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境追梦人 第六十四章 头疼的问题

《逆境追梦人》第六十四章 头疼的问题

作者:九炽天琅 字数:1987 书籍:逆境追梦人

  公司的不景气,让苏明和洪娟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苏明被撤掉了总经理职务,降为副总经理。

  洪娟也没接受总经理一职,还是担任董事长助理,总经理由张莹担任。

  因为,张莹担任副总时主管技术开发,担任总经理后,她主动把传统产品生产提到日程,恢复了以往的生产。

  这样至少能够暂时维持住员工们的开支。

  她对高层们说:“一个企业也要象居家过日子一样,先保证这日子能过下去,然后再考虑过好日子和发家致富。”

  “过去我们好高骛远,在不考虑实际能力的前提下,盲目转型上新产品,导致旧债未清新债高筑,就是拍脑袋决策的结果。”

  “现在公司银行贷款压力大,没办法,压力再大也得一点点地还。传统产品的效益虽还利息都困难,但总比一点也还不上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定能够还上。”

  张莹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她从媒体上了解到,今年省内有地方菜农丰收,菜卖不出去,她要全部收回来,年后再付钱。

  然后,她要开发泡菜和咸菜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张莹的计划让许多人眼睛一亮,特别是老股东们给予全力支持。

  并称:“这才是天虹的看家本事。”

  其实,张莹心里也明白,这种产品的利润不大,要想有好的效益,只有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才能实现。

  可是,那需要钱,没有钱投入,也不可能实现。

  而她眼下缺的就是钱。

  如今她只能在维持老产品的前提下,面对可怜的流动资金悄悄地投产泡菜咸菜类新产品。

  老家伙们既然都支持,那就好,得想办法让他们弄钱去。

  招股参股也好,融资也罢,只要能把资金拉进来,就有戏。

  钱,钱,钱!现在天虹公司所有高层都在想钱。

  钱在哪里?

  卖给朗山药业的两种库存中药材,虽然低于市场价一倍,威亚还是赚到了两倍的差价。卖出一吨等于卖出了三吨。而威亚只卖给了朗山五吨,够它维持三个半月的生产。

  当然,对方要是降产或加料维持半年也没问题,关键看它在不在乎产品质量。

  陆欢之所以购买,一是市场短缺,她急着生产,不买不行;

  二是她想利用这个时间差,看市场上这两种药价能否持续下去。

  她要通过这个短期生产把投入的成本先赚回来。

  然后,再考虑扩大生产的问题。

  可是,这条生产线购买过来后,了解了天虹公司的现状,陆欢就有些后悔了。

  她后悔的是没有果断地决策,以购买生产线和专利,或合作为目标,兼并天虹公司。

  “先抓紧投产,下一步再研究。”陆欢决定。

  ....

  凌南办公室,接到了关亮的一个好消息。

  他拿到香港的几件“无价值”的老物件,其中一对儿翡翠貔貅,被一港商相中。

  对方要以一辆内地牌照的“劳斯莱斯”只跑了七十公里的九成新车交换。

  并说,这台车是厂家为适应中国市场而设计的第一款车型。

  关亮说此车目前国内仅有一台,新车的价值是126万元,还有收藏价值,值得一换。

  凌南一听,一对儿老物件,还是“无价值”的?

  那两个品鉴的专家当初是什么眼神啊?嘛的这么大的漏让别人给捡去了?

  看来,那些所谓无价值的老物件,如当初他念头一闪的想法,并不是什么无价值,可能有很多,让那几个专家给看走眼了。

  国内的一些专家可真是“专家”呀,真是太坑人了!

  自己请人来鉴定,钱没少花,却是这个结果,有点儿糟心!

  唉!这回凌南有了主意,让关亮在香港找人再把那些“无价值”的老物件再品鉴一遍。

  随后,他同意了交换,并让关亮帮他把手续办好了。

  和关亮交代完,凌南想了想那对儿不值钱的老物件。

  他记得当时专家在鉴定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仔细看,随时摆弄了一下就放在了一边,和那些无价值的老物件放到了一起。

  他也曾拿起来看过,好像那对儿貔貅腹部还刻有文字。

  “对了,那文字一定是哪个朝代皇帝皇后或太子王公的名号,否则不会那么有价值。”

  凌南拍着脑袋,责怪着自己的疏忽大意。

  那几年人们对玉还没有这么疯狂的认识和推崇,对玉了解的人还不多,市场没有形成追玉的氛围,所以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玉的价值的原因。

  但是在香港则不同,古玩这行识货或利用其炒作的大有人在。

  识玉重玉能前瞻性看到玉的价值的也大有人在。

  近些年在玉上大发其财的基本上都是那个年头富有眼光的人抄到的货。

  这一年,其实关亮很兴奋。

  他拿着厚厚的两本老物件相册,在香港、内地两边跑的不亦乐乎。

  那些“无价值”的老物件,让他折腾的如鱼得水,乐此不疲。

  在国内送拍了十多件拍出了三千多万,香港送拍四件就拍出了1800万元。

  经凌南这么一提示,他还真觉得要抓紧时间,请到香港的专家,重新把老物件鉴定一遍。留优卖劣,实现效益最大化。

  他知道内地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人们对很多事物还处于蒙昧状态,这其实就是商机。

  当人们,认识到老物件有价值的时候,这个市场就会兴旺起来。

  可到时候就晚了。

  去年组织的分赴各地古地农村收购老物件的队伍,一年来陆陆续续邮递回来的各类老物件最初的半年中有三千七百件质量都不错。

  到了下半年所收的四千六百五十件有一半不但品质下降,还有一些不懂的人一看就是赝品的物件。

  凌南发现了端倪,觉察到了这里面可能出现了收购人员做文章的问题。

  也意识到他们的行动,在老物件的市场上,人们开始觉醒了。

  因此,开始对每次邮递过来的老物件收购员的收购质量进行累计评估。

  对工作不积极数量低质量差的收购员解除合作关系,收回收购资金,停发工资。

  同时,推进收购员诚信保证金制度,按工资比例扣除。

  设立保证金,若一年内按标准,业务完成得好,还予以奖励,但奖金纳入保证金积累。

  当收购员不再从事此项工作后,全额返还。

  若违反规定,依轻重,则扣除相应的保证金。

  今年开局后,废品收购站对老物件的收购继续。

  但是凌南了解的情况是,能收购上来的越来越少。

  半年过去,发现有的收购员自己跑出去单干了。

  凌南掌握情况后,直接做出了扣下诚信保证金,解除合同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