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靖康之铁血柔情 建议迁都(二)

《靖康之铁血柔情》建议迁都(二)

作者:不畏艰难 字数:885 书籍:靖康之铁血柔情

  几天后,种师道带领八万大军来到东京,皇上派李纲出城迎接。种师道在馆驿住下,李纲向他介绍了东京保卫战的情况,种师道听完之后说:“李大人,恕我直言,这次金军虽然有一些损失,但是并没有被彻底打败,他们只是因为愿望被满足而暂时退兵,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卷土重来的。”李纲说:“你说得对,前几天唐峰将军也找我谈过这个问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种师道说:“在来的路上我想了上、中、下三条对策,以防金军再次南征时被打的措手不及。”李纲说:“愿闻其详。”种师道说:“上策在黄河沿岸部署重兵加强戒备,阻止金军南犯。中策迁都长安(今西安),避敌锋芒,下策什么也不做。不知李大人赞成哪条策略?”李纲沉思片刻后说道:“上策需要大量征兵,制造军械,朝廷短时间内拿不出这么多钱,下策等于坐以待毙,我赞成中策,但不赞成去长安,长安只有潼关一道屏障,而且在历史上在潼关发生的战斗都是以守军失败而告终的。”种师道问道:“那李大人想去哪?”李纲回答:“金陵(今南京)那里有长江天险,东汉末年,曹操率领数万大军南下,虽然占领了荆州,但最终大败于赤壁,没有冲过长江,统一天下。长江天险既然挡住曹操的大军,也能挡住金军骑兵。再者皇帝迁都到安全的地方,士兵们也能放开手脚,奋勇杀敌。”种师道说:“李大人,你说得对,我考虑一下。”第二天,李纲和唐峰一起来见种师道,三个人就迁都金陵的事情再次交换了意见,种师道最终同意在面君的时候建议皇帝迁都金陵,并在唐峰的奏折签了字。

  第二天,种师道觐见皇帝,献上上、中、下三策,皇帝问大臣们:“列位爱卿,你们认为种将军所说的上、中、下三条计策,哪一条最好?”宰相李邦彦,参知政事张邦昌都是文官,不想打仗,也不想被金军俘虏,所以他们赞成中策,李纲原本是主战派,但和唐峰的谈话使他明白了只有把皇帝送到安全的地方,前线的将士们才能更好的战斗,所以他也赞成中策,其他官员见状也顺水推舟赞成中策,最后皇帝下达了如下命令:1.将金陵改名为南京,作为陪都。

  2.在开封的皇室成员、官员(含家属)、工匠共一万四千余人由御营都统制(相当于禁卫军总司令)王渊带领两万护军护卫分三批前往南京。

  3.命令在镇江的枢密使童贯护送太上皇前往南京。4.命令李纲率领军队及部分官员留守东京,以迷惑金军,掩护迁都的行动。

  王渊建议为了尽快完成迁都,所有人都应该骑马。皇帝采纳了这条建议,发布圣旨,要求所有皇室成员必须在二十天之内学会骑马,由军队负责组织练习,违者将受到惩罚。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