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凶命镇魔师 第270章 红炉片雪(4)

《凶命镇魔师》第270章 红炉片雪(4)

作者:秋天的浪漫 字数:1767 书籍:凶命镇魔师

  钵吉蹄深深的对佛陀行礼,她站起身来,也朝阿难合掌作揖,阿难惊疑不定,也赶忙回礼。

  弟子中有人忍不住问了:“为何钵吉蹄当初如此爱恋阿难?如今又如此迅速悟道呢?”

  佛陀说:“阿难和钵吉蹄感情深重,因为他们过去五百世都是夫妻,而且是互相敬爱,又共同修行的夫妻,要不是阿难已先出家,紧守淫戒,五百世的宿缘也会现前起作用,对钵吉蹄产生贪爱之情的。”

  听了佛陀这么说,阿难心里好过了一些。

  但他又产生新的懊恼:他出家修行这么久了,竟比不上在白天还是妓女、傍晚才发愿出家的钵吉蹄,她的眼神如此平静,显然悟道的境界还比他更高。

  “阿难。”佛陀呼唤他了。

  阿难合掌:“是,佛陀。”

  “你我血统相同,情如兄弟,我今问你,你当初发心出家,是因为在佛法中见到了何种殊胜的现象,才决心舍弃世间的深重恩爱?”

  佛陀此问有其理由。

  他本身原是释迦族迦毘罗卫国的太子,却为了寻求人生的答案,舍去王位、妻子、儿子,深入森林苦修。阿难跟他一样,从小接受良好的王族教育,生活无忧,却愿意出家,过着仅有一钵一衣的清贫生活,必然有某个事件令他的心境产生如此巨大的转折。

  阿难说:“当初,佛陀您悟道后回国探亲时,我一见到您的相貌无比庄严,身体如琉璃般清净,是我见所未见的,便想这绝非父精母血在欲爱中所生的肉体,我渴仰无比,所以才决心剃须落发,跟随您出家。”

  “很好,阿难。”佛陀转向大众:“世间一切生命从无始以来,都在轮回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死相续,永无了期,都是由于不知自己有清净的真心,而在平日用种种妄想心,误把它当成是真的自己。”

  接着佛陀转向阿难:“如果要想开悟,阿难,接下来我问你的问题,你必须以『直心』回答我,不得吞吞吐吐、支吾以对,所有过去及未来的诸佛皆以直心修行,你用直心的话,无论你的心以及你所说的话都是最直接的,你就能一直处于中道,不落两边。”

  听到佛陀要问他问题,阿难马上精神来了,羞愧之心顿时抛到九霄云外,立刻振起三寸不烂之舌,准备回答。

  他和佛陀都受过王族教育,接受过婆罗门的“五明”教育,亦即声明、内明、因明、医方明和工巧明,而“因明”就是逻辑学和论辩术,阿难正是因明学之佼佼者。

  “阿难,你刚才说因为见我相貌庄严,才发心出家。”

  “是。”

  “那你当初是用什么看见这庄严?谁在爱乐这庄严?”

  “是用我的心和目,我用眼睛观见您的庄严,心里产生爱乐。”

  “依你所说,真正的爱乐来自心和目,那么,如果不辨识心、目所在,就不能降服外界种种色、声、香、味、触诸刺激对你的影响,”佛陀引导他走向问题,“譬如国王要发兵讨伐盗贼,亦需先弄清盗贼所在。”

  “是的,佛陀。”佛陀说得在情在理,阿难无法不同意。

  “阿难,使你沉沦于生死、轮转于六道的心和目,我现在问你,心和目在何处?”

  要用直心回答!于是,阿难不假思索,开口回道:“佛陀,依我所知,所有一切世间十种生命,识心都在身体里面。”

  ※※※

  白蒲读了好几天的书。

  他好几天没进食,滴水未进。

  反正他是不死人,纵然再饥饿、再口渴,也不会死,不如把握时间,在无生回来之前好好尽情读书、找书。

  其实他也不知无生何时回来?甚至会不会回来?

  在这里待上好几天后,有种感觉仿佛无生已经完全跟他的生活无涉了。

  他选了一些书本,打算带走,有的是要给红叶的,有的是自己要的。

  有几本他亲手抄写的书,特别怀念,因为是他在参与玄奘大师的译经场时抄来的。

  那已经是四百年前的旧事了。

  玄奘大师的译经,是初唐的一件大事,当年这位出家人违反国家禁令,偷偷溜过国境去天竺求经,只是一件没人注意的小事,如果他当时被逮到,惹来狱灾甚至死劫,更是会淹没于历史之中。可是当他学会天竺语言,带着许多梵文佛经,还伴着沿途各国极高的荣誉归来大唐时,这位犯了国法的出家人顿时成了国家上宾。

  当玄奘和尚在皇帝的支持下开设译经场,要进行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将梵文完美译成唐语时,是一件举国惊动的大新闻。

  无生叫白蒲去参加。

  “师父,我何德何能?”白蒲对于无生叫他去参加感到讶异。

  “你是世家子弟,文采好,书法秀美,有何难呢?”

  南北朝时代最重世家,惟世家能有出仕任官的机会,白蒲就是当时被无生拐来的。

  “师父,玄奘和尚乃是要将梵文译成唐文,我对梵文只字不识呢。”

  “师父去查过了,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翻译,玄奘和尚会训练他的出家弟子,学习梵文和佛法,但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文采好的人修饰文章。”

  “那么,至少还得了解佛法呢。”

  “我教你,”无生说,“别忘了,佛法刚传进来时,我就开始学习了。”

  说的也是,“无生”此名不就是佛教名词吗?

  白蒲果然成功通过甄选,加入译经场的阵容。

  他乘机读了许多佛经,还抄录了几部他喜欢的经典。

  终于,他在无生的藏书洞中找回了当年珍贵的记忆──他亲手抄下的书。

  是时候该离开了。

  他再查看了一遍,在收藏竹简的角落找到一个青铜头盔。

  头盔的样式奇特,额头有凶恶的兽脸,上方伸出两根长角,如同压扁的鹿角,四周又布满尖刺,看来是用来威吓敌人的。

  他知道这曾经是蚩尤的头盔,曾经套在蚩尤的头上,套在蚩尤断了的头上,放在祭坛上接受祭祀。师父无生曾告诉过他,当无生的随从取得蚩尤的头时,是乘着仙槎,直接从祭坛上拿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