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真千金回归后,被五个哥哥团宠了 第73章 沈娅宁去司氏

  钱塘城里,渐渐开始有其他报纸杂志,评论青春画报。

  好词不多。

  更是不乏卫道士直接批判。

  不过,李根稳住文礼局的情况下,便不影响大局。

  甚至别人越骂,青春画报越火。

  很快,外地书商也联络李根、廖峰,希望第二期画报尽快加印。

  李根拖了他们几天后,终于同意发货。

  于是最后一万本青春画报,开始分发东海其他县市。

  书商们提货即结账,很利索将款项付清。

  于是李老板又是六千五百银元到手。

  至此,第二期青春画报,前后共为他赚取毛利四万三千元。

  当然眼下他手里剩不下这么多。

  大笔资金,先后用来收购各式老相机。

  截止当前,李根一共收购老相机超过一百二十套。

  共花费他近三万银元。

  因为大量收购引发涨价,所以后期买入的老相机越来越贵。

  最后均价约莫是一个让李根哭笑不得的数字,二百五。

  印刷任务完成之后,李根召集厂里吕江氏母女、赵珂、张小玉、谢婆婆几位员工,开始将更多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改装相机上。

  所有老实相机,先被改装成彩照相机。

  然后其中多一半,再被二次加工,改装成制版相机。

  因为这个缘故,所需工时比只改装一次要更多。

  当然,这是为了销路考虑。

  只计算生产指标的话,当然是先解决彩照相机所需的数目。

  李根算了算日子,再算算账后,点取了三根大金条和五根小金条出门。

  他来到银庄。

  “先前承蒙贵庄放款给我,做生意最重信用,所以我今日是特地来清偿贷款的。”李根扶了扶眼镜。

  银庄襄理笑容满面:“李老板的信用,我们当然信得过。”

  李根放下大小八根金条:“我先还两笔款子。”

  银庄襄理看了李根取出的钱,心中已大致算出他要还的款项细节:“唔,李老板,您第一笔款子是去年的,早先部分偿还后还差七百五十元本金,到今天马上满一年,按十二月计息,合共九百三十银元。”

  李根点头。

  对方继续说道:“另一笔款子是您以厂房地皮做质押的两千三百元,至今五个月,计息二百三十元,所以合共两千五百三十元。”

  李根再点头,然后将三根大金条和五根小金条推到对方面前:“这里三千五百银元。”

  银行襄理笑着收下:“请李老板稍候,我们为您找零。”

  自有专人检验金条的重量和成色,少顷,很快有人从后面送来四十银元,找给李根。

  李根收好钱,告辞离开:

  “希望将来还有合作的机会。”

  “一定,一定,随时欢迎李老板光临。”银行襄理一路将他送出门。

  尚有一万四的贷款,李根没打算现在一起还上。

  除了保本压仓的三根十两大金条一直不动外,自己眼下还有八千银元出头的活动资金。

  相机,仍然在继续收购。

  以当前价格被炒起来的行情,八千银元肯定买不齐余下一百八十套老相机。

  好在李老板马上就要有新的收入了。

  大顺朝元泰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东海省省城钱塘陆续传出消息,有议员抨击青春画报伤风败俗,污秽不堪,亟需整饬,议会决心清理不正邪风。

  至十一月十二日,东海省文礼局报章司正式下公文,青春画报停刊。

  直至整改符合要求为止。

  一时间钱塘城内外,欢呼者有之,怒骂者亦有之。

  青春画报的老板李根,则貌似非常老实,表示一切遵从文礼局指导,画报即日起无限期休刊,印刷厂内部将整肃风气。

  小七廖峰早有准备,规规矩矩充当背锅侠冲在最前,公开表态自己轻浮孟浪,扭曲了东家最初制定的办报理念,导致画报趋于低俗,对不起一直信任自己的东家。

  青春画报停刊,但由掀起的风暴却不可能一时三刻间就停息。

  没了青春画报,读者们迫切需要替代品。

  可是其他画报,不是太糙,就是太贵。

  于是民间骂声一片,各地书商同样抱怨连连。

  但一元一本,画面精致优良的青春画报终究成为历史,无法再回来了……

  “不搞死咱们的画报,紫竹他们的画报就卖不上啊。”廖峰叹气:“那几个老板不仅家大业大,还都是议员、参议,发句话,咱们头顶就起大风了。”

  早先他还为李根停刊的决定感到惋惜,现在则不得不佩服东家的先见之明。

  虽说他不明白东家为何就是不答应让别人参股,但既然是东家的决定,他唯有支持。

  “能挺到现在,已经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了。”李根很淡然。

  不仅仅是他这个印画报的贿赂相关官员。

  卖书的人里,能说上几分话的,也都在帮青春画报使劲。

  毕竟李根的书物美价廉受欢迎好卖啊。

  可惜终究还是其他大书局那边的背景关系更硬,强行要从源头卡断青春画报。

  “李老板,别来无恙。”

  有客人上门,不过对方面上笑容意味难明。

  “青春画报停刊,让东海文化方面失去一抹亮色啊,实在可惜。”

  紫竹印书局掌柜彭宣叹息:“我家东家也曾仗义执言,可惜没能改变最终决定。”

  李根到似乎很看得开:“终究有些媚俗,被责令整饬,也是理所应当,说来惭愧,我前些日子忙于其他事情,也确实疏忽了对画报内容的监督,让这小子信马由缰撒野了。”

  站在他身旁的廖峰低下头,满脸羞愧,虚心挨训。

  彭宣端正神色:“关于我先前跟李老板商量的事情,不知李老板考虑地怎么样了?我家东家可一直在等候你的佳音啊。”

  李根言道:“杨老板盛情,我受之有愧,经历这次的事情,我也深感自己需要反省,贵书局名扬东海,我这害群之马,实在不敢污了紫竹美名。”

  彭宣没被他糊弄过去,神情略严肃几分:“李老板可是有了其他规划?”

  他很快就知道,李根有什么规划。

  “卖映像机……”

  紫竹印书局东家杨锦生望着远方,久久不语。

  严格说来,这不算特别出人预料。

  毕竟先前李根大肆收购老相机,很难不让人联想他要就此做文章。

  紫竹印书局甚至都跟着抢购了几台黑白老相机,交给技工研究。

  但时间还是来不及,在他们有成果前,李根已经开始兜售用于彩照和彩印的新式相机。

  卡住青春画报发行时,杨锦生等大书商其实也有试图从商业局方面着手,再多卡住李根其他商品的售卖资格。

  只是可惜最近适逢省议会临近重新选举,他们动作也不好太大。

  卡青春画报,名正言顺,毕竟对方本身有可供批判的瑕疵。

  但要卡彩照相机、制版相机,就没那般口实。

  赚不到读者钱,那我就赚你们的钱好了。

  最终,李根这第二把火,再次爆了。

  “快快快!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谁速度快,谁就能吃下青春画报空出来的市场!”

  这是有心搞彩印取代青春画报的人。

  虽说有文礼局的公文,但眼热青春画报又有一定背景的大商家也不是没有。

  经过这几个月来的发酵,全彩画报风潮,已经渐渐扩散到东海周边其他省市。

  未来商机,不止于眼前局面。

  “研究一下,我们也改装机器出来卖。”

  这是考虑从根本上跟风李老板的人,大家一起发财致富。

  “画报多了,选择多了,我们也可以不用那么被动了,对了,要不要大家一起凑钱买一套映像机?到时候想有多少彩色映像纸都行。”

  这是各大销金窟的花魁头牌们……

  青春画报,为相机做了最直接的广告。

  因为先前烟雾弹的缘故,李根有时候还可以将彩照相机与制版相机捆绑销售,一次卖两套。

  要说在民间的影响力,肯定没有画报那么大。

  能买得起相机的人也是极少数。

  但只要卖出去二十套,李老板就进账一万多银元了。

  当前大顺朝东海省市场上,最新式的黑白相机,连全套洗印设备一起,是三百银元左右。

  而李老板的相机,一套价格则是……

  六百元。

  第一批一百二十套,全脱手,意味着七万二千元进账。

  从纯粹的利润率角度考虑,其实没画报夸张。

  但李老板工厂日志上的生产指标,关于彩照相机一项,正飞速攀升:

  126/300……

  133/300……

  145/3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