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昏君模拟器,开局提审袁崇焕 第一章 又见歪脖子树

《昏君模拟器,开局提审袁崇焕》第一章 又见歪脖子树

作者:淮海老人 字数:2150 书籍:昏君模拟器,开局提审袁崇焕

  崇祯二十年。

  魏王罗汝才兵临京师。

  城门外烽烟滚滚,城内哭喊声不绝,一片人心惶惶。

  煤山,明朝时称万岁山,观德殿。

  这里居高临下,可俯视北京全城,乃是明朝历代皇帝习练射箭之所。

  一名身穿黄袍的壮年男子望着城中乱象,面无表情。

  身后一名老者小心侍奉,面白无须,看着黄袍男子的眼神流露出戚色。

  二人都不作声,四周也没有别人,寂静处有几声鸟啼,几乎是另一个天地。

  “这就是朕的江山啊!”

  许久,壮年男子感叹一声,终于不再去看。

  “万岁爷。”老者小心伺候男子坐回亭子之中。“这大好河山仍有半璧玉全,您怎么忍心就抛下太子爷,这么去了呢?”

  壮年男子,也就是这个世界的崇祯,微微一笑。

  “《礼记》有云,‘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我既为天子,连国门都守不住,纵使逃到南京,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老者有心劝说,却也知道对方心意,颓然道,“万岁对自己也太苛责了些。要说这世道,从神宗皇帝起便一天天坏了下来。”

  崇祯瞟了他一眼,笑骂道,“你这老太监,虽说朕要当亡国之君,胆子也忒大了。”

  老太监,也就是这个世界的王承恩见到崇祯只是调笑,并无怒意,便顺着骂了起来,重点照顾了崇祯一朝的文武百官。

  崇祯倒也并没有去阻止,只是末了问道“慈烺可是已经到了南京城?”

  王承恩骂得口干舌燥,顺了一口气,答道“太子顺运河而下,如今有半月了,想必已在南京登基。”

  崇祯点了点头道,“这一世,我给他存下了曹变蛟,又调孙传庭经湖广入江淮接替防务,瞿式耜已经提拔为南京兵部尚书。有这三人在,烺儿划江而守还是能做到的。”

  王承恩听到这里,憋不住问道,“万岁爷既然早有洞见,为何不能先行南下,再徐徐图之?”

  崇祯笑道,“南京么?我也不是没有去过,只是朝野上下暮气难鼓,终究不能光复祖宗江山。”

  王承恩听到崇祯此言,觉得十分怪异,毕竟崇祯这十几年几乎全都扑在御门听政,连后宫都没去过几回,更不可能到过南京,但也不敢多做争辩。

  突然,远处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只听崇祯又道,“时候到了吧!你去看看城门可是破了?”

  王承恩连忙起身望去,答话道,“万岁爷,是崇文门破了。只有几队锦衣卫还在门前抵抗。”

  崇祯闻言也看向崇文门方向,只能依稀看清一些红色的小点,被潮水般涌入的魏军淹没。

  “此人必是李若琏。”崇祯道。

  王承恩面露敬服,“万岁爷当真是慧眼如炬。”

  “哪里。”崇祯失笑,“我让他南下护送烺儿,他却一直赖在京师托病不走,只是派他的两个义子随行,我就知道他已经心萌死志。”

  王承恩这下了然,“万岁对李若琏十几年来超拔厚遇,远超常人,李爷自然动了为国尽忠的心思。”

  崇祯一怔,缓缓说道,“这却是你不了解他了。”

  “李若琏这个人,即使我一直冷遇他,到了今天,也会这么做的。”

  王承恩闻言,方知李若琏在崇祯心中分量这么重。

  有一说一,王承恩这十几年来随侍,眼见着崇祯如有神助,凡重用之人无不为能臣干将,心中也是万分敬服。

  唯一一个看走眼的,便是这罗汝才。

  不过此时的王承恩也只是垂眉搭眼,不再多言。

  崇祯留恋的看向崇文门方向,又说了一句让王承恩摸不着头脑的话,“罢了,反正还会再见面的。”

  便叮嘱道“我们也是时候上路了。”

  他抬脚便走,身后自有王承恩忙不迭带上白绫和马扎,亦步亦趋。

  手握白绫,望向眼前熟悉的歪脖子树,崇祯有些恍惚。

  即使是这种死法,也是第三次了吧。

  崇祯体内的灵魂本是普通青年,名叫章程,平时爱读历史,但限于网络小说和知乎帖子,不求甚解,总觉得网络大V的暴论比史书有意思。

  获得昏君模拟器后,第一次模拟,章程发现自己跪在天启床前,听到那弥留的青年皇帝嗫嚅道,“吾弟当为尧舜。”

  结果缺乏经验的自己过早暴露了想清理朝政、独揽大权的意图,被魏阉直接毒死。

  虽然很受挫败,但章程总算认清了自己。

  以自己浅薄的历史知识和三脚猫的政治能力,初次登场的表现连真的崇祯都不如!

  第二次重来,章程小心做人,虽然后来料理了魏忠贤,却没有将阉党一网打尽。

  而是按照前世网络小说套路,留下了阉党中人跟东林党搞平衡,派出太监去江南收税,结果民怨沸腾、漕运堵塞,辽东的军饷也发不出来。

  因为怀疑辽东军阀和建州暧昧,过早调孙传庭带秦兵去松山练兵,结果辽东将门直接磨洋工,孙传庭困守孤城战死。

  闯王高迎祥在西北无人可制,直接带着闯将李自成发兵京师。

  在高迎祥的刀口下,章程这才明白,暴论要是有用,大V还要接那些智商税软广吗?人家就是用暴论来挑选受众。

  第三次。

  章程终于变得谨慎,学会了先搜集真实情况,征询不同意见,仔细斟酌后再做出决定。

  而不是被一股子情绪和偏见左右做出最错误的决策。

  因此,当皇太极再次窜入京畿后,章程控制的崇祯力排众议,没有让洪承畴、卢象升二人回援,而是坚持将李自成和张献忠剿灭干净。

  结果,因为之前抽调太多关宁铁骑导致辽东边防空虚,皇太极直接掉头吃掉了援救京师的辽兵,随后攻下京师。

  虽然结局还是失败,但是这一次章程感到了些许欣慰。

  自己总算把流贼剿灭,也算是做成了一件事。

  只不过要挽救大明,要做成的事还有很多件。

  一次次模拟,让章程越来越得心应手。

  这一世的自己,先是绞杀张献忠,然后用罗汝才火并了李自成,并特许其便宜行事,收编和剿灭西北地区零星的农民军,并晋升罗为大同总兵。

  章程对罗如此信任,只因上一次模拟中,罗汝才是在自己身侧奋战至死的忠臣。

  随后,章程集结了洪承畴、卢象升、曹文诏等明末将星,在辽东同鞑子连续四次大会战。

  虽然终于惨胜,但是明军也元气大伤,卢象升、曹文诏战死,洪承畴染重病。因为丁忧回老家的孙传庭虽然安然无恙,但他的秦军老底已经被打没了建制。

  此时,守卫西北的罗汝才突然打出反旗,自号魏王。

  取山西,入潼关,定中原,一脚踢翻了半个天下。

  自食苦果的章程这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心莫测。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一世为忠臣,不一定下一世也为忠臣。

  如果换做之前的章程,早就乱了方寸,但经历过这么多次模拟,他早已今非昔比。

  一纸密令让孙传庭夺情去江淮布置防线,又打发带着关宁铁骑仅剩火种来勤王的曹变蛟送太子去了南京。

  自己则是干脆利落地来万岁山重开,毕竟刚同女真拼完老本,已没有本钱再同现在的罗汝才对抗。

  回顾完一生,章程叹了口气。

  将脖子套上白绫,闭上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