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八百一十六章 皇帝查账,捷报传来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八百一十六章 皇帝查账,捷报传来

  大明宫,紫宸殿。

  “正谏大夫薛卿上奏,请对太常寺所属各署各庙账目进行核查。太子,你怎么看?”

  李治平静将一封奏章推到了御案左角,然后目光幽深的看着李贤。

  武后在同一时间也转头过来,仔细的盯着李贤。

  李贤沉稳的微微拱手,然后肃然说道:“回禀父皇,母后,今年幽燕山东之地,大旱蔓延,秋收必然有所损失,朝中必然要加以赋税减免,但朝中开源历来不足,如今又有战事,之后便剩下节流了。”

  李治淡淡的点头,李贤能看清楚这背后的缘由,也算是不失他所望。

  左手按在奏章上,李治脸色一冷,开口说道:“那好,下个月开始,由薛卿领先,各监察御史,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对太常寺所属账目进行详细核查。与各亲王府,郡王府,还有公主府,郡主府,有所勾连者,一概清查。”

  “喏!”李贤立刻肃然拱手,皇帝没有提他,那么这件事上,他已经被排除在外的。

  但实际上,这不过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祭祀牺牲、币玉、酒醴、荐献、器服耗费极大。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太常寺掌祭祀之事,寺中各署各庙府库充盈,但太常寺官员品阶历来不高,历来为宗室子弟借款首选。

  各亲王府,郡王府,还有公主府,郡主府,国公府,侯府,伯,驸马府,历来借钱不少。

  多的不敢说,几百万钱,倒还是有的。

  只要能将这笔钱追回,那么今年的幽并山东赋税短缺之事,就能有极大的补益。

  薛元超的这份奏章,看似是他自己的意思,但实际却是武后的意思。

  李贤如何不知,这件事就是冲着宗室和外戚来的,但他也没办法,如今朝中缺钱,那么之前大家拿了朝中的自然要弥补回来。

  这件事东宫好像也有一些欠款,回去之后,立刻让人还了。

  “贤儿!”李治的声音打断了李贤的思绪,李贤立刻拱手道:“父皇!”

  “太子妃有孕多久了,最近情形如何?”李治身体微微前倾,神色缓和,脸带慈爱。

  他最近的注意力都在西北战事,关注东宫情况不多,但那毕竟是他的皇长孙,还是要关心一下的。

  “回父皇,太子妃已经有孕三个月,已经显怀了。”李贤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温柔之意。

  李治轻轻笑笑,然后说道:“你平日里多放下……”

  “噔噔噔!”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而来。

  随后,一名内侍转身走进紫宸殿,微微躬身,然后将被布包细细包裹住的奏章,呈送到了御案之上。

  李治立刻将之前所说的一切全部忘记,面色凝重的将奏章打开。

  大字,李治嘴角微微一笑。

  但开头却是有三个人的名字,李绚,李谨行,黑齿常之。

  ……

  李治轻轻的将奏章推向武后,然后才又看向李贤,正色说道:“洮河道奏报,同仁和泽库两县已经被相继拿下,黑齿常之正在逼近河南,一旦拿下河南地,同仁,泽库,河南,尖扎,贵德连成一线,然后向前压迫,便可威胁到吐蕃大军左翼。”

  说到最后,李治的眼中难掩欣喜。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李绚竟然真的拿下了同仁。

  同仁一下,整个青东的局势都将发生转变,甚至会间接影响到整个唐土大军对峙的局势。

  李贤虽然没有看奏章,但依旧诧异的躬身道:“父皇,儿臣记得,南昌王叔,上回说的,是三个月内拿下同仁吧,如今近乎提前一个月就完成,这未免……这未免也太有些……”

  “有些快了。”武后直接接口,看了李贤一眼,然后笑着的说道:“南昌王什么人,贤儿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上本奏章,说的是三个月,但实际上,三个月是最后的期限,要考虑大雨山洪等事,如今没有大雨山洪,自然一切顺利。”

  “依朕说,他还是太谨慎了,若是换做薛仁贵,说不得已经从河南出兵直下同德,一旦拿下同德,立刻就能威胁乌海,整个吐蕃大军就都在我军的攻击之下。”李治神色间十分兴奋,忍不住的大手一挥,仿佛置身疆场之上,豪情四溢。

  武后的脸色不由一沉,然后瞬间收敛,随后她轻声赞叹道:“陛下所想,乃是惊世骇人之举。

  此种行事,恐怕也只有霍骠骑和卫国公那等人物,才能替陛下完成。

  南昌王年纪轻,太谨慎,黑齿常之和李谨行又要面对吐蕃人反扑,关键是兰鄯道的大军如今还在南山峡谷和吐蕃决战。

  若是轻易突进,那么很容易前后不得呼应,被吐蕃反扑,最后就连得手的河南,同仁,泽库,河南,贵德,也有丢失之险。”

  李治的动作停了,然后苦笑一声,说道:“是朕心急了,总希望朝中能再出一个卫国公那样的大将。”

  卫国公,李靖,千里突袭,破东突厥,生擒颉利。

  “谨慎也好,胆小也罢。”武后说着,将奏章推给了李贤,看着他拿起,然后才平静的说道:“如今的青东之地,目下虽然稍占上风,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还有很多,吐蕃人的反扑,粮饷的运送,地方的治理……

  陛下,如果我们不要这青东之地,自然可以随意而为,但如今,后方粮饷供应不足,必须要想法解决,那么自然就要经营,缓一点是好事,更别说还有高原瘴这个难题。”

  一句话高原瘴,将李治所有的话都淹没在喉咙里。

  诡异的寂静只沉寂了几个呼吸,李贤赶紧开口缓和:“父皇,母后,奏章上说南昌王叔,是将镇守粮道的右卫军士全部都调了上去,如今后方空缺,粮道不稳,是否要调人增援?”

  “你看这里面有哪句说粮道不稳的。”李治忍不住的摇摇头,不客气的说道:“奏章要看全,你没发现南昌王至始至终都没有提要援兵吗?”

  “那该怎么办?”李贤目光有些愕然,随即再度落在了奏章之上。

  武后微微摇头,提点说道:“你看要前面,右领军卫退下来患高原瘴的士卒,已经在安排休整,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调往河州各地镇守,更别说,河州元家,如今是最希望大军获胜的,他们绝对不会让粮道出事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李绚当初将右领军卫患高原瘴急症的士卒调下山来,在炳灵湖积极的治疗。

  如今大半个月已经过去,这些士卒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

  之后不管是安排看管粮道,还是接替新患病的士卒调往前线,都能安排妥当。

  尤其现在,泽库,同仁,已经全部被大唐收入囊中,吐蕃人即便是想要派人前往河州都做不到。

  河州粮道更加安稳。

  “说起来,他这种高原瘴的治病之法,太医院那边怎么说?”李治转头看向武后。

  “的确可行,但只是对轻症士卒有用,他们恢复的时间,比原本的治法要快了一半,这也是为何这一次拿下同仁这么顺利的原因。”武后忍不住的点头,李绚就是因为将恢复过来的右领军卫士卒调往隆务寨,才补充了最后一块人员缺失。

  “那么就将这种方法发往兰州,让兰州那边照方使用。”李治的神色再度振奋起来。

  当初大非川之战,负责后勤运输的郭待封也是因为手下兵卒高原瘴患病太多,这才导致他在吐蕃和吐谷浑骑兵的围攻下功亏一篑的,甚至就连薛仁贵的战败,这方面原因也不少。

  这些年,太医院和尚药局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诊治高原瘴,虽然也研究了一两种药丸,但只是拖延而已,并没有太大实效。

  “兰州那边,同仁那边都是如此。”武后点点头,目光凝重的说道:“另外,南昌王所部,和黑齿常之所部,之前都未曾抵达太高的地方,如今拿下了同仁和泽库,这高原瘴很快就会扑过来,到时候这防守之事……”

  “二十七郎能够稳住局面的。”李治轻轻笑笑,说道:“安亚山口小道而已,二十七郎守卫易如反掌。吐蕃人想要攻伐,就只能从燕国公和黑齿常之所部突破,但这两个人并不好对付。尤其,泽库的粮草有同仁支援,比走夏河要方便太多了。”

  李贤赶紧看了奏章一眼,的确,他在后面看到了李绚提起,高原将很快扑来之事,到时候,右卫和右领军卫都将病倒一片,无法再行前进,相反,到时敌军反扑,他们或能以逸待劳。

  看到这些,让李贤忍不住的松了口气。

  “还有,如今之时,其实引而不发,也不是一件坏事。”李治脑海中想起青东地形,微微冷笑说道:“兰鄯道大军已经杀入了南山峡谷,如今又有右领军卫和右卫威胁侧后,论钦陵这下子,是真的要坐立不安了。”

  “关键还是在粮草。”武后抬起头,看向李治,面色肃然的说道:“陛下,伏俟城中,吐蕃人已经做好了粮草陷阱,我们终究不能不管那些吐谷浑人的死活,到时候粮草……”

  “那就是洮河道的水车缆绳运输之法了。”李治敲了敲桌案,感慨的说道:“当初二十七郎在朕面前说他擅长水工之法,没想到竟然真的如此了得,也怪不黄仁素竭力推荐他去,果然不负朕望。”

  说到这里,李治看向武后,轻声说道:“那么现在立刻让兰鄯研究此法运行,还有都水少监,也一并调往兰州。”

  “遵旨。”武后微微躬身,如今的朝中,做主的依旧是李治。

  “父皇,母后,那么此种手法,是否可以用在长洛之间,这里的水道同样的湍急,而且调用工匠也方便。”李贤立刻忍不住的想起了渭河之事。

  如果能将其利用在渭河和洛水之上,那么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运输就会方便许多,每年也就不用一次次的率大半朝廷前往洛阳。

  “不妥。”李治和武后两个人同一时间开口,两个人异口同声的否决了李贤的提议。

  一侧的李贤顿时一脸茫然,不明所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