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恋综上我手撕渣男,全网乐翻了 第15章 你是细狗吧

  “干啥子?银货两讫,你二人也该回去交差领赏,这么拼老命的追来,难道还想再送几个银子?”

  来如风正说着,那人大草胡抖动,似是有话说不出口一般,举刀就砍!

  来如风大怒,侧身让过一旁,钢杖已到手中,“嚓”的一声,杖端尖刃显露,只见他一挽杖花,正迎着弯月刀二次劈来……

  弯月刀碎芒闪闪,宛如苍穹匹练,绕体盘旋,激流回荡,在晨光照射中,令人有如置身银河。

  来如风一声冷哼,杖端如巨浪般狂挑猛挥,然后在一阵脆响中,来如风双脚暴弹,人已腾起两丈余,就在此时,他那手中杖如一具飞旋的螺旋,溜圆的弧线,精密的计算,把碎芒连成一束强而有力的冷焰,发出窒人的璀璨光环,令人无法分辨出究竟在一招之间有几刀穿进那人的弯月刀芒中,只是在来如风双脚落地的时候,弯月光骤然光华尽失,溅散的血雨中,那人已连退十步,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满面惊悸……

  来如风却不容那人稍喘,早一个箭步,杖端的尖刃已停在那人的喉头上。

  也就在此时,另一人已手捧官印,急步赶到,一看这情形,救也不及,杀也不是,急得满头大汗!

  跌坐在地上的草胡大汉,手中弯月刀一抛,双目一闭,仍然是一句话未出口,对于他背上、肩头、双臂上的伤势,连皱眉也不皱一下。

  冷然一笑,来如风道:

  “生意既然成交,银子也花了,你二人却想中途立功,来个丑献功,讨好主子,你们不守信,老子就不仁,杀了你二人,老子抱着官印入山修行去!”

  只见拿印的人连连摇手,边指着自己嘴巴……

  来如风一皱眉道:

  “哑巴?”

  那人点点头!

  来如风收起钢杖,苦笑连连,道:

  “原来是两个哑巴,真可怜!”说着,只见他突然一连几个云里倒翻,人已落在十丈之外,又是几个提纵,人早已不见影踪!

  两个人这才垂头丧气的返回督府。

  当总督看到其中一人受伤而回,已知十万两银票真的化为乌有了,心中一阵绞痛!

  于是,他急急打开官印上面的黄缎布,官印不假,却在官印下方,有一纸条;

  “宝祥仗势,横行市井,

  十万白银,买儿一命。”

  总督一看,勃然大怒,原来是儿子不肖惹的祸,从此他下令禁止儿子走出总督衙门一步,直到他卸任回京。

  当来如风低头弯腰,迈着四方步进入东城附近望岳楼的时候,突然钱如土从后面冲过来,拉着来如风一阵抱怨,声干色渐渐俱厉,道:

  “你怎么同那两个回子干起来呢?你小子正事不干,却要争强好胜,真是该打!”

  来如风一笑,道:

  “钱老怎么知道他二人是回子?”

  钱如土哼一声,道:

  “一身羊膻味,不是回子是什么!”

  来如风道:

  “是有点膻味道。”

  钱如土急急又道:

  “付清房饭银子,咱们马上走!”

  来如风一看这情形,自是不敢怠慢,两锭银子共十两,往桌上一放,立刻走出店来。

  二人急步到城边的骡马店,只见望岳楼的那个小二拉着两匹马走向店外来,正是二人坐骑。

  来如风一笑,当即接过丝缰,一块银子塞在那小二手中,然后又是一锭银子递给小二道:

  “这一锭是赏给灶上大师父的。”

  就在骡马店门口,来如风又付了骡马栈房银子,这才与钱如土二人翻身上马,驰出长安城。

  原来当钱如土从大雁塔回转望岳大酒楼以后,发觉“飞天蜈蚣”欧阳壮等一众恶煞,早已离去_已、中一急,偏就来如风迟迟不归,这时候他真的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不时朝着店门张望,好不容易等到来如风进来,这才真的一肚子肝火。

  且说二人自出城以后,立刻往东疾驰,过灞桥而偏北,不久,那渭水河已遥遥在望。

  二人马上观看,只见渭水河河长如带,水清泛光,两岸风物清美,景色秀丽,充分显示出八百里秦川灵秀之气与河山之壮峨。

  这时候万里晴空,蓝天如洗,东阳斜照,大地一片金黄,二人跃马官道上,早望见距离渭水河不远处的一所巨大庄院。

  走至临近,看到道旁一块大青石碑,上面刻着方正而有力的大字:

  “天竺宝庄”

  举头前望,早见到一溜的红土院墙,里面亭台楼阁,全都是雕梁画栋,而且院中还有十几棵插天老树,更衬托出天竺宝庄的巍峨宏伟,气象万千。

  二人才到那个巨大的庄院门前,正自下马,不料早从院门走出一个年轻人来。

  钱如土一眼看出那个年轻人,正是在山边草棚下吃过他西瓜的押镖镖师,不由一怔。

  只见那年轻人含笑上前,道:

  “二位可是江湖上盛名已久的侠盗神偷?”

  钱如土又愣了一下,道:

  “阁下不正是枣阳四方镖局的镖师?”

  那年轻人一笑,道:

  “有一阵子算是四方镖局的人,过后又投入赤阳石头堡欧阳壮麾下,干了那么十多天杀手,万幸没有遇上二位,倒是听了不少二位大闹石头堡的趣闻。”

  钱如土哈哈一笑,道:

  “阁下是……”

  “在下林火烈,天竺宝庄的三少庄主就是在下。”

  林火烈表明身份,钱如土对来如风相视苦笑,道:

  “咱们追来干啥,既未打那‘天竺佛’的主意,又不用咱们帮忙插一脚。”

  来如风也笑道:

  “钱老,对咱们来说,实在不虚此行,你老摸摸良心看小子说的对不对?”

  来如风手摸心窝,而心窝地方,正是那总督大人的五万两银票。

  林火烈将二位请进庄内。

  这时候天竺宝庄内,正有几个庄丁在整理花草树木,扫清一地落叶。

  林火烈把二人邀在客堂上坐定,当即对二人道:

  “家父行动不便,也才刚刚进入内室休息,少顷必出来一见的。”

  来如风道:

  “林兄与欧阳壮那伙魔头相处十多日,目的是为了什么?可窥知他们的阴谋?”

  林火烈笑道:

  “一开始在下投入四方镖局,为的就是那‘天竺佛’,由于江湖上以讹传讹,神话一般的传说着‘天竺佛’上隐藤着极大的秘密,既载有武功绝学,又有宝藏图,哼哼……”

  林火烈一阵冷哼,又道:

  “其实那‘天竺佛’的身价,比之宝藏与武功二者,不知又高出多少倍,因为那‘天竺佛’本身就是无价之宝,它是唐朝圣僧西天取经亲由天竺国携回来的象牙圣佛,佛身上尽载着救世经文。”

  钱如土不解的道:

  “闻知这‘天竺佛’乃是汴梁大相国寺之宝,何以会落入枣阳唐门世家之手,却又千里迢迢,重金礼聘四方镖局,长途跋涉,间接送来长安,却是为何?”

  “唐门世家,就是老身娘家!”脚步声响,加上浓重的喘息声,只见两个白发老者,一人坐在竹椅上由两个中年锦衣人扶持,另一个却是白发婆婆,手持龙头拐杖,一身淡雅服装,头缠黄丝带,缓步由二门出来。

  钱如土与来如风当即站起身来,双双施礼。

  钱如土一见竹椅上坐的老者,似是患着半身不遂的样子,左边手臂扭曲,嘴巴稍斜,但他那容貌,钱如土十分清楚,那不正是二十年前江湖上突然与“天竺佛”同时失踪的“天外一尊”林天龙吗?原来他没有死!

  就在这天竺宝庄的客堂上,“天外一尊”林天龙被身后两个儿子扶正身子,这时候三个儿子在林天龙身后并肩站着,庄丁献上香茗,林天龙对一旁的老妇极不清楚的说了一句,然后就闭目坐在竹椅上静静的似是神丧气沮,又似看破红尘的样子。

  于是,白发老太婆缓缓的道:

  “一大早,我小儿带了一批当今江湖上的恶魔,来到这天竺宝庄,他并未请所有的人进入这天竺宝庄的客堂上,却把我两老引出来,当着大家的面,我的丈夫撕去戴了二十年的人皮面具,露出本来面目,当场就使‘飞天蜈蚣’欧阳壮与‘阎王舅’米长风、‘罗刹奶奶’米大娘认出我丈夫,就是二十年前江湖上突然失踪的‘天外一尊’林天龙,几个当场一惊,他们发觉当年武林第一高手,如今已是风烛残年,但他们在听了林天龙如今在这天竺宝庄每日还在吃斋礼佛,心中更加不解,看着几人面露不解;我就不再多言,只告诉他们,如果要夺取‘天竺佛’,何不就此上道,因为那‘天竺佛’早一天已由杨刚与大相国寺的两个大和尚携回汴梁城了。”老太婆浅饮一口茶,又道:

  “几个人当然不信,一定要冲进天竺宝庄,老身当时就对欧阳壮那个魔头说,天竺宝庄不会消失无形,如果大相国寺没有‘天竺佛’,你们只管再来,天竺宝庄任你等搜查,于是他们稍作商议,当即调头而去,这时怕已在数十里之外了。”

  钱如土哈哈一笑,道:

  “论年纪,我钱如土怕也比二位小上个十几二十岁,说辈份,勉强可以高攀个小弟,恕钱某多言,当年江湖上传说‘天竺佛’的事,甚嚣尘上,那时候小弟四十冒头,壮年气盛,还真想动那‘天竺佛’的脑筋,但小弟行走江湖,绝不取一丝非份之财,所以心有意但有力不施,后未闻知‘天竺佛’突然失踪,连当时煸赫于黑白道上的‘天外一尊’,也随之消失于江湖,那时候原本是尘湮滚滚的江湖上,也因林兄的消失而渐渐尘埃落定,不过仍有人猜测,林兄可能得到‘天竺佛’而藏匿于深山大泽中练那‘天竺佛’上的绝世武学呢,却不料……”

  这时候林火烈缓步走到钱如土二人面前,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来,微微一笑,接道:

  “当年我们本是住在枣县,自从家父得到‘天竺佛’以后,立刻改头换面,领着我们全家,迁居在这渭水河畔的荒僻地方,天竺宝庄,就是那时候建造的,二十年来,家父以伪面示人,而我们做子女的,也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此其间,就是为了‘天竺佛’身上所刻的字没人认得出,所以家父仍以为那必是传言中的武功绝学与宝藏说明文字,五年前,从西方来了两个大喇嘛到了长安,家父夜访二人,出示这‘天竺佛’请释,两个大喇嘛细看之下,愿出重金收买,但为我父拒绝,而两个大喇嘛却指说佛身所刻的字乃是佛家无上心法经文,家父恐受骗,立刻连夜又返回宝庄,自此以后,家父常持此‘天竺佛’,长孜苦思,直到一年前,家母以为家父真的思入魔道,悄悄由我把这‘天竺佛’送到枣阳我舅舅家中,想不到三个月前,家父突然中风,口中仍叨念那‘天竺佛’,这才又奉家母之命,转回枣阳,为了‘天竺佛’的安全,又商由四方镖局护送,而我本人也装成镖师模样参与护送,后来不知怎么的,‘天竺佛’的事从这天竺宝庄中被一个下人传人江湖,想不到消息走漏的那么快,由长安到洛阳,又传到汴梁大相国寺……”

  突听老婆婆道:

  “物归原主,老身反倒一身轻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