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真千金回归后,被五个哥哥团宠了 第13章 白可欣去医院

  第26节第二十三章涝山道士

  清晨天色微明,深邃微白的的天空中散落的星辰仍在闪耀,山道上一道黑影倏忽跑过,当地零星的晨练老人只是感觉眼前一花,林千尺已然迅疾的跑远。

  林千尺一路沿着山道跑到涝山南麓老君峰下的观澜阁,此处环境优美,三面环山,前濒东海,四季林木葱茏有赛江南之称,因为占地极大,北侧山高险峻,景色确极其优美,空气清新。不远处即为涝山圣地太清宫。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年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涝山道教祖庭,是涝山最大的道观。全真道天下第二道场。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涝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

  自从上次晨练无意间踢到大树后,林千尺就选择来涝山的此处晨练,此处不仅晨练的人迹罕至,侧面的悬崖陡峭险峻也正适合攀岩。

  低头看了眼腕间的手表,跑速又缩短了十分钟,短短数周而已,看来内息体力也越发厚重凝练了。

  迅速平稳的调节了一下短促的呼吸,凝神缓运内息双臂微抬无限制自由搏击招数,顺滑的施展开来。

  弓步拧腰一个直拳后,身子如影随形,前臂微收,肘部已经暴然击出,一丝丝空爆的声音响起,同时左膝高抬爆裂顶出,右脚轻点,已经凌空跃起,瞬间,高鞭腿,侧旋踢连贯踢出,左肘弯曲后摆,带起阵阵呜呜风鸣,空中折反,几个连续玄子加空翻,拧腰收腹后稳稳落在地上。

  嗯!还不错,感觉还算流畅,十字固等技巧不是很实用,除非实力相当,比的就是技巧了!

  大夏国武术界有“武功唯快不破”,“又有一力降十会之说”讲究的就是速度与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大夏武术如八极拳,太极拳非常普及,但已基本演化成为一种体育表演,包括跆拳道,空手道,泰拳,柔道等林千尺都有涉猎,总是感觉不如无限制自由搏击方便,而且特种大队的薄薄技击术也很凝练,基本是一招制敌,全是杀人的招数,一击致命,绝对不会有什么花架子,倒有些杀手技击的感觉,细细体会着各种武技的利弊,演练着出手的感觉,直到感觉没有丝毫凝滞,林千尺才满意收敛内息。

  忽然之间心头惊悚一阵危险感传来!

  扭头看去,却见十米处一个六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头发斑白,身形清瘦正站在苍松翠柏之下,也面带讶异的看着自己。

  林千尺来此修炼的时候,都是天目洞开,就是为了预防自己身心凝练,而忽视周围是否有人迹,毕竟已经有人在跟踪自己。却没想到心头预警发现时老人已经在十米之处,是自己全身心沉入修炼?还是老人功力高强?所以没有发现。

  如果老人趁自己没有发现,用暗器,或者用枪啥的,自己不挂掉,受伤也是难免!林千尺内心猜忌着,面对痊愈后碰到的第一个强敌,也不敢大意,小心戒备心存警惕看着老人。

  老人慢慢走过来,看似很慢,十米的距离也的确不远,确转瞬来到了林千尺的眼前。

  好快的速度啊!

  “这位道友打扰了!”老人作揖说道。

  老道?哦,还是林老夫子的做派,却也是一种久违的熟悉的感觉。

  古时有人称涝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涝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涝山是大夏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淸岛市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也时常可见一些道士行走于繁华的都市街道。而且此处离上清宫也不远,难道是上清宫的道士?

  别人以礼相待,林千尺自然也恭敬回礼,按耐下心中的疑惑。

  “老先生有何指教?”林千尺平和的问道

  虽然内心警惕,内息加速的运行,力量已经充盈着全身,黑色的眸子中湛碧色的光芒一丝丝闪动,面对第一次遇到的强敌,内心倒也充满着自信,自保无虞!

  这也就是放到现在,千佛山以前的自己也许面对这老道,毫无一丝胜算,估计逃走都够呛。

  老道感受着强烈的气息压迫感,心中的惊讶更甚于林千尺,内息运气之法,宇内修炼者众多,有所成就的大都有所耳闻,或者说是熟识,而这个器宇轩昂的英俊小子,明明演练的是现代武技,参杂繁博,确又透着强烈的内息,有些熟悉的感觉。自己清晨无意经过此处,不是这种内息过于强烈,自己也不会吸引来到此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