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鲤童养媳:捡了个糙汉忙种田 第130章 朝廷的人

  顾长安恶狠狠地咬了咬牙:“他跑不了!”

  唐老爷早就被张狗子按在地上猛揍了一顿。

  恰巧赶上县太爷进老君庙的山门,听到不远处有姑娘在尖叫,于是叫衙役过去瞅瞅,没费多大功夫就把唐老爷给抓了起来。

  这会儿,人已经关在老君庙里了。

  县太爷叫人将立秋和顾长安带过去,屏退众人,细细询问立秋事由。

  “你仔细说,不用怕。”

  县太爷年纪很大,说起话来慢条斯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有宵小之徒行如此不齿之事,本官若不重罚他,便当不得这一方父母官!”

  立秋一双眼都哭肿了,她躲在顾长安身后,焦急地捂着顾长安的胳膊。

  “青天大老爷,我的事不要紧,先找个大夫给我家相公瞧瞧伤处吧。”

  县太爷说话依旧不紧不慢:“不急不急,本官有位随行大夫,一会儿说明白了你的事,再给你家相公看伤也来得及。”

  立秋急得都要跳脚了。

  她已经完全清醒过来,看着顾长安的胳膊被扎了好几个洞,哪能不明白,是她自己糊涂的时候扎的呢?

  流了这么多的血,不及时包扎好,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

  “求大老爷行行好,先把大夫叫来,给我家相公把伤口包一下,我再说我的事。”

  县太爷微微沉下脸:“本官说了,先说你的事要紧,在本官的眼皮子底下,竟有大胆狂徒欺辱良家妇女,这不是在打本官的脸面吗?不将这小人斩杀,本官难出这口恶气,传到州府府尹耳朵里,你要置本官的官声于何地?”

  立秋明白了。

  所谓的青天大老爷,根本就没想着真心实意为她讨公道,就是为了他自己的官声罢了。

  倘若今日不是恰巧在老君庙,不是有这么多百姓跟着,哪怕一个强人真的将一个良家妇女给掳走了,县太爷也只当没看见。

  呵呵,大丰的朝廷命官,就是这个德行。

  “小秋,”顾长安按住立秋的手,朝她摇摇头,“这点小伤不要紧的,你先把你的事情说清楚,那个姓唐的有没有伤着你?”

  “血流了这么多,还叫小伤吗?”

  立秋心疼得眼圈都红了。

  “你怎么这么傻?”她想捶顾长安一把,又不敢,怕碰着顾长安的伤口,“我拿剪子戳你,你不会躲啊?”

  顾长安身上有功夫,很轻松就能躲开,他不躲,只是怕立秋伤着自己。

  立秋哪能不明白,心里又疼又自责。

  她怎么就沉不住气,非要去招惹唐老爷?

  若是她再隐忍一些,也不至于让唐老爷发狂。

  亦或是今日不逞能,自己一个人抱着首饰去镇上,也就不会惹出这一堆事。

  “元氏,”县太爷不悦地咳嗽了几声,“本官问你话呢,那狂徒有没有奸淫你?”

  老君庙的这间破屋子四面透风,外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站在屋里,都能听到外头小声说话的嗡嗡声。

  县太爷这句话一落地,那嗡嗡声就不见了。

  立秋不用出去看也能想象得出来,外头百姓的神情,跟县太爷一模一样,都急切地等着立秋嚎啕大哭,捶胸顿足说自己如何被人侮辱。

  旁人不会同情她,只会把这件事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于她以后会不会被人指指点点,甚至会不会羞愤而死,都无人关心。

  众人关心的,只是这件事够不够热闹。

  今日立秋若是应下此事,或者但凡有一点犹豫,不出一日,她被唐老爷玷污一事,就能传遍附近的十里八乡。

  顾长安便是再如何稀罕她,顾氏族里,乃至整个平阳村的人,也会联合起来,逼着顾长安休妻。

  立秋当即就厉声否认:“大人明鉴,当时我邻家的大叔在赶车,这位唐老爷只是觊觎奴家怀中的篮子,并不曾对奴家做过什么。”

  “哦?真的么?”

  县太爷饶有兴趣地盯着立秋看。

  十六七岁的小村姑,生得娇小玲珑,一头乌发编成了纂儿,堆在脑后,用一支银簪绾着,簪头一朵大大的结香花,映衬得小村姑越发娇媚可人。

  一身粉红的小衫,底下配着樱草色的裙子,如此清丽脱俗,简直就是炎炎夏日的一股凉风,叫人赏心悦目。

  县太爷完全能信唐老爷为啥会对一个小村姑起了邪念。

  若非现在场合不合适,县太爷都想把这小村姑给收房了。

  说没被唐老爷得手,他可不信。

  “元氏,你莫要害怕,那狂徒对你做了什么,你放心大胆地说,本官会为你做主的,若是你家相公嫌弃你,也没关系,本官自会为你另寻一门好亲事。”

  顾长安身子立刻绷紧了:“多谢大人好意,小人娘子贤惠温柔,貌美手巧,大方能干,小人为何要嫌弃她?”

  “本官没问你!”

  县太爷怒了,重重地拍了拍桌子。

  “元氏,你从实招来,到底那姓唐的狂徒对你做了什么!竟然叫你不顾性命也要跳车?说,是不是他奸淫了你!”

  立秋深吸一口气,看来只能把首饰的事情告诉这个狗屁县太爷了。

  “大人,奴家家中银钱不凑手,便想着将陪嫁的首饰拿到镇上当了,谁知姓唐的见财起意,想要把首饰抢了去,奴家誓死不从,才跳车而逃,并非是大人猜测的那般,求大人明鉴。”

  县太爷明显不信,当班衙役此时进门,在县太爷耳边耳语一番。

  县太爷登时一惊:“竟有此事?”

  衙役拱手:“小人不敢妄言,大人,此时人就在道长房中,还请大人移步。”

  县太爷急匆匆便走,立秋忙追了上去:“请大人传唤随行的大夫,为我家相公看看伤处。”

  县太爷根本不搭理立秋,一溜烟走得没影了。

  那衙役稍稍晚了一步,他好心劝立秋:“小娘子,你惹的那个人,是朝廷的人,今日之事,你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赶紧回家去吧。”

  立秋怔住了,唐老爷竟然是朝廷的人?

  那狗子叔呢?

  狗子叔虽然曾经是逆太子的侍卫,可他当年是逃出来的,按理说,应该躲着朝廷才是,为什么又会和朝廷的人有来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