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凶命镇魔师 第123章 黄河入海流(2)

《凶命镇魔师》第123章 黄河入海流(2)

作者:秋天的浪漫 字数:2146 书籍:凶命镇魔师

  洗镜想起来了。

  是的,他是么子,他发现父亲的疯狂行径,在父亲的要求下弑父,将父亲铸成一把剑。

  剑。

  一个他痛恨得直想诅咒的字眼。

  洗镜开始混淆了,他下意识的加大了诵经声,冷汗铺上了掌心,额头上暴现青筋,当年的痛苦忽然全回来了。

  他离开伤心的家,遨游天下。

  千不该万不该,他携带了父亲的祖传剑书,他不该去念那些书,更不该被那些书吸引,不该在隐居的山上偷看别人比武,不该看出比武的人使用的武器不称手,不该太聪明马上打造了符合比武者武功的武器,又不该将武器送给他……

  不该呀……

  他不该流有华莱子的血,对武器的构造有天生的领悟力。

  不该展露他的才华。

  麻烦还是来了,每位习武的人都希望拥有最适合自己的武器,每个人都极力要找到他,他只好躲,但还是有人能找到他。

  他铸造了多少好武器?多少罪孽?多少因此流血的人?

  他的心越来越沉重,但他已陷入江湖,无法退隐。

  洗镜忽然沉静了,大堂中回荡着残余的经文。

  回忆真是令人丧志呀。

  他淡淡的笑了,刚才的冷汗流过嘴角,悬在下巴。

  他想起了一个人。

  是这个人,让他发觉到,并不是他无法退出江湖,而是无法退出自己的心。

  他每天在抱怨自己,沉湎在自己筑造的层层痛苦中,但这个人教他挣脱出来。

  是一个道士,他叫云空。

  每一个要找他的人,都会要求他打造武器。

  但云空看到他时,却是流泪。

  从来没有人会为他流泪。

  他看见云空眼中的怜悯,是透彻他的内心后,发自真心的泪水。

  那一瞬间,他释放了。

  云空告诉他:“去做做生意,当个平凡人,或出家为道为僧,远离俗世……”

  洗镜环顾大堂四周,很满意的微笑。

  这里是他得到安宁的所在呀!他还在苦恼什么呢?是紫苏,刚才紫苏的出现,竟又将他带回过往去了,可见修为仍是大大不足呀。

  紫苏的来意是善是恶?

  他看了一下眼前的一刀一剑,发现那剑正微微颤抖。

  “别怕,别怕,”他抚了抚剑身,“没事了,我只是不小心回忆了过去。”

  刀剑们仍有些不放心,沉沉的压在地上。

  洗镜双手合十,静静念佛。

  他的佛音轻轻回绕,绕着绕着,绕上了屋梁,在悬挂的线香间打转,有如写意的鱼儿,在沁人的檀香气息中悠游。

  佛音又柔又淡,似有似无,融化在空气中,如清风轻拂,感化人心。

  那一刀一剑也沉默了,安心了。

  它们安静的,随着佛音的波荡微微振着,与洗镜和唱。

  洗镜知道它们听懂了,安心的微笑,继续念佛。

  ※※※

  “念剑和尚?”

  “大人,现在他可是大大的有名呢,每天有多少人到石头庵去烧枝香,只为见那老和尚一面。”闲人说道。

  “闲人”,是一种不事生产的闲汉子,终日尽钻些权豪富绅、青楼窑子,赚些零头、混些白食。

  这个闲人,正是搭上了一位通事先生。

  通事听这闲人继续吹牛。

  “说也奇,一个和尚念佛就念佛,干啥对着两把剑念呢?”这闲人说错了,有一把是刀,是日本刀,“要不就是要引人注意,博取名声,用这种伎俩的人不少呢。”

  “什么伎俩?”

  “不过是标新立异,好多讨些香油钱吧。”

  通事点点头:“话虽如此,那老和尚也亏他想出来的。”

  那闲人陪着通事插科打诨,无非为的找些生活,眼看话头快要就此打住,今天一餐还没下肚呢,岂能放过这位通事先生,于是忙接口说:“听人说,那两把是好剑。”

  “好剑?”通事嗤鼻道,“燕京上下的好剑,我有不知的吗?”

  这下可捉对题目了,这通事是喜好收集剑出了名的。

  闲人忙说:“小的见识没先生的广,不知是不是好剑,都是听人说的,说是那石头庵晚上会有奇光照耀,有个道士看见了,说这种光只有千年古剑才有的。”

  “唔?”通事稍稍心动了。

  反正吹牛是不用本的,那闲人吹得更勤了:“小的没先生的聪明,不知千年古剑长什么样,发不发光,可是那道士游历四方,大概也略晓一二的。”

  “那老和尚,叫念剑和尚?”

  “念剑是别人叫的,因为他天天对着剑念佛呀,原本是什么法号倒不晓得了。”

  “在什么寺哪?”

  “小的可以带您去。”

  “这……也好。”通事先生抚了抚下巴。

  “那寺庙附近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老爷想更详细知道的话,到附近去喝个茶便知了。”

  “照你的办。”

  就这样,那闲人的午餐解决了。

  ※※※

  洗镜和尚对着剑念佛也有好一段时日了,这行径被人当成茶余饭后的话题传颂。

  每天来进香的人也多了,为的只是一睹洗镜的面目。

  寺里的另外两个僧人喜呵呵的,每日点算香油钱,忍不住便笑出声来,却又不明白香客忽然增加的道理。

  洗镜倒有些察觉了。

  念佛不一定要在佛像面前,所以洗镜将那一刀一剑拿进内室,不再在大殿抛头露面。

  香客们没见着洗镜和尚,就渐渐的变少了。

  这下子,寺里的和尚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住持呀,何不再到外面大殿去念佛呢?”

  洗镜不理他们。

  “住持呀,外面有施主在打听你,想见你呢。”

  洗镜硬是不理。

  “住持,你不能不出去了,是通事大人来了,他要见你呀!”

  洗镜抬起头来,疑惑的瞇一瞇眼:“通事?”

  “你不出去的话,本寺大概难保啦!”那僧人慌张地说。

  “通事为什么找上我?”洗镜低头问,似乎在问那一刀一剑。

  “甭问啦,出去就对了!”

  通事是一种很令人害怕的人。

  自从三年前金人攻占辽国,在每一个重要的汉人居住地都设了“通事”,由兼通汉、金两种语文的人担当,目的是做金人统治者和汉人百姓之间的翻译官。

  由于金人统治者不谙汉语,一切都听通事的,所以通事反而成了一切汉人事务的真正处理人,一个最不能得罪的人。

  十七年前,羊舌铁离跟云空分手后,动念想要出家,竟发现在大宋出家还真不容易,僧人的度牒(执照)居然可以有价钱,而且还被炒高得连真正想出家的人都买不起。

  羊舌铁离深思之后,心想他的名声在中原还是太显赫,是以一路北行,竟在因缘际会之下穿过北境,到了辽人的地方落脚。

  辽国极力学习汉文化,也十分崇信佛教,羊舌铁离在辽国邻近宋境、黄河下游的南京落脚。该地在金人占领设为首都后,改称中都,由于古称燕州,所以又叫燕京,就是今日的北京。

  洗镜和尚住在燕京,而燕京的“留守”是一位战功很高的金人权贵尼楚赫,《续资治通鉴》说他:“不懂民政”,所以燕京通事更能为所欲为了。

  洗镜虽然是出家人,也不会不懂这些的。

  所以他无奈的呼了口气,将刀剑收好,才走出去会客。

  通事身边跟了一位闲人,正抬高下巴,高傲的望着他。

  洗镜的身躯瘦瘦的,却显得十分稳重,缓缓的步出大殿,半闭着眼,从眼隙中看通事。

  一看见这通事的态度,洗镜心中已了然。

  这通事身上有一股酸酸的剑气,只有一种人有这种气,他以前见过不少这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