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监国太子:让你守城赴死,你成了天下霸主?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此间乐,不思吴

  芈能心里恨极,但这毒药吃都吃了,他同意还有活路,不同意直接死路一条。

  但凡长了脑子就知道该怎样选。

  “张君主说笑了,我知道我先前的举动让你怀疑我,可我会让张君主相信我的诚意,半年内,我一定让张君主得偿所愿。”

  “好!七皇子不愧是一个聪明人!有何要求你尽管提!”

  面对着张君临除了想利用毒药控制,还想要给他加塞人手监视他的计划。

  芈能表面上感激不已,嘴上却毫不留情地拒绝。

  “我担心回去之后会被人以此为理由,怀疑我与南越勾结……”

  “怕什么,我们这叫盟约,又不是没有别的国家帮助他国皇子登基为帝的先例,举个例子,杀了秋雁来的北齐肖君主,当初还是在朕的母后支持下,才登上皇位的。”

  话是这么说。

  但北齐是靠军功立足,西楚靠的是贵族支持。

  芈能只得好言解释了半晌,直到张君临确认真的无法塞人,顺势便同意了芈铎只带四个暗卫前往西楚,剩下的护卫,则由当初在盐城俘虏的西楚侍卫负责。

  “事不宜迟,七皇子还是早些去吧。”

  签了约画了押还拿了信物,并且还不用出太多的人手去帮芈能夺取皇位。

  张君临觉得这个俘虏抓得可真是太值得的了。

  芈能也不想再留在这里,以防西楚那边出现变故,太子掌握实权后与张君临交涉。

  就凭张君临这种无利不起早的性格,到时候知道支持他无望,一定会把他卖给太子。

  哪怕换不来吴国三郡,也能够换来几座吴国的城池,他当然选择赶紧跑。

  但临走之前,他还有一个疑问。

  “张君主是想与西楚一起瓜分吴国地盘吗?”

  “七皇子何出此言?”

  “我听说吴国许多流民难民全部来到了南越国,是否南越国国土太小,无法安顿他们,这才想将他们遣回故土?”

  芈能知道木已成舟,可他需要提防事成之后,张君临霸占镇南军占领吴国的战果。

  或者。

  支持吴国复国,借吴国来牵制西楚,南越才好悄悄的强大。

  “七皇子,朕说过了,这吴国三郡是给南越的,与吴国有何关系?朕可不是慈善家。”

  多说无益。

  张君临比了比牢房门口。

  芈铎临走前,深深地看了一眼笑容高深的张君临。

  只觉得他这一步好像踏入了陷阱里,身体却没有下坠的感觉……很奇怪,也很心慌。

  但他没得选。

  “山水有相逢,希望我登基之时,张君主能够到场庆贺。”

  “会的。”

  张君临笑吟吟地答应下来。

  他当然得去庆贺。

  顺便拿回吴国三郡。

  送走了芈能后。

  张君临继续拎着酒壶喝酒。

  喝完便将系统整理好的提取蒸馏酒的方法列了出来,派手下前去收集材料。

  他还要在镇州呆上一段时间。

  开科举的风波在前期进行过激烈的反扑后,逐渐归于平静。

  据说镇州的大街上,因此少了一些游荡的学子,多了一些悬梁刺股的读书人。

  哪怕坐在府衙的后院里,依旧在每日清晨能够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真卷呐。”

  张君临知道在某一时间段,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来说,卷是必要性。

  大浪淘沙嘛。

  但人才消耗与人力消耗方向,长期卷下去只会让国民的生产力以及生活力下降,从而无法达到壮大人口规模,占据更多土地的效果。

  所以。

  他得多想一些致富和发展的方法,来把人才与人力分流。

  适合入朝为官,一步一个脚印为国谋福利的就去当官。

  属于外交人才的,可以派往各个国家,借助贸易往来去传播他与各国合作的心愿。

  而适合发展农业与商业的,也必须让他们大展拳脚,看得到回报,受得起尊重……

  “我学识有限,只能将心比心想到这些,剩下的就靠那些筛选的官员们和我一起努力,把握好南越发展的方向。”

  除此以外。

  更重要的还是法令改革。

  刑不上大夫是自古以来便保留下来的法令,可一些法令漏洞太多。

  并且由于天下战乱,国人没有统一的思想。

  在这一点上,他前世学过的书本经验可以尝试一下。

  变法。

  只是变法一事绝非一日之功,更不可急于一时,需要有群众基础,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必须在开科举的结果安抚了权贵世家,又激励了普通百姓后,让当时的“新贵”出手才行。

  具体谁当这个出头人,可以慢慢挑选。

  “反正不能再是石磊的,不然我都担心哪天石磊走在街上就让人噶了。”

  张君临写写画画半日。

  桌子上除了空酒壶便是一摞草稿。

  其实他在镇州并没有做太多的实事,但只要他在,镇州便稳若泰山般,治下的官员有了主心骨,面对着如急流般阵阵涌来的吴国人,应对自如。

  十日后。

  姜助让人抬着四箱子从各州县收上来的新增户籍统计册,来到了张君临的面前。

  “陛下,镇州这两个月内,共新增原吴国户籍人九万八千二百一十六人,其中两万人赶上了当时的分地政策,名下已有耕地与山地,两万人找到了长期帮工的差事。”

  “臣按照陛下的指令,让各县官员摸底调查,这些新增户籍的九万余众,听闻南越不让拥有双户籍时,在得知姬锦公主对外宣称的要复国一事时,仅有一成百姓有意愿想回归故土,叶落归根。”

  张君临听懂了。

  这一成百姓里大多是拥有难离故土情结的老人,想着死的时候能够回到吴国去。

  人之常情,也能够理解。

  世间可不是谁都拥有万事一身轻的洒脱心情。

  “只有一成,比朕预想中的低多了,朕以为会有三四成。”

  “陛下过虑了,自从陛下坐守镇州后,当地的商绅们捐粮捐物急着表现,还自掏腰包修路修渠,原本的吴国地处偏僻,何曾见过如此繁荣的景象,更别提镇州的工钱极高,待遇极好,如今民间流传着一句话。”

  “什么话?”

  “此间乐,不思吴。”

  哦?

  张君临想到姬锦听到这番话后,可能气得美丽的小脸都会变凶狠,他没有一丝心疼,而是更开心了。

  “这说明我们南越如今的经济发展已经能留得住想要吃饱喝足的人,但想要超越别人成为独一无二的选择,还得满足他们其他需求,比如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

  姜助深以为然。

  但他只擅长统领官员,不懂商业规划这一块,只能满眼期待地看向张君临。

  “陛下是否又有了新的赚钱门道?”

  他可是听说了,陛下这段时日虽然以养伤为理由呆在后院里,但每日在纸上书写都是奋笔疾书。

  有时候写到半夜还没睡下。

  定是有所成果。

  “小道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