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和离前,我暗中搬空了极品婆家 第377章 李氏族人的准备

《和离前,我暗中搬空了极品婆家》第377章 李氏族人的准备

作者:香亦 字数:1786 书籍:和离前,我暗中搬空了极品婆家

  说到这,他深深叹息一声。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眼下流云河水位上涨?那便是从上游那些个缺口流出的。目前看起来是好事,至少我们下游的人短时间内不会缺水。”

  他说着,特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将在场的人都扫视一遍后,加重语气说:“然而老祖宗们说过,大旱之后,可能会出现蝗灾,大涝或地动。不管是哪种,咱们都承受不起。”

  “咱李家坳的人,挨着流云河又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地动,咱跑不了;大涝,上游溃坝,河水倒灌,咱跑不了;而蝗灾,那过后是寸草不生。这涉及的,不仅仅是咱李家坳,那可是整个流云县。这段时间,我仔细琢磨过,地动的可能性很低,蝗灾也不高,所以极有可能就是绍安说的洪涝。而那句老话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大涝之后必有大疫也不是说笑的。”

  李庆华说这话时,面色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现在咱既然已经看清楚上游是什么个光景,那就早点做好准备。从明日起,大伙儿开始编蓑衣和斗笠,甭管家里有几个,是新是旧,全都给我做。山上有竹子,砍竹子来做斗笠,顺便多做些竹罐,务必做到离开时,不管男女老幼,人手得有两个。记住,竹子不能全部都砍了,咱这不管最终会不会被淹,总得为后人留一些。”

  李庆华说到这,停下来喝口水的工夫,李氏一族的族老们派出李老头做代表,让他继续说。

  李老头略微琢磨了下,就道:“咱李家坳去年因为烧炭,日子过得宽裕一些,但就算是如此,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牛驴这些牲口。人口多,以走路为主,所以这鞋子要尽可能多做一些。家家户户每人至少得准备三双以上的草鞋!”

  “路上兴许会不好做饭菜,家里有手巧的媳妇们,想办法多做一些经得住放的口粮,到时候饿了打开就能吃那种。”

  “每家需得准备两辆板车,独轮车路上要是下雨泥泞不好推,且还费劲。不会做板车的,跟着会的人学,给打下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大家一起齐心协力。”

  李老头刚说完,李庆华看向李媛,问:“媛娘,族里七岁以下的孩子有十三个,现在身怀六甲的也有五个,你看这边能不能想办法,先将他们送过去?你放心,这银子,族里会出。”

  涉及到孩子和身怀有孕的妇人,李庆华这话一出,没人反对。

  李媛有些为难,便说:“华叔,族里七岁以下的娃儿先走倒是可以,镖局是闵家开的,主要给银子,又有路引的话,让他们现在就护送着去庐阳府都行。只是单就孩子们去吗?不另外派人过去照顾他们?还有,到了那边,他们住哪,吃喝用怎么办?户籍册怎么落户?陈大人三月才到庐阳上任,现在估计还没站稳脚跟,想帮我们,还要再等一等。至于身怀六甲的嫂子弟妹们,我真不敢保证,这万一路上有个什么,那我便是罪人。”

  李氏一族的人听到李媛的话,也清楚她说的在理。

  谁敢路上带那么多身怀六甲的妇人?没事还好,有事谁又赔得起?

  至于孩子们,他们这些做父母长辈的,哪怕放心让孩子先离开,但到那边呢?

  李庆华沉默了许久,看向李老头,好一会儿才又看向李媛问:“媛娘,那可以先把孩子和有孕的人送到府城吗?族里会派两个人过去照看,等我们到庐阳府安顿好了,再派人过来接也一样。”

  “可以是可以,但是那么多人到府城的话,住哪是个问题。孩子们还好赁宅子,这要生产的妇人可能不大妥当。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府城那边可能会有所顾忌。之前我两个堂嫂离开之前,堂兄为了以防万一,还管我借了银子买宅子,说好八月谢哥中举后归还。”

  李庆华很想说,既然李大海家已经买了宅子,那能不能挤一挤,给腾出一两个房间给那些有孕的人。

  只是这话,他怎么都说不出口,因他知道,府城宅子贵,李大海他们便是买,也不会买多大的。

  何况人家本身就有两个要临盆的儿媳妇,且三房的人估摸到时候也是要过去的。

  那么多人,怎么住的过来?

  可是要族里出钱先在那边买宅子的话,一时间又拿不出这笔银子来。

  这么想着,李庆华伸手抹了把脸,眼底带着浓浓地歉意看向李媛。

  “媛娘,你前段时日卖了那些瓜果的银子,能够借……”

  他说这话时,声音有些干涩,说得很是艰难。

  媛娘两口子对族人,真的够可以了,是他们在得寸进尺。

  可是没办法,眼下能帮到大伙儿的,也只有这两人。

  族里大伙儿的银子,基本上都是用来买米面了,手头剩余的不多。

  便是凑一凑,都凑不出那么多来。

  “华叔,我留下到时候带大伙儿去庐阳府,所以银子不方便留那么多。之前谢哥走时,多数都是给他带走了。如今我院子里的瓜果还未熟也没卖出去,所以手头满打满算,只有五十两。那还是谢哥留给我,以防万一的。”

  “我晓得族里的艰难,这样我把五十两都借给族里,华叔你再让大伙儿凑一凑,实在不行回娘家借也行,等族里卖了西瓜再还回去便是。到时候嫂子弟妹们生了孩子,去庐阳府之前,再将府城买来的宅子卖了即可。”

  不是李媛有那么多钱还不愿意借,而是她觉得族里能借的对象,不是只有她。

  且还不说她既然到时候要带族人离开,又怎么可能还把银子都握在手里,带来带去的道理?

  五十两,说是谢砚之留给她以防万一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果然,随着李媛这话一落,没人怀疑她话里的真假。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一番后,李庆华直接拍板宅子由族里买,就买个房间多的二进院。

  不用要求屋子和地段有多好,只要不漏雨,有水井,周围住的人不杂乱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