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鲤童养媳:捡了个糙汉忙种田 第135 哈巴狗

  胡氏一双眼睛跟要吃人似的,立马转过来盯着那几个说话的小媳妇。

  “小姑婆算个屁,她一辈子穷酸,就是因为蠢!你们且等着瞧吧,这回小姑婆鼓动那一条街的街坊都去下地割麦子,老天爷要是不下雨,她得被街坊们的唾沫星子淹死!”

  方才顶嘴的其中一个小媳妇,不服气地哼哼:“南风道长都说了,损失他来赔,干小姑婆啥事?”

  “一个穷道士能赔得起啥呀?”胡氏脸红脖子粗,双手叉腰,大骂四方,“你们还是不是张家的媳妇儿了!一个个的胳膊肘净往外拐!要是闲着没事,都给我回家去给六婶叠纸元宝!”

  张汉中在族中有些威望,胡氏妻凭夫贵,说话自然也硬气很多,搞得这些媳妇们都不敢和她怼上。

  她逞了威风,又想在牛婶跟前显摆一下,就冲着牛婶啐了一口:“你也一把年纪了,干点啥不好,非要跟在一个白眼狼身后转悠,你可别以为对白眼狼露个笑脸,她就能记得你的好,她连自己的娘都不要了,还能记得你一个婶子?”

  只要不是耳朵聋,都能听出来胡氏这番话是针对谁。

  立秋肯定不会惯着胡氏的毛病,别说现在身边还有个顾长安,就是顾长安不在这儿,她也不会憋着这口气。

  “是啊,有些人一把年纪了,干点啥不好,非要做一条哈巴狗,”立秋笑眯眯地瞟着胡氏,“二娘,做人家的狗滋味如何?”

  “小贱人,你敢骂我是狗!”

  胡氏卷着袖子冲到立秋跟前,顾长安往立秋身边一站,她又熄了气焰,气得干瞪眼,却不敢把立秋咋样。

  还是有个男人好呀。

  立秋由衷地感叹着。

  今天要是没有长安哥在这儿,她就得动手跟胡氏打起来了。

  “二娘,你可别误会啊,我可没骂你,我就是问问你,你非要上赶着往自己身上安这个骂名,跟我可没啥关系。”

  有顾长安在,胡氏就是气得翻白眼,也不敢把立秋咋样。

  立秋出了心中这口气,破天荒主动挽住牛婶的胳膊:“婶儿,刚刚在路上遇见狗子叔,他嘱咐我俩要好好照顾你呢,你赶紧回家吧,老跟一条哈巴狗掺和在一起干啥呀,你要喜欢小狗,回去抱我家老四去。”

  牛婶前些日子才被胡氏当众扒了腰间的大红绸子,心里正恨着胡氏呢,立秋一来撩拨,她马上心领神会,乐呵呵地应了一声是。

  回到家,顾长安要将堂屋的土坯归置归置,立秋怕他胳膊上的伤口裂开,叫他抱着老四在堂屋坐着,自己去灶房烧水,准备把猪肺和大肘子都炖了。

  顾长安坐不住,在立秋面前甩了甩膀子:“小秋,你就叫我干点活儿吧,我一闲下来,浑身都痒。”

  立秋嗔他一眼:“以前咋没见你这么勤快?”

  顾长安要是早像现在这么勤快,顾家那几亩地何至于长那么高的草。

  “嘿嘿,那不是因为我那会儿还没娶上媳妇儿嘛,”顾长安挠了挠头,“一个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那么勤快干啥?现在有了你可就不一样了,我要是不勤快点,那不就得叫你跟着我喝西北风?”

  “勤快也得分个时候,你的胳膊伤成这样,能干啥活儿?”

  顾长安抱着老四,搬个小马扎,坐在了灶台前:“那我帮你烧火。”

  立秋就随他去了。

  男人这种东西不能惯着,既然长安哥主动要干活儿,她再推三阻四的,给长安哥惯出毛病就不好了。

  “狗子叔给的那把匕首,你准备怎么处置?”

  “当然是给你啊,”顾长安把匕首拍在了灶台上,“狗子叔说了给你防身用,那你就拿着,匕首可比剪刀好用多了。”

  刀鞘上的几颗宝石烨烨生辉,简陋的草棚好似一下子就被照亮了。

  立秋吓了一跳,赶紧擦干净手,把那匕首用帕子包起来,放进草棚柱子上挂着的篮子里。

  “灶台全是油污,这么金贵的东西,怎么好就这么放在这上头?”

  顾长安满不在乎:“一把匕首而已,脏了就脏了。”

  “话不是这么说的,那又不是普通的匕首。”

  那可是一把镶嵌了好几颗宝石的匕首啊。

  “它就是一把金匕首,那也是匕首,除了能用来防身,啥用也没有。”

  “胡说!”

  立秋撇了撇嘴:“谁说它没有别的用处了?将来咱们有难处,还能拿出去换钱呢。”

  她眼睛瞟着牛婶家的方向,小声道:“长安哥,你说狗子叔当年从京城逃出来,身上到底带了多少好东西?”

  光是这样一把匕首,就值不少钱了,张狗子家里肯定还藏着别的好东西。

  “不知道,”顾长安不感兴趣,“小秋,以后他家的事,咱们少掺和。”

  顾长安言语中的冷漠叫立秋大吃一惊。

  “长安哥,你不是一向很敬重狗子叔吗?”

  “那是以前,”顾长安略微有些烦躁,“总之,咱们就当他出远门再不回来了,以后别提他。”

  瞧着顾长安有些不太高兴,立秋便马上转移了话题:“要是明天还不下雨,你陪我去山上割些草。”

  顾长安闷闷地应了一声。

  立秋没当回事,回过头来想一想,也觉得无趣。

  狗子叔都跟姓唐的那种人混在一起,可见也不是什么好人,她还提狗子叔干啥?

  第二日依旧没下雨。

  村里还跟前一天一样,下地割麦子的早早就去了,等着看笑话的,也都在村口守着了。

  不一样的是,村口连来卖酒的老头儿都不见了,听说是在家收麦子呢。

  一些张氏族里人也坐不住了,不顾六叔公等人的阻拦,火急火燎地下地收麦子。

  问起来,就说连县太爷都去请教南风道长了,可见南风道长的道行很深,说的话肯定算数。

  这时候不割麦子,难道真的要等到麦子泡在地里吗?

  张氏族里吵得不可开交,走在村里,随处都能听到有人大声对骂。

  立秋二人对此充耳不闻,小两口上山割了草,回来瞧见牛婶等在家门口,立秋就问牛婶有啥事。

  “可不得了,”牛婶伸出两根手指头晃了晃,“两件事,都不是啥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