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定鼎门,涕泪横流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定鼎门,涕泪横流

  神都苑的宫墙在树林之中若隐若现,更东面是整个洛阳城墙。

  李绚停马在洛神桥上,眺望神都苑。

  神色一时有些复杂。

  “王爷,要先从神都苑杀进去吗?”唐真行从身后跟上。

  紫微宫在洛阳城西北,在洛河以北。

  神都苑在洛阳城西南,在洛河以南。

  李绚神色侧身看向身后,苏宝同,唐真行,苏定远等人,俱都肃然站立。

  李绚目光看向前方,指着整个洛河说道:“洛河将洛阳一分为二,但北边地势最高,尤其是紫微宫所在,城市城池坚固,粮草充足,但在洛河以南,城中有上百万的百姓,每日消耗的粮草极为的恐怖,而且城池虽然坚固,但相比于紫微宫,它太大了。”

  紫微宫小而坚,就是一颗铁核桃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被崩掉牙齿。

  但是洛阳城却是大而长,周长二十里,有太多可以攻击的角落了。

  “所以,我们的大策,是放过紫微宫,先拿下洛阳城。”李绚看向洛阳城西北角落,那座清晰的紫微宫,平静的说道:“没有了整个洛阳城的上百万百姓,紫微宫说到底不过就是一座坞堡罢了,切断东西南北,便是用一年时间,也能将他困死,而且还不用动用太多的兵力。”

  李绚最后一句话,众将眉头不由得一挑。

  不用动用太多的兵力,就意味着他的消耗极少,消耗少,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无止境的坚持下去。

  “另外,紫微宫的兵卒和官员,他们虽然驻守紫微宫,但是他们的家人却在洛阳城中,到时候,让他们的家人,日日去天津桥呼唤便是,诸位觉得,他们能支持多久?”李绚轻轻一句话,众将顿时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人心,人心。

  没有了洛阳城,紫微宫就是一座监牢。

  对于这样的地方,玩弄人心太容易了。

  “所以,先拿下洛阳城。”李绚的目光微冷,众将齐齐拱手:“喏!”

  李绚点点头,说道:“但洛阳城广大,想要拿下洛阳城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我们需要调兵。”

  大唐以关中而制天下,天下兵力泰半都在长安。

  然而,每次皇帝东巡,都会将长安的兵力,抽调小半精锐到洛阳。

  再加上洛阳原本的驻守兵力,这让洛阳的兵力丝毫不输于长安。

  李旦继位之后,武后原本打算将更多的长安精锐调往洛阳,但可惜,李绚和裴行俭同时在扬州和昌州起兵,直接打乱了武后的部署,让长安的兵力更多的调往西线。

  然而这些兵力,在李绚东征的过程中,要么被他所灭,要么被他所擒。

  另外,还有雍州府的几十个折冲府,那里还有近十万人的驻守,防备突厥。

  当年裴行俭兵伐突厥,除了从长安调了三万人以外,剩下的,就是雍北各个折冲府和安北都护府的兵力。

  加起来总共十六万人。

  如今,除了长安城有五万人以外,在雍北,各个折冲府,还有十万人。

  在陇西,花大智整合的诸军,也有三四万人。

  这些兵力,之前李绚都没有调往洛阳战场。

  一来是粮草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也担心这些人一旦抵达前线,很有可能会被武后拉拢。

  但是现在,李绚不担心了。

  因为他已经杀到了洛阳城下,谁都能够看的出来,跟着他获得的好处,将远远大于跟着武后。

  “传令,令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率一万精兵,抵达洛阳,同时,雍州各折冲府折冲都尉,各率一千府兵抵达洛阳。”李绚侧身吩咐,李朗立刻拱手:“喏!”

  人来的多了,也就不用担心一两个人会被武后用金钱权利拉拢了。

  而且总共三四万人的兵力,也不会有太大消耗。

  关键是这些人抵达洛阳之时,很有可能洛阳已经被他拿下了。

  半年,李绚怎么可能等得了那么长的时间,他要做的,是震慑人心。

  “当年太宗皇帝攻洛阳,就是先打通虎牢关,然后拿下伊阙关。”李绚侧身,继续说道:“南炬,刘定远。”

  “末将在。”南炬和刘定远站了出来,肃然拱手。

  李绚点点头,说道:“你二人各率本部兵马,杀奔邙山,与王将军前后夹击攻克巩义,记得多和孙大将军联系。”

  说着,李绚看向了南炬。

  南炬立刻拱手道:“大帅放心,末将知道怎么做。”

  李绚轻轻的点点头,南炬在孙仁师的麾下多年,后来升任右屯卫将军,接任的也是孙仁师的位置,对于孙仁师,还有他麾下的其他老将都异常的熟悉。

  “小心一些,敌人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脆弱,稍有大意就有倾覆之危。”李绚深深的看了南炬一眼。

  南炬立刻拱手:“喏!”

  “去吧,给本王一些惊喜。”李绚点点头,南炬立刻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朝桥下而去。

  刘定远随即拱手,然后跟着南炬一起离开。

  李绚抬起头,看向洛阳方向,轻声说道:“接下来,就是洛阳城了,定鼎门。”

  李绚的声音当中,带着一些轻微的呓语,苏宝同和唐真行同时沉默了下来。

  他们不知道曾经多少次从定鼎门而入,又多少次从定鼎门而出。

  现在却是要他们来攻下定鼎门了。

  ……

  定鼎门,洛阳防御之首。

  一身黑衣银甲,一头白发,带着银盔,身材高大的沙陀忠义,手按唐刀,面色肃穆的看向洛神岛的方向。

  他的脸上,一道刀疤从右脸划下,看上去十分的狰狞。

  那是早些年,在战场上厮杀留下来的。

  此刻的他,目光从洛神岛的方向,看向北面。

  无数黑色骑兵如同黑潮一样的冲向邙山方向,去攻击孙仁师和苏孝祥的背后。

  沙陀忠义心中明白,巩义怕是难守了。

  前面有虎牢关杀过来的王方翼,背后有洛阳杀过去的黑色骑兵,孙仁师和苏孝祥能够守住洛河南岸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甚至有可能,整个洛河下游,会完全的落入到彭王手下。

  那个时候,洛阳对外就只剩下两条路。

  从嵩山脚下的轩辕关而至登封,而到新郑。

  从伊阙山中的伊阙关而至汝州,而到许昌。

  嵩山在东,而伊阙山在南。

  尤其,伊阙山就是定鼎门的对面。

  中间一条伊河从伊阙山流出,经龙门直奔定鼎门而来,然而却是中途兴洛河突然东拐,至长夏门以东顺沟渠而入洛阳。

  沙陀忠义目光抬起,落在兴洛湖上。

  在那里,有一座营寨,连接定鼎门和伊阙关。

  就在这时,十几道黑色的人影已经出现在兴洛湖边缘。

  沙陀忠义终于猛然转向,看向西方。

  无数的黑色骑兵已经越过洛神岛,杀到洛河南岸,并且迅速的杀往定鼎门而来。

  沙陀忠义看的很清楚,虽然是无数的骑兵,但是骑兵却分为三股。

  一股万人杀向了定鼎门。

  一股五千人杀向了兴洛湖。

  最后一股万人骑兵杀向了伊阙门。

  而在这三股骑兵的身后,黑色大纛统辖一万中军缓慢前行。

  在更后面,来来往往的骑兵守护洛河各处桥梁,同时布设铁索,防止水军从水面冲杀出来,几乎稳如老狗。

  “如何?”一个沉稳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沙陀忠义没有回头,那是名义上他的副手,实际上的洛阳守城大将,禁卫将军阎怀旦。

  “很清楚的布局。”沙陀忠义轻叹一声,说道:“想要拿下洛阳,从面前,先拿下伊阙关,切断后患,立稳脚步,然后一步步逼近定鼎门,彻底拿下定鼎门。”

  “若是直接攻打定鼎门,那么伊阙关就会从彭王背后出兵;若是直接攻打伊阙关,那么定鼎门就会出兵。”阎怀旦走到了沙陀忠义身侧,肩并肩的说道:“但若是直接攻击中间的兴洛湖,那么定鼎门和伊阙关都会出兵。”

  “但兵出三路,那么各自就只能面对各自的敌人。”沙陀忠义轻叹一声,看向前方说道:“来定鼎门的虽然只有一万骑兵,但你,敢出兵吗?”

  阎怀旦微微一愣,随即一声轻叹。

  他的目光落在后面的黑色大纛,那里有彭王本人,还有一万精锐骑兵。

  整个洛阳城内虽然有五万士卒,但分布在东南西北四方,真正能够出城的,只有一万骑兵。

  他们只要敢出兵,少了不顶用,多了,很容易就会被李绚抓住机会直接攻城。

  实际上,他们真正适合出兵的,只有阎怀旦最信任的五千骑兵。

  五千精锐骑兵。

  若是五千精锐骑兵配上一个强悍的将领,冲上一冲,或许能够动摇李绚的阵脚也说不定。

  但整个洛阳城中,真正有用的将领,要么早就调到河洛平原,要么就调到了虎牢关,还有一部分在从扬州回来的路上。

  整个洛阳,能够被武后信任,且可动用的,只有沙陀忠义和阎怀旦。

  沙陀忠义老将了,但阎怀旦却正值壮年。

  当年裴行俭征伐突厥,他就是裴行俭麾下三路总管之一,也是军功赫赫之辈。

  但是如今若是让他领兵出征,说实话,他不敢。

  如果李绚不在,是唐真行或者苏宝同,那么阎怀旦还敢冲击一番,但是李绚,他没有这个胆子。

  洛阳城中,如今虽然在迅速的招募三万以上的兵卒,但是真正可以随意调用的机动兵力只有五千的精锐骑兵。

  这把刀要用在刀刃上。

  但现在明显不是时候。

  要等。

  武三思已经将武后的定策已经传了过来,唐真行,苏宝同,南炬,刘定远,都是可以拉拢的人物。

  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个背叛李绚,那么和他们里应外合,直接击破李绚就不难了。

  “完了!”沙陀忠义一声轻叹,阎怀旦瞬间惊醒,目光看向远处,赫然发现兴洛湖上已经换上了一支白色的旗帜。

  复仇。

  复仇。

  就在这一刻,黑色大纛猛然转向加速,朝定鼎门而来。

  沙陀忠义和阎怀旦顿时噤声。

  ……

  黑色的大纛之色,李绚面无表情的缓缓前行。

  面前的无数骑兵当中,长槊林立,白幡高耸。

  用鲜血书写的复仇两个字清晰可见。

  苏宝同,唐真行迅速的汇聚而来。

  李绚轻轻摆手,两个人已经落入了他的身后。

  来到了定鼎门外两箭之地,李绚停马,平静的抬头,看向城门之上。

  城门之上,无数兵将,顿时噤声。

  李绚的眸底闪过无尽的冷漠,身后无数黑甲士卒,头绑白绫,神色肃重。

  李绚右手轻抬,随即,苏宝同轻轻上前,将一个檀木匣子递到了李绚的手中。

  众目睽睽之下,李绚平静的打开匣子,取出一封黄绢圣旨,然后高高抬起,高声喝道:“宣读大唐高宗天皇大帝遗诏!”

  “臣等领诏!”城下数万士卒半跪在地。

  李绚展开李治的遗诏,在沙陀忠义和阎怀旦惊骇的眼神中,高声道:“惟永隆二年,岁次壬午,十二月癸丑,望二十三壬辰日,皇帝若曰:

  于戏!

  天命所降,命火飘零。

  冬日天寒,苦折甚重……”

  李绚娓娓的开口,城头上,沙陀忠义,还有更多的士卒,仿佛看到一道熟悉的声音出现在视线当中,顿时不少人忍不住的涕泪横流,甚至直接跪了下来,沉声啜泣:“先帝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