为规范和荣耀,让兄弟姐妹们在一起亲热和婚配,所以,在王公贵族中兄弟与姐妹之间结婚和恋爱的事极为平常,而且还被看成是一种纯正和高贵的行为。在印加帝国,普通民众只能娶一个女人,王公贵族可以有几十个女人,其他官员根据官职的大小和规定可以娶不同数量的女人,如一个较大的村长最多可以娶七个女人。印加国王则有数以千计的嫔妃,但只能有一个妻子,而这个妻子就是自己的姐妹。国王获得嫔妃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他看上了哪个女人,这个女人就可以成为他的妃子。可是,娶妻却是要举行隆重的婚礼。

  在印加王国,男人所娶的第一个妻子作为“妻子中的首领”,并且保持这种地位直到她去世。她是官方承认的唯一妻子,永远不能被忽略和抛弃,所有的其他妻子则必须听从她的命令。如果她去世了,她的丈夫能再娶一个新的第一夫人,但是不能从他的其他妻子中选择。这个习俗可以阻止其他妻子之间为了争做第一夫人而引起自相残杀。第二任妻子常常是从前的保姆,她们在他们的成年时代也一直保持着对他们的掌管,在那些孩子父母的授意下教他们体会肉欲的快乐。印加人获得其他妻子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在战争中掠夺,战败的部族中的妇女在胜利者的军队中进行分配。继承也成为获得小妾的一种方式,儿子可以继承他已故父亲,或者已故兄长的小妾。小妾常被作为奖赏赐予那些勇敢的人。印加人没有离婚,也不允许抛弃对方。而且,婚后与别人私通被视为违法,要被处于死刑。

  其实,安娜·雅玛公主并非阿塔瓦尔帕王子的第一个妻子,国王的嫔妃都是国王的妻子。而王子在继承父王的王位时,就已经将父王的王宫和嫔妃们继承了过来。可以说,阿塔瓦尔帕王子在还没有跟安娜·雅玛公主结婚,就已有了包括贞女宫的1500多名的贞女和王宫里的一大群的妃子。但是,那些女人只是王子的妻子,唯有正式结过婚,并得到政议院王公们认可的女人才会被称为可雅正妻,被人民视为太阳之女,月亮母亲,印加人民的国母。正因为如此,结婚才被印加人看得非常重要。

  如果王子与第一个姐妹结婚而没有生育儿子,就要再娶第二个、第三个,直到生育出儿子为止。因为让王子与自己的姐妹通婚,可使王储从父母双方来说都是名正言顺的继位人。而如果王子与其他血统的女子结婚,王储就会通过母系渠道发生蜕化。因此,印卡王共有三类子女,正妻生的,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血亲女子所生的,血统上是合法子女;外族女子所生的,是混血子女。如果合法妻子未生子嗣,血统上的合法长子可以依法继位。如果长子亡故,其他儿子按年纪长幼递补,但绝对不允许混血儿子继位。如果没有血统的合法儿子,继承权回到最近的合法男性血亲手里。但是,阿塔瓦尔帕却是个例外,他是一个有着基多血统的混血儿子。实际上,印卡诸王都把他们的姐妹留作自己的妻子,因为她们只能与国王结婚,而王位总是需要继承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