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鲤童养媳:捡了个糙汉忙种田 第200章 吓张由

  于是现在的结论就很明显了——

  要找曾经有过沙子的地方, 目标范围么,得在宫女吕梅芝去往内官监的那条路上,还得是前半截, 最偏僻的那一段,人很可能就是在附近遇的害,凶手拖着尸体能去多远, 宫中人多眼杂,最怕被发现, 遂第一埋尸地点定然离那里不远。

  而这个地方呢,七年前动过土,两年前也动过土。

  这么一看,交叉比对下来, 是不是就很容易找了!

  苏懋眼睛亮亮的看着太子, 太子微微颌首:“嗯。”

  甚至不等对方更多的话,就直接走出去,也不知吩咐了谁,总之,事情已经办起来了……

  回奉和宫的路上,苏懋看着太子, 不得不赞叹, 太子殿下效率就是高!可这么好, 这么优雅的君子,文韬武略,庙堂江湖,人心的叵测与美好全都懂的人, 竟然被废了。

  这届皇帝不行啊。

  不过这天晚上苏懋睡的不错, 好歹是有了收获, 过了最难的那一段,只要找到了想找到的东西,破案可期!

  他不但睡得好,梦做的也好,梦中太子温柔极了,不但没有阴阳怪气的调侃他,还嘘寒问暖,给他端茶,给他倒水,还问他鲁班锁好不好玩,说其实孤本人是鲁班锁成精,更好玩……

  苏懋吓的当时就睁开了眼睛,睡意全无。

  然后就看到了刚刚打开门,朝他看过来的太子:“找到了。”

  什,什么找到了?鲁班锁么?

  苏懋吓的好悬当即爬走,急的不行的时候,还不忘摸摸下巴……还好,昨晚睡觉前悄悄处理过一回,现在并没有什么痕迹。

  “愣着做什么,”太子挑眉,“走啊。”

  “啊?”

  苏懋有点傻,走,走去哪,去玩你这个鲁班锁吗?我不会啊!

  太子忍无可忍,把他拎起来,交给鲍公公:“把他洗干净。”

  苏懋更慌了,什么叫洗干净!洗干净干什么!

  直到被鲍公公浸了冷水的帕子盖上脸,他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什么嘛,洗干净是指洗脸啊。

  “殿下要去哪里?”他试着问鲍公公。

  鲍公公慈爱的看着他笑:“你这孩子,怎么自己的事都忘记了?不是你求殿下帮你查埋尸之地么?”

  苏懋登时眼睛亮了:“殿下查到了?”

  这么快的么!这才过去一夜而已!

  “殿下办事,何曾慢过?”

  鲍公公说完,才感觉这话稍稍有点不对劲,虽然他是个太监,但也是男人,说男人办事快,可不是什么好词,殿下可不能有这个名声,又加了句:“若要慢,必是期间有更多妙处要体会,你以后就知道了。”

  苏懋:……

  什么叫我以后就知道了,我不知道!你们今天怎么回事,怎么一个个说话都怪怪的!

  鲍公公等了一会儿,不见小太监回话,再一看对方表情,那眼睛圆的,那耳根红的,他笑的牙华子都快露出来了:“咱家就事论事,苏内侍想到哪里去了?”

  “您快别说了,”简直越描越黑,苏懋拎起袍角,转身往外跑,“我去寻殿下了!”

  太子殿下倒是没废话,直接将他带去了现场。

  小郡王和归问山都在,归问山正带着一堆太监同,拿了锄镐正在挖,小郡王一看就是没睡醒就跑进宫看热闹的,还打着呵欠。

  这里的确离吕梅芝的房间不远,也在去往内官监的必经之路,正好是最偏僻的那一段。

  看得出来,他们并没有开始挖多久,仅有的几个坑都不算很深。

  “咦,我挖到了!归门正快来看看,这是不是骨头!”

  归问山打听消息,问事还行,看骨头就不擅长了,回头一看苏懋来了,就招了招手:“苏内侍来认一认。”

  苏懋走过去,接过那块白褐色的东西,吹了吹灰,仔细辨认了片刻,才道:“没错,这就是人的骨头,手背上的,手舟骨。”

  “哪呢哪呢我也要看!”

  姜玉成扒拉开人,立刻凑了上来,看到骨头,也不困了,眼睛里也不冒泪花了,眼睛睁的溜圆:“这幺小一块,你也能认得出来?”

  当然,这是法医的必考功课。

  苏懋面色平静:“为何只有这一小块,其它的呢?”

  若是人的骸骨,已经掩埋在此处,那至少得有另外一个上半身和下半身。

  可归问山带着人忙活了半天,挖挖找找,只寻到一些非常细碎的骨头,比如这手舟骨,月骨,豌豆骨,以及脚上的趾骨,零零碎碎,加起来也只十来颗,再多的,没有,大骨头更是一根都没有。

  除了骨头,唯一有价值的线索,便是埋在土里的衣料,比之前挖出来的那一片更大,浅绿色,一看就是宫女在春夏穿的衣服。

  这就奇怪了,要是人没有在这里被埋过,那这里不应该有这些细碎的骨头和衣服,要是人在这里被埋过,剩下的骨头呢?总不会凭空消失吧?

  太子站在一边:“叫人过来问问吧。”

  姜玉成好奇:“叫谁?”

  太子看了他一眼:“宫中如今谁是外客?”

  “那自然是那位宁娘子——”说着,姜玉成拍了下大腿,“不对,还有荆国公府的二爷檀盛啊!几位表兄昨天叫了安恪侯公子进来问话,今日正该荆国公,我过来时那边好像正好传话,说是这边二爷到了……等着,我去去就来!”

  小郡王风风火火的跑了,不一会儿,就将两个人带了过来。

  见太子不说话,苏懋就代劳了:“两位对此地可熟悉?”

  檀盛和那日见到的一样,一看就是高门大户家的公子,站姿优雅,矜贵十足,又因身上气质,透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君子气派,只是并不爱笑,显的有些高冷:“不熟。”

  “妾身也没来过这个地方……”

  宁娘子左右看了看,视线停在那块布上:“这过这块布妾身倒是挺熟,该是江宁织的梭棉,不过是老工艺了,现在都没这么做了的。”

  太子:“你能认出这种布?”

  宁娘子微笑:“妾身做这个行当嘛,难免对布匹有些研究。”

  太子:“你确定这是江宁梭棉?”

  宁娘子又低头,仔细认了认:“妾身应该可以确定?每种布质料不同,因为不同用途,梭织方式不同,走线密度不同,这个,应该就是梭棉。”

  她仿佛没察觉到什么不对,苏懋却知道,太子不可能空穴来风,会这么问,一定有原由。

  果然,太子下一句就是大招了:“孤认不出梭棉,却知这一批给宫女做衣服的梭棉,乃是战乱过后,朝廷抚恤放恩,允江宁织来,不追究技艺品质,予他们赚钱的——此布有且仅有一批,因用图并不怎么广泛,江宁闭造前后,并未在市井流传,只有宫中才能得见,宁娘子如何得知?”

  宁娘子笑了:“妾身做此行当,什么书都要看一些,有些布并未亲眼瞧过,但只要知道它们的特性,见一眼就能认出来,就比如古墓中的织造手艺,妾身也未曾亲眼目睹过,但瞧一瞧,也能知道出自哪里,何时流行过。”

  “市井之妇,不知天高地厚,”檀盛好像今天遇到了什么事,被叫过来有些不爽,脸色一直不怎么好看,“宁娘子该要最先学会的,当是谨言慎行,好好反省一下,什么是‘祸从口出’。”

  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外男如此批评,宁娘子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但贵人面前,她不大敢计较,只暗自瞪了檀盛一眼。

  太子没再说话。

  苏懋便又开口:“檀二爷此前可见过宁娘子?”

  檀盛微颌首:“曾在章皇贵妃寿席那日,偶然得见,听闻宁娘子擅绣,便想请她帮忙,给家中祖母做些新衣。”

  苏懋视线滑过宁娘子:“可我听闻,宁娘子擅长的是年轻女子间流行的花样。”

  若不然,也不会被召请到宫中,为五公主准备衣裙。

  他当然知道,宁娘子拒绝了檀盛,若是不拒绝呢,檀盛准备给祖母穿这样的花色?

  檀盛却并不局促:“我祖母年轻时貌美,听老人讲,性子也活泼,最是喜欢鲜活漂亮的花色,现在年纪大了,不方便穿,但能不能穿和有没有,是两回事,便是放在柜子里,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赏一赏,当也是愉悦的。”

  行,算你孝顺。

  苏懋又问:“七年前的春日,檀公子身在何处?”

  “七年前……”檀盛回想了片刻,“当是在江南祖宅。我自幼身体不好,一直在外休养,便是偶尔回京,时间都非常短,真正常住京城,是三年前开始。”

  苏懋:“在此之前,你从未进过宫?”

  “偶尔回京时,也曾由长辈带着觐见过,但我不知,内侍说的哪一回?”檀盛微微皱眉,似有些苦恼,“实不相瞒,过去太久,我其实也记得不大真切。”

  苏懋看向宁娘子:“宁娘子从未进过宫了?”

  宁娘子连连摇头:“妾身哪有那么大造化,这是头一回。”

  苏懋:“你二人可对屠路,吕梅芝这两个名字有印象?”

  二人皆摇头,答并不知道这两个人。

  苏懋又问了几个问题,有些与皇宫,本案有关,有些全然没关系,就像是日常对话,想到哪儿是哪似的。

  姜玉成有点不太懂,这话问的怎么那么琐碎,能问出有用的东西么?

  苏懋也知道自己这么问会让别人摸不清头脑,甚至心浮气躁,但他感觉有些不对,没有证据支持,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只是基于他多年办案的习惯和经验,感觉这两个人稍稍有些不对劲。

  两个人倒是配合,他问什么就答什么,没有不愉或指责,似乎非常有耐心,他也没有看出更多的东西,唯一观察到的就是,这二人从未曾对视过。

  但正在古代,好像也不是什么问题,一是男女大防,世俗规矩里,男女间本就该避嫌,再者这是在宫中,规矩比别处更加森严,二人身份地位有天壤之别,有任何僭越举止才是不对。

  可他总觉得,檀盛方才责宁娘子的话,像是有意转移话题,那种时候转移话题,岂不是帮腔说话?多少有些微妙。

  现场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回奉和宫吃饭的路上,他仍然陷在这个逻辑链里,不能自拔。

  “在想什么?”

  当太子问时,他也下意识答了:“不知为何,我隐隐怀疑檀盛对宁娘子——有心相护。”

  太子没问为什么,也没有否认,只道:“若如此,他二人此前供言,都需要重新推断思考。”

  苏懋点了点头。

  比如他和小郡王不小心撞到的那个画面,章皇贵妃寿宴当日,檀盛拦住过宁娘子,是夜,宁娘子对此的解释是檀二爷问她下绣品订单,说是给家人做,今日檀盛的回答仍然如此。

  若照他怀疑的方向,檀盛有意维护宁娘子,在宫中这样敏感的地方,仍然拦住人说话,目的绝对不会这么简单。

  要是用来挡话的借口,就更微妙了。

  二人见面的机会有限,檀盛非召不得进宫,算起来这几日仅有两次,一次是寿宴当日,一次就是今日,尤其今日,处处都有皇宫的人看着,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见面串供机会,他问宁娘子的话又不可能传出去,檀盛怎么做到和宁娘子口径一致,让人不起疑的?

  只有一个解释方向——

  他们不仅仅是认识,彼此之间可能非常熟悉。

  “这有何难?去查查不就行了?”

  姜玉成跟着往奉和宫方向走,本来想蹭顿饭,听到这种热闹,自告奋勇:“外头的事,等着瞧小爷的好吧!”

  苏懋这才意识到,自己一边走着路,一边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有人查自然好,他微微一笑:“有劳小郡王。”

  “嘿嘿,你且等着!”姜玉成这下连饭都不蹭了,一溜烟跑了。

  见苏懋视线一直追随,太子侧前一步,挡了他的视线:“不必担心,饿不着他。”

  苏懋并没有那么担心,小郡王又不是傻子,能不知道饿了得吃吗,而且身边还有那么多下人,他看向太子:“今日挖骨,似乎就是第一掩埋现场,但尸骨不见,总得有去处——”

  太子颌首:“归问山会继续找。”

  说话间,就回到了奉和宫大殿。

  “想吃什么?”太子问。

  苏懋脑子里转着事,就有些迟钝:“吃……什么?”

  秋日阳光灿烂,落在他瞳孔,眼底好像只装了自己一个人,纯良无害,像只软软乖乖的小猫,很想让人揉一揉。

  “就知道问你没什么用,”太子手握成拳,负在背后,淡声吩咐鲍公公,“小郡王让人送的那些东西,别浪费了,叫膳房经心些。”

  小郡王自小任性,只要不惹祸,基本上是被长公主疼到了骨子里,凡是他选的吃用,没有不好的,在奉和宫张牙舞爪也是,基本要来了皇宫中最好的东西,食材更是精致美味。

  只是太子日常不好口腹之欲,这次……

  鲍公公视线滑过苏懋,恭敬的应了声是,下去准备了。

  果然,等菜上来,也并未见太子喜欢,他仍然如往日一般,筷子去处,不见特殊喜好,反倒是苏懋,吃的眼睛都亮了,尝一口这个菜,好吃,再吃一口旁边的菜,还是好吃!

  他不忘给太子夹菜:“这个好吃,殿下快尝尝!”

  殿下什么没尝过,宫里布菜规矩也不是如此,可因为夹菜的人不一样,殿下不但面色平静的吃了,还缓缓出言点评:“是不错。”

  勾的苏懋继续给他夹:“那殿下多吃些!”

  一顿饭吃完,苏懋去外间找茶,发现鲍公公看他的视线十分慈祥。

  慈祥的都有点瘆人了。

  “公公可是有吩咐?”

  “吩咐倒没有,”鲍公公微笑道,“就是咱们奉和宫份例,每到月初都会分发下来不少,有些好东西,殿下也用不完,浪费了怪可惜的,咱家瞧苏内侍胃口不错,下回都给你留着?”

  老公公的办事能力,苏懋从不怀疑,没见奉和宫上下都是他打理的么?他既然敢说这话,就说明这么干没问题:“好啊,那我先在这里谢谢公公了!”

  好吃的当然不能浪费!

  完全没想到,月初对奉和宫而言,是什么日子。

  小郡王不愧是玩转京城的纨绔,到了宫外简直如鱼入水,熟练的不行,好些别人明面上打听到了消息,他走走不一样的路子,还真就有了收获!

  隔天,他就跑来奉和宫找苏懋了,还带着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苏小懋你知道么,那个宁娘子不是什么好人,她是个小骗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