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蜀山剑侠传 第266章

《蜀山剑侠传》第266章

作者:还珠楼主 字数:2989 书籍:蜀山剑侠传

  我大怒之下,既怪它们不加小心,又疑猩猿监守自盗。后来见猩猿俱举前爪,指着崖这面的天上,日光云影里,隐隐似有些微银星,一闪即逝。才想起是那小孩,见我们昨晚守候在此,不让他归巢,怀恨在心,暗中跟来,将我衣服盗去。否则那猩、熊固然无此胆子,那样凶猛精灵的野兽,平常人物也不敢近前呀。总算他还留了后手,要是连这一身一齐偷去,我也要和他一样赤条精光了。"

  第一一九回 涤垢污 失衣逢异士 遭冤孽 辟石孕灵胎

  第一一九回 涤垢污 失衣逢异士 遭冤孽 辟石孕灵胎

  笑和尚、庄易闻言,好生发笑。笑和尚对金蝉道:"这都是你素常爱淘气,才有这种事儿发生。适才你走后,我们想看一看这穴壁上的人影,才到,你便飞回。这位小道友既避我们,必然不会出面。这身衣服送给他,交个朋友,有何不可?如嫌这身衣服不合适,好在为期还有数日,我二人陪你回转凝碧崖,换上一件,再去百蛮,也不至于误事。我们无须在此呆等,且回崖上去商谈吧。"笑和尚原是故意如此说法,好使那小孩不起疑心,仍用前策行事。金蝉不明言中之意,听了气忿忿说道:"衣服事小,若是明送,休说一件,只要是我的,除却这两口飞剑,什么都可。他却暗取,让我丢人,不将衣服收回,日后岂不被众同门笑话?他如不将衣服送还,或者现身出来与我们相见,我早晚决不与他甘休。"笑和尚又再三相劝,说包在自己身上,将衣服寻回,这事大小,还有要事,须回洞中商议,才将金蝉拉了一同飞上崖顶。先和庄易说了几句耳语,然后高声说道:"庄道兄,你和华仙姑相熟,你可到奥区去看她回来不曾?"说完,等庄易走后,又拉金蝉同往洞中。金蝉便问笑和尚:"意似做作,是何缘故?"笑和尚道:"我适才和庄道兄亲见那小孩现身,同往树后石穴守候,无心中看见对崖有一通天岩窗,外有萝树隐蔽,埋伏在彼,甚是有用。那小孩虽然现在还断不定他的家数,可是质地本领俱非寻常,恐防异派中人网罗了去。又因他异常机警,恐被觉察,不便在石上商量,请庄道兄借着探望华仙姑为名,绕道往对面岩窗埋伏。他既盗你衣服,存心与你作耍,必然还要再来。我们只须装作没有防备,等他来到临近,才行下手,将他收服。即使被他遁回穴内,庄易已经由对崖转往他存身的穴内隐藏,三面一齐下手,何愁不能将他擒住?昨晚你在他穴旁等了一夜,他却另由间道回去,不再出现。如仍在那里守候,岂非守株待兔么?"金蝉闻言,点头称善。

  先在洞中等候了一阵,随时留心,并没什么动静。金蝉耐不住,又拉了笑和尚装作崖前游玩,举目下视,石上仍无小孩踪影。对崖看不见庄易,知道他藏处必甚隐秘。算计小孩出现,定在晚间,只得走回洞去。路上金蝉悄对笑和尚道:"这厮如老不出现,到了我们要去百蛮山时,岂不白费心思?"笑和尚正说不会,忽然一眼望到洞中,喊一声:"快走!"首先驾剑光飞入洞去。金蝉也忙驾剑光,跟入一看,洞门石上,放着自己适才失去的那件上衣,裤子却未送还。四外仔细一寻,哪有丝毫人影。笑和尚想了一想,对金蝉道:"我明白了,此人早晚必和我们做朋友。他明明是因为赤身露体,羞于和我们相见,所以将你衣服盗去。后来你在石上一骂,他恐你怀恨,坏他洞穴,所以又将上衣给你送还。只不懂此人虽然幼小,已有如此神通,他的师长必非常人,何以他连衣服都没一件?以我三人之力,用尽方法,俱不能查出他的踪迹,始终他在暗处,只能以情义结纳,收服之事,恐非容易。姑且先不将庄道兄唤回,等你将自己衣服换了,待我将这一件送到石上,和他打个招呼,看看如何,再作计较。"说罢,将金蝉换下那件半截道衣拿了,回身到了石上,对穴内说道:"小道友根器本领,我等俱甚佩服。我师弟一身旧衣,既承取用,本可相赠,无奈游行在外,尚有使命他去,无可穿着。今蒙道友将上衣送还,反显我等小气了。现有半截道衣一件,虽然不成敬意,权供道友暂时之需。如荷下交,今晚黄昏月上,我等当在崖上洞中相候。否则我等在此已无多日,事完之后,当为道友另制新衣,前来奉约如何?"说罢,将衣挂在松树上面,仍返洞内。

  没有多时,庄易也飞了回来,金蝉便问可曾见那小孩。庄易往地上写道:"先并未见他出现。后来二位道兄到石上与他送衣,通白走后,才平空在石上现身,也未看出他从哪里来的。身上穿着齐道兄那条裤子。先取那半截衣服试了试,他人本矮小,那条裤子虽是短裤,他穿了已差不多齐着脚面,这半截道衣虽不拖地,却是大肥大,实在不成样子。他试了又试,好似十分着急,忽然脸上一变,带着要哭的神气,拿了这半截衣服,径回穴内去了。我见二位道兄适才那般说法,自忖一人擒他不住,也未曾过去惊动,就回来了。"话还未完,金蝉早跑了出去。笑和尚知道金蝉去也白去,并未在意,只和庄易一个用手,一个用口,互相计议,怎样才能和那小孩见面。

  谈有顿饭光景,忽听金蝉与人笑语之声,由崖上传来。出洞一看,见金蝉裤子也换了原来所着,同着一个罗衫芒履,项挂金圈,比金蝉还矮尺许的幼童,手拉手,一同说笑欢跃走来。定睛一看,正是适才石上所见的小孩,生得面如凝玉,目若朗星,发际上也束着一个玉环,长发披拂两肩,玉耳滴珠,双眉插鬓,虽然是个幼童,却带着一身仙气。笑和尚与庄易俱都喜出望外,忙着迎了上去。金蝉欢笑着,给二人引见道:"这是我新结交的石兄弟,他名叫石生,他的经历,我只知道一半。因为忙着要见二位道兄,给他装扮好了,就跑来,还没听完。且回洞去,等他自己说吧。他还说要同我们去百蛮山呢。"

  那石生和三人都非常亲热,尤其是对金蝉,把哥哥喊了个不住口。大家兴高采烈,回至洞中坐定,细听石生讲述经历。才知石生的母亲,便是当年人称陆地金仙、九华山快活村主陆敏的女儿陆蓉波。陆敏原是极乐真人李静虚的未入门弟子。九华快活村陆姓是个首富,到了陆敏这一辈,几房人只有陆敏这个独子,幼年酷好武艺,专喜结纳方外异人。成家以后,父母叔伯相继去世,陆敏一人拥有百万财富,益发乐善好施,义名远播。因为尚无子息,家务羁身,不能远方访友,于是广用金帛,派人出外,到处约请能人,到快活村教他本领。自古只闻来学,不闻往教,异人奇士,岂是区区金银所能打动。凡来的人,差不多俱是些无能之辈。陆敏并不以此灰心,只要来的,不管有无真实本领,莫不以礼相待。他这千金市骏骨的办法行了数年,终无影响。幸而他为人饶有机智,长于经营田产,并不因食客众多,而使家道中落。

  有一年闻得黄山出了一个神尼,在天都峰结茅隐居,善知过去未来,因为相隔甚近,悄悄独自一人前去拜访。起初不过想同一点休咎,也是合该仙缘凑合。他裹粮在黄山寻了数日,把天都峰都踏了个遍,并无神尼踪影。以为传闻之误,正要回去,行至鳌鱼背附近,不知怎的,一个失足,坠落悬崖下面。此时他虽不会道术,武功已甚了得,坠到悬崖中间,抓着一盘春藤,侥幸没有葬身绝壑。当他失足坠落之时,看见一道光华,由侧面峰头疾如闪电飞来,等他抓住了壁上春藤,又倏地飞了回去。陆敏攀藤上崖,惊魂乍定。想起这道光华,颇似江湖上传说的飞剑。异人咫尺,岂可当面错过,便息了回家之念,径往侧面文笔峰上下寻找。仅见峰顶危石旁边,放着一个石丹炉,一个蒲团。日前没有走到危石前面,所以不曾发现。这一来,更证实了所见不差。连在峰顶候了数日,把干粮俱都吃尽,终不见剑仙踪迹。

  心知这般呆等,决无效果,故意装作粮尽回去,口里自言自语,埋怨剑仙拒人太甚,此番决计回去,心中却逐处留神。时当三四月间,遍山俱是果树,一路采了些充饥,连头也不回,径往峰下走去。其实他沿路采果耽搁,并未走出多远。那峰笔立千丈,途径极为难走。由上到下,须要攀藤扶树,绕峰旋行。渐渐转行到危石下面,上下相隔,不过两丈来高,倏地施展轻身功夫,一个鹞子翻身,出其不意,直跃上去。果然看见一个中年女道姑,面对丹炉,端坐蒲团上面。才一照面,便放起一团光华,连身带丹炉一齐罩住。近身数尺以外,眩眼生花,冷气瘆人毛发。陆敏不敢再进,只得向前跪下,低声默祝。道姑始终不走,光华也未撤去。一会丹炉里面放出火花,颜色由红转黄,由黄转白,变幻不定。

  陆敏跪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正午,直跪得形骸皆散,痛楚非常,将要委顿不支。忽见丹炉内一道青焰冲起,炉顶焰头上结着一朵五色莲花。同时光华收处,道姑现身,伸手在丹炉内取出一捧丹药,清香袭人。炉中火焰莲花,也都不见。那道姑缓缓起立,对陆敏道:

  "居士请起说话。"陆敏见已肯和他说话,知道有望,精神一振,痛楚全忘。哪里敢立起身来,越发虔敬,跪请收录。道姑道:"居士义侠,本是我辈中人,无奈贫道门下不便收容。

  且请起来,当为设法如何?"陆敏不敢再为违拗,好容易勉强起立,腰腿都酸疼得要断。道姑道:"居士生长膏粱富厚之家,却有这般诚心,委实难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