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咸鱼王妃一夜带球跑,但她是大佬 报复开始

  正统十四年八月。

  明军正在撤往怀来府的路上。

  半路上倒是遇到过瓦刺军队,由于早就有了防备,没有再听皇帝瞎指挥,再加上如今三军尽是哀兵,爆发出来的力量极其可怕,因此并未如原本历史上那样损兵折将,而是击退瓦剌军队后顺利抵达怀来。

  熟悉的土木堡就在前方,遥遥在望。

  不久前,大明天子朱祁镇召集大臣们,诚恳而严肃地反思自己过去不该听从王振蛊惑,然后二话不说把王振推出去砍了,晓谕全军,又将军中大权全人数委托给张辅等人,不再瞎指挥。这一番操作下来,倒是让隐隐躁动的大军又暂时平静下去。

  王振的人头让大家觉得:天子大概真的改了,不然怎么会把这个大奸宦杀了?以前肯定都是这个奸宦蒙蔽了圣天子,而今既然奸宦已除,大明的未来一片光明!皇权的威力是强大的。不到万不得已,被洗脑多年的人很难生出大逆不道之心。

  随行的文武大臣虽不像士卒那么好糊弄,但天子都主动认错了,还不是只能把他原谅?退下后,略感欣慰的他们聚在一起,像是在强行说服自己,也说服其他人:“陛下还年轻,知错能改就好……”

  然而,随着视频不断播放,从文武百官到底层士卒,只觉得他们的原谅都喂了狗。自私,无耻,凉薄,冷酷……所有人在视频中只看到了一个不配为人的朱祁镇。

  当忠臣将士埋骨于地下,这位大明天子却理所当然取走他们的家产、妻女,剥夺他们的一切,送给与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

  为他出生入死之人,不得好死!

  残害百姓、杀戮将士、俘虏天子的异族首领,却能立庙祭祀,香火不绝!这一刻,所有人出离愤怒。

  被强行压在心底的负面情绪全面反弹!仿佛一声又一声质问在每个人耳边响起。

  ——如此天子,也配将士效忠?——如此君父,也配百姓供养?——如此禽兽,也配托生成人?

  怒火在二十万人眼中点燃,化作一股冲霄的气焰,几乎照亮这黑沉沉的深夜。不远处是本该埋葬二十万英杰的土木堡,眼前是无情无耻不配为人的所谓天子。

  他们不明白这个无情无义的昏君将来为何还能受人拥戴重登帝位……可能是因为死在土木堡的不是那些人,被抄没家产的不是那些人,被送妻送女腰斩的也不是那些

  人,朱祁镇没有祸害到那些人,反而能带给他们从龙之功,所以,那些人可以无视土木堡的二十万亡灵,无视不得好死的忠臣义士,只为一己之私,将一个畜牲重新扶上皇位——但现在,他们绝不允许!

  夜色之中,被怒火点燃的大军像是来自幽冥的鬼神,在有心人的挑动下轰然炸开。

  ……“土木堡之变”是吧?这个可以有!

  不过这一回,结局就不再是“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天子沦为俘虏”,而是“天子不幸身亡,二十万大军坚守怀来,誓要为天子报仇,击退敌军,杀败瓦刺”的剧本。

  等消息传到京城,王顺理成章登基,在于谦于大人的统筹安排之下,大家再讨伐瓦刺,为惨死的天子复仇,也不迟嘛。

  冷风呼啸,穿营而过,朱祁镇从梦中惊醒,突然听到营外传来的喧哗之声。

  “护驾!”有人高呼。

  "该死,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这声音很快在刀兵之声中消失。

  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闯了进来。

  朱祁镇被人简单粗暴地扯到了地上。

  "你们……你们想干什么?"

  一阵寒意蹿上心头,朱祁镇猛然打了个寒颤,不知为何,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不久前曾亲眼所见的「隋炀帝的落幕」。

  耳边好像正不断回荡起那句群臣对隋炀帝喊出的话:“普天同怨,何止一人!”

  他发出撕心裂肺的声音,又很快终止。

  “不,不——!”

  夜色深沉,朱祁镇的生命终结在这个夜晚,二十万人成为了心照不宣的共犯。面对天子不再完整的冰凉尸体,随行出征的重臣姗姗来迟,不知是谁幽幽一叹:"纣虽贵为天子,其死不若匹夫!"

  感叹完,也就没有然后了。毕竟历史上他们平白送命,家族一落千丈,都是朱祁镇的锅,难道他们还要为朱祁镇拼死拼活?

  朱祁镇真正的死忠早就在反抗中先朱祁镇一步离开了人世,如今剩下的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成分,自不必说。

  为他哭一场,就算是报答君臣之情了。

  换作朱祁镇,只怕一滴眼泪都不会为他们流。牺牲在土木堡的将士尸骸,可都是

  朱祁钰下令收敛祭祀的,朱祁镇复位后,亦不见他祭祀英魂,反而为也先立庙!

  很快,有人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

  “陛下驾崩——”

  “瓦剌贼子卑鄙无耻,提前知晓天机,竟派遣刺客……陛下不幸为其所趁……”

  “陛下,你死得好惨啊——噗!”

  "……瓦刺狗贼,我与尔等不共戴天!"

  而谋划出这一切的人也很满意,他们暗搓搓开始了下一步:“快马加鞭传讯京师,瓦刺行刺,陛下驾崩,请王登基!"

  ……既然他们这些枉死鬼的性命在朱祁镇眼中一文不值,他们又何尝不能用朱祁镇及其走狗的性命,搏一个从龙之功?

  不久后,京师方面就得知了来自前线的消息,新的大明天子朱祁钰上位,并打出为兄报仇的旗号,以新上任的兵部尚书于谦为主,开始整兵秣马,积极备战。

  ……至于那些军队哗变,大将造反,朱祁镇死无全尸的小道消息,除了最后一条,当然都是瓦剌奸细放出来的谣言!他们不仅害死先帝,居然还企图冤枉大明的忠臣良将,造成大明的动荡,用心实在歹毒!

  此时,得到至少二十万大军及众多文武大臣效忠、甚至因为视频盘点而揽尽民心的朱祁钰无所顾忌,将传播此类谣言者,统统以瓦刺奸细之名逮捕入狱。于是,朱祁镇最后的死忠迎来了一波彻底的大清洗。

  ——牺牲朱祁镇一人,达成了全员生还的美满结局!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景泰年间。

  天机的泄露也让这个平行世界走向了不一样的未来——大批在未来被朱祁镇清洗的文武大臣死心塌地投向了天子朱祁钰。

  而他们几乎都是在大明反击瓦刺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也就是说,凭他们的能力,称得上天下最优秀的一批人。

  当这群人真心实意开始为朱祁钰着想,为他出谋划策考虑未来,包括但不限于如何解决朱祁镇,如何获得更多人的投靠,如何对付孙太后在内的朱祁镇死忠分子,以及帝国未来的继承人问题如何处理……朱祁钰只感觉当上皇帝以来难得如此顺风顺水,他终于不再是许多人心中暂时顶替朱祁镇的替代品,而是真正的大明天子!

  但这样的感觉不足以让他飘飘然。

  未来的

  悲惨境遇时刻提醒着朱祁钰,不能放松警惕,还远远不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接纳了群臣建议的朱祁钰在又一次朝会时当众宣布:“国无储君,乱之始也。朕欲从近亲宗室拣

  选贤才,承欢膝下,将来承继国祚,顺应天命,兴我大明!"

  这个消息一出,大明宗室全都轰动了。

  朱祁钰给出的继承人候选范围十分之广,第一候选人是关系最近的朱见深,但其他宗室子弟也有机会,只要能“脱颖而出”。

  按照宗法制度,本该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如此明显的立贤却没有引起任何人反对。只因如今皇帝膝下无子,不存在什么嫡庶之别,而宗室子弟中选出的贤才过继到皇帝膝下,不就变成嫡长子了吗?

  ——这是完全合乎大明宗法制度的。

  就这样,一系列措施实施开来。振翅的蝴蝶拂起了历史长河的涟漪。

  七日时间太短,不足以有太大变化,陈姝通过系统看到这个平行时空的未来——

  过继之事让朱祁钰获得了宗室的支持。

  尽管谁都知道当过多年太子、未来似乎干得也不错的朱见深希望最大,但其他宗室子弟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希望——万一宗室之中就出了一个出类拔萃之才呢?

  原本朱祁钰膝下无子的弱点,瞬间变成了优点。大明宗室拿脚投票都要反对朱祁镇复位,毕竟朱祁镇他有不少儿子呢。

  宗室的支持顿时让朱祁钰少了不少掣肘。

  尽管大明宗室没有朝堂上的实权,但根据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宗室长者在皇室内部还是有相当权威的,至少,当孙太后这个朱家儿媳企图作妖时,就直接被辈分更高的宗室怼了回去,甚至有藩王在家宴之类的场合上当场阴阳怪气,毫不客气打脸。

  ——倘若她的儿子还是皇帝,大家或许还有顾忌。可现在所有人都选了朱祁钰,还想着讨好这位天子,将子孙过继到他膝下,支持朱祁镇的孙太后就是他们的敌人,更别说这样还能获得天子的好感呢。

  后宫的孙太后有了大明宗室的牵制,前朝的朱祁镇死忠也在分化之下或是主动投靠或是被清洗,至于被软禁的朱祁镇,这一辈子,他可没有机会再上演夺门之变了。

  随着朱祁钰势力日强,未来的某一天,终于传出了太上皇朱祁镇病重身亡的消息

  。"不孝、不悌、不仁、不义..?"

  朱祁镇对他的污蔑再度浮现在心中,朱祁钰复杂的目光默默投向南宫所在方向。——这一回,“污蔑”大概算坐实了吧?

  "皇兄,这是你教我的……抛弃无用的兄弟情谊,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与此同时,怒火冲天的朱元璋、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不同平行时空的祖孙四代好不容易挺了过来,作出一致的决定。

  "……从今以后,若有天子被俘,不以身殉国,当废为庶人,死后亦不入帝陵!咱丢不起这个人!”思路惊人一致的祖孙四代大声宣布,"这一条给咱列为祖训!"

  不仅是大明所在的平行时空,秦汉唐等诸多时空,都被朱祁镇的行为震撼到了,秦皇汉武唐宗等天子纷纷出台类似的祖训。

  ——实在是朱祁镇的行为过于炸裂,他们决不能接受后世子孙也如他一般可耻!由于过于震撼,历朝历代平行时空,原本轰动的战神皇帝投票都进行不下去了。

  本来大家你一票我一票不亦乐乎,为各自支持的皇帝疯狂打call,但想到朱祁镇这种货色居然都能得一个"大明战神”称号,突然就觉得“战神皇帝"之称不要也罢!

  于是,评选战神皇帝的热情消散得一干二净。许多人反而开始期待新一轮的盘点。七日后,沉寂的水镜大放明光。

  从上古时代钻木取火、率兽食人,到夏商周的建立,再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于炮火中粉碎,熟悉的开场呈现在众人眼前。

  而这一次,许多人似乎又有不同的体会。

  在水境中一闪而过的诸多王朝不再是对所有人来说完全陌生的存在,其中许多王朝,他们曾亲眼见证其兴衰,此时再听那首朝代歌,心中顿时生出不同的感受。

  “宋元明清帝王休……”

  众人心中隐隐明悟。

  “王朝终有灭亡之时,世上未有不老之药,与其苦苦追求长生不老,王朝不灭……不如生前为天下苍生多尽一份力,为诸夏多做一点事,从此与青史一同不朽!"

  感慨之中,水镜表面现出几行大字:

  【盘点历朝历代特殊历史拐点——】

  【第三弹——

  r />《黄巾之乱:东汉王朝落幕之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