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境追梦人 第四十三章 着眼大蛋糕

《逆境追梦人》第四十三章 着眼大蛋糕

作者:九炽天琅 字数:2374 书籍:逆境追梦人

  黄晓然虽然被提升为副总,并不高兴。

  特别是对于苏烈的专权,没让她当上总经理心怀不满。

  因为她毕竟是从老厂平转过来的对老厂还是有着挺厚的感情的。

  当年的凌总对她很重视,如若没有老厂破产重组的事故,他可能至少三年前就当上了副总。

  赵辉则是依靠老子是市政府官员,才受到重视。

  别看三人都是副总,但是对于苏明当总经理他也心有不服。

  因为论管理经验和业务能力三人都比苏明强很多。

  苏明也明白这一点。

  但是不管怎样,既然他是总经理他就要拿捏住这几人,让他们听命。

  此次,提议并牵头公司转型就是苏明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并以此来镇住三位副总。

  食品市场萎缩,食品企业弱点就是食品保质期短,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少或没有;库存积压严重。

  食品只能根据销售减少的品种减产或停产某一品种。

  一旦减产或停产一个品种,影响对企业不算大,但是若多个产品减产或停产则对企业来说就是危机。

  虽然食品企业利润比较高,但损耗率大,所以企业的生产销售每一天都非常谨慎。

  转型则意味着企业要摆脱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而保健食品则具有保质期长,损耗低,利润高,市场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企业生产起来更轻松。

  为了尽快上马转型新产品,苏明决定购买专利,并责成张莹负责此事,在多种专利中选择市场容易接受针对性强的产品研究转化为生产。

  ……

  凌南三年的努力已经把废品收购站布局到了全省,达到50个站点,连续两年主营业务年收入累计达到970万元。

  此时,凌南把总部搬到了金城,并注册了“威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准备逐步放弃废品收购领域。

  因为,按照合同优秀的经营者满五年收购站将归经营者所有。

  还有两年时间,凌南即可全面退出。而凌南选择的转型之路则是投资领域。

  全省布局完成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对证券期货以及房地产、医药等都发生了兴趣。

  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他不想去做实体,而是希望以投资的形式,逐渐扩大资本实力。

  凌南通过别人请到的皇城两名古董专家,终于抽出了时间来到金城。

  凌南拿出了做好了标记的几件品相稍差的瓷器、香炉、佛像和玉器,请专家来鉴定。

  两位专家看了几件物品后,有的露出欣喜的表情,有的则有些不屑一顾。

  其中有两件瓷器,一个瓷盘,一个瓷瓶,两个香炉,一个佛像,三件玉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余的几件瓷器,香炉和佛像没有入眼。

  专家按市场拍卖的行情,给了那些入眼的物品一个预估的价格。

  两件瓷器总价在一百万至一百八十万之间;香炉和佛像在三十万左右;三件玉器在二十万左右。

  凌南不再敢拿出更多的物品让其来鉴定,担心引起怀疑来路,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热情地招待了专家两天。

  将专家送走后,凌南找来了有关古董知识的书籍,来学习鉴赏。

  而后又对照专家挑选出来的那些入眼有价值的物品,和没有拿出来的那些品相差一些的物品进行对比研究。

  并准备,将专家选择的那些有价值的各留下一件,其余的和没价值的物品一并拿出来去参加拍卖,试水市场。

  他现在很需要增加资本,这些老物件看来是他的另一条新财路。

  可是自从他自学了有关古董和文物知识后,对销售老物件有了另一种思考。

  对可能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老物件他不打算出手,他自己收藏,有朝一日如果国家需要,他会考虑把那些东西捐赠给国家。

  可是,目前来说他还看不出哪些老物件对国家来说是比较珍贵的,所以,他只有积累、等待。

  自从上次和委托关亮将闲置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后,凌南收获颇丰。

  接着他又先后投入80万,总共投入140万。

  一年多时间里,他的闲置资本实现了翻番。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资本升值的途径,但同时也感到了相应的风险。

  为了更加稳健经营,他决定在证券市场谨慎投资,有机会投资一把,没有机会宁可暂时不做。

  而老物件的收购,却是他将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小投入,赚大钱的隐蔽项目,不显山不露水。

  他专门聘请了3名专业证券期货投资人员,并在香港注册了凌氏投资公司。

  将内地资本500万资金转到了香港,用于投资证券和石油期货。

  关亮看到了凌南对资本运作的敏感。感到凌南是个非常有潜力的人,于是决定辞去原来证券部的工作,来到凌南设在香港的凌氏投资公司,专职为凌南开展理财工作。

  关亮和凌南研究后,最先进入的是原油期货市场,数个月时间区段,利用融资杠杆十几个回合的组合战斗下来,凌云在香港期货市场的投资总收益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

  这天,关亮从香港回到了内地,与凌南坐到了一起。

  凌南说:“最近我研究关注内地股票市场,感觉金融市场有点古怪,有可能会给股票带来一波行情,我看是不是把资金调入内地一部分,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关亮说:“我也注意到了你所说的情况,国际金融市场总是风云变幻的,恐怕资本领域会有新动向,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可能所涉及的内容更多,机会也更多,我想香港的资本暂时还不能动,我要抓住机会再利用融资杠杆再翻一番没问题。至于内地市场,我建议你从你新增长的闲置资金上下功夫,用那些闲钱投资深市股票。”

  凌南思考了一会儿,感到关亮说的有道理。

  但是在内地可以资本投资的项目单一,他觉得拳脚施展不开。

  而关亮在香港时间长,对市场研究更透,视野更宽。

  就问:“从你的角度看,目前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投资呢?”

  关亮说:“这一段时间,香港的楼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一点来看,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没有戏了,出现了泡沫,而却给未来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一个启示,它将是一块炙手可热的大蛋糕,应该给予特别关注。”

  凌南忽然想到了三年前看到的W市郊开发10年计划,眼睛一亮。他想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入,建设速度的加快,土地资源将会是最有潜力升值的。

  投资土地,收益一定不会比金融市场差,而且风险最低。

  而省会等中心城市周边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

  于是,他对关亮说:“你集中力量操作,等待年后,我们调回大部分证券资本投资土地市场和老旧的房地产项目。你回来帮我操作这个项目。”

  关亮说:“我的专长在金融领域,你还是找房地产方面的人才吧,要不这样我在香港给你找一位这样的人才,让他给你组建一个团队。现在香港这方面人才多,但是生意并不好,所以,内地是个机会。”

  想到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凌南内心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关亮的建议。

  “好,就这样做,你物色的人年后到位。”

  借着关亮的到来,凌南把将专家选择的那几件价值不高的老物件和没价值的老物件一并拿出来,要关亮想办法带到香港去,找一家拍卖行去参加拍卖。

  他给几件重要的老物件做了底价标示,在专家估价的基础上加了两倍的价格,让关亮心里掌握。对那几件专家没有入眼的老物件,就让关亮拿去重新评估作价,然后直接拍卖。

  若是不行,就直接留着做观赏品,但不能扔。

  凌南的一切都在酝酿之中,等待一个爆发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