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七零年代疯批夫妇 第 91 章 牛牡丹,马尾巴

《七零年代疯批夫妇》第 91 章 牛牡丹,马尾巴

作者:色彩缤纷的薛静妃 字数:2264 书籍:七零年代疯批夫妇

  京城,西城的供销社门口,牛主任正了正被挤歪的帽子,一脸不高兴的从里面出来。

  又没买到东西!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家里要准备送礼的东西都还没有预备全,今年是老高升职的关键时间,要走的人情多且重,一点都不能马虎。

  偏偏今年城里物资又紧张起来,人人都往供销社挤,平时一毛不拔的,过年的时候个个手里都攥着一沓钱票,抢东西抢的很是凶狠。

  她已经来了第三趟了,还是没有买到什么满意的东西。

  牛主任拧着眉回到大院,还没进去就被人喊住了。

  抬眼去看,是邮局送信的小杨。

  “牛主任,有你家的信,我刚想给你送过去!”

  牛主任接过信一看,黑省寄来的,

  她边往家里走边疑惑,他们家没有黑省的亲戚朋友啊?

  到家后,拆了信,看到尾页上明黛的名字,她想了一下,这才想起是谁。

  信不长,刚开始就是简单的问候,表达了对他们一家的感谢,然后讲述了柳家湾的生活。

  牛主任对于明黛下乡的生活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她信里描述的,吃不完的红枣,剥不完的栗子,嗑不完的榛子,砸不完的核桃感兴趣啊!

  更何况还有家家户户都有盈余的干货,木耳、蘑菇啥的应有尽有。

  最后更是提到了草集市,感慨着麻袋装的肉干,挂成一排排的风干鸡和风干兔,都很便宜,却苦于乡下人没钱,卖不出去。

  结尾说尽管乡下吃的饱,吃的好,但是日常用品却很缺,这里的人想要买块肥皂,都要去供销社抢,手套、搪瓷盆和枕巾这样的东西更是没有。

  牛主任越看越激动,这些她能搞到啊!

  她娘家就是纺织厂的,每年发下来的东西家里都用不完,可以匀给她不少,光是手套,都是成箱的往家搬,枕巾枕套啥的,他们家更是没有缺过。

  至于肥皂啥的,她记得,老高有个好兄弟,就是肥皂厂的!

  看着信上的内容,她越想越激动,等到高主任下班回家后,就被妻子的热情吓了一跳,腰忍不住的酸疼起来。

  牛主任看着他扶着腰的动作,翻了个白眼:“想什么哪!老娘今天不用你!给你看看这个!”

  危机解除,高主任立刻站直了腰板,接过了信仔细看。

  看完后砸吧了口热茶:“小同志在乡下生活的不错,是个聪明的。”

  牛主任冷哼一声:“你就没看出来别的?”

  高主任想了想,眼睛亮了起来:“你是说。。。。。。”

  牛主任点头:“咱们收集点日用品和明黛换些乡下的土特产,她和村里的大队长一家打的火热,应该没有问题!”

  高主任想着医院里的竞争对手,跟着点了点头:“要是真能把这些东西弄来,我升高级主任的事,基本就定了。”

  牛主任冷哼一声:“要不是惦记着你的破事,我用的着这么着急,一趟趟的往供销社跑?”

  高主任起身坐过去,揽住妻子略微粗壮的腰身:“要不说我老高有福气,娶了你这朵牡丹花。”

  几句话就把牛牡丹哄的眉开眼笑。

  两人先是给明黛寄了封信和包裹,表达了想要和她长期通信的想法,意思是当个亲戚走动。

  并委婉的提出想要用自家不用的日常用品交换一些她吃不完的土特产和粮食。

  一起寄出的包裹里是一包大白兔奶糖和一条现在最时兴的红丝巾,原本是牛主任买给闺女的,为了笼络住明黛,忍痛割爱了。

  等到明黛收到信是一周后的事情了。

  此刻,她正在空间内收割韭菜。

  空间外的蔬菜,韭菜和韭黄虽然还很细嫩,但是也可以吃了。

  平菇也大都进入了出菇期,可以采摘了。

  小青菜和菠菜还要再等上半个月,现在还是嫩苗苗。

  明黛打算抽空和柳大柱去一趟县城,看看能不能把菜送进县政府大院,她要查清楚周斯年档案被卡的原因,也只能往那里使劲。

  提着一小袋蘑菇,明黛喊上周斯年,两人往大队长家走去。

  这几天又连续下了好几场大雪,道路两旁都是厚厚的积雪,大家夜里也不敢松懈,看着时间就要上房顶把扫雪,唯恐大雪把房顶压塌了。

  雪前冷,雪后寒,这会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两人顶着寒风到大队长家的时候,他们家正忙着搓草绳,等着明年春天的时候用。

  院门没锁,明黛直接推门进去了。

  周斯年对大队长家的马厩很感兴趣,进门就直接过去了,明黛看柳来福、柳来旺和柳来发都在那边,打了招呼就提着篮子进屋了。

  正在给马厩钉木板的难兄难弟,看着盯着马屁股看个不停的周斯年,咽了咽口水,悄悄把锤子藏了起来。

  屋里,炕上柳大柱拿着明黛给的连环画教铁蛋识字,狗蛋在一旁捣乱。

  地上,黄婶子带着两个儿媳妇搓草绳,黄桃和黄杏跟在周嫂子身后递稻草。

  看到明黛进来,黄婶子赶紧起身,招呼她炕上坐。

  明黛摆摆手:“婶子,不去了,马上黑天,我待不了多久,我来是找大队长叔的。”

  柳大柱闻言看了过来,明黛把篮子放在炕上,揭开了盖着的布。

  “叔,蘑菇可以吃了,韭菜和韭黄两也能攒出来一篮子,你看有空带我去县里一趟吗?”

  柳大柱看着篮子里的两朵蘑菇,稀罕的搬开炕桌挪了过去。

  “种的真不错啊!这样的蘑菇一天能出多少斤?”

  明黛想了想:“总共差不多有300个菌包,一天至少能出30斤,要是环境再好一些,一天50斤是没有问题的。”

  柳大柱惊喜的看着她:“真能出这么多?!”

  明黛笑着点头:“只多不少。”

  (以下内容均是小说设定,请勿对号入座哦!)

  柳大柱搓搓手里的烟袋:“好啊!小明知青,这下你立大功了!要是这些蘑菇县里的收购站能要的话!俺们明年就可以大规模种植了!”

  明黛的眼睛闪了闪,开口道:“叔,我觉得送供销社不如送县政府好。”

  柳大柱不解:“送那去干啥?收购站收山货,县政府又不收。”

  明黛认真的看着柳大柱:“叔,我们的目的是让县里和公社同意咱们明年大规模的种植冬季鲜菜对吧?想要大规模的种植,就要建立专门的火墙房,需要一笔不小的投入,咱们村有吗?”

  柳大柱的脸色讪讪,他们还欠着公社一屁股烂账,当然没有。

  “如果我们把菜送进县政府,县政府的领导吃到冬季鲜菜,吃的好了肯定会疑惑哪里来的,这时候咱们就好出面提要求了,如果是送到收购站,可不一定能够让县里的大领导们吃到。”

  柳大柱恍然,这才明白明黛要送去县政府的用意。

  黄婶子抄起地上一团搓好的草绳,扔到柳大柱身上:“行了!小明知青咋说你咋做,你个死脑筋这些年也没把村里的账还上,小明知青给咱们想了这么好的一个挣钱的法子,你还不抓紧想办法去办?!”

  柳大柱一拍炕席:“行!就这么办!俺马上去找庆民商量商量,看这菜怎么送进县政府。”

  说完下炕,提着篮子就出去了。

  明黛见状也提出告辞,黄婶子让她等一等,拿了一小袋苞米碴子给她,这才让她离开。

  招呼着周斯年回家,半路上明黛才发现他手里拿了东西。

  “你手里提着的是什么?”

  周斯年眼睛亮亮的把手里提着的东西展示给她看。

  看着这熟悉的一把黑色“长发”,她张大了嘴巴。

  “周斯年,你把马尾巴剃了?!!”

  周斯年开心的点头:“这个毛长!毛长好织毛衣!”

  明黛半天没有说话,打算最近都不去大队长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