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524章 鲜卑来使

  一天下来,十亩地‘井’字型的养鱼渠,直接挖通了五分之一的工程量。

  要是按照这进度,本来需要十天的工程,5天就够了。

  不过,石仲魁没打算死命的用这一百人。

  头一天心情激动下,卖力气倒是没问题,可时间久了,仅靠几个馒头来补充人体的消耗,不可能长久。

  而且一天下来,空间中功德栏中的数值还是10,也让石仲魁明白,自己想再次获得功德,应该得等到沟渠全部挖好,正式引水入渠,插上稻苗,放入鱼苗之后才行。

  道理很简单,开工挖土,就表示稻田养鱼之举,正式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北方。

  这事传出去,即便石仲魁这边失败了,说不定就有人跟着试一试。

  所以天道算是认可自己的举动对人道有利,封神之后人族也正式真正成了天地主角,这才给了功德。

  再想获得奖励,那就得做出点成果才行。

  想到这,石仲魁顿时感到浑身都是干劲,回到住的二进院,稍稍用过晚饭,就在书房里写写画画起来。

  等福叔第三次过来提醒说,夜深了该休息时,石仲魁才满意的看着书桌上的图纸,笑着对福叔和顺儿说道,“有了此图册,天下必然能少一二成饿死之人。”

  福叔和顺儿一惊,得到石仲魁许可后,满心好奇的在书桌两旁看了起来。

  图纸倒是很容易就理解,但看到稻田养鱼可以除虫、除草、还能增加稻田肥力,增产2到3成稻米时。

  两人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激动的浑身发烫,甚至心情激荡之下,福叔后退几步,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一个头。

  “大郎此举定能功德无量,小的替天下庄户们谢过大郎。”

  石仲魁并没立马上前扶起福叔,而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按照之前他的做法,肯定是谦虚一番,可知道付出就能有收获,并且还是功德之后,心态就不一样了。

  好在石仲魁孤儿和在乡镇办公室的经历,让他谨慎惯了。

  心情舒畅之后,不由习惯性的上前扶起于福,“小侄即便有利国利民之术,却也需要福叔这等心怀道义和良善之辈相助。

  待到功成之日,才是庆贺之时。”

  于福和于顺父子俩大喜,自己求的无非就是亲自参与进来。

  即便不说为了天下苍生这类的空话,仅仅是帮助石仲魁真的在北方的稻田里养活了鱼,并且真的让粮食增产俩三成的话。

  今后归乡养老,仅靠亲眼见证和学到的技术,也足以让于福名满乡里。

  而人的一生说白了无非就是名利二字。

  回到卧室,石仲魁盘膝坐在床榻上,再次运功修行替代睡眠。

  却没想到练气二层的修为,不知为何忽然加快了不少。

  停下来默默一想,很快想到这可能是因为自己身怀功德,而且功德还具现出来,作用于身体的原因。

  这么一想,石仲魁就更在意功德的多寡了。

  除非到了必要时候,否则能不用就不用。

  一夜悄然过去,清晨大概辰时一刻,卧室门外响起于顺的声音,“石先生,您起了没?”

  正在修炼的石仲魁耳朵动了动,开始收功,这才回了一声‘等着’。

  换了一身长袍之后,听到吩咐的于顺这才带着两个小丫鬟,端着洗漱物品走了进来。

  “先生,庄户们都已准备好了,就等您的命令去开工。”

  “嗯”,石仲魁点点头,洗漱和吃过早饭,去了现场后,看着庄户们按部就班的开工,一天时间很快过去。

  见工程超过预期,石仲魁不由吩咐于福明天去确定鱼苗的问题。

  是否有人像现代一样挖池塘养鱼,石仲魁虽然觉得肯定有,但自己没听过就无法确定。

  不过他却根据于洪高养了观赏红鲤鱼来推断,京城周边百分百有人专门培育鲤鱼。

  作为古代最常见的观赏鱼,金鲤和红鲤不仅达官贵人家常有,就是乡间的乡绅家都常见。

  当然,稻田养鱼肯定不能养观赏鱼。

  但既然有人培育观赏鱼,那花点钱让养殖户侍候几条河里打捞上来,一肚子鱼卵的大鲤鱼并不难。

  甚至听于福说,有鱼户会人工取卵培育鱼苗,对一些常见的病害也很有经验。

  而这也是石仲魁选了鲤鱼,没选草鱼的原因。

  虽然草鱼更容易养,可第一次试验,要的是成功率。

  好在鲤鱼也是出了名的耐寒、耐碱、耐缺氧,水深不够时它也能活,而且荤素都吃,插秧一个星期后,就能放养。

  不期望十亩能投放十几万条鱼苗,也不期望十亩地能收获几千斤的鱼。

  能有7、8百斤就谢天谢地了,不仅能抵消了鱼苗和人工的投入,还能有10多两银子的额外收入。

  最关键的还是粮食增产。

  不过为了试验的成功率,把十亩田的鱼沟挖了一米宽,四十公分深,等于浪费了大概330平米,大致半亩地,也就是5%的土地。

  但石仲魁很有信心,在这个一亩地才产2、300斤的年代,想增产3、50斤谷物应该不难。

  无非是精细化耕作和看护。

  而古人为了粮食,不少庄户那是没事就去田地上查看一番,更别说自己只需要花点馒头,就会有人24小时看护了。

  6天时间很快过去,鱼沟挖好之后,石仲魁基本上就不用插手。

  一心期待着空间里的桃子成熟,闲暇时白天复习四书五经,画符、修炼神行之术,晚上则修炼长春功代替睡觉。

  而且种地这种事,对于在这个农庄生活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庄户来说,种地就是本能。

  不过等到正式插秧时,还是让他深刻的明白了化肥的作用。

  没记错的话,现代种稻子,根据稻种的不同,行距一般都是20到30厘米左右。

  但自己看到的却是至少40厘米以上的间距,不用说,肯定是土地本身的肥力,只能满足这个间距,不过这对养鱼反而有利。

  而且按照于福的说法,缮国公府这片靠近沟渠的土地,还全都是上好的肥田。

  难怪亩产300斤以上的土地,价格就的20两银子以上,其他的下田或者坡地,5、7两银子一亩都常有。

  不过,要是能引水来灌溉,下田也能慢慢变上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