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大明杀神 第366章:镇,博压也,贵重沉稳

《我,大明杀神》第366章:镇,博压也,贵重沉稳

作者:三悔人生 字数:2939 书籍:我,大明杀神

  历史上被废的皇后并不少,毕竟那么多皇帝呢,皇后就更多了。

  但无过被废的皇后却不多。

  从第一个无过被废的西汉薄皇后到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胡善祥算得上是第三个。

  至于唐玄宗的王皇后那样的是属于被嫁祸了,不算在此内。

  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儒家盛行的朝代,在明面上你可能就只是想要说一个人的坏话都得先列举一个人所犯的错误,无论是大还是小。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别提皇后了。

  从被选入宫闱成为太孙妃开始,胡善祥就从未犯过任何错误,如果硬要说她有错,那也只能说她一连生了两个女儿,没能给宣德皇帝生下一个嫡长子。

  但,这不是过错,最起码到现在为止还不是。

  宣德皇帝连三十岁都还没到,正值壮年,正常来说本不是应该为子嗣担心的年纪,这所谓无后的过错自然也扣不到胡善祥的头上。

  当然了,这说的是表面上的,真实的情况并不能从一而论。

  哪怕,谁都知道宣德皇帝自从被自己的堂弟软禁之后很需要一个嫡长子,但那也不是能够搬到台面上来说的。

  所以,人们对宣德皇帝废后一事的实际原因和所谓的内情开始感兴趣,所谓的实情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宣德皇帝是着急了,因为自己的堂弟实力实在是太过强大,他极有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战胜他堂弟的机会了,所以他只能从礼法上下手。

  最起码,有了皇子,再废了无嗣的皇后,这个原本是庶长子的皇子就名正言顺的成了嫡长子。

  当年的建文帝不就是这样成了嫡子,并且继承了皇位的吗?

  也有人说,宣德皇帝是在趁机发泄。

  众所周知,现如今大明的皇后胡善祥和吴王世子朱瞻壑的世子妃胡善淑是亲姐妹,朱瞻基和朱瞻壑他们不仅是堂兄弟,也是连襟。

  因为对朱瞻壑的恐惧和厌恶等负面情绪,在加上这层特殊的关系,让宣德皇帝将那些负面情绪都发泄在了皇后胡善祥的身上。

  废后,不过是趁着孙贵妃诞下龙子后找的一个借口罢了,实际上是宣德皇帝为了发泄他那打不过自己堂弟,但却又无处发泄的怨恨。

  诸如此类的说法有很多,还都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分析的,但也有很多不着调,甚至是离谱至极的说法。

  有人认为,孙贵妃所诞下的孩子其实并不是皇子,也就是说不是朱瞻基的孩子,而是朱瞻壑的。

  毕竟,现如今从皇宫到顺天府乃至整个大明都在吴王一脉的掌控之下,如果真的是宣德皇帝的孩子,那他没有理由能够活到顺利降生。

  所以,就有人认为这都是吴王一脉在背后搞鬼,想要借着孙贵妃的肚子,戴着皇子的帽子,实际上却是朱瞻壑的孩子,目的就是为了皇位。

  总之,说法很多,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还有离谱的。

  但这些,似乎对宫中都没有什么影响。

  废后一事,很快就在礼部通过了,这个没啥好说的,毕竟现在整个朝廷中,可能除了皇太后张氏之外,其他的人无论是因为利益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基本都是心向吴王一脉的。

  不过,这事儿在张太后那里显然是不可能那么简单就通过的。

  养心殿。

  面对这么大的事儿,张氏没有去找自己的儿子,因为她知道没有用,而且她现在已经被自己给困住了,她得先说服她自己。

  废后,从礼法上是说不通的,因为胡善祥没犯什么错,无过废后,这事儿肯定是要被史官在史书上记一笔的,这对整个朱氏皇族来说都不是好事儿。

  但是从心底的想法来说,她又想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她的确是皇太后,她的确是想要让大明吏治清明、国力强盛,她的确是想在百年之后给自己公公和丈夫带去一个大明依旧,甚至是空前强盛的好消息。

  但是,她也是一个母亲。

  从皇太后的角度出发,从她公公和丈夫所留遗愿的角度出发,她应该将这件事给打回去,让一切维持原状。

  但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她应该将那个代表着皇权的大印盖上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儿子,也为自己的孙子求得一线生机。

  看着自窗外照射进来的阳光,张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陷入了长久反复的纠结当中。

  但此时,也有人和她的心情恰恰相反。

  仁寿宫。

  朱瞻坦和朱瞻垐看着自己的父亲,心中有万般疑问。

  “行了,别看了。”朱高煦敲了敲桌子。

  “自己想,给你们三天时间,想不通再来找我。”

  互相对视了一眼,朱瞻坦和朱瞻垐兄弟俩这才转身离开,但他们的表情仍旧是带着浓浓的疑惑。

  看着自己两个儿子的背影,朱高煦若有所思。

  瞻垐没看出来,这个是肯定的,因为他还没啥经验,里面的弯弯绕绕又多,这是很正常的。

  废后一事,看似是一件对朱瞻基有好处的事情,但实际上却也并非如此。

  最起码,不全都是这样。

  废后,而且还是无过废后,这肯定是会对朱瞻基的名声产生很大影响的,而一个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这个。

  除此之外,如果朱瞻基真的是想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的身上,那就真的是想瞎了心了。

  一个孩子而已,如果真的想,有的是的办法,想要取得胜利,哪怕是取得优势,对于朱瞻基来说都得从正面来。

  至于他为什么会放任这个孩子出生……

  如果说当初在朱瞻墉和朱瞻墡的事情上,他的犹豫是正确的,那现在在这件事上的犹豫就是相反的。

  当初,如果不处理好张太后那边就开始处理朱瞻墉和朱瞻墡,那极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皇帝一脉的绝地反攻,而且还是不惜代价的。

  但在这件事上,只要做,那就不会有错。

  一个尚在腹中的孩子,没人能确定是男是女,就算是男孩也不过是一个庶子,张太后也不会对此说些什么。

  毕竟,对于当年的燕王一脉来说,嫡子的这个身份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了直到现在,他们仍旧为此而纠结。

  当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孩子尚未出生的情况下才行,现在孩子出生了,朱高煦就不能像当初那样无所顾忌了。

  孩子没出生,张太后不会说什么,但现在孩子已经出生了,还是个男丁,那就不能随便动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下意识的抬起头,朝着仁寿宫门口的方向看去。

  那里,是清宁宫的方向。

  ……

  清宁宫。

  朱瞻基一扫往日的颓废,脸也洗了,胡子也刮了,现在正抱着自己的儿子,神采飞扬。

  “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吗?”

  张太后的声音响起,让所有人都把目光投了过去。

  “想好了。”朱瞻基抱着孩子来到了自己母亲的身边。

  “我想取一个镇字。”

  “哪个镇?”张太后愣了一下。

  “镇压的镇。”朱瞻基脸上的笑容不曾断过,一边看着孩子,一边给自己的母亲解释。

  “镇,博压也,贵重沉稳,也是天下的根基。”

  ……

  张太后看着面前神采飞扬的儿子,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原本,她以为因为这个孩子的降生,自己的儿子将不复往日的颓废,最起码能够恢复以往的样子。

  但现在,她发现自己错了。

  朱家人起名是有规矩的,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

  朱元璋儿子的名字全都是与木相关,比如朱标、朱樉、朱和朱棣等等,后来他更是给每个儿子都定下了世系。

  如太子朱标的后代就是以“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燕王朱棣一脉则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按照规矩,再结合朱瞻基给出的镇字,这个孩子的名字就是朱祁镇。

  一个镇字,一个镇压,让张太后彻底看清了自己儿子的想法,也坚定的她内心的想法。

  ……

  皇帝有了子嗣以及无过废后,这两件事每一件都是大事儿,不仅所有大明人都会议论,同样也会被所有人重视。

  同样的,这种消息也自然是会被急上加急的送去给朱瞻壑这个当今大明最大的功臣,以及话事人。

  但是,在这个时代,消息的传递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此时的朱瞻壑可能也没有时间去管这些。

  君堡。

  走在君堡的大街上,看着这个欧洲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城市,朱瞻壑的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拿下君堡的过程很是顺利。

  西西里王国和教廷的十字军被阻拦并且困在了马尔马拉海上,现如今是进不能援助君堡,退也做不到后撤,可以说是进退两难。

  再加上君堡内部的混乱,这个号称最难以攻破的城池就这么落入了朱瞻壑的手中。

  现如今,君堡已经不复往日的样子,整座城市都充斥着一股低落的情绪,因为这里遭到了可以说是最彻底的洗劫。

  因为朱瞻壑的放任,世子护卫和乌斯藏都司军还好说,毕竟都是跟朱瞻壑时间很长的将士们了,知道朱瞻壑不会亏待他们。

  所以,哪怕是朱瞻壑放话说任由他们随意掠夺,他们也没有很过分。

  但那些阿三就不一样了。

  他们本就是穷怕了,还是一直被欺压的那种人,现如今角色反转,他们的本性就暴露无遗了。

  甚至,就连朱瞻壑明确的表明了君堡中的人口无论男女都要归大明的意思之后,这些阿三仍旧会管不住自己的裤裆。

  为此,朱瞻壑不得不杀鸡儆猴,拿一部分带头的人示威。

  但是,朱瞻壑认为这种势头其实是很好的,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的事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