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棺材铺家的小娘子 第二百三十六章

《棺材铺家的小娘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作者:坠月 字数:3085 书籍:棺材铺家的小娘子

  薛长林头几日的时候,还整日守在兄长身边,生怕他有哪里不舒服,可后来见薛长山的精神一日好过一日,便主动接过了为兄长熬药的活儿,除了每日熬药取饭,照顾兄长的起居,还打扫上了两处院子,褚家众人拦过几次可都没什么用,最后也只能由着他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三月末,薛长山终于不再浑身无力,可以独自起身到院子里转一转了,喝了半月余的汤药也终于在郎中的许可下停了,只需以后好好注意饮食,便不会有什么大碍。

  身体好了,薛长山便打算带着弟弟离开褚家的,人家好心收留他们兄弟俩,还给他请了郎中瞧病,可他们却不能一直赖在这里,那条窄巷子,才是他们的家。

  薛长林自然是知道兄长的想法的,于是便求了自家阿兄能不能多待一会儿,他想等到褚礼放学回来后,和他道了别再走。

  这半个多月,薛长林和褚礼建立了很好的友谊,褚礼今年十四岁,薛长林十二,两人年纪相仿,很快就玩到了一起。每日放学归家后,褚礼都会去西院找薛长林,两人有时闲聊,有时玩些什么,或者帮着小两口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后来褚礼竟还教起了薛长林识字。

  虽说他们今后也还在这县城里待着,总是会见到的,可薛长山懂弟弟的想法,这半个月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美梦,如今他们是朋友,可今儿从这里走了,以后再遇到,便一个是县城学堂里的学子,一个是沿街乞讨的乞儿,心境总归是不一样的,是该好好道个别的,不止是褚礼,还有褚家的所有人,于是便点头应下。

  还不等褚礼放学归家,褚义便先来了西院,找到了兄弟俩:「郎中说你可以停药了,不过平时还是要注意些,你感觉怎么样,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薛长山摇摇头:「我没有哪里不舒服了,谢谢褚老板你们一家,这段日子真是麻烦你们了,你放心等下我弟弟和褚礼道过别,我们就走。」

  褚义知道对方误解自己的意思了,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是摆摆手道:「先不说这个,你来家这么久,咱们也没有说上几句话,想和我聊聊吗?」

  薛长山虽有些不解,却还是点了点头。

  「你和你弟弟是咱们行安县本地的吗?可是家中出了什么变故,才沦落至此的?」

  「不是,我只记得我们家是在一个叫做长灵村的地方,阿娘去山上采蘑菇的时候摔下了山崖,后来没多久阿爹就娶了后娘,后娘又生了弟弟,家里穷没钱给后娘补身子,我七岁了能帮着家里做活儿,可长林还小,只有四岁,阿爹和后娘就想要卖了长林换些银子。

  我不干,就一直追着人伢子的牛车跑,跑了好远好远,我阿爹都没追上我,后来就被人伢子也掳上了牛车,蒙着眼睛一路摇摇晃晃的走了好久,后来还换了马车,倒是没再蒙着眼睛了,车上有好多人,大人小孩都有,每天只能分到个馊了的馒头或者半碗粥,我和长林人小,经常连馊了的馒头也抢不到。有一天马车突然就停了,外面特别乱,到处都是打打杀杀的声音,车上有人跳下车逃跑了,我们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就跟着跑,然后就一路要饭要到了这里。」

  薛长林那时候还小,对这些事儿早就没了印象,也从来没听兄长提起过,只是每次在他问起爹娘的时候,阿兄都会告诉他,他们阿娘是个很好很好的阿娘,如今听了不由得也红了眼眶,原来他是被亲阿爹卖掉的。看书菈

  薛长山说话的声音有些抖,褚义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都过去了,你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说实话,薛长山也不知道他们兄弟俩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或者说他们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未来对他们来说是虚无缥缈的,还不如想一下去哪里乞讨能填饱今天的肚子,来得实在。

  见薛长山没有说话,褚义又道:「要是你暂时还没什么打算,我这倒有一个想法,你听听?」

  「好,褚老板你说。」

  「你们要是暂时没什么去处,不如就留在家里吧。」

  兄弟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褚家竟然想将他们留下!

  「不过不是白留的,我会些木匠和做棺材的手艺,可以教给你们,以后也能当个混饭吃的营生,要是不喜欢,留在铺子里帮忙也成。」

  这是前几天小两口和褚三叔一起讨论出来的结果,两个孩子本性不坏,知恩图报又很有分寸,若是任由他们这般继续在街头讨生活下去,只怕就可惜了两个好孩子。

  所以今日褚义才会问了许多问题,就是想着无论兄弟俩是想回家,还是想做些什么,只要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就帮一帮,实在没有什么打算,那就留在自家,左右自家做着买卖,总不会亏待了兄弟两个。

  见兄弟俩都有些愣愣的,褚义也不急,只道:「不着急,你们两个好好想一想,想好了再来找我。」

  说罢褚义便起身出了西院兄弟两个住着的屋子,打算给他们些时间,可没成想人还没走到东西院中间的院门前,兄弟俩就跑了出来。

  薛长山拉着弟弟跪在了褚义身前:「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说完便郑重其事地磕了三个头,待头磕完,褚义拉起了两人:「好了,那以后就安心住在这吧,先把身体养壮实了,以后做工才能轻松些。」

  褚义去和兄弟俩谈论去留的问题,褚家众人便都凑在铺子里等消息,见人从内院进了铺子,沈鹿竹忙上前问道:「怎么样,兄弟俩怎么说?」

  「阿竹以后要当师娘了。」

  得到了肯定答复,沈鹿竹自是高兴的,除了欣慰两个好孩子不用继续受苦了,也能学一门手艺糊口,也高兴自家棺材铺子的开业,似乎能提上日程了。

  褚义喜欢木匠活儿,喜欢做棺材这事儿沈鹿竹自是知晓的,是以当初买下县城这两处宅院的时候,便想着西院要留着以后给褚义再开一处棺材铺,可做棺材若是只有褚义自己,怕是会累得很,如今收了两个徒弟倒是个不错的开端,沈鹿竹还盘算着等以后再给褚义找几名长工,又能继续做喜欢的事儿,还能不那么累,这样是最好不过的了。

  说是要教薛家兄弟做棺材的手艺,不过倒也急不得,眼看着就是清明节,铺子里的活儿又忙了起来,褚义便把两兄弟带在身边,忙时打打下手,学学铺子里的迎来送往,闲时就给他们讲讲木匠活儿的一些理论知识,傍晚闲着的时候,还会叫褚礼教兄弟两个认些简单的字,一时间褚记丧葬简直热闹得不行。

  说到清明节,倒是出了件叫小两口意想不到的事儿,早在三月中旬,蒋全就已经带着车队,陆陆续续将做好的纸钱送到了县城,这些纸钱大部分都是纸元宝,只有一小部分是留着后续卖给散户的铜钱烧纸。

  可三月末的一天,竟突然有别的铺子老板,上门来批发铜钱烧纸了,由于要的不多,小两口虽觉得奇怪,却也没有多想,就卖给了他,可接下来也不知怎么,不断地有人来提出想批发些铜钱烧纸。

  这就不得不令小两口起疑心了,要知道杨家的价格可是比自家便宜,这些人放着便宜的货源不进,来买自家这贵的是何道理?

  难不成是杨家的卖断货了?可杨家做纸钱买卖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清明节前需要大量囤货的道理不会不懂,肯定会提前安排自家作坊赶工的,又怎么会断货。

  索性褚三叔闲来无事,带着褚秀秀出去采买的时候,就顺便和街坊四邻打听了下,这才知道,这杨家作坊的工人,竟然从年前就开始闹罢工了,据说是因为杨家克扣工钱。

  双方僵持不下,前段日子竟还闹到了衙门,杨家最后虽补齐了欠的工钱,可工人们还是大部分都辞了工,杨家没法只能重新招人,可这克扣工钱的名声在外,招工的事儿进行得并不顺利,况且新招来的工人,又要重新学习制作手法不说,速度自然也是赶不上老工人的。

  是以这次清明节,杨家作坊的产量极低,别说铜钱烧纸了,就连黄烧纸的产量都抵不上平日里的一半,县城里那些卖纸钱的铺子进不到货,自然就又跑回了褚家来问。

  可小两口这边,压根就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一出,老宅后院的作坊,生产的铜钱烧纸并不多,总不能那乡下褚平铺子里的来卖,不过纸元宝若是想多买些倒是管够,于是这个清明节,小两口的纸元宝,在县城里卖得极其火爆。

  褚家人这边每天关了铺子,欢快地数着银钱,那边杨家却更不好受了,杨家老爷子从年前被气得中风卧床后,身子便一直不怎么爽利,后来又陆续被气了几次,导致病情一直反反复复,不见好转。

  如今自家作坊工人罢工的事儿被闹得人尽皆知不说,那些工人拿了工钱后竟还要辞工,这般举动在杨家人看来,分明就是蓄意报复,不然为何不早不晚的,偏偏赶在清明节前闹事儿,可气就气在这事儿已经在衙门过了明面,杨家闹不得,也抱怨不得,只能乖乖认命掏钱,属实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得。

  杨家老爷子这段时间,什么都吃不下,晚上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就全是作坊的事情,一会儿心有不甘地想着该如何报复,一会儿又发愁作坊何时才能正常开工,越想越气,越琢磨越烦躁,哪里还能睡得着觉。

  这般心情烦闷,又不吃不睡的,就算是铁打的身子怕也是要扛不住的,更何况是已年近古稀,身子骨还大不如前了的杨家老爷子。

  果然没出五日,杨家老爷子便愈发不好了,原本还能被人搀扶着下床走走的,如今竟是连支撑着身体,靠在床边都吃力了。

  好在杨家人这次学了聪明,还没告诉老爷子,他们杨家费尽心力,从褚记丧葬抢过来的买卖,如今近八成,都又还了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