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小年聚宴,皇帝又想要做什么?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小年聚宴,皇帝又想要做什么?

  腊月二十二,贞观殿。

  李治将青瓷药碗放在一侧,抬头看向站在一侧的李显,平静的问道:“听说昨日彭王和薛曜很是说了几句?”

  李显顿时一愣,神色惊讶的看向李治,但随即就拱手说道:“确有此事。”

  “怎么回事?”李治眼神幽冷。

  李显赶紧认真躬身说道:“王叔和儿臣说过此事,当年皇兄宫中的人,有不少都是父皇遴选出的英才,前后又勾连颇多,明年大唐要开始为西域大战做准备,若是这些人愿意前往波斯,协助波斯复国……”

  “他们当中不会有几个愿意等。”李治神色和缓下来,随即轻轻冷笑道:“这些年,大唐战事不断,但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愿意上战场的,他们这些人,宁肯等着,也不愿意积攒军功来为自己图谋前途。”

  大唐以军功立世,并不是一句虚言。

  当年薛仁贵在大非川之败后,被罢为平民,便是因为他后来在辽东道和新罗作战,极为的奋勇,才重新复职。

  还有萧嗣业,萧嗣业在突厥战场失利之后,被流放蕃州,但是在李绚的麾下,却帮助他稳妥的处置军中内政,实在帮了李绚很大的忙,最后的军功也有他的一份。

  如今,萧嗣业才重新有来刺史职位。

  然而,这种抛下一切,愿意上战场上拼杀的人终究是少数。

  起码不在当年的东宫那些人当中。

  李显感慨一声,随即对着皇帝认真躬身道:“是儿臣错了。”

  李治摆摆手,说道:“你们也是在为国算计,才存有一二侥幸之心。

  三郎,你要答应朕,这一次,若是有人接住了彭王的橄榄枝,愿意到西域去奋战的,日后可用为宰相,但那些不愿为国效力,这一辈子,都别用他们。”

  “儿臣领命!”李显沉沉躬身。

  “好了,去帮吧。”李治直接摆手。

  “喏!”李显立刻拱手,然后退后离开。

  李治坐在御榻之上,看着李显离去的背影,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彭王在现在这个时候,接触李贤的东宫旧臣,想要做什么?

  是别有计划,想要将他们这些人纳入东宫,还是说单纯只是想要将人带到西域?

  李治的微微沉吟,突然,他眉头一挑,神色放松下来,一声轻笑。

  彭王是何等聪明之人,这番动作可能会引起的猜忌,他不可能不清楚,所以,这很可能不是他的本意。

  毕竟他和薛曜的相遇不是提前计划好的。

  所以,他的目的在于薛相?

  李治一时间有些想不通,李绚盯着薛元超做什么。

  薛元超毕竟是太子左庶子,又是宰相,李绚和薛元超是在同一立场上的。

  然而在薛元超的身上,李绚不可能做任何手脚,因为薛元超是李治的发小。

  转过身,李治说道:“去查查薛相最近如何?”

  “喏!”王福来微微拱手,目光看向侧后,一名内侍已经拱手转身而去。

  李治抬起头,压下心中的微微不安,然后才继续说道:“召礼部尚书!”

  “喏!”

  ……

  “什么!”李绚忍不住的站了起来,看向站在门口的李竹说道:“陛下召薛相觐见?”

  “是!”李竹立刻点头,不明白李绚为什么这么大反应。

  李绚摆摆手,李竹立刻转身离开。

  皱眉坐下,李绚神色凝重起来。

  他昨日才见过薛曜,今日,近来很少见外臣等皇帝便直接召见薛元超,这里面不能不令他多想。

  薛曜是东宫旧臣,李绚想要将他们调到西域,也的确是为了西域战事,但如果说他没有丝毫私心,这也是不对的。

  这些人,因为李贤的缘故,基本上仕途已经无望,李绚给他们指出的,到西域征战,的确是他们能选的最后一条路。

  然而这些人,在当年,能够被李治选为辅助太子李贤的东宫幕僚,他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他们还是各个家族嫡系,甚至是名儒的弟子,原本李贤不造反,他们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

  但是因为李贤谋逆,他们的前途彻底暗淡了下来。

  若是能够将这些人收为己用,那么将来,李绚完全可以用他们构建出一套出色的班底。

  当然,这一点皇帝不可能看的出来。

  就如同他不可能预见到武后会在他死后,废掉他的两个儿子称帝一样。

  所以皇帝是想到了薛元超的身上。

  李绚顿时就恍然了过来。

  薛元超的事情不算大事,他的身体不太好,都是公事所累。

  想要让他不那么累,那么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免去他的尚书右仆射之职。

  但这种事情,薛元超怎么可能答应。

  忍不住的,李绚看向了皇宫方向。

  ……

  贞观殿中,皇帝靠坐在御榻上,看着神色矍铄的薛元超,感慨道:“犹忆昔在东宫,朕与卿俱都少壮。光阴倏忽,已三十年。往日贤臣良将,索然俱尽。

  朕与卿白首相见,卿历观书传,君臣共终白首者几人?我观卿大怜我,我亦记卿深。”

  薛元超微微躬身,眼眶略微发红,略带哽咽的言道:“昔臣早参麾盖,先帝委之以心膂;臣又多幸,陛下任以股肱。今又效命东宫,东宫奉之甚敬,臣何堪其遇。伏愿陛下遵黄老之术,养生卫寿,则天下幸甚。”

  皇帝轻轻抬头,看向外面说道:“朕亦想万岁长寿,但终究凡人而已,若得再有三五年,调养太子,欢聚老臣,朕便心愿得偿,归去无憾。”

  “陛下在臣在,臣愿与陛下同生同死,绝不相负。”薛元超咬牙躬身。

  “唉!”李治轻叹一声,摆摆手道:“诸事自有天定,随缘而已,倒是异华之事,彭王之言太过,不必当真。”

  “多谢陛下宽宏。”薛元超微微松了口气,然后拱手说道:“非是臣不愿意,实在是家中孙儿年幼,不得脱父,故而才婉言推却,过得一二年,幼孙成长,臣便让其前往西域为陛下效力。”

  李治摆摆手,笑着说道:“这些都是彭王之事,卿又不是不知,不过安西之战,尚书省还需尽力维持。”

  “臣遵旨。”薛元超立刻站了起来,沉沉拱手。

  “嗯。”李治点点头,说道:“卿归省吧,朕也需要歇息了。”

  “喏!”薛元超再度沉沉拱手,然后缓步退后而去。

  等到薛元超彻底消失在视线当中,李治的脸色彻底的阴沉了下来,随即咬牙道:“这个老匹夫。”

  李治的目光落在王福来的身上,开口道:“你说,若是将这个老匹夫换掉如何?”

  王福来微微躬身,不敢开口。

  李治深吸一口气,收敛神色,眼中却陷入了彻底的深思。

  薛元超是他为李显准备的辅政重臣,但现在,薛元超身体有病,而且不轻,关键是这些事情,他却完全的对皇帝隐瞒,这让李治如何能忍。

  但薛元超不愿意揭开这一层,李治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但是薛元超的身体已经出了问题,意味着李治的未来安排有了极大隐患。

  若是继续下去,起码这个尚书右仆射,他是没法再多做了。

  要想办法弥补这个问题,李治略微沉吟,轻声自语道:“左相……”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治的思绪顿时被打断,他立刻冷眼看了过来。

  范云仙心底发苦,但脸上却无比惊喜的进入殿中,然后直接在门口就跪了下来,然后一路滑到了李治身前,压抑着激动的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子妃有孕,皇室血脉延续,恭贺陛下万寿无疆。”

  “恭贺陛下万寿无疆。”殿中的宫人和侍女同时跪了下来。

  李治微微一愣,然后有些不敢相信的追问道:“伱说什么?”

  范云仙跪在地上,微微向前挪动几步,然后才开口道:“启禀陛下,太子妃今日身体不安,故而请太医诊脉,太医诊查,乃是喜脉,太子妃有孕,恭贺陛下。”

  李治有些不敢相信的笑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随即武后同样欣喜的走了进来:“陛下。”

  “媚娘。”李治对着武后招招手,笑着说道:“太子妃的事情,媚娘知道了吧,太平刚刚为你我生了外孙,如今太子妃又有孕了,诸般喜事,接踵而至,令朕开心不已。”

  “臣妾也是。”武后深吸一口气,在皇帝身边坐下,依旧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这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事一桩接着一桩,让臣妾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都是真的。”李治抬头,看向王福来道:“去准备诸般赏赐,还有尚药局,准备安胎药物送往东宫,一定要妥善。”

  “喏!”王福来立刻躬身。

  “不用,臣妾自己来。”武后忍不住的站了起来,立刻就要去内库自己收拾。

  李治摆摆手,道:“让他们去吧,太子妃有孕也不是第一次来,他们知道该怎么安排,朕还有些事情要和媚娘提。”

  “是!”武后有些诧异,但还是坐在了皇帝身边。

  李治抬头,看向殿外,轻声说道:“今日是腊月二十二,明日便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

  武后下意识的点点头,她已经大体明白皇帝要说什么了。

  皇帝笑笑,轻声说道:“明年初,要准备封禅之事,新年无法好过,如此,不妨提前过。明日小年也,将三郎,四郎,太平,还有宗室诸王,宰相,诸位尚书,在京正四品以上所有官员全部叫入宫中,齐过小年之节。如何?”

  “陛下此言大善。”武后轻轻点头,说道:“乾封元年封禅,新年就未曾过来,如今不能让遗憾再来。”

  “哈哈哈……”李治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武后轻轻低头,眼神幽深。

  皇帝又想要做什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