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蜀山剑侠传 第670章

《蜀山剑侠传》第670章

作者:还珠楼主 字数:2983 书籍:蜀山剑侠传

  如今遍地繁花,独空出一二百处空地,岂非美中不足?诸位道友法力高深,又不便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主人正传道法,还来得及,仍把花种撤上些如何?"

  甘碧梧笑道:"嫦妹不必多虑,你看满湖青莲,此间大有能者,正不必我们多事呢。"

  话才出口,忽见仙府后面飞起千万缕祥光,宛如虹雨飞射,分往各仙馆原址飞去,落在空地之上。紧跟着各有数十百株娑婆、旃檀等宝树,由地下突突往上冒起,晃眼成林,郁郁葱葱,宝相庄严,隐闻异香。比起适才众仙植花种树,又是不同。直似数千株整树,自地涌现,迅速异常。姜雪君在旁,惊问朱梅道:"芬陀大师、白眉禅师均在雪山顶上防魔未来,优昙大师适才同在一起观赏幽兰,不曾离开。此与满湖青莲同一路数,眼前何人有此法力?莫非白眉师伯大弟子采薇僧朱由穆师兄又出山来了么?他在石虎山闭关以来,多年未见,已说静参正果,不再出头,怎得到此?"

  矮叟朱梅笑道:"谁说不是他?别了多年,还是当年那种脾气。他来时,我和白矮子正用紫云砂在湖中建这四处楼阁,他由云路飞降红玉坊前,迎头遇见天残、地缺老怪门下两个业障。恰巧没有别人在侧,也不知他是否看两业障长得不顺眼,安心怄气,拿话引逗,这两业障天生不是人的性情,向来不爱答理,适才后山观花,又吃令师一吓,正没好气。见来人是个相貌清秀,唇红齿白的小和尚,通没一点气派,误认作来此寻找师父,就便看热闹的小徒弟,竟想拿他出气。一口怨气没将人吹倒,跟着又想用大擒拿法将人赶回来路。哪知来人神通广大,笑嘻嘻连老带小,一顿足挖苦,把两业障跌了个晕头转向。末了才说:'这里群仙盛会,冠裳如云,主人决不会请你们师徒这样怪物。

  你们瞒着师父,混进府来观礼,既然衣履不周,连长衣服都不备一件,就该悄没声打个树窟窿或土洞钻将进去躲起来,偷看完了热闹,一走才是,偏不知趣,要在人前走动。

  我想景致你们已看过,本来不知礼貌,那开府典礼看它则甚?又不合冲撞了我。本意还想惩治一番,儆戒下次,念在主人今日盛典,不便给人家作没趣的事。好在少时开府,你们这样神气,也没法和别位仙宾并列,趁早给我滚回山去,免得当众丢丑!'话才说完,一手一个,只空抓了一下,往上一甩,手并没有沾身,两业障便似泥块一般,被人抓起,身不由己,跌跌翻翻,往云路上空飞去。看那情势,虽不至真个甩回山去,这佛家大金刚须弥手法,怕不把他们甩出三五百里外去。他同朱道友和我二人见面没谈几句,便向湖中洒下两把莲子,往仙府飞去,他师弟李道友正由后面绕出迎接,同往后面飞去了。他和东海苦行头陀最是莫逆。以前我们都是好友,因正手忙,还没过去看望,打算会后再作长谈。好在他既已出山,就不愁见不到了。道友与他也是昔年旧雨,现齐道友正在中元仙府以内,宣读长眉道祖遗留的仙示,并传门下男女弟子道法,事完方始正式开府,率领本门长幼三辈同门,当众焚烧奏乐,向教祖所居灵宫仙界通诚遥拜,行那谢恩之礼。那时一班知好,除我们有限几人受有重托在外,俱已齐集中元仙府。道友无事,何不前往叙谈呢?"姜雪君闻言,略一寻思道:"我自转劫以来,已不愿再与此人相见了。"朱梅道:"本是三生良友,相见何妨?姜道友此言,岂不又着相了?"说时,优昙大师和屠龙师太一同走来,笑道:"采薇大师今又出山,难得良晤。姜道友三生旧雨,更与我们情分不同,为何还呆在这里?"姜雪君笑道:"我先不料朱道友会来,正向朱真人打听呢。那就去吧。"说罢,随同飞去。不提。

  仙都二女和武当五姊妹,俱留意那两黄衣人,此时四顾不见,仙馆已收,无可存身,都在奇怪。闻言才知被一前辈神僧用大法力逐出府去,好生称快。石玉珠见二女高兴,悄告:"两怪人之师天残、地缺,有名难惹,得道多年,行辈既高,又并非妖邪一流人物,所炼法宝最为厉害,正派群仙,若非万不得已,决不愿和他们生嫌结仇。姊姊适才不合随口讥嘲,结下仇怨。朱老前辈想必知此二人姓名深浅,何不先问出个底细,日后遇上也好准备。"二女本没有把黄衣人看在眼里,因石玉珠说得十分慎重,朋友好心,未便违拂,便凑过去向朱梅请问道:"朱老前辈,可知那两黄衣人姓名本领么?"追云叟白谷逸在旁接口笑道:"这两孪生怪人,二百多年中,共只出山四次,还连今天一起在内。我倒遇过三次,所以知道得比较别位清楚。以他师徒性情,各有各的乖谬。两业障每出山一次,必闹许多笑话,害上不少的人。这次不知又是受甚妖人蛊惑,想来此见景生情,出点花样。因见兆头不佳,没敢下手,打算老着脸皮,赴完了宴再走。不料被小和尚跑来,将他们赶去。论本领,倒还没甚出奇之处,只是二人各秉师传,炼有几件独门法宝,专一摄取人的心灵,道行稍差的人往往为他们所算。时已无暇详说,此去小寒山拜师之后,只把今日之事一说,令师必有破法,至不济也能用佛门定力抵御,不为所惑,无足为虑。"

  二女刚谢完了指教,钟、磐声已住,长桥对面当中头一座仙府上面,形似大泡的晶罩,突化云光流动,缓缓升起,将仙府全形现出。跟着左右一边一座的晶罩,也各由峰崖后面化为五色云光上升。到了中央,渐渐缩小,会合成一片丈许大小的彩云,停在当中。第一座仙府前面,众仙见那当中仙府高约三十六丈,广约七八十亩,四面俱有平台走廊,离地约有三丈六尺。前面平台特别宽大,占地几及全址三分之二。四角各有一大石鼎,四面雕栏环绕,正面两侧设有三十六级台阶。竖立着一座大殿,上刻"中元仙府"

  四个古篆金字,广约十亩。当中设着一个宝座,两旁各有许多个座位,前面大小九座丹炉。大殿通体浑成,无梁无柱,宛如整块美玉,经过鬼斧神工挖空建造,气象雄伟,庄严已极。这时峨后门下众男女弟子,各持仙乐仪仗,提炉捧花,分作两行,正由殿中端肃款步走出,排列在平台两旁。玄真子为司仪,手捧玉匣前导,引着掌教妙一真人和长一辈同门,到了台中央立定,仍由妙一真人居中,众仙稍后,依次雁行排列。玄真子随喝:"弟子齐漱溟等敬承大命,即遵恩师玉匣仙示,谨畏施行,连日斋戒通诚,虔修绛牒,恭附缴奉天府玉匣之便,百拜闻上,伏乞慈恩鉴察,不胜受命惶悚感激之至!"说罢,将手一招,空中卿云便即飞降。玄真子恭捧玉匣,往空一举,玉匣便被卿云托住,冉冉上升。玄真子随命奏乐焚燎,齐漱溟率众门人弟子百拜。拜罢,仙乐重又奏起。那司燎的后辈四弟子,便把备就粗如人臂的沉檀香木,装向四角石鼎之内,发火燃将起来。

  妙一真人随率众仙望空遥拜。玄真子站在妙一真人的前侧面,也是随众拜倒。这时众仙均换了一身新法服,羽衣星冠,云裳霞裙,加上仙景奇丽,仙乐悠扬,宛如到了兜率仙宫,通明宝殿。众仙朝贺,同咏霓裳,端的盛极。

  一会,拜罢礼成。妙一真人等始命奏乐迎宾,亲自下阶往长桥上,向众仙宾行礼,拜谢临贶,迎接入殿。同时媖姆师徒、极乐真人李静虚、谢山、采薇僧朱由穆、李宁等相助妙一真人等在内里行法部署。诸位仙宾也由宝座玉石屏风后面相继转出,纷向妙一真人等致贺不迭。妙一真人等请众落座,众仙坚请真人往居中宝座就位,真人力说:

  "此是众同门及弟子参拜学道之地,本非延客之所。只为仙宾众多,五府中只此殿最大,今日又承诸位道友大显神通,添了不少异景,变成全境最胜所在,殿外石台又面临平湖,遍地仙葩,正好观赏。为此适和诸位前辈道友商议,将宴客之所,移来此地。起初因左元洞一带,景物最为幽胜,数百株桂树,均为女弟子申若兰由福仙潭带来的千年桂实,栽植而成,大都数抱以上,以为宴客相宜。没想到众仙嘉惠,法力如此神妙,众弟子已经布置就绪,仓促改计。礼成以前,又无法走进,急切间难于就绪,为此才请诸位前辈道友来此小住。尊客在前,并有诸老前辈,怎敢僭妄无礼?"众仙见真人坚持不肯,只得罢了。便把中座空下,各自归座。随来众弟子,各随师长侍侧。妙一真人等众主人,各就下首分别陪坐。

  仙都二女见那采薇僧朱由穆果是小和尚,看年纪不过十五六岁。身着一身鹅黄僧衣,甚是整洁。相貌尤其温文儒雅,气度高华。正看之间,忽听神驼乙休问妙一真人道:

  "齐道友,为何先不开府,直到缴还玉匣道经,拜章谢恩,才行开放?与预定不符。"

  妙一真人道:"玉匣中恩谕如此,不敢不遵。"穷神凌浑道:"众弟子法宝已传授了么?

  怎如此快法?"妙一真人道:"众弟子法宝,俱多能用。只女弟子李英琼等得有几件,尚不会用。家师所赐真经,传授之后,照此修炼,不久均能应用。幻波池所得法宝虽多,而圣姑所赐目录小册,均载宝名用法,极为省事,所以无多耽延。"

  随又起立对众仙道:"众弟子正式行礼,拜师传道,本拟宴客之后,在此殿内当众举行。只为日前在青井穴,闭关开读家师所留玉匣仙示,对传道一节,不许炫露。而九天元经,本是天府秘笈,一开府便须拜章缴奉,飞送天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