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假世子经商致富后揣崽跑路了 10 第010章

  顾云秋眨眨眼,这种事,他怎么没一点印象。

  狗娃也知道顾云秋不记得了,那是两年前的一个雪天,院里的小厮们怕冷躲懒,将脏活累活都丢给他。

  他挑着水滑倒在院门口,浑身湿透、发起高热,小厮们不仅不帮忙请大夫,还用藤条打他、说他装病。

  当时是顾云秋碰巧路过,喝退那群小厮,还给他请来医翁。

  “于公子来说是、是举手之劳,但对我来说,却、却是大恩。”狗娃眼睛亮亮地看着他,说得很认真。

  顾云秋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摸摸鼻子将狗娃拉起来。

  ——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样一段过往。

  狗娃站起来,还乖乖行礼谢恩。

  顾云越看越欢喜,忍不住又道:“我给你改个名字吧!”

  狗娃下意识要摇头,想想自己名字似乎确实不好听,又红着脸点点头。

  顾云秋在脑中将福旺、来财、元宝等名过了一道,觉得都不满意,最后目光一转瞥见食盒,一乐道:“有了!”

  “从今儿起,你就叫‘点心’,往后你就是我的小点心了。”

  点心?

  狗娃茫然地眨眨眼,顾云秋也看不出来他喜欢不喜欢,只瞧见他乱蓬蓬的头发下、双耳都变红。

  后来,这名字也得了宁王妃认可,狗娃的身份名册被从王府调出来、正经改了名字,月钱记做一银。

  顾云秋说话算话,当真每日早起读书习字,让王妃觉得欣慰。

  不仅自己写,顾云秋还带点心一起,两人总蹲在小院的沙地边写写画画。

  小树杈子比毛笔好拿,顾云秋一开始不太习惯,但用久了反而能写出几个漂亮的好字,还能挑拣几个简单的教给点心。

  某日王妃路过,还听着他家小崽一句,“这两个字是——点、心,是你的名字。”

  点心的点可不好写。

  王妃偷偷看了一眼,却意外发现孩子写得不差,虽不是颜筋柳骨,但字形端正、横平竖直。

  王妃甚是欣慰,只当是顾云秋这段时间勤学苦练结果。

  她掩嘴笑,觉着这样挺好。

  而顾云秋教点心识字,其实也有私心。

  他想过了,现在书局里有很多讲经商之道的书,像《典业需知》、《渔民七言歌》和《生意集话》等。

  若让王府管事去买,置购商书定会遭人诟病、以为不务正业。王爷王妃知情后,多半也要过问。

  但若点心识字,他就可以开了单子让点心去买,神不知鬼不觉。

  且王府买书不走私账,都是记在公账上。堂堂王府,总不至于最后还要跟他计较这点书钱。

  教了几日,顾云秋觉得可以了,便让点心下山给他买。

  只是他也不知现在京中书局有什么,靠记忆随便列了个单子,又怕给点心压力,便补充道:“有单子上的书自然好,若没有,你就每样买一本。”

  “每、每样买一本?”点心懵了。

  顾云秋点点头,又怕书太多点心不好拿,就想去央王妃借马车。

  “不、不用的公子,”点心扯扯他袖子,“我、我有个叔叔在、在京中做车夫,他能帮忙,不、不用这样兴师动众。”

  “叔叔?”

  点心便一五一十地说了他的身世经历,“叔他,原是在西北军营的,今年军中裁员,他就回京寻、寻了个马车夫的差事,我、我找他送、送我就成。”

  顾云秋偏偏头,“不耽误他差事吗?”

  “我、我会先问问的。”

  顾云秋想想也是,借了王妃的马车,说不定她还要问他买了什么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按你说的办!”

  点心领命,当天就揣着单子下山去找蒋骏。

  蒋骏现在的主家是个由官牙介绍的经世局小吏,小吏为人和善、挺好相处,但他的老母亲脾气暴躁易怒,动辄迁怒仆役、非打即骂。

  蒋骏当差不过十日,身上就带了不少伤。

  虽然他身负武艺又当过兵,但对方是个老妇人,加上他确实需要一份差事养活自己,便也只能咬牙忍着。

  碰巧今日蒋骏不当值,听了点心所求自然套车送他。

  路上,点心给蒋骏细说了他这几日的经历,说顾云秋救他、还他清白,还给他改名、教他习字。

  “还教你写字?!”

  “嗯啊。”点心兴奋得脸红扑扑的。

  乡下人读书不易,蒋骏听着,脸上表情也柔和起来,“那挺好。”

  京中人人都说宁王世子顾云秋是个惹事精、骄矜荒唐不好相处。但,昌盛巷一见,蒋骏便觉得那小公子并非如传言那般不堪。

  而今又听小点心一番话,看来——传言不足为信。

  京城最大的书局在城东和宁坊边上,与青阳书院仅有一墙之隔。

  老板看过印信,知道他们来自宁王府,当即拿出上好的茶招待他们。他态度太殷勤,点心再三拒绝也没能推掉,只能讷讷陪着吃了些。

  和宁坊毗邻禁中,五寺中的太常、光禄、鸿胪三寺皆在此,西面是刑部的堂房、刑讯室,再往南,就是南刑狱,也就是俗称的“天牢”。

  这些天,李从舟已往返此地多次。

  他从祭龙山下茶摊的茶博士处打听得消息——说西南那帮苗人,因从蜀府传回的证据确凿,三日后就能宣判。

  像他们这样定罪“通敌叛国”的,成年男子斩首、妇孺没为官妓,余者皆要被变卖为奴。

  适时,牙人就会下刑狱谈买卖。

  而牙人做生意是为图利,若从刑狱买入后就能立刻出手,对他们来说是最赚的:既不用辗转到各地兜售,还不用承担奴隶在路上饿死、病死的风险。

  于是李从舟带齐银子、找借口下山,守到了和宁坊外。

  巳时刚过,远远就看见刑部堂房边墙上开了扇角门,一个精瘦驼背的牙人走出来,身后跟着数名面露凶光的壮汉。

  壮汉手中牵着铁索,锁链那头拴着即将被发卖的苗人们。

  李从舟等了一会儿,没见着乌影走出来,反看到几个狱卒从门内抬出一只大铁笼,乌影蜷缩其中、身上遍布鞭痕。

  将铁笼抬到那牙人准备好的板车上,几个狱卒拱手:“孙老板发财。”

  姓孙的贼眉鼠眼、一口龅牙,一边给他们塞好处费,一边笑着还礼,“托福托福,托各位官爷的福。”

  狱卒们各自掂量着手中的红布包,跟他客气两句后就转身回去。

  李从舟站在禁城前的大榆树后,看着这一切面色霜寒、眉头紧缩。

  牙人出来也没走远,就在南狱外街吆喝起来——

  “来瞧一瞧看一看喂——!身强体壮的苗人奴隶!”

  西南叛乱事大,加之前几日在菜市口斩首了几个,这事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他这么一叫唤,附近自然围来许多看热闹的百姓。

  寻常百姓就是来看个新奇,毕竟这些人是“乱党”,都担心买回去野性难驯。

  倒是京城教坊司的左奉銮戴着个面纱款款上前,挑挑拣拣从一群苗人孩子中择出几个,准备带回去教习训练,也算一种野趣。

  孙老板拿了钱眉开眼笑,当场给左奉銮签契。

  原本牙人绍介奴隶前要到官牙登记造册,但为了方便买卖,有官凭的牙人们身上多半都会带着数十张由官牙开出的空白契书。

  这契书出自户部合契厂,一张整纸被折裁成三份,每道折缝李都齐缝盖着户部、合契厂和官牙的官印。

  仆役奴隶贩出后,牙人填写好内容,各自签契画押后,一份由买主带走,一份由牙人留档,剩下一份再交回官牙补造名册。

  往后若有逃奴或私下买卖人口的,就以这份合裁契书为凭。

  有左奉銮做例,京中几个秦楼楚馆的鸨母也上前,苗人奴隶转眼就少了大半。

  也有几人到乌影的铁笼前驻足,不过最后都摇摇头走了。

  孙老板介绍得口干舌燥,一双小眼睛盯着乌影滴溜溜转,不知道是不是在想将他贩到西戎的坏主意。

  李从舟遂从树影中走出。

  他一席僧袍,手中捻着佛珠,径直走过去、站到笼前道了佛号。

  孙老板正在用袖子扇风,听见句阿弥陀佛转头找了找没看见人,视线往下一扫,才看见李从舟。

  他满脸嫌弃地啐了一口,伸手就推他,“去去去,别来我这儿讨钱!”

  李从舟却面无表情指指笼子,“这个,怎么卖。”

  孙老板吊起眼睛,上下打量他一番后,伸出小指剔了剔牙,“小秃驴也学菩萨普济众生啊?有钱吗你?一边去、别给老子捣乱!”

  李从舟眸色渐寒,声音也冷,“多、少。”

  说着,他还从前襟中取出个沉甸甸的钱袋。

  孙老板见着钱袋眼前一亮,眼珠一转,又冷哼道:“这苗人之前可是个贵族,卖去西北少说这个数,没钱就别来瞎问价!”

  说着,他伸出五根手指。

  京中市价,买个丫鬟四千到两万钱不等,年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李从舟睨他一眼,从钱袋中拿出五枚银饺子。

  孙老板没想到一个小和尚这么有钱,他吞了口唾沫,接过那五两银子挨个咬了咬,发现都是上好的雪花银。

  他当即眉开眼笑,正想过去打开铁笼,转念又停下动作,脸上闪过一抹奸诈的表情,他拍了拍笼子,“只有五两啊?他这样的,卖到西域可是能上拍场的,那时候,可不止五两咯——”

  李从舟此刻不想将事情闹大,便又给他加了一角。

  孙老板拿了钱,心想这是什么有钱的大傻子。

  “哎唷,小师傅真是慈悲,”他阴阳怪气地拍了拍车子,“拉车的驴子跟了我五六年,年纪是真大了,倒不是小师傅你也普济一下?”

  这话,倒提醒了李从舟。

  他只想着救人,没想到乌影从狱中出来是这般伤重的情况。

  有辆驴车是方便,不过……

  他看孙老板一眼,在心里冷笑:这钱只怕你吃不下去。

  李从舟不在废话,将一整个钱袋丢到孙老板身上,“够没?”

  孙老板被打得一跳,但谁不高兴被银子砸,他心里乐开花的同时,将身契拿出来给李从舟,李从舟没用本名,而是随便编了个假名。

  官牙那边,他相信这姓孙的总会有办法。

  救得了人,李从舟就毫不留念地驾车离开了和宁坊。

  倒是蜷缩在铁笼中的乌影嘶声呢喃,隔着笼子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嘶哑的喉咙中轻轻说了句:“蒙厦。”

  这话李从舟听不懂,但重要的是——

  现在的乌影,还能说话。

  ○○○

  用过茶点,书铺的老板这才帮忙找书。

  顾云秋写的都是前世他记着的商书,其中有些在这年上还没出。

  老板殷勤,也建议点心将铺中的成书都带一本。

  虽然顾云秋说过可以每样买一本,但点心没办过这样豪气的差事,有些不能定夺。

  老板看出来他犹豫,又赔笑补充道:“反正尊府是半年跟小处结一回帐,小先生就都带回去给世子挑挑,不合意的、再拿来退就是。”

  点心想想,终于深吸一口气点了头。

  一铺的书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老板吩咐下去,小伙计们便纷纷上阵帮忙收整,只是今日进的话本也堆在柜上,粗心的伙计没细看,便也掺了一两本进去。

  最终收得厚厚四摞,蒋骏送点心回去后,已是日暮西斜。

  报国寺蒋骏不方便进,只能将他送到寺门口,点心自己拎起四摞书,气喘吁吁、走得很慢很慢,等到天王殿后院,天都已完全黑了。

  他顿了顿,想借月光看清前路,却忽然发现前方亮起一盏灯。

  “小点心你可回来了!”

  ——是顾云秋的声音。

  身着锦袍的小公子披了件带风帽的斗篷,手中提着一盏小灯笼,由远处九曲桥上蹬蹬跑过来: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

  点心看着烛光中小世子的脸,一时喉咙发紧。

  “哇,好多!怎么这么多!”顾云秋注意到他手上的书。

  点心老老实实将经过说了,顾云秋倒不在意,能买到就好,书局老板的办法也好。

  只是四摞书都让小点心提着太重,他放下灯笼、顺手抢过两摞,“前面没几步路,我们一起走快些!”

  点心吓坏了,伸手想抢:主子怎么可以帮下人干活?

  顾云秋往后一躲,不让他抢,“这样快嘛!你一个人磨磨蹭蹭还要多——呜!”

  他转头走得急,结果一下撞到一人,那人也抱着大摞书,闷哼一声后,他们的书都散了满地。

  “公子你没事吧?”点心急急提了灯笼过来。

  顾云秋捂着脑袋,摇摇头,“没事……”

  结果烛火摇曳下,他一抬头、骇然发现他撞着的人不是别人,竟然正是李从舟!

  小沙弥剑眉紧拧,墨瞳在烛火下显得分外幽黑。

  “……”顾云秋吞了口唾沫,慌慌张张起身,手止不住颤抖。

  李从舟身上还是那身灰色僧袍,衣摆一角隐约染了点暗红,他刚将乌影藏到后山旧寺的一间空屋中,就被明义师兄叫过去取经书。

  没想,刚穿过九曲桥,就被这冒失的小纨绔撞倒。

  他舔舔后槽牙、没说话,径自起身去捡经书。

  他这样,顾云秋心里更害怕,忙凑过去,“对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这就帮你捡起来!你别、你别生气!”

  他抓经书的动作不得章法,有些粗鲁。

  李从舟忍不住拨开他,“……你别碰。”

  顾云秋没蹲好,被他一推跌了个屁股蹲,但他也不敢生气,只瑟瑟往后挪了一点。

  端详片刻后,发现李从舟是嫌他手重,顾云秋又小心翼翼双手捧了靠近他这边的最后一卷过去,“给……”

  李从舟看他一眼,最终还是接了。

  顾云秋大气不敢出,眼巴巴目送他离开。

  等人走远了,顾云秋才长出一口气,迅速收拾了地上的书卷,拉起小点心回屋。

  ○○○

  李从舟抱着经卷回到僧舍。

  师兄明义的身子还没好利索,正要死不活地躺在炕上,见小师弟进来也只是哼哼两声算是招呼。

  李从舟刚把书放到案上,圆空大师就推门而入。

  他看看明义,问李从舟他的状况,又顺手拿起桌上经卷翻了翻。

  而后,圆空大师忽然沉了脸,大喝一声:“明义!”

  明义被吓得一激灵,“师父?”

  “你偶尔一两次糊涂犯戒,师父都可以不与你计较,但如今!你怎也碰上这些东西?!你到底有没有把师父的话听进去?!我看你是要气死我!要毁了报国寺的百年声誉!”

  这话重了,明义立刻撑着坐直,“怎么了师父?”

  “怎么了?”圆空大师浑身发抖,拂袖就扫落了案上经卷,“这些是什么?!”

  “这些是……”明义挠挠头,“我让小师弟给我带的经书啊……?”

  “那这个呢?!”

  圆空大师劈手将一本书摔到炕前。

  明义和李从舟齐齐看去,只见一本花花绿绿的小册子扑在地上,画着大朵红牡丹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艳、春、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