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第825章 你们好可怕,快要吓死我了啊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第825章 你们好可怕,快要吓死我了啊

作者:欢乐小东 字数:1841 书籍: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沈瑜与父亲围着铜镜,看的啧啧称奇。

  铜镜是用精铜打造,镜面打磨的十分光亮。镜背是铜胎掐丝画法郎工艺制作。

  沈承虽然判断不出铜镜的年代,但也被这种精美的工艺所震慑。

  他向沈瑜询问:“小瑜,你刚才说这铜镜是乾隆时期的?

  沈瑜说道:“应该没问题,清代早期,由于传教士把“水银玻璃镜”带到中国,铜镜变成了成御赏装饰品。

  如此大的铜镜造价高昂,极为难得,非一般小铜镜可比。”

  沈承问道:“你从那里找到的桌子,想自己收藏铜镜吗?”

  沈瑜说道:“从临海路的老别墅里收的,应该是某位逊清遗老留下的。这些年铜镜的价格有些波动,最好还是送拍卖会。”

  沈承问道:“这么好的东西,还没藏多久,就送去拍卖,有点舍不得。你估计能有多少钱?”

  沈瑜说:“这面铜镜,不适合私人收藏。送拍卖,估计能有几十万吧。”

  沈城听到这个价格,立刻对沈瑜说:“咱们看看这张桌子里,还有没有其他东西。”

  父子二人把圆桌拆成一堆碎木头,没找到其他文物。

  正在这时,防盗门被打开,朱丽霞提着菜走了回来。

  她一进门儿,就看到屋里满地碎木头。

  “你们爷俩这是把什么拆了?怎么弄的这么多垃圾?”

  夜深人静。

  因为一面清代铜镜,父母二人高兴了许久,很晚才休息。

  沈瑜正在查看游戏进度。

  游戏任务有了新的变化。

  游戏任务,老建筑中的秘密,完成度50%。

  玩家获得下一步的线索,请继续探求。

  玩家获取抽取奖励机会一次,是否

  沈瑜按下了抽奖键。

  随着转盘启动,指针飞快地掠过一个个写着成语的格子,最终停了下来。其他格子消失,留下了一个格子,上面有四个字-----追本溯源。

  他点开详细说明,想看看技能作用。

  玩家可以消耗经验值,对指定物品的由来与历史进行详细查看。查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玩家消耗经验值的多少。

  沈瑜犹豫着要不要找东西试试。购买了乾隆铜镜之后,他的经验值已经有了少许积累。

  为了试验这个新技能的作用,他决定豁出去,消耗经验值。

  点击使用技能。

  游戏提示:请玩家选择物品。

  沈瑜选择了乾隆铜镜。

  随即,游戏面板上开始播放无声的电影。

  影像中的场景与人物,应该是过去的事情,沈瑜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画卷中。

  第一幕,在一位老者的监督下,木匠把乾隆铜镜封进了木桌里。画面中,两人几乎没有交流。

  第二幕,一位穿长袍马褂的人,将这面铜镜交给了几个人带走。

  第三幕,一位中年人带着大批人手,离开了古老的旧居,舟车劳顿,来到了一座新的城市。他在自己的静室里打开一只箱子,里面装满珍宝,其中就有乾隆铜镜。

  沈瑜还要继续往下看,画面却消失了。

  游戏提示出现:经验值消耗完毕,技能使用结束。

  沈瑜暗骂了一声。这技能有点儿坑人,只有播放了三幕,就把自己现有的经验值消耗完毕。按照这么个消耗法,自己有多少经验值也不够用。

  不过,好在这三幕画面中,画面配有文字解释,隐藏的信息很多。

  沈瑜将其回放了一遍,终于搞明白三幕画面的意思。

  画面的播放顺序是由近及远,以追溯的顺序播放。

  恭亲王溥伟来到滨海这座城市居住,举行了一些秘密活动。他将这面乾隆时期的铜镜出售,用来筹集资金。

  可是,中间商还没来得及将铜镜转交给买主,事情就出了变故。为了隐藏铜镜,这位中间商将铜镜隐藏在了木桌中。阴差阳错,这个秘密就这么被隐藏了下来。

  沈瑜看到铜镜的部分经历,也看到了经手过铜镜一些人,对其出处有了部分了解。等到送拍的时候,就可以编一个合理的故事。

  银海大厦。

  沈瑜背着一个大号的背包,走进了鉴宝现场。

  彭经理急忙走上前打招呼。

  “沈先生,您这是来送藏品?今天是鉴定的最后一天了。”

  沈瑜说:“彭经理,您好。还好我赶上了。”

  杨老等几位鉴定师看到沈瑜第四次出现,对视而笑。

  沈瑜将背包打开,小心的拿出一个大号瓦楞纸盒。

  鉴定瓷器的于老师,看到扁平的纸盒,就开口询问:“沈瑜同学,你这件藏品,是大盘吗?”

  沈瑜打开纸盒。说道:“是铜镜。”

  陈老师有些惊讶:“哦,这么大的铜镜?”

  沈瑜把直径四十六厘米的铜镜摆在了鉴定桌上。

  铜镜被拿出来的瞬间,现场安静了。

  沈瑜把镜子放下的时候,让镜背面朝上。铜胎珐琅彩以及鎏金铜钮的工艺,瞬间便震撼了所有的人。

  几位鉴定专家愣了片刻,随即纷纷站起来,围拢过去。

  陈老师和专家组的组长一起将铜镜摆好。

  霎时间,光华耀目,满室生辉。

  几个人围着这面铜镜,啧啧称奇。

  他们反复端详细节,然后开始交流意见。

  “这不是唐宋以前的古镜,这是铜胎掐丝珐琅的工艺。”

  “是清三代的工艺特点。”

  “这属于观赏器,很罕见的。”

  良久之后,几个专家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杨老问道:“沈瑜同学,你这件东西,是清代的铜镜。能说说收藏经历吗,这类藏品传世数量很少,在市场上出现的更少。”

  沈瑜可不敢说出实情,万一被家具的原主发现,再来纠缠可就不好了。他说道:“这面铜镜是家藏的物品。之前,我一直犹豫是否拿出来,与家里长辈商量了一下,决定拿来拍卖。”

  陈老师问道:“你们家是怎么收藏的?”

  沈瑜早就编好了理由,就是他卖砚箱时编的故事。这故事半真半假,只不过,主角获得的物品随时可以换。

  杨老听完故事,感慨的说道:“不容易呀,这东西保护的非常好,几乎没有损坏。”

  几个鉴定师很快给出了意见,大家都觉得这是清代的御制观赏器,至于说是雍正还是乾隆时期的,因为缺少标准器,所以,鉴定师们各持己见。

  陈老师向对沈瑜询问:“沈瑜同学,这是你的藏品,你看是铜镜什么时期的?”

  沈瑜早就有了判断,略一沉吟,开口说道:“这面铜镜的纹饰繁密精致,圆钮与环纹的搭配又调节了内区满地缠枝莲的紧凑布局,形成富于节奏的变化。框做菱花形,满雕卷草纹。花纹线条细腻雅致,工艺臻熟,流畅自然。

  从铜胎画珐琅的工艺来看,更像是乾隆时期造办处承造的物品。

  康熙时期的铜镜有流传于世,与这面铜镜是有差异的。

  这件物品与雍正时期的工艺、纹饰,也有些区别。再与乾隆时期的工艺对比,几无二致。

  另外,铜镜背面鎏金厚重,气息富丽华贵,鎏金灿烂,釉彩鲜明。富贵之中又呈现出质朴自然的仿古之风。

  考虑到清代内廷把铜镜发展成御赏装饰品,摆置于宫廷重要场所。这件铜镜,符合乾隆皇帝的好古思想。所以,这应该是由宫廷造办处所承造的一件掐丝珐琅重器。”

  “说的好。”杨老与其他鉴定师,听了沈瑜的一席话,不住赞叹。

  陈老师说:“难怪你能收集到那么多藏品。看来,你对各类藏品,都下过功夫研究。”

  杨老让沈瑜稍等,他与几个鉴定师商议半晌,又把资料传给博物馆的同事,咨询意见。

  最终,他们决定就按照乾隆御制铜镜上拍,以两百万的起拍价进行拍卖。

  沈瑜听到起拍价,心跳瞬间加速。

  他曾经悄悄猜测过铜镜的价格,但没想到,拍卖行会给出这么高的起拍价。如果真按照这个价格来衡量,一面铜镜,就相当与他所有藏品的几倍价值。

  陈老师看出了沈瑜的激动。他对沈瑜解释:“沈瑜同学,清代御制观赏器和普通官窑是不一样的,造办处承造的东西种类很多,这类宫廷器皿往往在市场上很欢迎,有很多人追捧。以我的经验来看,真正的成交价只会更高。”

  签订合同,办理手续的时候,几个鉴定师一直守在一旁,反复观赏铜镜。

  杨老对彭经理说:“没想到,在最后一天,收到了这么一件重器。清代御制法郎彩铜镜可是很少见的,尤其还是大型观赏器,不是寻常的实用器名可以比的。这种藏品,往往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一定能碰得到。这次来滨海还真是大开眼界。”

  陈老师对彭经理说:“这面铜镜可以做重点宣传,有了这件拍品,恐怕会吸引很多藏家的注意。这次拍卖会就更有把握了。”

  彭经理说:“这还得谢谢沈瑜同学的支持和信任。”

  沈瑜说到:“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