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第291 章 近乡情怯

《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第291 章 近乡情怯

作者:三月含芳菲 字数:2829 书籍: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

  下人端了早饭来,晚辈们服侍老爷子洗漱完毕,给他戴上了一顶薄薄的帽子。

  之前和安堂的大夫为了治伤,把他左边的头发刮去了一大块,须戴个帽子遮一遮才好。

  打理干净整齐后,晚辈们扶着他坐到餐桌前,一家人开始热热闹闹的吃早饭。

  老爷子躺了好些时日,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只被允许喝了一小碗肉丝粥,待其适应两天后再正常吃饭。

  刚放下筷子,被他救的那个孩子一家来了,见老太爷精神倍儿棒儿的坐在椅子上很是愣了一下。

  接着她又看到了旁边的蒋文渊夫妻和蒋禹清,瞬间就明白过来,这是老爷子那位神医外孙女回来了。

  明明昨天上午来的时候,还只剩一口气,不过一夜的时间他就精神奕奕地坐在这里聊上天儿了。

  不得不说,大夏的这位皇后娘娘,医术可真够厉害的,不服不行。

  于家人给老爷子问了安,送上了礼物,又让孩子亲自给老爷子磕了头。

  救命之恩如再生父母,这头必须磕。

  于家人又要给蒋文渊夫妻和蒋禹清磕头,让她给拦住了:“这里不是京城,不必讲究那些虚礼。”

  一家人在这里坐了会儿,陪老爷子说了几句话,因为田里还有事儿,就告辞离开了。

  他刚走,闯祸的那几个小子的家人,也带着罪魁祸首们来了。

  进了屋,见了这阵势,吓得冷汗都出来了,连连磕头赔罪。

  陆老爷子都不计较了,蒋禹清也不好继续揪着这些熊娃子们不放。

  只是嘱咐他们家大人,别只顾低头干活,孩子的教养也十分重要。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孩子毁了家也就完蛋了。

  几家人唯唯。

  据说闯祸的这几个孩子的家长都是明事理的。

  知道自己家孩子犯了大错,也没包庇,拎回家狠抽了一顿,该赔钱赔钱,该拿药费的拿药费。

  陆家不缺那几个银子,让他们拿了回去。

  几家人心里过不去,就买了肉、蛋、鸡之类的补品,日日给陆家送来,赔罪的态度十分诚恳。

  他们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老爷子真的因此走了,那他们一家就给老爷子披麻戴孝。

  完了再把闯祸的熊孩子直接送给陆家做下人。

  幸好,皇后娘娘从京城赶回来了,陆老爷子得救了,否则他们的良心怕是一辈子都不得安稳。

  蒋文渊夫妻和蒋禹清在秀水湾陪了陆老爷子两天,就暂时辞别了陆家人。

  进城置办了一整车的礼品,拉着回来西津渡。

  近乡情怯,回村的路上,在朝堂上大杀四方,鲜有敌手的户部尚书蒋文渊,竟然显出几分紧张来。

  问媳妇儿和女儿:“我这样打扮行不行?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高高在上?”

  两个女子就捂着嘴笑。

  陆氏说:“瞧把你给紧张的,知道的,你是回老家,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第一次去觐见陛下。”

  过了一会儿他又问:“咱带的这些礼物够吗,要是不够的话,我们再倒回去买点儿。”

  蒋禹清好笑地安慰他爹:“够了够了。老家的叔伯们可不指着我们这点东西,您人回去了他们就高兴。”

  蒋文渊长长的一叹说:“自打离开青州,这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这还是第一次回老家。

  入了仕,就身不由己了。”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村口。

  听说他们要回来,村里的老老小小一大早就等在村口,引颈期盼了。

  尚离得老远,蒋文渊就看到了村口熟悉的大枫树,和树下密密麻麻的乡亲百姓,整个人瞬间激动起来。

  离的还有十几仗远的时候,他就让车夫停了车,一翻身从车上跳了下去,飞快的往村口跑去。

  见他下车,热闹的爆竹声立即响了起来,欢迎远方的游子回归故乡。

  见了面双方都是激动不已。

  马车走到跟前,蒋禹清和陆氏也都抱着孩子下了车。

  乡亲们要下跪行礼,被蒋禹清拦住了。

  “在老家,不必讲究那些虚礼,你们从前怎么喊我,现在还怎么喊我,我反而觉得亲切一些。”

  在村口好一番寒暄后,蒋文渊带着老婆孩子在大家的簇拥下回了老宅。

  蒋家虽然搬去了京城,这里还留有一房杨姓的下人,打理老家的田地看守着家里的老宅。

  如今主人回家,清冷的多年的老宅再次热闹起来。

  老宅里里外外维护的极好,家具和地面打扫的一尘不染。

  即便主人常年不在家,他们仍然尽职尽责,足可见杨家人的忠心。

  因此,蒋家人准备的一车礼物当中,也有他们的一份。

  回到家稍事休息后,蒋文渊派人把礼物给大家分了下去。

  晚上族里在外祠堂为他们一家举办了洗尘宴。

  宴席不是什么名厨主理,猪是族里杀的,鸡鸭鱼都是各家养的,蔬菜瓜果也是各家地里摘的。

  掌勺的是村里的两位叔叔,帮厨的是村里的大嫂子们,装菜用的是大海碗大盆,吃饭用的是粗瓷碗。

  简单朴实却足够热闹,这就是让蒋文渊惦记了十几年的家乡味儿。

  只可惜老族长不在了,要是这样指不定得多高兴。

  因为有两个孩子在,陆氏和蒋禹清吃完饭,和村里的叔伯婶娘们聊了会天后就回家了休息了。

  只有蒋文渊,喝到接近子时才让人送回了家。

  第二天他又带着妻女去了祠堂,祭拜祖先。

  蒋文渊和陆氏去拜的时候,什么事儿也没有。

  轮到蒋禹清的时候,她还没拜下去,老族长的牌位就倒了。

  现任族长一见,赶紧拦住了她:“娘娘使不得。您如今可是一国之母,祖先们怕是受不起您这一拜。”

  这一出着实是给蒋禹清整的啼笑皆非,不过到底没有再坚持。

  晚上,蒋文渊让陆氏备了饭,请了从前那帮发小来家吃饭。

  昔日斗鸡走狗的少年,如今大都已年过不惑,做了爷爷。

  说起小时种种,大家都十分感慨。

  蒋文渊单独敬了赵六指一杯,笑着说:“那会同其他几个村子打架,就属赵六哥最狠,他可没少替我们挨拳头。

  爬树偷果的本事一等一,下河里网鱼也是最厉害的。”

  说起这个,赵六指格外的得意,特别鄙视蒋文渊。

  “你还说,咱们这帮人,论打架你是最怂的。不过那脑瓜子是真的好使。

  那会儿咱们一块上河对岸去偷甘蔗。七八个人,掰了两三行,下手也是够狠的。

  掰完了,就拖到河滩上去吃。

  吃不完就埋在河边的沙子里,然后告诉他们村里的小孩,说河边的沙子里有甘蔗,让他们去挖。

  那些小孩还真就去了,结果被主人家抓了个正着,不由分说告到家里去,被打了个半死。

  这大黑锅甩的妥妥的。

  你那会才多大?七岁还是八岁,从那会儿我就告诉自己,千万别得罪你,你小子的心肝太黑了。

  搞不好被你坑死了,还得高高兴兴的帮你数钱。”

  于是一大屋子男人笑的直锤桌子。

  蒋禹清和陆氏坐在外间,一边轻轻的推着摇篮,一边听他们喝酒侃大山。

  摇篮里的两个宝宝已经睡着了。

  他们并排躺着,头都偏向对方,两只肉乎乎的小手举起来放在脸蛋两旁,当真可爱极了。

  蒋禹清好奇地问他娘:“我爹小时候这么皮的吗?”

  陆氏一边做着手上的活,一边说:“大概是吧!

  他那会是你外公班上最调皮也是最聪明的学生。

  捣蛋的时候能把你外公气得牙痒痒,可偏偏课业又是最好的。

  用你外公的话来说就是又爱又恨。”

  蒋禹清突然起了八卦之心:“您就是从那会儿就看上我爹了吗?”

  陆氏摇了摇头:“那倒没有。我那会儿最讨厌的就是你爹。”

  “怎么说?”陆氏停了手里的活,脸上充满了回忆。

  “我那会儿好不容易从亲戚家讨了些葵花籽儿,种在学堂后边的花圃里,浇水施肥的日日宝贝着。

  好不容易盼到了开花结籽,长的花盘像盆儿那么大。

  你外婆说一朵花起码能结两斤籽,可把我给高兴坏了,寻思过年能多吃不少瓜子。

  可没成想,后来我跟着你外婆上亲戚家住了几天回来,发现我那些葵花一朵都没有了。

  你外公说,就是你爹带着一帮熊孩子,把我那些花儿当做箭靶子射。

  两天功夫全给我打坏了,气得我哭了半下午。

  从那以后他就成了我心中最讨厌的人,没有之一。”

  “那后来你怎么还嫁给了他?”

  陆氏说:“他在我爹那读了好几年的书,放学以后会经常留下来给我家挑水,也会给我家浇地。

  慢慢的几年下来,我就觉得他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有时候还觉得他很不错。

  后来我到了要出阁的年纪,你外婆就想托媒婆给我找个好婆家。

  你外公就说,我看蒋文渊就挺好,这小子书念的好,性格也不错,处事通透还勤快,将来啊,准有大出息。

  你外婆也觉得你爹不错,就说小伙子人挺好,相貌也好,就是家里穷了点儿。

  你外公就说穷点怕什么。我早就打听好了,他们家家风清正的很。

  他老爹和老娘以及哥哥嫂嫂也都是好相处的,将来闺女嫁过去必定不会受欺负。

  就这样,你外公就把我许给了你爹。

  你爹后来跟我说,你外公跟他说要把女儿许给他,让他回禀家里,找人来提亲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飘的。”

  说到这里,陆氏笑得格外明媚:“如今想来,你外公是真有眼光。”

  于是母女两个一起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